5G時代「中國式崛起」,國產光通信晶片奮起直追

2020-12-23 極客網FromGeek

如果說2019年是5G建設元年,2020年則是5G資本開支大年,也是數據中心建設大年,二者高度契合「新基建」的要求。此外,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雲辦公、雲遊戲、雲教育等產業爆發,對於大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旺盛。在上述需求拉動之下,應用於數據中心、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光模塊行業正在迎來高光時刻。

在光收發模塊中,作為光纖寬帶網絡物理層的主要基礎晶片,光收發晶片(電晶片)包括跨阻放大器、限幅放大器、雷射驅動器三種。它們被用於光纖傳輸的前端,來實現高速傳輸信號的光電、電光轉換,這些功能被集成在光纖收發模塊中。

中高端晶片國產化和市場佔有率是近期目標

在國內通信設備廠商的強勢助攻下,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器件消費大國,市場佔比約為35%。但是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0年)》(以下簡稱《路線圖》)顯示,2018年以前,國內企業目前只掌握了10Gb/s速率及以下的雷射器、探測器、調製器晶片,以及PLC/AWG晶片的製造工藝以及配套IC的設計、封測能力;25Gb/s的PIN 器件與APD器件可以少量提供,而25Gb/s DFB雷射器晶片剛完成研發。

總之,絕大多數25Gb/s速率模塊使用的光電晶片基本依賴進口。更為高端的100G光通信系統,其中可調窄線寬雷射器、相關光發射/接收晶片、電跨阻放大晶片、高速模數/數模轉化晶片及DSP晶片均依賴進口。

不難發現,實現中高端晶片國產化和市場佔有率是亟待實現的重大目標,尤其是中美貿易糾紛逐漸演變為科技冷戰並成為常態以來,掌握話語權的國際廠商一旦收緊晶片供應,恐將給沒有核心晶片技術的國內器件、模塊廠商帶來元器件斷貨的風險,國內自主晶片研發的推進將有助於降低這一風險。

「光通信傳輸晶片是現代通訊的基礎元器件!隨著光纖鋪設的觸角不斷延伸至社會各領域,實際業務場景對帶寬永無止境的需求,使得市場對電晶片的速率和需求量持續穩定增長,年複合增長超20%。」作為我國最早涉及光通信收發晶片的企業之一的廈門優迅董事長柯炳粦在接受集微網專訪時指出。

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光通信技術也在飛速演進。柯炳粦表示,產品疊代率越來越快,如數據中心的光收發模塊更新,從10G/40G速率換代到100G速率進而上升到400G速率甚至到800G速率,只經歷了數年。運營商網絡逐漸從4G跨越到5G無線通信,傳輸光模塊從10G逐漸升級為25G/50G,面向家庭的接入網也從G/EPON升級為XGPON/XGSPON甚至50G PON。

「這些都對光傳輸晶片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速率、高性能、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是對光傳輸晶片永恆不變的苛求。」他強調,「通過提升電晶片的性能來降低光晶片的門檻也是大幅降成本的有效手段,因此,電晶片技術趨勢需要超前於應用場景需求。」

在工藝方面,與其他晶片相比,光傳輸電晶片主流採用SiGe工藝來滿足其對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要求。但是柯炳粦也指出,隨著國際形勢的轉變和業務可持續性發展的需求,CMOS工藝憑藉其高集成度、高性價比以及中國產業鏈相對完善開始獲得業界重視並深入研發。

他表示,優迅是業內最早採用CMOS工藝的光傳輸晶片廠商之一,也是業內第一家批量完整數模混合光傳輸晶片的廠商。優迅會繼續發揮自己的技術特色優勢,實現差異化競爭,致力於打破壟斷,保證國內廠商的採購環境。

