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一把刀?他用30年做出了「中國第一刀」

2020-12-23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 賈天榮 汪鵬翀 蔡黃浩

"要做好刀,先做好人。"

在李積回的辦公室裡,父親的教誨被他刻成了標語掛在了牆頭。辦公室外,他所管理的十八子集團的車間正"熱火朝天",轟鳴的機械聲伴隨著鋼鐵錘打的碰撞聲,一把把堅韌與堅硬兼備的好刀從這裡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一個一度艱辛到"再也不想做刀"的"刀二代",如何引領刀具的五次革命?一個平凡的陽江人,如何將一個茅草屋裡的小作坊進化成為"中國第一刀"的產業帝國?

李積回的故事,是一把刀錘鍊的故事,也是一把刀傳承的故事。

"苦不堪言"的學徒生涯

李積回的家庭堪稱"刀剪世家"。他的父親李良輝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刀剪從業者,在業內曾被成為"中國刀王"。而"十八子"的名字正是源於這個"李"字。

父親的師傅梁季芙更是一名大家,他不僅是中國刀剪史上大名鼎鼎的"教父",其標誌性的"季芙小刀"還曾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世界博覽會上展出。

1983年,改革的浪潮仍在積聚。李積回的父母選擇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主動放棄了國營刀剪廠的工作,在一個鄉間的茅草房屋內創辦了工廠,那間一度被颱風吹垮的茅棚廠房也成為了"十八子"創業的開始。

繼承父親衣缽,如今從事刀剪行業已有30多年的李積回坦言,在職業生涯初期,完全沒有想到會把刀剪作為自己終生奮鬥的事業。談起學做刀的歷程,自嘲"命中帶鐵"的李積回用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形容詞——"苦不堪言"。

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1986年,剛畢業的李積回成為了一名"刀剪學徒"。李積回如今回首,苦澀依舊湧上心頭。"有時候師傅為了磨練你的心智,讓你一個禮拜只做磨刀這一件事。從早到晚,從周一到周日,除了睡覺吃飯,就是磨刀。"

沒有固定工資、沒有休閒娛樂,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而言,做一名刀剪學徒放在如今恐怕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父親的初心只是讓我學一門手藝,未來可以養家餬口。但那時做刀,不賺錢還受累。"

一年多的學徒生涯,李積回掌握了刀具製作的入門手藝。但隨著沿海地區開放之風日盛,年輕的李積回離開了默默做刀的"燈火闌珊處",選擇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為什麼中國刀不行?"

"出去闖過一陣,我才切身明白了那句歌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命運充滿了有趣的巧合。3年後,那個一度"再也不想做刀"的學徒李積回最終還是回到了刀剪行業。但這一次,他不再畏懼制刀背後的枯燥與艱辛。

而讓李積回發生質變的原因非常簡單——要讓中國刀揚眉吐氣。

"那時候,大量進口產品湧入中國,其中就包括形形色色的刀,菜刀、軍刀等等。"看著一把把進口刀走進了中國人的廚房,別上了中國人的腰間,李積回不僅對故土陽江心生思念,同樣也心有不甘,"陽江有中國最好的刀匠、有中國最古老的技藝,陽江的中國刀哪裡不如外國刀了呢?"

帶著夢想回到陽江的李積回,再度走上一線,成為了一名刀剪從業者,這一做就是30多年。

"做事業和做刀的道理是相通的,好刀不僅要'熱'處理,同時冷凝也需要到位。"對李積回來說,帶著熱情返鄉的他,更需要做的是"冷思考"。

而這樣的思考是方方面面的。從產品的細節到行業的創新,從工藝的設計到企業的管理,事無巨細都成了李積回所要思考的。

當發現中國的刀具功能大多單一,李積回設計出了一系列在當時看來有些"離經叛道"的產品。例如,能擰啤酒瓶蓋的菜刀;例如,刀背能拍黃瓜的廚刀。這些在現在看來稀鬆平常的刀具,二十多年前已是十八子的熱銷產品。

當發現海外刀具存在刀柄較為脆弱的"通病"時,李積回設計出了一款連體直出刀具。刀柄不再用焊接的方式,而是直接與刀連為一體。一個小小的細節,也被業內譽為中國刀具的"第一次革命"。

