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凡:「我不是一個壞孩子,我只是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

2020-09-05 洛夕語記

01

最近熱播劇《小歡喜》引發大家的熱烈討論,三個家庭、四個孩子,從各個方面反映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在最近的暢言會中,方一凡更是說出了很多「學渣」的心聲。

「爸,媽!我真的很喜歡唱歌和跳舞,我也希望你們能夠支持我。媽,你以後別對我那麼兇,我不是一個壞孩子,我只是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

圖片來自於網絡

只要有考試,就會有第一名,也會有最後一名。可是分數真的不能說明我是一個壞孩子啊!

可是現在很多家長評價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特別狹隘,僅以成績論好壞。

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往往被非常簡單粗暴的認為是不聽話的,不夠努力的,而他們身上除了分數的那些閃閃發光的地方,家長卻是怎麼也看不見的。

圖片來自網絡

前段時間有一位碩士媽媽的文章——「我的兒子是學渣」爆紅網絡。她在文章中這樣寫道,我是985的碩士,孩子的爸爸是985的博士,按理說自己的孩子不應該學習很差勁,可偏偏他的學習成績就是不好。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但是都收效甚微。有一天孩子來找我說媽媽你再幫我報一個補習班吧,我怕下學期成績還是提不高。我才突然發現,其實兒子一直很努力在學習,可是我忽略了一個問題是,有些人真的在學習文化知識上沒有天賦。

除了成績不好,可他真的是一個好孩子。他心地善良,他進樓道門的時候總會用小手撐著門,等著後面的人一起進來;他孝順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他樂於助人,在學校裡,總是儘自己所能去幫助身邊的同學。

面對這樣的孩子,作為家長應該更多的看到孩子除了學習成績以外其他的優良品質,並且要讚美孩子的這些優良品質。而是一味的揪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斷的批評他,拿別的孩子來和他對比。這樣只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我成績不好,所以我就不是一個好孩子。

成績不好的孩子也需要被認可,因為他們身上還有很多其他閃閃發光的地方!

02 高考是最好的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

白巖松曾經說過,高考是最好的出路,因為高考對於絕大多數考生來說是公平的。他給很多孩子提供了一個區看看更好世界的機會。

2019年參加高考的人數超過1000萬,而這些考生中總有那麼多的是不能如願進入大學的,那麼他們的人生是不是就沒有希望了呢?

小歡喜裡面,季楊楊曾經說他想成為韓寒那樣的人,有些成功不是非上大學不可。

韓寒是一個個例,但是通往成功路上所需要的付出的努力和堅持,卻具有普世性。

如果我們終究不能在高考中成為勝利者,我們是否可以在自己擅長的地方努力取得成就,而這需要我們的父母大力的支持。

撞球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僅僅是作為一項娛樂活動,有很多家長甚至是不允許孩子去撞球室玩兒的,但是少年丁俊暉因為表現出對撞球的天賦與熱愛,他的父親便頂住各方壓力,讓他打球。甚至跟老師提出是否可以讓丁俊暉只學習語文和數學兩門科目,半天時間學習,半天時間練球。

如果丁父當年以學習為重,執意讓丁俊暉為了學習,不要接觸撞球,那麼我們現在就少了一位優秀的撞球運動員。

圖片來自網絡

妹妹的鋼琴小學員曾經跟她說,何老師,我覺得學習好辛苦,那些數學題我總是做不好。學習一個小時的數學,我都感覺自己的身體被掏空了。

妹妹問,那你覺得學鋼琴辛苦嗎?小學員馬上說不辛苦啊,我可以從早上彈到下午甚至是晚上,每次寫完作業彈琴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而這位小學員也確實很有鋼琴天賦,拿了不少的獎。

我們經常會說,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每一條通往成功的路都是艱難的,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可是如果這條路一開始就是錯的,你又怎麼走向成功呢?

我們有一些人真的無論怎麼努力,在文化成績上都沒有辦法像學霸一樣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我們可能很會畫畫,體育成績很好,是歌唱比賽的冠軍,甚至在小眾的電子競技上有很高的天賦。我們也想成功,爸爸媽媽你們能否支持我們在除了高考賽道的其他賽道上拼命奪冠?

