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貓愛書者的天堂:香港森記圖書

2021-01-18 閩南網

香港森記圖書

地址:(北角)英皇道191號英皇中心地庫19號

  在北角英皇道193號的老書店「森記圖書」是個有喵有書的書店,被網上旅遊網列為到香港必遊的景點,媲美星光大道。據悉,書店的陳姓女主人喜歡貓,店裡養了三十多隻貓,吸引大批愛貓人士前往,最難得的是森記擁有不少推理雜誌,讓內地推理愛好者大呼驚奇。

森記圖書背景

  森記書局的前身是森記圖書公司,因為前老闆要海外移民,這店盤給了當時只是小員工的陳琁,陳琁沒足夠錢,但也許前老闆看中她對書的堅守與熱愛,願意讓她以後慢慢存錢還,這份信任開啟了森記在香港北角人心中的圖書記憶。陳琁為節省成本,曾一人包辦進貨、銷售等事務,甚至連衣服也少買,但唯獨憐惜流浪貓。曾經的森記圖書公司為避鼠患養了兩隻貓,而陳琁則因為喜貓的靜,不斷將流浪貓接到店中安放,所以在此處選書看書,不時能見到貓在圖書間穿梭,但老闆也提醒:「不要逗貓,最好安靜看書。」

  30來年的老書店不乏自己的光輝故事,比如森記就曾最早出版香港武俠大家溫瑞安的書,只因溫瑞安信任店主的目光,情願先賣出書再收版稅,而最近森記常為人提起則因為香港新興作家王貽興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如果沒有森記可能無法成為作家,自幼在北角長大的他,第一本村上春樹、第一本衛斯理都從森記購得,還常在此流連,也許這才是關於書店的真正傳承,它的「血肉」不斷在培育城市中新的文字力量。(來源:TouchChina)

香港獨立書店風景

  獨立音樂,獨立設計,獨立攝影,獨立書店,好像冠上了「獨立」這個稱呼,就變得特別美好特別文藝一樣。事實上呢?在香港,「獨立」往往承擔著更多不與人說的辛酸與艱苦,因為它意味著:沒有後臺,沒有支撐,沒有大量受眾,卻要頂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被主流淘汰的命運。

  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這不是假的,在香港,喜愛閱讀的人與日俱減,不是因為電子書的出現,也不是因為其他客觀原因,只是因為,對,香港人不愛閱讀。這些年來,老的餐廳食肆一家一家地結業了,獨立書店也一家一家的消失了。

  在讀森記的故事之前,我們先聽聽這個故事。

(一)書閣(The Book Attic)

  愛書之人Jennifer,2008年毅然放棄工作,在灣仔廈門街的小巷開了一家小書店,取名為「書閣」,出售自己收藏的600餘本英文書。每一本店內的二手書都是經過她精心挑選,更親自為每一本書做清潔消毒工作。她說:「覺得內心最滿足的時刻是,當客人對她說,你的書是有挑選過的呢,不似其他書店,什麼書都收。」

  在灣仔開了三年,終於因為高額的租金,而不得不搬遷。後來便來到了中環的伊利近街,不料三年後,又要告別,這一次她說:離開不是因為租金,而是因為讀書的人實在太少了......

  書閣絕對是一家十分用心的書店,書架上的書井井有條,店內的佈置寬敞舒服,自己錄製店舖音樂,還定期舉辦書籍分享會。是的,在香港很少有一家獨立書店可以做到如此。因此它的地位也非一般書店能及,CNN Go曾在2010年將「書閣」評為香港最佳獨立書店之一。Jennifer曾說:「沒想過開舊書店一件這樣普通的事情,竟然會觸動到這麼多人的心靈。」

  可是這樣的光輝只能留在過去了吧,六年後它終於要光榮結業了,在這六年間,書店有難,客人都會幫手,在準備結業期間,便有老顧客借出私人倉庫給書店存放書籍,是這樣濃濃的人情味,給書店填上了一個美麗的句號,又或者是逗號?