即使發展至今,十八子集團已是遠近馳名,常年穩居多項第一,李積回始終沒有停止思考。

近年來,十八子集團攜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蘊博在陽江設立工作站,針對高性能刀剪材料及其先進位備技術開展研發工作。未來,一批結合了中國頂尖材料科學技術的刀具,或許又將迎來一次革命。

"要想讓中國刀行,就要不停地創新"——實踐中,李積回已經用這樣的答案回答了自己30年前的"靈魂拷問"。

"要做好刀,先做好人」

對於李積回執掌的十八子集團而言,乘著改革的東風,這個一度被颱風刮壞廠房的作坊,如今已然成為根基雄厚的產業帝國。其不僅一度佔據國內刀具市場62%的市場份額,產品更是暢銷至日、美、加、韓、東南亞、港澳臺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三十年的時間,李積回形容華夏大地猶如"換了人間",他也切身感受到了十八子集團的滄桑巨變。

三十年,十八子的產品變了,從傳統的"一天只做三把"的小刀,演化為民用產品(如廚刀)、軍用產品(如小刀)、收藏工藝品、行業產品(醫療器械、藥材用具等)等全品類的各式刀具。

三十年,十八子的生產模式變了,從"一人一刀"的鍛造方式,進化到如今結合了現代工業、材料科學、甚至是人工智慧進行的"智能製造"。

三十年,十八子的產業格局變了,從此前"一把刀走天下",到如今集合了科研、煉鋼、生產、銷售、旅遊配套服務一條龍的全方位經營的綜合大型品牌企業。

"在十八子,工藝在變,生產線在變,產品在變,但有兩件事情三十多年都沒有變,那就是傳承和創新。"

如果說創新體現在十八子的每一件熱銷產品中,那麼十八子的傳承則深入李積回及每一個員工的血液之中。"無論是新員工,還是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員工,十八子的不變的要求只有一條——要做好刀,先做好人。"

"好人"即是面對誘惑時,堅守自我。猶如三十年間,當"賺快錢"的機會擺在李積回的面前時,他和他十八子集團堅持的始終是"做一把好刀"。

"好人"也是面對挑戰時,泰然自若。當行業仿造抄襲之風日盛,甚至出現惡性競爭時,李積回沒有被衝昏頭腦,他選擇用智慧財產權築牢籬笆,同時用開放賦能整個行業,讓夥伴獲利,讓同行受益。

"好人"也是面對未來,保持清醒。當"十八子作"這個中國馳名商標"飛入尋常百姓家"。李積回並未停下奮鬥的腳步。而他的目標是讓那一把把好人做的"中國好刀"繼續走向世界的市場。

在"刀光剪影"中摸爬滾打了三十年的李積回,有人形容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有人形容他是一個有魄力的管理者。而李積回說,他更喜歡的稱呼是"刀匠",一個做刀並愛刀的匠人,一個經營刀也推廣刀的經理人。

"從父輩那,我們所傳承的不止是手藝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弘揚傳統,精益求精做好刀的精神。"李積回說,他正致力將父輩的技術和精神傳承給下一代人,期待陽江的"刀三代"能在前輩的基礎上,繼續磨練鋼鐵般的意志和細膩的手藝。

