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你們的Jump X 優衣庫T恤搶到了沒?據說網站上是幾秒內就售罄了。
我相當理解這種狂熱。Jump確實承載了太多我們這一代的少年回憶。我的同齡人開始愛上少年動漫,大多是從放學後電視臺播放的《足球小將》、《灌籃高手》和《龍珠》開始,直至我本人大學時還在追《銀魂》的動畫片,都是來自「周刊少年Jump」連載的人氣漫畫。
為了致敬心中這份情懷,我和配偶飛機仔上周末去東京轉了一圈,就是為了去看「周刊少年Jump」創刊50周年的特展。飛機仔是《灌籃高手》的真愛粉,一聽說有特展,而且會發售限量周邊,平時定出遊行程總是磨磨唧唧的他,當天就火速定了一個周六去、周一回的緊湊東京行程。
我們在東京本地其實也就待了1.5天,其餘時間都是在趕路。在這1.5天裡,我們去了兩趟展覽,還在東京表參道/原宿片區逛了逛網紅店,雖然腿快斷掉,基本上還是享受到度假的心情。
PART 1.
Jump周刊50周年展
講了半天閒話,這才進入正題,先說說本次行程的重中之重:周刊少年Jump創刊50周年特展 vol.2。
其實Jump這個特展已經在去年7-10月份進行了舉辦了vol.1,重點展出了Jump從1968年創刊-1980年代的人氣作品,這個一階段的作品我們同齡人比較熟悉的可能是《聖鬥士星矢》。但是今年3月到7月展出的vol.2,則大多是我們耳熟能詳且伴隨我們成長的動漫們。
展出地點:六本木森美術館
森美術館其實位於六本木一個大廈的53層內,並沒有固定的展品,而是舉辦階段性的展覽。美術館以國際化和現代性為理念,所以展覽主題通常與現代藝術有關。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除了可以看展,天台也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很多遊人會特地來這裡看夜景,因為可以拍到東京塔。
上圖是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同款蜘蛛雕塑<Maman>,從六本木站一出來就看到她矗立在美術館入口處。最近有個美國紡織藝術家給她織了彩色斑斕的毛衣外套。我們到的時候,工匠們正在縫合一片一片的腿套。親眼看到裝置藝術的製作過程,我覺得還挺幸運的。
為了保護作品的原創性,展覽內部是禁止拍照的。展覽以漫畫作品分區,一部漫畫佔據一塊區域。主要展出的是作者當時的投稿原畫,有的漫畫還會展出古早周邊,比如《遊戲王》的卡片等等。幾部人氣最旺的漫畫,主辦方還特別製作了一些小型裝置和動態影片,讓人瞬間進入小時候看少年漫畫的心情中。
看作者的原畫聽上去似乎很無聊,但實際上非常有趣。去看每個作者的筆觸,去想像這些堪稱偉大的漫畫都是作者用一根根線條、一點點上色畫上去的,有的畫稿上面還會有塗改液的痕跡。覺得漫畫家真的很了不起,可能任何形式的藝術創作,都是真的要靠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幹得下去的事業。雖然展內的很多漫畫作品我並不熟悉,但是仍然被漫畫家的熱情和投入感動到。
為了配合這個展覽,美術館的café還特地做了主題裝飾,並且推出了「Jump90年代英雄」的特別餐飲,比如網絡上大熱的安西教練布丁,可以大玩特玩老爹的下巴,這種機會怎麼可能放過!
還有超級賽亞人咖喱飯和龍珠冰淇淋飲料。
總共點了2份點心+2份飲品,花了人民幣300多。情懷真貴。
Part 2.
東京吃漢
因為待的時間比較短,我們這次只有兩家館子可以推薦。
上回飛機仔獨闖關西時愛上的店家,以生牛肉蓋飯聞名。這回來東京,一搜附近也有連鎖店,於是他熱情地推薦我去吃,看來是吃了一遍還想再吃第二遍的店。
晚上大約八點多到店時,居然仍在大排長龍。不過可選擇款式不算很豐富,就是各式牛肉飯。所以翻臺超快,沒排一會兒就到了。
我們分別點了Sliced steak rice(下圖右)和Roasted Beef(下圖左),都在日元1000塊左右,約合人民幣60塊的樣子。
生牛肉蓋飯(下圖左)非常推薦!牛肉稍微烤制後切成薄片,因為本身肉質新鮮,所以完全沒有肉的腥羶味,鮮嫩多汁的肉配上粒粒飽滿水分適中的越光米米飯,在暴走了一天的夜晚,來上這麼一碗,感覺再次充滿電了。
【左邊是好吃推薦的Roasted Beef ← →右邊是不太推薦的Sliced Steak】
今次去的是Red Rock原宿店,從店裡出來還看到了有DJ在櫥窗裡對著人行道現場打碟、行人現場蹦迪,頗為新奇,覺得的只有在東京、在原宿才能看到這種場景了,算是....一場當代大型青年組廣場舞?