堅持自主正向研發,光通信「中國芯」正突破壟斷

根據《路線圖》要求,在2022年中低端光電子晶片的國產化率超過60%,高端光電子晶片國產化率突破20%,如今很多國產廠商已經在光通信晶片和模塊集成上面有所突破。

「優迅是國內第一家做光傳輸晶片的公司,經歷了中國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柯炳粦表示,在接入網領域,優迅已經批量交付XGPON晶片,並開始更下一代PON的研發,基本實現了與國際廠商同步;在5G領域,優迅也有晶片進入量產,但已經落後於國際廠商一代,國內友商的進度較快,期待能夠為中國公司撐起一定空間。在更高速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核心網等領域,優迅和國內友商還只能做其中相對低端的部分晶片,高端晶片還存在短板。

他介紹,優迅成立於2003年,已經成功開發出幾十款高速收發晶片組,總出貨量超過4億顆,進入了海信等主流的系統集成商和光器件/模塊廠商,在接入網、4G/5G無線、數據中心等領域均獲得大量的應用。優迅自主研發的25G跨阻放大器等晶片成功突破了美國廠商壟斷的局面。

「2017年銷售額破億以來,我們每年增長率都超過20%,預計今年也不例外。」柯炳粦說,「優迅擁有近20年的技術積累和應用技術支持力量,是業內最早採用CMOS工藝的光傳輸晶片廠商之一,也是業內第一家批量完整數模混合光傳輸晶片的廠商。無論是晶片設計能力、測試能力、晶片質量、可靠性、批量交付能力,優迅都有充足的數據證明我們值得信賴。」

進入5G時代,由於5G承載網的全新架構,5G的光模塊用量將遠超4G。另一方面,相比4G LTE,5G時代對網絡傳輸會有不同要求,如傳輸網在向100G擴容升級,接入網也在從EPON/GPON向10G PON甚至更高水平演進,此外5G採用更高頻段,且5G基站對25G及以上光模塊的需求極度旺盛。可見,在國產替代過程中,突破25G光晶片及100G以上光模塊設計能力,成為發展關鍵。

對此,優迅在兩年前就開始5G布局,部分產品已經量產,預計2020年底或者明年初即可實現產品系列化。柯炳粦介紹,在國產替代的機遇下,優迅在近20年的技術積累基礎上,將繼續加大技術投入,目標在近1-2年內實現100G/400G晶片的產業化,包括PAM4和相關晶片都應具備批量能力,爭取在高端的數據中心、核心網等領域有更大作為。