(二)森記圖書公司

  聽完上面這個故事,你大概能知道香港的獨立書店是一個多麼卑微的存在了。「獨立書店」對老一輩人來說,是傳承;對新一代來說,是堅持。

  好了,現在來說說森記吧。森記在香港也算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1978年,陳琁初來香港,就應聘到開業不久的森記圖書公司工作。在內地時,陳家住在廈門,陳琁的父母親都是集美航海學院的教師。文革期間,父親被下放,母親則被派到圖書館做管理員。小陳琁於是有機會在圖書館裡度過童年,因禍得福,發現了閱讀的快樂。

  所以,在書店工作的她,雖然收入不高,但是樂在其中。1980年代初期,森記的老闆準備移民海外。有一天,他把陳琁叫到跟前說:「以後這家店就由你來做老闆吧。」

  陳琁說:「我是很想做老闆,可是我不夠錢盤下來。」

  老闆拿出一張存摺,對陳琁說:「不用你現在給錢,從今往後賺了錢,就存到這張存摺裡,慢慢把錢給我。」陳旋就這樣成為了老闆。

  大概是因為這個承諾,這些年來,雖然業主也加租一倍,但她仍說:「我一直有個信念,從來沒想過有一日會不做,再辛苦也會捱下去。雖然經營困難,但我好想告訴別人讀書好重要,不可以一日無書」。就這樣,她堅持了34年。

  森記應該算是所有書店中藏書量頗大的一家,有1.5萬本舊書,一直堆到天花板。除此以外,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這裡收養了30多隻流浪貓。

  書店開在很偏僻的北角,位於一棟很破舊的大廈底層。第一次探訪時,書店還未開門,在門口等了又等。書店一開門,店裡的貓便走出來尋找可以安睡的地方。瞬間,整個地下道已經滿滿都是貓。

  雖然書店裡的貓貓很多,但和大家卻和諧地相處著,因為店主在書店的各個角落都安放了貓貓睡覺的枕頭,棉窩等等,還細心的寫上友情提醒:請不要打擾貓咪睡覺。比較兄的貓貓,則在脖子上掛上了「我是惡貓」的牌子。所以,貓貓,可以自由地睡在地上,睡在書上,睡在書架上。

  這裡不文藝,不寬敞,甚至條件有那麼一點不堪,但只要你開口,店主便會耐心地為你推薦,天文地理都可以無話不談。這樣有人情味的鋪頭也只有森記這樣開了三十多載的老店才有,它比任何東西都要美得多。

  老書店,需要我們更多人的支持。

  森記圖書公司:北角英皇道193號英皇中心地庫19 號

  ( 友情提示:探訪請保持安靜,不要打擾貓貓,並且帶走幾本書吧 )

(三)Books & Co.

  要說香港的獨立書店,Books & Co.絕對是我最愛的一家。

  當第一次知道它時,地址中的「半山」兩字讓我大為驚訝,什麼?半山竟然有一家書店?爾後看到書店的相片,只一張,那種久違的「就是它了」的感覺竟浮上心頭。這時,心中的疑惑更大了,什麼?半山竟然有一家這樣藝文氛圍濃鬱的書店?!

  那天天氣雨後初晴,我踏著興奮的腳步走上了去書店的路途。我坐在雙層巴士的上層,看著陽光一縷一縷穿過葉縫灑下地面,港島的山路很窄,老外牽著狗兒散步,三三兩兩的學生穿著校服走過,隱於鬧市區一角的日式餐廳、西餐廳都在安靜地營業著,那一刻,心裡是久違的寧靜。

  我喜歡書店,尤喜歡二手書店。喜歡犯黃書頁散髮出來的陳舊氣味,喜歡木地板木窗臺的老式佈置。喜歡扉頁上前任書主留下的淺淺字跡,也喜歡摩挲舊書封面時的滄桑手感。想到要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午後,去一家舊書店打發一下午的時光,便忍不住地會心一笑。

  巴士在附近的道路停下,左右張望,拐上一條僻靜的山道,路上沒甚麼人,一眼望去,蔥蔥鬱鬱的大樹遮擋住炎熱的陽光,巴士站前,零星居民邊翻著報紙邊等車,喔~ 這裡多美。

  走著走著,竟沒有發現自己已經到達了書店門口,一回頭,才看到。很奇妙的,它並沒有把自己藏在巷弄之中,你卻隨時會錯過它。這就是那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吧。