日式拉麵大家都不陌生吧,大多數以豬骨濃湯為賣點。而Afuri拉麵的特色則是在湯底中加入柚子醋或者柚子鹽,拉麵就有了柑橘類水果特有的濃鬱清香,中和了豚骨或者雞湯的油膩。
因為當天氣溫挺高,我點了柚子冷湯蘸面。軟硬適中的麵條放在酸酸甜甜微微辣的冷湯裡蘸一下再吃掉,柚子香味立刻充滿口腔,非常奇妙。而且可以選擇豬肉或者雞肉作為澆頭,喜歡清淡的人可以選擇雞胸肉。剛下單雞胸肉的瞬間我其實就後悔了,覺得肯定很柴。沒想到是軟嫩的雞胸肉!是一款非常適合夏天享用的日式拉麵。
【↑ 冷湯蘸面配雞胸肉 ↑】
飛機仔點了辣湯柚子面,辛辣味和柚子香竟然也能產生奇異的和諧,辣味不是那種衝鼻子蟄舌頭的熱辣,而是爽口新鮮的偏酸辣味,搭配柚子的清爽口感,讓人停不下來。
【↑ 辣湯柚子面配日式叉燒 ↑】
不過這家店有個缺點是分量太少。我們從柚子拉麵店出來,都意猶未盡。毫不猶豫鑽進了對面的茶泡飯店,又點了一碗茶泡飯,兩人分著吃掉了。
Part 3 .
網紅店巡禮
東京作為亞洲文藝中心和先鋒領地之一,年輕人對美和新潮的追求非常熱忱。不論是奢品大牌還是所謂小眾品牌,基本上都能在東京找到。
比如人稱「咖啡店界的Apple」——Blue Bottle。它雖然聲稱對抗流水線式的連鎖咖啡店,但是僅在東京2年內就開了4家店。Blue Bottle從加州起家,是帶有強烈矽谷風格的美式咖啡店。此次我去的是南青山店,內飾風格以淺灰原木色、冷白為主。
【↑ 幾乎每個人進來前都要在咖啡店門口的藍瓶子標前面留影 ↑】
先說咖啡,我點了cold brew,是淺烘焙的豆子,酸度強,一般不是我這種意式咖啡派首選。飛機仔點了拿鐵,淺烘豆子配奶....就真的是相當膩了。總之算是打了卡,並沒有成為粉絲。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東京的年輕店員都非常好看,不論男女,無論是在潮店裡的咖啡師還是路邊拉麵店的小妹,都妝發精緻、笑容溫暖,可謂是賞心悅目。
沿著表參道那條街一直往上走,路過各種奢牌店鋪,走到道路盡頭就是根津美術館。經過社交媒體上設計美學博主這兩年的「宣傳」,根津美術館現在也可以稱得上是網紅打卡必備景點了。
美術館建築是近年來備受推崇的隈研吾的作品,使用的仍是他最喜歡的竹林元素。入口處這段一面竹籬、一面庭院的長廊,相信很多人在各種東京遊記中都看到過了吧?
根津美術館是一間私人美術館,館內展出的也是館主的私人珍藏,多數以中國和日本古典藝術為主。展館內同樣是禁止拍攝的。
我個人覺得美術館的庭院更值得一逛,是一片非常典型的日式庭院,整體布局高低錯落,此時又正值仲春,庭院每個角落都鬱鬱蔥蔥。尤其是在表參道這樣一個流光溢彩的片區,居然藏著這樣一個禪意滿滿的庭院。
沿著庭院內小山丘上蜿蜒的石板路閒逛,一轉彎便換了一景,或是看到一扇半掩的低矮柴門,又或是一座小橋、河上靜靜停著竹船。
走累了在紫藤花架子下面小憩一會兒,風在植物中間遊走,遊人談笑著經過,遠處是盛開的鳶尾花(鳶尾花田也是根津美術館庭院的標誌之一),倒是很有春日遊園的興味。
東京的周末春遊遊記就到此結束啦,雖然只有兩天不到的行程,居然也洋洋灑灑地寫了這麼多,實在是都很想和大家分享啊,感謝大家看到這裡!
別忘了,我還給你們帶了禮物,記得去我的微博( @搞笑藝人野口同學)參加抽獎活動。
最後以一張非常村上隆的小雛菊收尾吧。能get到我的點嗎?超村上隆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