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沒有產業,註定只是一個軀殼,一個產業要是沒有城市來依託也只能在原地空轉,無法進一步進化。產城融合一直是國家發展的政策,結合當地經濟來另闢蹊徑尋求突破。
杭州灣新區處於沿海一帶,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灣區經濟這個首要條件讓杭州灣享受到了國家的紅利和政策,也讓在杭州灣投資的企業和投資客們看到了希望,嘗到了甜頭。當然也和近年來在世界盛行的灣區經濟有關,大家都逐漸地意識到灣區經濟發展才是最快的,灣區才是未來最有潛力的地方。
相比於其他產業新區,可以說,杭州灣的產業規劃做得要優越太多。很多地方做產業新區,往往很難吸引到真正高質量的企業入駐,於是就選擇引進一些紡織、加工等低端第二產業入駐,但是杭州灣憑藉著居於滬杭甬三地中心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浙江這麼個政治優勢,成功吸引來當時如日中天的吉利汽車入駐杭州灣新區。
吉利汽車最新研發中心落戶杭州灣新區,完工了新能源車生產線、碰撞及風洞實驗室、賽車場等項目僅吉利汽車一家,在上半年,就投資了295億元在杭州灣新區,打造一個汽車項目群。吉利汽車入駐之後,杭州灣新區又吸引了大眾和一系列汽車周邊企業進入杭州灣,最終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杭州灣現已聚集了大眾和吉利兩家整車製造企業,目前共有22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前灣新區,預計2020年將聚集約30萬高新技術人才,2030年人口導入將突破約55萬,大批量人才帶動灣區經濟發展升級。
杭州灣新區在這條發展道路上,長三角融合,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滬浙高水平合作引領區將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設機遇,發揮作為滬蘇杭甬地理幾何中心優勢,布局建設滬浙合作功能平臺,探索創新異地合作模式,主動承接長三角區域特別是上海創新、服務和產業功能溢出,做好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區和非核心功能疏解的承載地,提升技術、人才、資本、信息等優質資源連接能力,寧波前灣新區將成為長三角地區創新合作最活躍、成效最顯著的區域之一。
產城融合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以達到產業、城市、人三者之間有活力、持續向上發展的模式。杭州灣新區的發展,這幾年知道的人是有目共睹,總體趨勢是向好發展,引進了學校,醫院,酒店,商場,交通,文旅等大批民生項目;這些項目的落地,離不開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離不開企業的引進,企業的引進離不開政府的政策,而政策最終是由區位所決定的,這裡面環環相扣,相依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