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農村正是插秧的季節,插秧的人們不停地忙碌著

2021-01-18 山野秋風的鄉村情結

五月的農村萬象更新,春暖花開。"一天之季在於晨,一年之季在於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插秧的季節。插秧就必須先育秧,農村育秧有兩種方法,一種溼潤育秧,其特點是播種後至秧苗紮根出土前,秧苗保持土壤溼潤,透氣,以利根系發育。在紮根立苗後採用淺水勤灌相結合,排水涼田。二種旱育法是整個育秧過程中只保持土壤溼潤,在旱地進行,秧田採用早耕旱整,秧田透氣性好,秧苗根系發達,插後不易缺苗,成活返青快,是農民們大量採用的育苗方法。

稻穀種子都是優良品種,有:宜香優107.宜香優208.宜香化62等品種,這幾個品種的優點是產量高,米質好口味佳,是當地農村水稻種子的首選。

記得小時候農村春耕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幸福最快樂的季節。清早大人們牽著牛,背上犁耙整田去了。太陽出來暖陽陽的,小孩們拿起撮箕,小水桶,在犁過的田裡能捉到許多泥鰍,黃鱔,小魚兒。大家你搶我奪,互相喜戲打鬧,十分快樂。到了插秧的時候,就邦大人們給田裡拋秧把子。大人們拿起長長的栽秋尺子,下田插秧,在勞動的過程中你追我趕,相互比賽,有的人還喊著秧歌號子,一派高興而愉快的景向。到了吃飯時,大家還可以美美的吃上幾歺肉。這也是小孩們最嚮往,最開心的季節。

如今的農村,插秧已經改為拋秧,依次用幾根秧苗向田裡拋撒。整田,收割都用農機具。種植水稻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雖然使農民節約了大量的勞動時間,人力物力,把農民從土地中有效的解放出來,從事非農業生產。但現在的農村幹農活的都是中老年人,年青人已經不幹農活,也許已經不會種田了。農田裡原有的野生鱉,龜,泥鰍,黃鱔等原生態的動物越來越少,大量原生態動植物瀕臨滅絕,田塊裡土壤酸化嚴重,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這種現象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社會各界都在緊急呼籲農民要科學種田,提倡使用農家肥,有機肥,使用物理方法除蟲除草,保護土壤,修復已經破壞了的生態環境。農民要自己愛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田地,保持可持續發展。維護良好的生態圈,保護自己核心的生存天地,恢復原有的生態,還大自然原有的風彩。

