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格爾劉敦銀:讓綠色質量深植企業發展肌理

2020-12-23 中國證券網

  黃浦江畔,一個上千平方米的加工車間內,一批批來自全球最優質產區的樹材,經由自動化流水線,被切割成不同規格的木板,幾名熟練的工人將其整理打包後,一箱箱貼有「菲林格爾」標籤的木地板,以此為起點被運往全國各地。整個流程井然有序、乾淨整潔,全然不同於傳統工廠裡粉塵飛舞、碎屑滿地的景象。

  「質量和環保猶如菲林格爾的『心臟』與『生命線』,這也是我們進入中國24年以來一以貫之的發展理念。」作為行業「老兵」,菲林格爾總裁劉敦銀坦言,公司所處的行業沒有太高的科技壁壘,企業和品牌之間的差異體現在企業的價值觀、對社會及消費者的責任心。

  「菲林格爾最大的優勢就是產品。菲林格爾傳承德系精工,在研發能力、產品品質、質量標準、環保標準上嚴格要求,甚至要做到領先於人。」日前,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各地證監局聯合主辦的「價值引領投資·2020滬市公司質量行」調研活動走進菲林格爾,劉敦銀闡述了一家有著德國基因的製造業企業如何在東方土地上開花結果。

  跳出堅守質量舞步

  當房地產成為「風口」行業時,身處下遊供應鏈的地板商隨之起舞,菲林格爾起舞的步調時刻彰顯「堅守」二字。

  1996年,在菲林格爾企業第二代家族繼承人赫爾曼·菲林格爾的帶領下,一座按照歐洲一流標準建成的「花園工廠」在上海奉賢區拔地而起,有百年歷史的菲林格爾正式踏入中國。此後24年間,其每年以超過10%的複合增長率持續領跑行業。

  「中國消費者對德系產品青睞有加,源於它是現代製造和精工的代名詞,更源於菲林格爾長達20餘年的堅守。」掌舵菲林格爾已有8年時間的劉敦銀坦言,菲林格爾的「堅守」,不是要堅守地板行業,而是要堅守對產品質量的苛求和對設計創新的執著。

  在劉敦銀看來,從原材料到工藝技術、生產設備甚至渠道,菲林格爾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精心「打磨」即對「堅守」的詮釋。「比如說,我們的生產工藝運用背漆平衡工藝、必恆密封技術和含水率控制技術,能有效提高木地板防潮、抗溼和適應各地氣候的能力;而運用蜂巢靜音技術,則可提高木地板的腳感舒適性。」

  在環保方面的高度「自律」,是讓菲林格爾蜚聲業界的另一「利器」。「我們所有家居木質產品的環保等級均達全球最高的F4星級。」劉敦銀介紹,F4星級的要求是甲醛釋放量不高於0.3毫米/升,是國標E1級甲醛釋放量的四分之一。菲林格爾生產的木地板甲醛釋放量平均值僅0.1毫米/升,遠高於國際最高標準。

  「這個甲醛含量基本等同於啤酒、飲用水的甲醛含量。這意味著即便是在一個密閉的室內空間內,所有家具表面都使用菲林格爾F4星級的木板,可即裝即住。」劉敦銀透露,目前菲林格爾率先採用獨特的免龍骨、無膠水懸浮鋪裝技術,在安裝過程中大量減少輔助材料的浪費及地面膠水的使用,以節約木材和避免有害氣體的排放。

  揚帆定製家居藍海

  深耕木地板領域,令菲林格爾對行業上下遊有著更為深刻的洞見,並由此覓得商機。「隨著『80後』『90後』漸成消費主力軍,省心省力的全屋定製開始在家裝市場興起,並迅速成為市場主流。」劉敦銀髮現,近7年來定製家具市場規模增速始終保持在20%以上,但目前國內定製家居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行業新藍海近在眼前。

  2016年起,在加強木地板主業的同時,菲林格爾將探索的目光瞄準家具個性化定製業務。「為此,我們將菲林格爾的定位調整為『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家居品牌』,並努力實現業績和市值雙增長的戰略目標。」劉敦銀說。