  紅磚外牆、舊式格子窗門髹上墨綠油漆,高掛起來的黑色鐵皮小招牌寫著「Books & Co.」,一切都很簡潔。這裡是傳統半山區,附近都是住宅和學校,沒有遊客,路過的都是附近居民和學生,書店就好像是融進了這環境裡一般,讓你覺得那麼舒服。

  而站在它的面前,我已經在心裡說了很多次的「太棒了」。

  推開門走進書店,舒服的民謠已經傳到耳邊。店員微笑著招呼我進來,書的氣味已然飄蕩在空氣中,很多很多的書,整齊地堆放在走廊間,幾個咖啡座椅,心目中理想的獨立書店不就是這般模樣嗎?

  這是一家書店。

  所以窗臺上自然堆滿了書。陽光正好,路人在門口的公車站等車,而一窗之隔的我,竟走進了另一個美妙的世界。

  雖然坐落於半山,但這裡的書一點都不貴,英文書比中文書多一些,而且看得出也是經過挑選的。書架上的書整整齊齊地擺著,沒有故作姿態,只有店主用心的分類。它沒有好像其他書店一樣標上歷史、政治、文學,但你仔細看,會看得到店主的用意。

  喜歡這裡寬闊的樓底、柔和淡黃的光線以及高眺的黑桃木書架,書本或置於柜子裡,或於窗臺上,或就地堆疊成山,還以為是走進了別人的書房。「希望進來的人感覺像被書堆包圍一樣。」店主James曾經說過,他還說「其實每本書好看與否、暢銷與否、新與舊,作者也花了很多精神去寫,每本書都有生命,當他們走在一起時,會有種氛圍,是個很有智慧的環境。」

  在這裡,你絕對可以感受得

  點了一杯熱巧克力,挑了個有陽光的位置坐下。用手掌緊緊包裹著微笑遞來的瓷杯,感受文字和咖啡的溫熱。

  你會很甘願坐在這裡,她就是有這樣一種魔力,讓你在倉促的步伐間,慢下來,再慢下來,看看手中的文字,看看高高的書架,看看寬敞的開放式廚房,看看路上的行人,那一刻會好像忘記了自己在快節奏的香港,那一刻只覺得是坐在朋友靠窗的書桌前而已。

  三點時,一位客人走進來,店員微笑地問要吃些什麼嗎?客人說要義大利麵。過了一會,店員端著做好的義大利麵說:「給你加了一些分量,肚子餓了吧。」

  聽到這段對話,我也跟著笑了。

  供應咖啡的書店,其實並不算多。但是Books & Co.做的很好,它的桌椅就在書架邊,伸手就可以拿到,「喝杯咖啡看本書」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生活滋味,而不是文藝青年用來裝模作樣的手段。

  在這裡,除了書,售賣的只有自家製作的簡易食物。所以,沒有商業化,它只是一個街坊式的後書房。

  James說過:「希望這裡是舒適、平易近人的,有食物、輕音樂,並非學

  術性。閱讀需要時間消化,你要挑選、要仔細看,不自覺便享受一個下午。」

  它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你不覺得,這才是生活在一個城市該有的風景嗎?(青果文志關注)

