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農村萬象更新,春暖花開。"一天之季在於晨,一年之季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插秧的季節。插秧就必須先育秧,農村育秧有兩種方法,一種溼潤育秧,其特點是播種後至秧苗紮根出土前,秧苗保持土壤溼潤,透氣,以利根系發育。在紮根立苗後採用淺水勤灌相結合,排水涼田。二種旱育法是整個育秧過程中只保持土壤溼潤,在旱地進行,秧田採用早耕旱整,秧田透氣性好,秧苗根系發達,插後不易缺苗,成活返青快,是農民們大量採用的育苗方法。
稻穀種子都是優良品種,有:宜香優107.宜香優208.宜香化62等品種,這幾個品種的優點是產量高,米質好口味佳,是當地農村水稻種子的首選。
記得小時候農村春耕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幸福最快樂的季節。清早大人們牽著牛,背上犁耙整田去了。太陽出來暖陽陽的,小孩們拿起撮箕,小水桶,在犁過的田裡能捉到許多泥鰍,黃鱔,小魚兒。大家你搶我奪,互相喜戲打鬧,十分快樂。到了插秧的時候,就邦大人們給田裡拋秧把子。大人們拿起長長的栽秋尺子,下田插秧,在勞動的過程中你追我趕,相互比賽,有的人還喊著秧歌號子,一派高興而愉快的景向。到了吃飯時,大家還可以美美的吃上幾歺肉。這也是小孩們最嚮往,最開心的季節。
如今的農村,插秧已經改為拋秧,依次用幾根秧苗向田裡拋撒。整田,收割都用農機具。種植水稻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雖然使農民節約了大量的勞動時間,人力物力,把農民從土地中有效的解放出來,從事非農業生產。但現在的農村幹農活的都是中老年人,年青人已經不幹農活,也許已經不會種田了。農田裡原有的野生鱉,龜,泥鰍,黃鱔等原生態的動物越來越少,大量原生態動植物瀕臨滅絕,田塊裡土壤酸化嚴重,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這種現象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社會各界都在緊急呼籲農民要科學種田,提倡使用農家肥,有機肥,使用物理方法除蟲除草,保護土壤,修復已經破壞了的生態環境。農民要自己愛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田地,保持可持續發展。維護良好的生態圈,保護自己核心的生存天地,恢復原有的生態,還大自然原有的風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