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的育學園
常見的疾病問題這裡都有答案,點上方藍字關注。
3月26日,崔大夫和育學園診所兒科醫生步小蹇大夫進行了一場以「兒童睡眠和打鼾」為主題的直播。直播過程中,很多網友都遺憾自己的提問沒有被翻牌,那麼今天,小園子就把大家關於「睡眠打鼾」的疑惑梳理一下,並統一作答吧!
答:孩子的睡眠問題多數都是因為習慣規律養成的問題。《中國嬰幼兒睡眠健康指南》中提倡,優質的睡眠習慣養成需要「3+3」法則。三要:要在寶寶犯困時就將其放在床上;要讓寶寶與父母同屋不同床;要用紙尿褲等方式提高寶寶夜晚睡眠效率。三不要:不要依賴拍抱或搖晃等安撫方式讓寶寶入睡;不要讓寶寶只有在餵奶後才能入睡;不要過度幹擾寶寶夜晚睡眠。 2.新生兒需要叫醒餵奶嗎?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嗎?答:不建議在夜裡專門叫醒孩子餵奶。不管多小的寶寶,如果他感覺餓了,會自己醒來,這是寶寶的生理需求。如果寶寶夜裡睡得很安穩,我們也不需要刻意把他叫醒餵奶,這樣反而會影響他的睡眠。 3.總擔心寶寶夜裡尿尿睡不好,夜間紙尿褲溼了必須要換嗎?答:實際上,在我們的紙尿褲容量測評實驗中,向紙尿褲連續3次,每次倒入30ml水後,紙尿褲滲水的速度是比較快的,而且摸起來感覺還是比較乾燥的。也就是說,夜間寶寶尿尿後,只要不是尿量特別多,基本不會出現特別潮溼、不舒服的感受。家長不需要在寶寶每次尿尿後都一定要給寶寶換紙尿褲。 4.孩子睡覺時總是不停翻身,掄胳膊、踢腿,但是不會醒,這樣有問題嗎?答:孩子在睡覺時 「不老實」,經常動來動去,其實是正常的,家長不需要過多地去幹預。而且孩子並沒有醒,說明他還是處於睡眠中的。我們可以看孩子第二天的狀態,如果他精神狀態良好,吃喝玩耍都不受影響,說明孩子的睡眠質量是沒問題的,家長也不用擔心。 5.一個半月的寶寶,睡覺總是扭來扭曲,是因為腸絞痛嗎?答:對於一個半月的寶寶來說,出現腸絞痛的可能性確實比較高。腸絞痛一般會在孩子2~3周開始出現,隨著孩子胃腸道逐漸發育成熟,在孩子4~6個月時,腸絞痛的症狀會逐漸好轉,基本上孩子6個月後,腸絞痛的情況就會逐步消失了。腸絞痛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比較常見的生理現象。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先不必過於擔心,可以根據育學園app上的相關內容,給孩子進行相關的護理。 6.一歲半的寶寶,睡覺有時候會醒來大哭,睡得早的話後半夜就完全醒了,怎麼辦?答:首先,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醒來會哭,是很常見的。可能跟他白天的情緒變化、玩得比較興奮有關。如果寶寶哭過之後很快又能繼續入睡,基本不會是病理的原因,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其次,寶寶睡得早後半夜會醒來,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一方面,家長可以將寶寶晚上睡覺的時間向後推遲一點;另一方面,當寶寶醒來,家長也不要過多地去幹擾,可以假裝繼續睡覺,讓寶寶儘可能地受到環境的影響自己繼續睡眠。 7.兩歲四個月的寶寶,晚上只睡9個小時左右,是不是太少了?怎樣才能讓他多睡一會兒?答:判斷小朋友睡得夠不夠或者睡得好不好,主要是看他白天的精神狀態。如果他白天表現得很精神,吃得好、玩得好,家長其實不需要特別糾結寶寶的睡眠時長。 8.兩歲的男孩,晚上睡覺總是喜歡睡在被子上面,蓋上就踢掉,這樣會著涼嗎?答:如果孩子總是睡覺踢被子、睡在被子上面,說明整個睡眠環境對孩子來說,還是有點偏熱。相比成人來說,小朋友的代謝更旺盛一些,也就相對更「怕熱不怕冷」一些。小朋友在家的穿、蓋、鋪厚度,可以參考爸爸的穿、蓋、鋪標準,不用將孩子層層「裹起來」。 9.三歲女寶,上幼兒園後睡覺開始磨牙,需要去醫院檢查嗎?答: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出現磨牙的情況,比如牙齒本身的問題、頜面部關節的問題、口腔肌肉問題或是因為鼻子堵住,呼吸不暢等。如果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可以去口腔科或耳鼻喉科檢查,請醫生幫忙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磨牙,再對症治療。 