  在新戰略啟動的第2年,菲林格爾便以「藝術家居定製」的形象亮相首屆北京國際家居展,衣櫃門開合可以遙控、衣櫃抽屜設有密碼鎖,這些創意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目前全屋家居定製業務的銷售佔比約10%,我們希望再經一兩年的準備,將全屋家居定製業務獨立為一個事業部,完善產品及渠道,進一步提升家居板塊業務對公司收入及利潤的增長。」劉敦銀表示。

  如今,菲林格爾已從一家專業從事地板生產銷售的企業,發展成集地板、牆板、全屋定製於一體,提供家裝裝飾、全屋家居系統化解決方案的多元化家居企業。2013年以來,菲林格爾的營業收入保持穩步增長,淨利潤更是明顯高於營收增速,取得了良好業績表現。

  「菲林格爾追求穩健成長,傳承穩健和理性的財務回報原則,不盲目冒進追求規模快速擴張。」劉敦銀認為,對公司而言,年度營收保持10%左右的增長,淨利潤有兩位數的增速,是一個較好的發展狀態。

  今年初的一紙合作協議則進一步打開菲林格爾的發展新空間。「我們與江蘇省丹陽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上海南虹橋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以虹橋為研發中心,以上海和丹陽生產工廠為基地,加大研發投入。」劉敦銀透露,公司尤其將加大新材料、新技術及新裝備的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加速產品升級,完善公司戰略布局和產能布局,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