相關焦點

  • 書業觀察|臺灣試行圖書公共出借權,愛書人書寫香港書店十年
    具體內容是:以館藏書的版權頁為依據,只要是有臺灣戶籍的創作者在臺灣出版的、具有ISBN的紙本圖書,每借出一本/次,創作者與出版社共可獲政府補貼3元(以7:3分帳)。這裡的創作者包括:作(著)者、繪本之繪者、編著者、改編(寫)者、口述者、撰稿者、採訪者、記錄者這八類。
  • 香港獨立書店風景
    在香港,「獨立」往往承擔著更多不與人說的辛酸與艱苦,因為它意味著:沒有後臺,沒有支撐,沒有大量受眾,卻要頂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被主流淘汰的命運。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這不是假的,在香港,喜愛閱讀的人與日俱減,不是因為電子書的出現,也不是因為其他客觀原因,只是因為,對,香港人不愛閱讀。這些年來,老的餐廳食肆一家一家地結業了,獨立書店也一家一家的消失了。
  • 【香港發現】香港熱門店鋪大搜羅(最新版),只逛化妝品不膩嗎?
    #精彩香港,每周都有新發現#去香港買妝品買大牌?那並不能完全體驗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想要有創意,去特色小店必不可少,帶回幾件獨特的禮物也是有新意的選擇,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位於香港不同地區的各種特色小店,包你流連忘返!1.LUSH地址:港鐵中環站CEN E4號鋪(近E出口)
  • 香港︱2.22」貓之日「,給貓奴準備的香港吸貓指南
    2月22日是日本的「貓之日」,在這一天,貓奴們會以各種形式與喵星人們進行親密接觸,比如說做「貓瑜伽」、在貓民宿與貓咪共度一晚等等。在慶祝貓主子的節日時,如果你身在香港怎麼辦?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香港的吸貓指南!
  • 他和媽媽都愛貓,也愛畫貓
    2. 但他一直很窮,他媽媽聽說了之後,馬上跳上公車,搬過去和心愛的兒子住在一起。他們都超級愛貓,在本來就擁擠的公寓裡養了一大堆貓,唯獨沒有叫 Sam 的貓。4. 1954 年他們一起出了這本貓書,叫做《 25 只叫 Sam 的貓和一隻藍咪》(25 Cats Name Sam and One Blue Pussy),思想相當超前(就是讓你搞不懂其中的邏輯)。
  • 安迪沃霍爾和媽媽都愛貓,也愛畫貓.
  • 尋訪香港舊書店
    ✈ 地址:柴灣利眾街40號富誠工業大廈A座23樓A2室☀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9:30 – 17: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和很多人一樣,最初聽說森記書店,是因為貓。整個店內外隨處可見真真假假各式各樣的貓元素,翻著翻著書就會有一隻貓從腳邊倏忽走過,也會有黏人的貓咪直接蹬鼻子上臉主動求抱。
  • 一亞斯伯格症男子15年花6萬為四隻愛貓打造貓天堂,最後..
    PS:亞斯伯格症是神經發展障礙的一種,可歸類為孤獨譜系障礙 其中一類。在外界一般被認為是「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Greg原先為自己的社會互動障礙所困擾,到了49歲他才被診斷出亞斯伯格症,讓他決心與愛貓相依為命。
  • 「書漂」把愛給你 100本愛之書在春天出發
    好巧,情人節來撞腰,一本關於愛的書,也許就能讓那顆你熱望已久的流星,溫暖地投入你的懷抱。作為「借書漂流瓶」第一季的延續,這一次「把愛給你」的書漂活動,我們初心不改,依然想要用行走的圖書來詮釋文字的力量,最終將私人閱讀接力成一路風景。在這個藍色星球上素不相識的我們,不同地域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在這個情人節,又會因為一本書,發生怎樣有趣而又溫暖的故事?
  • 愛喝酒愛吸貓,這是你的最佳新年禮物:原版圖書《酒廠的貓》
    這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科·馬修利亞諾想為貓這種「女王」系萌物洗白,寫了一本詩集《冷漠只是我的假象:喵星人的詩》,用貓的口吻吐槽主人的生活,俏皮又有點欠揍。愛酒的你對「威士忌貓」的概念一定不陌生其實在酒廠養貓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先是為了驅趕在酒窖裡偷吃麥子的老鼠,看家賣萌一步到位。