答:生理性打鼾,是由生理性原因導致睡眠時氣道不暢,從而引發的偶爾出現的、不會持續較長時間的打鼾。一般來說,孩子白天活動比較激烈,或者睡姿不當、枕頭高度不合適等,都可能引發孩子生理性打鼾。 病理性打鼾,是指因為某些疾病的原因,導致孩子氣道不通暢,進而出現睡眠時打鼾的情況。病理性打鼾又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如果孩子因為感冒引起鼻塞、扁桃體腫大的情況,睡眠時就可能會出現打呼嚕的情況。當然,這種打鼾會隨著孩子感冒痊癒而逐漸好轉直至消失。而如果孩子出現了長期鼻炎,或腺樣體肥大的情況,孩子的氣道持續受阻,就可能出現長期頻繁打鼾(超過6個月)的情況。遇到孩子偶爾打鼾,家長可以先幫孩子調整下睡眠姿勢,通暢氣道。如果是生理性打鼾的話,一般打鼾的情況很快就消失了。如果孩子近期睡眠時頻繁打鼾,且不能通過調整姿勢來改善的話,家長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是病理性打鼾,如果是長期的病理性打鼾,則需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11.打鼾多長時間才算長期打鼾?長期張口呼吸、打鼾對孩子有什麼危害?答:通常來說,持續時間在6個月以上,才能算長期打鼾。長期打鼾對孩子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影響夜間睡眠質量,進而影響孩子白天的精神狀態和生活質量、影響生長發育。同時,打鼾從本質上來說是由於氣道不通暢造成的,長期氣道不通可能會導致體內出現氧含量低的問題,嚴重者不排除有影響腦發育的可能。另外,由於氣道不通暢,孩子可能會出現長期的張口呼吸,這對於面容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第一,有沒有鼻炎?季節交替時,孩子出現過敏性鼻炎的情況比較多。特別是有過敏家族史的孩子,如果出現長期頻繁打鼾的情況,家長可以查看孩子是否有鼻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流鼻涕、打噴嚏等情況。如果發現孩子有鼻炎症狀,建議帶孩子及時就醫。第二,是不是腺樣體肥大?一般來說,檢查孩子是否腺樣體肥大,需要醫生通過專業的鼻咽側位X光片,或者使用鼻腔纖維鏡等檢查手段來進行確定。如果家長懷疑孩子腺樣體肥大,需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鼻咽側位X光片,能夠呈現孩子氣道側面影響,如果孩子腺樣體肥大,會出現鼻後咽喉上方氣道狹窄的情況(如圖箭頭處)。有些家長擔心鼻咽側位X光片輻射量較大,會對孩子身體造成損害。實際上這種檢查的輻射劑量在安全範圍內,大家不必過於擔心。除了X光片,鼻腔纖維鏡檢查也能夠更清晰地呈現鼻腔內的結構和影響,但檢查過程中,孩子會有一定不適感。總的來說,大家可以視孩子具體情況,選擇檢查的類型。 第三,孩子是不是過胖?如果孩子比較胖,咽喉壁皮下脂肪過多,也可能會造成局部氣道狹窄,通氣不暢的情況。 有長期打鼾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孩子睡眠時是否出現呼吸短暫停止的情況,因為呼吸暫停會影響大腦的氧氣供應,影響孩子的身體、大腦發育。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答:出生不久的小嬰兒,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可能並不是打鼾,而是喉軟骨軟化的表現。小寶寶喉軟骨尚未鈣化成熟,相對比較薄,在寶寶用力呼吸或做吸奶動作時,氣流通過喉軟骨,喉軟骨就會像紙遇到氣流震動一樣,發出「呼嚕呼嚕」的震動聲,聽起來與痰音類似。一般來說,喉軟骨軟化是不需要治療的,隨著寶寶生長發育,喉軟骨會逐漸發育成熟,到寶寶一歲左右,「呼嚕呼嚕」的痰音就會逐漸消失,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14.寶寶從一個月時到現在半歲,幾乎每天都打鼾,沒睡枕頭,沒感冒,可能是什麼原因?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頻繁打鼾,首先要考慮喉軟骨軟化的因素,這種現象一般到寶寶一歲左右就會逐漸消失,家長不用太擔心。