"做一把陽江好刀,中國好刀,更要做一把世界好刀。這是我們十八子集團,也是我們一代又一代陽江人不變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劉辰希《思念是一把刀》
    如何面對需要放棄的愛,從劉辰希的《思念是一把刀》裡面找到了全新的註解。他那獨特乾淨的嗓音,婉轉、悲哀,就像一把刀一樣,唱的人一陣陣心顫,深刻得感受到一種割捨的痛!  思念是一把刀 刀刀鋒利受傷的心血流不止努力說服自己把這段感情放棄反反覆覆無法忘記思念是一把刀 刀刀鋒利受傷的心 血流不止
  • 江湖裡的鍛刀人,活過了怎樣鋒利的人生?
    真正能決定命運的是對自己狠得下心的人他把鋒利的斬刀藏在身後隨時準備提刀上陣刀,在俠客手裡,是闖蕩江湖一鳴驚人的兵器。在屠夫手裡,是宰割牲畜的生錢利器。在純手工的年代,2個人一天最多只能做四把刀。徐耀城從小耳濡目染,11歲就能抓大錘打刀。16歲就能完成36道工序,獨自做出一把好刀。歲月漸長,技藝漸精,父親放心地把刀匠的擔子放到徐耀城身上。
  • 思念是一把刀,刀刀鋒利
    春天化作黃葉遠去我還守在原地 寸步不離都說愛情是一場遊戲我盼望結果是喜劇傍晚默默的望著天際腦海裡播放甜蜜回憶愛上你戀上這座城市人海裡第一眼就認出你思念是一把刀刀刀鋒利受傷的心 血流不止努力說服自己 把這段感情放棄反反覆覆 無法忘記思念是一把刀 刀刀鋒利受傷的心 血流不止我用時間的針線,把傷口慢慢封閉在夢裡又會把你想起
  • 《最後的晚餐》放大30倍後看,此人手中竟握著一把刀!
    導語:大家都知道達文西,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畫家,他有兩幅畫,都是大型壁畫,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畫成的。其中一幅就是《蒙娜麗莎》,而另一幅就今天我們要說的《最後的晚餐》。可能很多人都比較疑問,達文西的話,究竟有什麼可研究的地方,為何為如此出名?將它放在30倍後,此人手中竟握著一把刀!
  • 天涯明月刀——品讀李勇篆刻藝術
    就像古龍小說《天涯明月刀》裡面的傅紅雪,他能不為任何人、任何自私的理由,只為了自身的正義感而起身與龐大惡勢力周旋、搏鬥。在我認識的文人雅士裡面,李勇手裡也有一把刀,這把刀既可以快意江湖,又可以揚名天下,只是他手裡這把刀是篆刻用的刻刀。古龍筆下的傅紅雪,刀光一閃,比閃電更快,比閃電可怕,沒有人能形容他這一刀,他一刀出手時,刀上就彷佛帶著種來自地獄的力量,而李勇手裡的篆刻刀,也是神鬼莫測,刀鋒蕭瑟。
  • 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知識大全
    中式廚刀和中國人的性格一樣,方方正正,沉穩內斂,多少年來,它們的優點默默無聞。本文將給大家介紹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的各類知識,讓大家一起來領略廚刀的風情。過去,中國餐飲界一直流傳著「中餐廚房一把刀」的說法,就是說中餐廚師幹什麼都是一把刀,剁、切、拍、剖、剔,一人一刀就可以全部完成,讓人們覺得中餐不講究器具,全靠廚師刀工,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海賊王:三刀流索隆的啟蒙師傅,耕四郎的實力,有多強悍?
    索隆嘴裡那把名刀叫和道一文字,目的很簡單,是為了宣傳日本歷史上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有一把刀名叫「菊一文字」。但是索隆只有一雙手,所以只能安排他用嘴咬著了。然而在後面的戰鬥中,索隆嘴裡的第三把刀是什麼樣的存在呢。在索隆訓練的那一段劇情裡可以看到,索隆一直在刻意練習自己的咬合力,因為單劍贏不了,雙劍照樣輸,兩把不行,那就三把!
  • 售價 30 萬元的廚刀,到底貴在哪裡?
    或許下面的 5 則故事,能讓我們看到廚刀的更多面向和維度。持久:廚刀讓我懂得了專注的真諦日料廚師鈴木義久有一把近 30 年的廚刀,雖然這把刀的刀刃已向後延展了近 1 寸,刀牌上的漢字也被磨掉一半,但依然鋒利如新。
  • 日本刀砍斷中國刀從何而來?
    等等好像有些問題一把刀的好壞除刀型主要看工藝材質,刀型可以仿,工藝材質不掠奪足夠的工匠和材料是做不到了,這好比你看美國的發動機不錯你 可以一比一複製但是你的各方面性能永遠比不上,因為你的材料工藝不行,沒聽說戚繼光到日本掠奪過工匠啊
  • 長沙男子懷疑前女友出軌,持刀連刺20多刀,被判1年2個月
    男子劉某因懷疑前女友出軌,在分手後與前女友發生糾紛,持刀連刺前女友20餘刀,致對方輕傷一級。經開福區法院開庭審理,劉某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二個月。據了解,事件發生在今年8月8日下午。劉某特意在酒店等待自己的前女友倩倩,劉某在發現倩倩的同時,發現倩倩和現任男友在一起,這讓劉某心裡很不高興。