「晶片是慢工出細活的產業,並非單純通過投資即可實現領先。」柯炳粦強調,「堅持自主研發正向設計,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產品順利迭代,才能避免陷入專利陷阱。」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國產「芯」崛起,國產三大晶片巨頭在5G時代紛紛亮劍
    大家都知道5G時代來了,大家換機也都是紛紛考慮 5G手機,自然大家比較關心的就5G晶片了。安卓手機大部分都是使用高通的處理器,國產的晶片在以往是沒有什麼優勢,但是現在進軍5G時代,國產的晶片也是在努力,並且努力沒有白費,現在國產5G晶片的實力並不弱。
  • ...蘇大維格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下線;高速光通信晶片企業賽勒...
    幾年前,蕭山區曾發布《關於發展信息經濟促進智慧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通知》指出,將依託華瀾微在國內集成電路設計細分領域的優勢地位,吸引國內外知名集成電路設計上下遊企業入駐,大力發展涉及行動支付、工業控制、數據中心等多個領域的晶片設計產業,努力建設成為國產集成電路晶片設計基地。
  • 一張圖帶你秒懂5G晶片「五雄爭霸」國產5G晶片自研路在何方
    5G時代來臨,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紛紛布局5G市場,5G晶片也成為頭部手機廠商、晶片供應商的戰略要地。2020年將會是5G手機爆發元年,各大手機廠商都紛紛開始推出了5G手機機海戰術,但實際上對於各大手機晶片廠商而言,競爭也開始越發激烈起來。那麼究竟什麼是5G?全球有哪些玩家?國產5G的未來在哪裡?
  • 全球晶片市場大變革!蘋果華為齊助力:國產芯可借ARM晶片崛起
    【1月4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華為鯤鵬920晶片、蘋果自研M1晶片誕生,似乎也讓ARM晶片架構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最輝煌時刻,甚至可以說是全球晶片市場一次變革,因為直接打破了以往ARM晶片架構無法匹敵X86晶片架構的認知,尤其是ARM晶片架構具備低功耗、低發熱量優勢,也讓很多晶片巨頭全面重視ARM
  • 開始崛起!華為不慌,中國製造國產晶片的國產光刻機有所突破!
    在美國認為華為可能會因為光刻機的未能交付而從此落寞的時候,國產企業的發展其實已經開始有崛起的苗頭了,這樣的一種發展也讓華為有了信心,華為不慌,我們就來看一看中國的晶片製造究竟是怎麼樣的吧。其實提及中國的晶片製造,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臺積電和中芯國際,這兩家企業雖然有實力,但是關於光刻機的研製確實不太有一些長期發展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就需要將這樣的技術研製交給一些長期做這樣的研製的公司,在我國的發展當中上海微電子關於光刻機的研製是比較久了的。
  • 向晶片進軍號角吹響!大批中企紛紛力助華為,美感慨全球僅此一國
    美國商務部表示,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將中國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SMIC)列入實體名單,這一行動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對此表示:「我們不會允許先進的美國技術幫助對手建立軍隊。」美國商務部稱,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名單後,美國出口商必須申請許可證才能向該公司銷售產品,這限制了中芯國際獲得某些美國技術的能力。
  • 國產廠商強勢崛起,晶片、系統全自研,壟斷美國75%市場份額!
    導讀:國產廠商強勢崛起,晶片、系統全自研,壟斷美國75%市場份額!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正在不斷的加深,作為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半導體晶片對於整個科技領域發展的重要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由於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長期以來「造不如買」思想的嚴重影響,也導致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始終比較落後!
  • 國產晶片最強助攻來襲!舉全國之力發展中國芯:可解決華為晶片危機
    【8月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2018年的中興、2019年的華為事件發生以後,中國科技企業也是徹底的被打醒了,無論是在晶片領域,還是在作業系統領域,如果再繼續依賴於國外的產品,而不是努力提高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的自給率的話,那麼國內科技企業就有可能繼續遭受到別人卡脖子的尷尬局面
  • 光通信行業技術屢獲突破,仕佳光子科研實力凸顯
    針對光通信行業尤其是光晶片領域與國外的差距,國家也已出臺一系列政策,比如「國家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國產自主可控替代計劃,推動核心光電子晶片研發與應用突破,確立光電子晶片技術在寬帶網絡建設、國家信息安全建設中的戰略性地位。市場需求及國家政策鼓勵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 從一窮二白到領先全球,韓國半導體的崛起,給國產晶片3大啟示