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喉軟骨軟化就給寶寶多補鈣,因為正常飲食的寶寶是不會缺鈣的,應輔以每日400IU維生素D3補充劑保證鈣的吸收。 15.一歲七個月的寶寶,睡覺流口水、打鼾,可能是病理性打鼾嗎?答:是有這種可能的,家長可以先試著調整一下寶寶睡姿,如果不見好,還是應當去醫院做檢查。具體到這個寶寶,從打鼾同時流口水的症狀來判斷,也有可能是扁桃體肥大造成的,建議檢查時一併諮詢醫生。 16.兩歲10個月的寶寶,晚上睡覺打鼾,感覺是痰音,怎麼判斷是喉嚨有痰還是腺樣體的問題?答:對小一些的寶寶來說,出現痰音可能是喉軟骨軟化導致的,但這個寶寶已經2歲10個月了,喉軟骨軟化可能性不大。寶寶如果呼吸道分泌物多,不太通暢,也可能出現痰音。但是光憑這一點描述,較難以下結論,建議去醫院做專業的檢查再下定論。 17.三歲男寶,睡覺時會打鼾,調整枕頭就會好,需要專門去檢查嗎?答:一般來說,如果枕頭的高度和位置不合適,或者是寶寶的睡姿不合適,都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偶爾的打鼾。這種情況下,經過調整後,打鼾就能夠停止。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寶寶打鼾時,總是需要家長來幫助調整枕頭,且調整後打鼾情況不一定有改善,那麼家長還是需要提高警惕,最好帶寶寶就醫,請醫生協助家長做出判斷。 18.三歲半的寶寶,最近開始打鼾,而且每天睡醒都鼻塞嚴重、鼻屎很多,什麼原因?答:由於近期天氣乾燥,空氣中的花粉含量也比較高,又同時處在疫情期間,環境中可能存在殘餘的消毒劑成分,不排除是這些外界刺激因素使得孩子的鼻分泌物多,出現鼻塞、打鼾等症狀。建議家長用海鹽水噴鼻或衝洗鼻腔的方法幫助孩子排出過多的鼻分泌物,緩解鼻塞。不過也要注意,不要過度清潔鼻腔,以免損傷鼻黏膜。只需要把過多的分泌物排出,使氣道更通暢即可。 19.寶寶四歲了,睡覺偶爾打呼嚕,可能是什麼問題?答:一般來說,偶爾打鼾大多與一些相對偶然的因素有關,比如寶寶當時的睡眠姿勢如何;枕頭的高度和位置是否合適;白天是否活動得過於興奮;是不是暫時處在感冒狀態等等。作出相應調整後症狀就會得到改善,家長則無需過度擔心。 20.快四歲的寶寶,睡覺時會流汗,偶爾打呼嚕,是不是缺什麼營養素?答:睡覺時出汗可能是由於鋪蓋過厚導致的,睡覺偶爾打呼嚕也是比較正常的。如果改變一下姿勢,就能止住鼾聲,則說明是姿勢問題。另外,以現在的物質條件,寶寶基本不會出現因為缺乏某種營養素而導致的生長發育問題,家長不用太過擔心。21.寶寶睡覺打鼾,檢查有腺樣體肥大,必須做手術嗎?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手術?答:腺樣體肥大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需要根據其嚴重程度和對孩子的影響程度來確定。如果因腺樣體肥大導致的打鼾、呼吸不暢等問題對孩子的生活質量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對於是否手術,建議家長更多地聽取醫生的意見,綜合考慮孩子的症狀嚴重程度和各項檢查結果,做出科學、全面的判斷。 22.做過腺樣體手術的孩子,睡覺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答:通常腺樣體手術後一周多孩子即可康復,只要遵醫囑做好護理避免感染,不要刺激孩子呼吸道即可。家長可以關注一下寶寶睡覺時打鼾是否有好轉,平時孩子睡覺並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23.小朋友有打鼾問題,帶孩子看醫生時,應該怎麼跟醫生交流?答:首先家長應當關注寶寶是不是整晚都在打鼾,並且調整姿勢仍然無法改善;然後家長應當好好回憶寶寶打鼾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到現在持續了多久;此外,家長還要關注寶寶白天的精神狀況,是比較萎靡,還是比較精神。另外還有個小竅門,如果寶寶打鼾的聲音跟狀態很難用語言描述,可以用手機錄下來,拿給醫生看,就一目了然了。 以上,就是小園子關於3月26日【兒童睡眠與打鼾】這場直播中,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做的詳細解答啦。如果有任何關於【孩子社交能力】希望了解的問題,歡迎留言,也許下一個被翻牌的就是你哦~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