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院關閉的這麼長一段時間裡,想必不少人都已經快憋壞了,守在家裡看那一小塊屏幕上的影片,似乎怎麼都沒有電影院的超大屏來的痛快。好在近日電影院終於迎來了復工,並且為觀眾送來的第一部戲就是有三影后七影帝加盟的國產大片《八佰》,就這光環似乎想不火都不行。
當然事實的情況也正是如此,電影《八佰》在上映第八天之時它的票房更是直接突破到了15億,想來今年的年度票房榜單上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那麼這部影片到底如何呢?
我們從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作為復工後的第一部影片,先不說影片的質量如何,光從影片的播放時間來看,《八佰》和同期影片一樣佔儘先機。試想一下,在家裡憋了大半年沒去電影院的普羅大眾,無論是否是影院觀影愛好者,在電影院開業之後自然會第一時間衝到電影院,當然其中可能還有很多人的目的並非觀影,而只是回味半年未嘗的觀影感。
其次,《八佰》在題材的選取方面幾乎是贏得了觀眾的一致認可,以寡敵眾的八百猛士勇猛抗敵,其中彰顯的團結精神和不屈精神,讓經過此次疫情的國人們更是感同身受,這種由實際體驗而孕育的情感共鳴是最能觸動觀眾內心的。因此很多影院在影片播放的最後都出現了這樣的場景,「場內一片寂靜,此刻沒有一人說話」。
我想此刻大家一定都被這真實的歷史感動了,感動於英雄的奮不顧身,感動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而這也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真實寫照。
最後,在電影的製作和選角方面,「花費」顯然也是相當大的。大製作是肯定的,大導演的執導,七影帝三影后的豪華陣容,加上眾多影視圈老幹部,光是這陣容就讓人心動,我想這些都是構成《八佰》高票房的重要因素。
15億票房背後的眾口難調也是顯而易見的!
《八佰》毫無疑問的火了!然而,在讚揚的背後,還是存在許多批評,而大部分的批評則是有關於演員演技。
當影片帶來的情感共鳴,視覺衝擊被時間淡化後,觀眾們自然有理由再去更加理性的分析整部影片。有人感慨影帝張譯等人的高超演技,有的人則說,對照以往的作品,《八佰》裡的張譯發揮一般甚至有用力過猛的嫌疑。只是單論這一點,還真不知道此類觀眾是從哪個細節看出來的,或者說只是單純的不對口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晨、杜淳、鄭凱、俞灝明和魏晨在本作品的表演也是相當的亮眼。劇中「李晨唱的皮影戲」和「鄭凱用生命去炸的鋼絲網」無疑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杜淳那一口塑料普通話」更是聽了超有感覺,此類種種都是值得肯定之處。不過就是這樣的表演,還是有人表示看了尷尬或是跳戲的,對此本人真心表示不解。
最後總結一下整部影片,從整體上看,《八佰》這部作品無疑是優秀的,它帶給觀眾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體驗都足夠大,演員們都很好的融入了自己的角色並演出自己的特色,而要說有瑕疵當然不可否認,但是吹毛求疵卻大可不必。
從作品的表現力來看,《八佰》已經很好的將作品背後隱藏的故事意義傳達給了觀眾,觀眾也多回以真情,我認為這一點就已經實現了作品本身的意義。
文章編輯 巖小楓
娛樂要適度 追星應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