相關焦點

  • 五月農忙,也是插秧的季節
    五月,是春夏相交的季節,是萬木蔥蘢的季節,五月也是水稻插秧的季節。在寬闊的田野上,和煦的微風吹拂著那些不知名的花草,帶著淡淡香甜味飛入我們的村莊。縱橫交錯的溝渠和田埂把田分隔成一塊塊的水田,水田裡注滿了水,像是鑲在大地上的明鏡。
  • 元陽梯田的插秧季節
    「五月初,正值元陽梯田的插秧季節,在這個短暫的季節裡可以見證農民辛勤的在田裡工作。友人說插秧就像一個巨大的綠化工程,空曠的田地在短短幾天就變成了綠色世界。我覺得這才是元陽梯田最神奇和美妙之處。」——凌嘉偉
  • 播種季節缺勞力志願者助農插秧
    時下正值水稻播種季節,但高坪區闕家鎮和平村的林興華大爺家由於缺少勞動力, 大片的農田還在等人栽插秧苗。5月10日,高坪區志願者協會的30多名志願者來到林興華的農田裡,開展了「助農插秧」活動。農田裡,志願者們頭頂烈日,卷著褲管、打著赤腳、一字排開,拉線、分苗、插秧,現場氣氛十分熱烈。經過2個小時的勞動, 林興華的3畝多農田便插滿了綠油油的秧苗。雖然志願者們都是一身汗、一腿泥, 但留在他們臉上最多的是燦爛的笑容和勞動後的喜悅。「我已經是70多歲的人了,正在為插秧苗的事情發愁,你們可幫了我的大忙。要不是你們來幫忙,我一個人不知道要栽多久才能栽完。」
  • 《農忙季節,你媽喊你回家插秧了!》
    從小在農村長大自然對老人們常說的這句話也很熟悉!上小學那會兒,每到插秧時節,學校就會放農忙假,讓我們回家大幫小補,幫襯著家人插秧。在插秧時節小孩子們可樂開了,盡情的在田邊一邊玩水一邊捉魚。一場大雨,山腳的水田,灌滿了水。辛勤的農人趕著水牛,拖著犁鏵,在田裡來回地走著。農人的吆喝伴著水牛的喘息,秧田被整得水平如鏡。秧苗早就育好了,長得綠油油,肥壯壯。眼看就像「韭菜」!
  • 穀雨時節插秧忙
    原標題:穀雨時節插秧忙   農諺講,「穀雨時節種穀天」。正值南方早稻栽插的大忙時節,記者來到湖南岳陽市屈原管理區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綠色增產示範田,只見各式各樣的農用機械——插秧機、撒肥機、旋耕機忙碌在田間地頭,一副熱火朝天的春耕生產景象。
  • 範成大這首寫芒種節氣的詩,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還教人如何插秧
    古人把一年分成了十二個月,又分別以春夏秋冬來作為分界線,以此區分季節,讓人們對於農事可以掌握的更加精準。今天正好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又俗稱「忙種」,是二十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意味著農事開始了,芒種過後氣溫開始逐漸升溫,這個時候適合於種植。
  • 搖搖晃晃挨挨擠擠,一輛農用車上坐了20餘名插秧客
    揚子晚報網6月15日訊(通訊員 謝佩林 曹祥雨 記者 朱鼎兆)現在正是蘇北農村插秧季節,由於壯勞力多數外出打工,這也催生了一批插秧客:到處為他人插秧,按畝收取報酬,而且許多插秧客還會跨地區作業。這些插秧客往往人數眾多,但是他們出行卻會選著乘坐手扶拖拉機等農用車,這不,13日下午,金湖交警就查獲一起農用車非法載客案列,一輛手扶拖拉機車鬥裡竟坐了20幾名從揚州寶應到金湖的插秧客。
  • 插秧時農民朋友最怕什麼?除了螞蟥,這3樣後果也很嚴重
    一般插秧都是特指水稻秧苗定植,南方很多地方都叫「蒔田」。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種植面積是特別廣的,並且多為一年兩季種植。現在已經過了插秧的季節,但是也有環境條件比較惡劣的地區只種一季水稻,就基本正處於插秧的階段,當然這跟地區條件有比較大的差異有關。農民插秧的時候最怕什麼呢?可以根據水稻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來理解,就能理解農民的辛苦了。一、插秧的時候最怕持續乾旱。
  • 公主連結:凱露選擇當「農民」,田裡插秧畫面美如畫
    怎麼跑來田裡插秧了!在《公主連結》第八集,畫面從村子轉向田園風光,給我們展示蘭德索爾的大美風景。這集劇情主要圍繞小小甜心找師傅展開,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這集的風景,尤其是凱露插秧的畫面美極了!凱露當「農民」去插秧凱露是這部動畫裡的女主之一,平常表現總是很傲嬌,這次插秧雖然嘴裡一直在嘮叨報酬低,但行動上倒是很積極,當佩可莉露插錯位置的時候,凱露還會在一旁指正,看來她已經很樂於做一位農民了。在日漫裡這種田園風光的畫面不可多見,看風景的話倒是有點類似西北地區,雪山下的村莊永遠是最美的風景。
  • 空姐穿工作裙插秧遭質疑,原來早有先例;網友吐槽:不如小學生
    近日,一群空姐、空少身著工作裙、西褲,塗小紅唇、梳大背頭來到田間學習插秧,一時間成了網上的熱點。網友們紛紛質疑作秀。隨後,青島航空宣傳人員回應:這是公益活動現場臨時設置的插秧體驗環節,大家穿水鞋在田邊體驗,目的是推廣海水稻,讓大家珍惜糧食。說實話,如果不是她們,這個活動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