  • 到底存不存在削鐵如泥的刀
    日本刀的形狀和製造技術都具有獨到的一面,但是追本溯源,實際上它的祖先同樣是中國的唐代的唐大刀。目前西方人認為日本武士刀排名世界第三(第一、第二分別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可當這把源于于唐大刀的日本好刀遇到中國刀時,鹿死誰手待見分曉。2010年一個日本人曾帶著一把日本刀不遠萬裡來到香格裡拉,為與中國卡卓刀之間的比拼而來。
  • 10釐米長的刀扎進青海老人頭裡26年,在濟南取出來了
    人們常用「懸在頭上的一把刀」來形容處境的兇險,你能想像一把刀在腦袋裡待26年,是種什麼體驗嗎?家住青海海北州的多日傑老人就遇到了這種情況。26年前,他被歹徒刺傷腦袋,這把長約10釐米的刀就進入到老人的腦袋,他奇蹟般地存活下來。
  • 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知識大全(附選購指南)
    中式廚刀和中國人的性格一樣,方方正正,沉穩內斂,多少年來,它們的優點默默無聞。本文將給大家介紹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的各類知識,讓大家一起來領略廚刀的風情。過去,中國餐飲界一直流傳著「中餐廚房一把刀」的說法,就是說中餐廚師幹什麼都是一把刀,剁、切、拍、剖、剔,一人一刀就可以全部完成,讓人們覺得中餐不講究器具,全靠廚師刀工,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買「刀」指南
    根據我對身邊朋友的採訪,大部分中國家庭還是使用中式廚刀多一些,甚至很多人信奉「一把刀就夠了」,切菜切水果切肉都用同一把。關於這一點,我想放在第二小節裡再討論,先來說說廚刀的分類。廚刀最大的不同,體現在功能的不同。大部分中國家庭習慣一把刀走天下,然而,切、剁、拍、剔、剖……這些動作若只用一把刀來完成,其實很考驗用刀者的技術。
  • 科普| 如何挑選你的第一把帥氣又實用的貴廚刀?
    最近整個沒事幹研究院都沉浸在買刀的快感當中。只因有同事猝不及防就帶來一把帥氣迷人的大馬士革刀,價值三千,深深地毒害了我們。為了實現自「 買好刀,做好菜 」的人生理想,很認真地研究起了貴廚刀。3000 塊一把的刀,究竟貴在哪裡?100 塊撿便宜買真·大馬士革刀,可能麼?
  • 慢新聞·人物|從「半匹圍腰」到「山城一把刀」
    別看現在成了悠閒大爺,可只要提起他的名字,餐飲界不少人士都會肅然起敬——他呀,業內公認的「山城一把刀」。 「山城一把刀」的絕技很多,單從將豬肉皮切成能穿過縫鋪蓋的針孔這道名叫「皮扎絲」的菜說起,就有許多故事……
  • 食品相關產品消費知識普及之廚刀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做好菜離不開各種刀具,那麼,評價一把廚刀的關鍵指標有哪些?應該如何選購、使用和保養呢?   好刀的關鍵指標   作為一把刀,其最關鍵的指標,自然是鋒利不鋒利,想必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也是這樣的。要讓一把刀變得鋒利,其實這並不難。初中的物理知識告訴我們,壓強=壓力/接觸面積。因此,想要讓一把刀變得鋒利,只要將刀刃做得纖薄即可。纖薄的同時要想切斷「對手」那就要比對方硬。刀具的另一個關鍵指標就是硬度!
  • 《最後的晚餐》為何是名畫,放大「30倍」後看,誰手裡拿著刀?
    這幅畫的名字是《最後的晚餐》。顧名思義,這也是最後一餐。 放大了30倍後,仍然有一個人手裡緊緊拿著錢包,而在他身後是一個拿著刀的人。猶大拿著錢包,彼得拿著刀。聽說有人背叛了耶穌,他立即用刀跳了起來。
  • 科普 | 如何挑選你的第一把帥氣又實用的貴廚刀?
    為了實現自「 買好刀,做好菜 」的人生理想,很認真地研究起了貴廚刀。3000 塊一把的刀,究竟貴在哪裡?100 塊撿便宜買真·大馬士革刀,可能麼?鍛刀大師 Bob Kramer ,買他一把刀排隊到三年外。雙立人的聯名款就不同了,保你隨時買得到。他也和日本名刀「旬」推出聯名系列。
  • 世界上最鋒利的廚刀
    要做出完美的刺身,少不了一把上等的刺身刀。歡迎加入廚影高級吃貨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日本人把菜刀稱之為「庖丁」,這個名字來源於中國《莊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在日語中兼有廚師和烹調手藝的意思。一把好刀,不僅影響菜餚的「形」,更加會直接關係到菜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