相關焦點

  • 大自然、聖象、德爾、生活家、菲林格爾等,地板企業如何打響疫後下...
    據國家統計局披露,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國家經濟大勢的向好,為疫情之下各行各業扭虧為盈帶來了更加充足的信心。 放眼地板行業,後疫情時代將如何布局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 乘「雲」而上,讓數字經濟深植髮展肌理
    資料圖片對青海來說,原來以為數字經濟很遙遠,但當我們放開眼界、放大格局,變「路徑依賴」為「模式創新」,立足地域優勢,將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文化旅遊、特色農牧相融合,一條具有青海特點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路已初見雛形, 數字經濟正在為青海加快跨越式發展、趕超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2020年汽車企業綠色發展指數(GDI)發布 建立行業綠色發展信息公開...
    企業GDI指數各指標平均得分率情況本次會議旨在使行業了解汽車企業綠色發展信息公開情況,推進汽車企業綠色轉型升級。同時在行業內表彰綠色發展信息公開優秀企業,並分享汽車企業綠色發展先進經驗,在共商共建綠色發展潮流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綠色發展信息公開機制。
  • 把綠色夢想深植於綽源大地——綽源林業局開展退耕還林大會戰
    退耕還林全程監督保質量在今年的退耕還林作業中,綽源林業局全面實行造林質量監理制度,不僅有林業局驗收大隊技術員跟班檢查,還有林業局黨政領導分片包幹抓好退耕還林工作,更有管理局派出的退耕還林工程包片監理親臨現場檢查指導,從造林準備階段開始到作業完成並驗收合格為止,實行退耕還林全程監督,從事前、事中、事後一抓到底造林質量,誰包片
  • 人民政協報|張榮華:深植家國情懷,不負民企擔當
    編者按11月25日,《人民政協報》以「深植家國情懷,不負民企擔當」為題,報導了全國勞動模範、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帶領企業矢志奮鬥、興津報國的事跡。不忘初心打造百年綠色榮程2008年,在全球次貸經濟危機的影響下,榮程集團拉開了轉型升級的大幕——圍繞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多元轉型與做精主業戰略同步,科技金融、文化、健康各產業創新發展聯動發力,打造具有榮程特色的「跨界跨業融合創新」
  • 高富中石油堅持綠色發展之路成就 「花園式」企業
    更新舊設施節能又減排作為國有企業,高富中石油注重對自身社會責任的履行,年均投入2000萬元用於生產系統節能減排方面的改造,在不斷提高產出效益的同時減少能耗與排放,依託綠色生產換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景。近幾年,高富中石油在貫徹綠色、環保理念的過程中,緊跟發展潮流,先後在園區內部引入先進的綠色生產設備,完全淘汰低能效的機電設備,引領企業走在綠色生產的前列。如該企業先後投入近1600萬元,採用最先進的變配電設施對原有變配電系統進行更新改造,隨後更新淘汰了一批落後的電機及變壓器,還採用了新型有機載體導熱油爐更新原有落後燃油。硬體在更新,園區科研技改亦緊隨其後。
  • 攜手逐綠,共謀綠色發展
    □黃毅志12月8日,江蘇省第五次「金環」對話會在南京舉行,用心用情搭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以及行業協會溝通平臺,三方聯手為企業排憂解難,為綠色發展助力。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加大力度「築籠引鳳」、「騰籠換鳥」,果斷淘汰低效落後企業,積極盤活低效存量用地,為綠色產業發展布局騰出空間。要引導幫助企業加快推進位造過程、裝備、產品智能化改造升級,強化科技創新投入力度,著力構建「產學研」協同融合的綠色轉型發展模式。要尊重自然規律,提升綠色指數。
  • 美麗涼都:綠色發展踏歌行
    近年來,六盤水認真貫徹「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以及綠色發展的理念,努力踐行創新、超越和生態環保的新時代精神,建設發展步伐不斷加力、提速。 「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隨著一場場「保衛戰」在六盤水這座老工業城市打響打贏,這裡的天更藍、氣更爽、水更清,美麗涼都更加宜居宜人。
  • 強制性產品認證有了綠色通道(構建新發展格局·關注外貿企業開拓...
    不少外貿企業抓住機遇、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此舉有利於企業實現多元化發展、優化經營結構、降低市場風險,有利於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本版將持續關注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過程中的不懈努力、各地區各部門推出的相關支持政策,反映有關各方在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生動實踐。
  • 杭州舉辦「生命至上 質量為先」聚力高質量發展企業首席質量官活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杭州首席質量官「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走進了位於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浙江迪譜診斷技術有限公司,90餘名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電子信息等行業企業質量管理高管開展了質量提升交流考察。
  • 青海加快工業綠色轉型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西寧1月7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段莉 曲田)「十三五」期間,青海省以新發展理念為行動先導,堅持工業綠色發展方向,著力推進節能和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綠色成為青海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 在紅色肌理、山河相依中,沙坪垻區鋪展出一條「攻堅戰汙染·綠色促...
    鐵骨錚錚紅梅贊,丹心一片正浩然……」從歌樂山紅色基因中的生態治理轉到梁灘河、清水溪、鳳凰溪等流域水環境治理,到三河村的文旅融合,最後開啟科創的綠色未來之門。走進10月26日的沙坪垻區「攻堅戰汙染·綠色促發展」主題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走進這座全面發展的文化名城。
  • 普洱打好「綠色食品牌」 咖啡產業強勁發展
    (記者文雪梅)雲南省普洱市打好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正取得顯著成效:咖啡產業強勁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普洱茶「金字招牌」全力擦亮。這是記者從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了解到的。
  • 西安高新區:繪「生態底色」激高質量發展
    西安高新區在保持經濟形勢高增長態勢的同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青山」保衛戰,一個「綠色高新、花園高新、生態高新」的脈絡愈發清晰。
  • 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紅利
    粗放發展不僅影響了群眾健康,而且難以為繼。如何修復並保護好生態環境、如何走好轉型發展之路,成了當地的一個重要課題。  華坪痛定思痛、下定決心,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2013年以來,華坪一邊做「去黑」減法,將全縣礦井從82對關閉退出到13對,減少了84%;一邊做「增綠」加法,實施礦山復綠、荒山補綠。
  • 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在堅定綠色方向、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發展底線的過程中,邵武的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形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格局,並在良性互動中不斷積蓄起強勁的綠色動力,助推綠色產業蓬勃發展、闊步前行。這一思路突出綠色發展導向和綠色動能轉換,緊緊圍繞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全力落實綠色經濟、綠色效益、綠色創新、綠色生態、綠色生活等考核指標,紮實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實現點綠成金、富民強市。
  • 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獲政策傾斜 房地產融資再上「枷鎖」
    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獲政策傾斜 房地產融資再上「枷鎖」   支持實體信號密集釋放 2021信貸投放重點圈定   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業內預計,2021年我國綠色金融業務規模有望達到約16萬億元。
  • 積極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 推進雅安綠色發展振興
    12月23日,雅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伊林率隊赴雨城區調研茶產業發展及耕地質量安全監測情況並召開座談會,強調要進一步推進耕地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工作,積極發展循環農業和生態農業,保障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推進雅安綠色發展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