  • 到稻香公園插秧捉泥鰍
    天津西青王穩莊鎮稻香公園,遠遠望去一片插秧繁忙的景象,現在田間的插秧農作已是機械化設備在運行,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勞動效率。看到這田間盛況來賓們很是興奮,拿出手機相機拍照發朋友圈,小觀眾們更是高興得很!
  • 布袋和尚雲遊四方時,曾寫詩度化插秧的農民,在田間悟得大道
    許多人為了躲避戰禍,紛紛皈依佛門,選擇清靜之地安身立命。因此當時的佛教異常繁榮,17歲的契此就是在這個時候出家的。契此生的圓頭大耳,眉皺腹大,一臉善相,出家後,整天背著一個布袋,雲遊四方,於是人們都叫他「布袋和尚」。一次,布袋和尚雲遊到民間,跟田農們一起待了一段時間。時值陽春,江南四月,草長鶯飛,正是插秧的好時節。
  • 唐.布袋和尚《插秧偈》,詮釋了「退後原來是向前」
    高峰禪師《插秧偈》>原妙禪師 :高峰是法號,其名原妙,生於南宋佳熙二年(1238),蘇州吳江人,當時正是禪宗理論的盛行時期,原妙十五歲出家,到杭州淨慈寺精修,又參斷橋妙倫,妙論中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的精警之語而震驚世人。
  • 忠仁鎮水田插秧工作已全面啟動
    5月6日,在忠仁鎮忠仁村、富山村田間地頭,插秧機在田裡來回穿梭,伴隨著農機手嫻熟的操作,一株株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依次滑落,整齊有序地插入水田裡。一排排插好的秧苗隨風搖動,生機勃勃。忠仁鎮富山村黨支部書記張延劍:我們富山村積極做到早育秧、早插秧。抗風雪的時候我們也是儘量保護秧苗。現在我們已經全面進行插秧了,預計15號之前能夠全部完成。孟慶賢是忠仁鎮富山村的種糧大戶,據他介紹,冬天鎮裡就開始幫著大家謀劃今年土地種植的情況了,並且總是把所有問題都想到大家前面,提高了大家種地的積極性。
  • 插秧效率提高60倍 久保田插秧機免費送達
    日前,在區人大的牽線搭橋下,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有限公司無償捐贈給長巷農場一臺插秧機,這幾天,這臺插秧機已經投入使用,讓長巷農場的插秧效率提高了60倍。插秧效率提高60倍 久保田插秧機免費送達  據介紹,6月11日,長巷農場的水稻移栽工作已全面展開,今年農場將全部種植優良品種——南梗46號,並採取機插和人工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預計18號移栽工作將全面結束。
  • 毛不易插秧獲英文名 彭昱暢池子「用嘴」爆爆米花
    年輕人齊齊加入插秧,勞動力劇增活力足,毛不易插秧獲英文名「你插得特別慢」,勞動過後又自曝「一禮拜不洗澡」。彭昱暢、池子「用嘴」爆爆米花,大喊為自己打氣,毛不易因膽小不敢搖爐子?精彩內容,盡在由湖南衛視和合心傳媒聯合出品的《嚮往的生活》第三季第五期。
  • 德仁天皇60歲還下田插秧,身穿西裝被嘲裝樣子,頭髮半白像小老頭
    而當天的德仁天皇則在皇宮裡悠然自得地參加插秧活動。,據說整個皇室裡面有240平方米的水田,插秧的這個習俗則是從昭和天皇時期傳下來的,目的是為了鼓勵農作。當天德仁天皇穿著淺藍色的西裝襯衫,以及深藍色的西裝褲,穿著一雙長筒的雨靴,在太陽下面認真地進行插秧活動。有工作人員站在旁邊專門負責遞稻苗,德仁天皇則從工作人員手裡接過來,然後下到水田裡面,蹲下來一株一株地插進水田裡。
  • 郭晶晶霍啟剛帶兒子插秧:真正的富養,不靠錢砸
    霍啟剛曾在微博曬出一組照片,是他和妻子郭晶晶帶兒子霍中曦到農田體驗插秧的場景。■ ■■■■ 看這插秧後的造型,可真是實打實地幹活啊~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富有家庭還是普通家庭,大多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 別說在城市,就算在農村,現在也很少有家長會讓孩子頂著烈日、沾滿泥巴、流著汗水,親身體驗農作的不易和艱苦。
  • 高校老師下田直播教插秧?你怎麼看?
    近日,河南 信陽農林學院 ,季新老師在田間地頭為學生上了一場插秧直播課。學校老師稱:今年這個由於特殊的原因,我們所有的理論課程都是通過線上開展。我們來一起看看網友們對此是如何評價的:用戶_7XCJJA5:這個老師就是想成為網紅,直播炒作引流量,網紅必須死木子木木子子子:多來一些這樣的老師,太接地氣了,願能學以致用傳播的應該是那種精神而已真教你怎麼插秧,現在還能見到有90後去插秧的?
  • 仲夏「插秧」正清和:孝感振川紅毛粘稻田蝦魚鷺共生現象側記
    圖為當地村民正在插秧忙的情景在十裡苗木長廊一片片紅毛粘生產基地稻田裡,只見婦女們手把秧苗,低首弓背地在一兜一兜的插著稻秧。大凡幹過這種農活的人都知道:插秧是件艱辛的活,不僅要眼到手到,判斷好秧苗之間的距離,又要靠脊梁和手臂的韌性,以便持續運動,同時還必須保持整個身子準確地後退……殊不知,插秧是個技術活,放水,整地,插秧,哪一樣都不可缺,哪一樣都要用心去做,因為這決定著莊戶人家整個秋天田裡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