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從雲的頂端飄出巨大絲帶,穿行數裡進入天際。照片中的『紅色精靈』像極光一樣壯觀!不過用肉眼觀察到的『紅色精靈』只有幾毫秒而已。」攝影師保羅·布蘭迪,在又一次幸運捕捉到「紅色精靈」後如是說。
1989年7月6日時任明尼蘇達綜合大學的物理學教授John R.利用一臺低光度攝影機記錄了一道跳躍的火焰,自此掀開了蒙在「紅色精靈」臉上一個多世紀的神秘面紗。
紅色精靈是一種伴隨著雷雨所產生的高空大氣放電現象,通常發生在雷雨云云層頂離地面約三十到九十公裡的高空。由於氣壓低,空氣密度又非常稀薄,強烈閃電產生的電場擾動便導致了空氣介質的電擊穿。
紅色精靈寬度約在五到十公裡內,可持續約十到一百毫秒,如同閃電般轉瞬即逝。由於這些發光體的顏色是紅色,且在空中出現的時間不到三十分之一秒,有如鬼魅一般難以捉摸,所以科學家稱它們為「紅色精靈」。
看到極光需要運氣,而想要看見「紅色精靈」有運氣也幫不了你。
紅色精靈發光的時間通常持續不到三十分之一秒,亮度通常也不很明亮,出現的機會相當低,因此,科學家必須使用高感光度的攝影機,持續對雷雨雲的上空錄像,才能紀錄到這種高空短暫發光現象。
不是。紅色精靈上半部是紅色,底部則漸漸轉變為藍色。
「紅色精靈」是「幽靈閃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態,此外還有「藍色噴流」、「巨型噴流」和「光暈」等形式的「幽靈閃電」。「藍色噴流」以秒速120公裡自雲層頂端向上噴出,目前研究學者們正致力於找出可完整的解釋其成因的理論。
隨著科學家對「紅色精靈」的深入研究,不僅加深了對這種閃電近地空間電場效應的認識,也發現了一些新的有關地球閃電活動的問題
——比如說海洋上的閃電產生近地空間效應的效率相當高,或者說海洋上的閃電強度更大是什麼原因。
這些來自遙遠星系的閃耀光子,穿越宇宙來到地球的時間比地球的年齡還要長,只有極小一部分會被科學家捕獲並聚焦觀察,而號稱「一般人一生都沒機會看到的紅色精靈」何其珍貴。宇宙從來不會辜負你,無數的微小粒子花了好大的精力,奔跑了很久趕來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