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重點領域正風反腐觀察 深挖徹查醫療腐敗》稱,堅決查處醫療領域嚴重違紀違法行為。
文章指出,今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整治醫療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斬斷醫療領域腐敗利益鏈,不斷壓縮灰色空間,推動醫療行業祛歪風樹新風。
文章梳理了一系列醫院院長、書記涉嫌受賄、嚴重違紀的案件:
● 四川省人民醫院原黨委常委、紀委書記馬昌禮長期收受管理和服務對象禮金,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並大肆收受財物、侵吞公共財產,被開除黨籍。
●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商繼華,安徽省利辛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吳鵬,雲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文俊等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前不久,已退休4年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人民醫院原院長錢暢因涉嫌受賄犯罪被開除黨籍並取消退休待遇,表明反腐不存在真空地帶,退休也不是腐敗分子逃脫懲處的退路。
回扣頻率最高,涉案金額居高不下
今年上半年披露的醫療領域腐敗案件中,收取藥品耗材回扣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涉案金額居高不下,腐敗利益鏈條環環相扣。紀檢監察機關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嚴肅查處藥品耗材採購中索賄受賄行為,重點治理收受紅包和吃回扣、違規非法接受捐贈等問題。 例如,浙江省麗水市中心醫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李培利用職務之便,在藥品、醫療器械及耗材的引進和使用過程中收受回扣331萬餘元,被嚴肅查處、判處有期徒刑7年。判決書顯示,為維持和增加麻醉藥品、相關耗材的使用量,數家醫藥公司及代理商「明碼標價」,以「支」「套」為單位確定回扣計算標準,部分藥品回扣比例高達中標價的25%。這些回扣款通過過度醫療、不合理用藥等形式轉嫁到患者身上,令其利益蒙受損失。雷李培案查處後,麗水市紀委監委督促市衛健委部署開展收受紅包、回扣問題專項整治,嚴查收受紅包禮金或其他不正當利益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 一些醫院管理人員收受醫藥代表「好處費」數額驚人。雲南省紀委監委日前披露的查處現場畫面顯示,楚雄州紀委監委查處的該州中醫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楊本雷,將巨額賄金藏匿於城郊幾個大酒罐內,打開後錢款已經發黴,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辦案人員介紹,為掩人耳目,楊本雷讓女兒及其男友出面收取賄金,自己躲在幕後遙控指揮,「直到被留置前,他仍在收受賄賂,屬於典型的不收斂不收手」。
從公立醫院,到臨床試驗機構、醫藥研究所、基層醫療機構,反腐範圍不斷擴大
近年來,隨著藥物研發競爭的白熱化,藥物臨床試驗領域的權力尋租問題成為醫療腐敗新的表現形式。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原主任、新藥臨床研究中心原主任顧俊利用主管醫用器械、藥品臨床試驗監控管理等工作便利,非法侵佔試驗費用10萬元,並通過提前藥品臨床試驗排期、違規從事臨床試驗等方式為多人牟取利益,收受賄賂總額達到150餘萬元,被給予政務開除處分、判處有期徒刑5年。 腐敗和和不正之風一直是醫療界的頑疾。今年以來,隨著醫療領域反腐力度持續加大,醫療行業中一批害群之馬紛紛被查,新一輪的反腐風暴再次吹向醫療領域:
1月10日
2020年全國醫療管理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期間發布了「醫政醫管局2020年工作要點」。明確要進一步加強行業作風建設,修訂行業「九不準」規定,制定處理辦法等配套制度,出臺衛生健康行業人員對外交往行為規範,開展行風問題專項整治等。
今年6月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安部等九部門對外發布《2020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要求堅定不移地將「管行業必須管行風」「誰主管誰負責」的治理要求落到實處。醫院紀委要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切實承擔行風問題查處和領導幹部責任追究職責。再次強調,嚴肅查處收取醫藥耗材企業回扣行為:開展打擊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收取回扣專項治理,查處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利用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取回扣的行為。
7月23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到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協調和督察機制。制定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責任追究及督察機制政策文件等。
7月24日
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印發2020年醫療行業作風建設工作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也明確,從今年7月開始直到年末,將重點整治醫務人員收取回扣、藥企違規營銷等行為。
醫療衛生領域正風反腐相關措施密集發布,典型案件通報曝光力度加大。一方面,加強對醫院公職人員的監督和管理,有利於減少醫院尋租和實施腐敗的空間。另一方面根治醫療領域的腐敗之風要從根源抓起,規範醫藥企業、經銷商的營銷行為,建立合法合規的營銷途徑。
關於進行低成本可持續的有效在線學術推廣,可以與作者Dr.2交流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