    2020年下半年,美國接連三次升級了對華為的禁令,9月15日後華為晶片遭到斷供,雖然目前AMD和英特爾已經獲得許可證,華為電腦晶片暫時沒有後顧之憂,可華為手機業務依面臨存貨消耗完後,無芯可用的處境。美國此舉不單單是為了打壓華為,更是為了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 芯耘光電夏曉亮:開闢國產晶片未來的追光者
    自從2019年開始量產,這家光通信企業旺盛的產品需求一直與迅速樹立的業界口碑成正比。今年上半年新增客戶是去年一年的10倍,每個品類的晶片跟器件月營收均超過百萬。9月上旬在深圳舉行的CIOE 2020(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上,芯耘光電展出的TIA晶片、電源晶片、矽光控制晶片和高速光器件等系列產品,引起業內廣泛關注,芯耘根據需求開啟了二次擴產。
  • 專注於光通信收發器IC開發,「廈門優迅」產品應用於華為、中興...
    文 | 思宇編輯 | 戀迦(bjjh@36kr.com)圖 |「廈門優迅」隨著5G逐步規模商用、數據中心流量的劇增以及接入傳輸網絡的升級演進,光通信IC晶片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特別是高速收發驅動晶片需求正在釋放。
  • 國產晶片有希望了!獲兩大晶片架構力挺:可打破英特爾的壟斷地位
    【12月1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蘋果推出了基於ARM晶片架構的自研M1電腦晶片以後,無疑也是向intel「晶片霸主」地位發起了衝擊,並且蘋果自研M1晶片有著不弱於Intel X86晶片性能表現,同時又打通了PC、平板、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的使用場景,整體表現更加給力,並且蘋果還會在所有
  • 國產最強5G晶片跑分不及三年前的蘋果A11?其實這才是實情!
    這組晶片對比雖然只是帳面上的跑分數據,但是在許多網友的眼裡,這是在打臉。因為作為我們國產最強的海思麒麟990 5G晶片,竟然性能水平不及蘋果的A11。我們先來看看它倆的參數。麒麟990 5G是2019年華為推出的全球首款集成式旗艦5G晶片,面積更小,功耗更低,當時發布時是簡直就是手機圈的新明星,它搭載於華為Mate 30系列和即將發布的P40系列。蘋果A11是在2017年發布的晶片,它是6核設計,性能強勁,功耗均衡,搭載於iPhone 8系列及iPhone X。
  • 國產手機最後尊嚴成絕唱!華為面臨5G新危機:高通晶片霸主穩了
    【1月1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前一段時間,高通正式對外發布了驍龍480 5G晶片,作為一款入門級別晶片產品,作為一款入門級別手機晶片產品,也意味著我們的5G手機有望進入到百元機時代,這無論是對於國產手機廠商,還是個人消費者而言,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國產手機廠商可以藉機推出更加實惠的5G手機
  • 【機遇】功率半導體正迎來最好的「時代」,華潤微電子依託四大優勢...
    王升楊表示,納芯微剛成立時是面向傳感器的信號處理,當時智慧型手機中傳感器的應用開始興起,國內湧現了一批MEMS傳感器廠商,但是他們很難找到合適的企業或團隊來幫他們做傳感器後面的信號處理晶片,這就有了納芯微一開始的傳感器信號調理產品。隨著中國智慧型手機產業崛起,國內客戶的需求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國際頂尖的需求,必然會推動晶片的某些指標朝著頂尖的水平去發展。
  • 特發信息連續14 年蟬聯「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
    12/21/2020,光纖在線訊,12月16日,2020年度「全球|中國光通信發展與競爭力論壇暨2020中國全球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評選活動頒獎典禮(ODC 2020)」在北京隆重舉行。
  • 晶片格局迎來重新洗牌!高通在中國市場吃癟,華為海思後繼有人了
    由於在技術上面的缺失,在4G時代之前聯發科鮮為人知,邁入5G時代之後,憑藉著天時利地人和,終於實現了逆襲,當然也離不開他們的努力研發,目前聯發科的發展趨勢迅猛,各大手機品牌也相繼推出了搭載聯發科晶片的手機,從此國產手機除了使用高通之外,又多了一個選擇。
  • 國產晶片巨頭與高通搶市場,拿下華為、小米訂單,排名全球第4!
    導讀:國產晶片巨頭與高通搶市場,拿下華為、小米訂單,排名全球第4!根據集邦科技最新發布的《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第三季度營收排名》榜單顯示:國產晶片巨頭聯發科在拿下了華為與小米等國產手機的訂單以後,也成功躋身全球第4名;而聯發科在第三季度的營收整體高達33億美元,同比增長53.2%;不得不說聯發科最近這一段時間的發展速度還是非常迅猛的!對於聯發科來說,這幾乎是一場完美的逆襲。
  • 視點 |今天我們依然可以以臺灣光通信產業為師:臺灣光電大展感想
    雖然如此,臺灣在光電晶片,材料,人才等領域的優勢依然明顯,臺灣光通信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正反兩方面經驗值得大陸同行高度重視與學習。本次光電展上,與光通信相關的展示主要有統新(Apogee)的鍍膜濾波片,光創(Inopticls)的400G測試系統,寶理(Fibertronic)的MPO連接器及配線系統,臺灣II-VI的系列雷射器,來自大陸的嘉慧的測試儀表還有浙江藍海的非球面透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