  • 喜報|海豚傳媒4種圖書入選2020「兒童最愛百部童書」
    2021年1月16日,由光明日報《教育家》雜誌社、北京師範大學少兒閱讀與童書評價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一屆校長園長助推兒童閱讀研討會暨「兒童最愛百部童書」盛典在京揭幕。自2020年3月啟動至今,全國百餘家出版機構積極參與,千名童書閱讀推廣人助力兒童閱讀。「尊重兒童選擇的權利、吸引兒童主動參與」是「百部童書助成長」活動的特色。《教育家》雜誌社把閱讀自主權交給兒童,發動了數百名「光明小書童」參與挑選自己最愛的童書。現歷時近10月,最終評選出2020年度「兒童最愛百部童書」。
  • (圖書推薦)2017「世界最美的書」《蟲子書》
    2017「世界最美的書」評選近日在德國萊比錫揭曉,其中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中國最美的書」評委會選送的兩部作品《蟲子書》和《冷冰川墨刻
  • 一家開在劇場中的書店,將提供給愛書者們怎樣的想像?
    一家開在劇場中的書店,將提供給愛書者們怎樣的想像? 原創 袁歡 文學報九棵樹藝術書店探店視頻本報製作BGM:海邊 椰樹 落日 與你一家開在劇場中的書店,將提供給愛書者們怎樣的想像
  • 愛書才會贏,北上廣深為什麼這麼牛?
    所以勤思考愛動腦的人會有超乎尋常的驚喜和收穫。▲ 畢昇與活字印刷術在四大發明中兩項偉大發明的推動下,書的製作效率和傳播力大大提高,但依然是貴重物品。很多窮人沒錢也沒時間,買不起書也看不起書,但依然對讀書有著無法抑制的狂熱,因為科舉。
  • 你羨慕的圖書管理員 可能每天都想怎樣離職
    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是圖書館的模樣」,那麼,在「天堂」打工的圖書館管理員,就算擁有一份神仙工作吧?當內捲成為年度熱詞,在「007、996」中精疲力竭的打工人,開始對「躺平」有了更熱切的嚮往。而自帶光環的圖書管理員,依靠「有書有閒,沒人沒事」,成為不少人的理想職業。
  • 《love paradise》愛的天堂
    沒有人知道天堂的模樣。不過我們的心中都有一座愛情的天堂,絲絲入心的溫暖讓笑容如彩虹般綺麗,眼神如星般閃亮。      曾經在自己的婚禮上用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在「Love paradise」的旋律中,一對戀人執手相視微笑,「I'll love you till I die」甜蜜幸福如是。愛的天堂——就是這樣簡單而令人感動。
  • 《愛貓之城》在線觀看一座離不開貓的城
    話又說回來,談到以寵物為主角的影片,關於狗子的電影不少,不乏《忠犬八公》等經典之作,但是關於貓的優秀電影真是少的可憐,於是9月22日上映的《愛貓之城》,這部正宗的貓味兒影片,就成了擼貓界人士的首選。 這部來自土耳其的高分紀錄片《愛貓之城》,此前曾在美國等地上映,口碑一路走高,爛番茄新鮮度 98%,IMDB 評分 7.7 分,豆瓣評分 8.5 分。
  • 聽見天堂,聽見愛
    本期推薦經典電影——《聽見天堂》推薦導演——克裡斯提諾波頓電影介紹——《聽見天堂》是由克裡斯提諾波頓執導,盧卡·卡波裡提
  • ACFA&CAA愛貓者協會何蕾會長到訪寵工委
    *本文轉載自CIQA寵工委12月4日,ACFA&CAA愛貓者協會何蕾會長、貓品種專家馬繼東先生一行應邀訪問寵工委
  • 廈門網紅拍照地—貓街,街上沒有一隻貓,卻是愛貓者青睞之地
    以前這裡是小漁村的一條路,大概是魚太多了而引來了貓,但更確切地說是引來了與貓有關的元素和圖案。雖然沒有真的貓,但這裡的貓元素之多確實能將這裡稱為「貓街」了。這裡滿大街都是貓元素,大部分店名都是以貓命名的,如「貓街飯糰」「貓街麻餈哥」「梵貓藝術館」「森瀾貓咖」「喵嶼の夢境」等等;有許多貓的雕塑,或立或坐;貓街的牆壁上都是關於貓的塗鴉,喵星人們或賣萌或睜大雙眼,簡直萌翻了,吸引了不少遊客拍照留戀呢;牆壁上還會記錄關於貓街的歷史;就連垃圾站旁邊都會有隻蹲坐的貓雕塑提醒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