03學霸和學霸真的是有區別的

我們稱那些學習成績特別好的人為學霸,但是學霸其實分為兩種。

第一種,對所學內容真的感興趣,努力專研,學有所成,學以致用的真學霸。

第二種,被父母恐嚇,誘騙著學習,達成父母希望就放縱自己的偽學霸。

樊登老師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孩子考上了我國著名的南京大學,一年之後,這個孩子就因為多門學科掛科,長時間外出上網打遊戲,不遵守學校的規定而被退學。被學校通知來接他的父親見到他問他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孩子說了一句話,讓父親啞口無言。

「你說過的呀,我上了大學之後,我想幹嘛就幹嘛,你不會管我的。」

圖片來自網絡

你是不是也聽到過父母這樣的話,等你考上大學我就不管你了,等你工作了我就不管你了,等你結婚生子了我就不管你了。

一位朋友曾經說,我真想快點結婚生孩子。我問他為什麼呀,他說因為父母天天催,說等我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就不管我了。那我結了婚,生了孩子,我的任務不就完成了嗎,任務完成了我不就解放了嗎。

第一次我覺得父母的這種教育模式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是如此可怕。

除了承諾當你達成某種目標之後就不管你了的教育模式外,在我們身邊還有一種教育模式也讓很多人深受其害。

小的時候你和父母逛街看到一個環衛工人,或者發傳單的人,你的爸爸媽媽是否對你說過,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你將來就會像他們一樣來掃大街。

這樣的恐嚇也許真的能讓一些孩子開始好好學習,但是你會發現這部分人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往往鎖定的是一些類似於公務員,事業單位這種穩定性更高的工作。他們很少願意去冒險,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恐嚇著去學習,從而缺乏安全感。

用恐嚇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是父母常用,欺騙性話語,這也是一種不尊重其他勞動人員和急功近利的表現,這種欺騙會教壞孩子給孩子傳達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父母給孩子傳達的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那麼孩子也就不會檢討自己,反省自己,更不要控制自己了。

04 終生學習,才能決定自己未來的人生

一考定終身其實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謊言。

讓你走的更快更遠,看到更多風景的是你面對困難的韌性和快速適應社會變化的學習力。

聲入人心的參賽者袁廣泉是柴可夫斯基音樂音樂學院的滿分博士,但是這樣優秀的他回國後面試多家劇院失敗,在家待業兩年。而他被各大劇院拒絕的原因是不會唱中文歌。

如果不能符合社會的需求,那麼即使你學歷再高也不是這個社會需要的人才。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很火,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有不錯的成績,他們給自己規劃了多條路,在每一條路上都勇敢嘗試。

影視劇演員婁藝瀟,除了演員身份外還有許多title,舞臺劇演員,歌手,國家二級運動員。她在每個角色中遊刃有餘的轉化,讓自己的人生過的精彩萬分。

圖片來自網絡

《奇葩說》的邱晨,她做過記者、編輯、設計師,打過辯論賽,如今是米果文化的COO。

她憑藉的,是語言能力和繪畫功底的整合,快速適應著這個變化迅速的社會。而不是死守著一紙學歷走天下。

為什麼有些人總能抓住機會,青雲直上。因為當他們是一個前臺的時候,他們變開始學寫作,學運營。當他們成為運營時,他們又開始學產品,學英語。他們在時代未變時先做出改變。保持著不斷的學習力。

他們即使面臨失業,也能快速的找到下家,而不是像36歲的收費員面臨失業時暴風哭泣說自己除了收費什麼都不會。

只有終身學習的人才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人生。

寫在最後

一個優秀的人一定會經歷一段沉默的日子,而這段日子必然是沒有什麼卓越的成績,但正是這段日子在慢慢奠定我們以後的成功。

所以當我成績不夠好時,請不要急著否定我,請多給我一點支持,你終會發現我也是一個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我不是壞孩子,我只是成績不好的孩子|方一凡,你憑什麼?
    我不是壞孩子,我只是成績不好的孩子|方一凡,你憑什麼?文|煙火生活壞孩子,幹啥都不行;好孩子,哪兒哪兒都好,是很多家長與老師根深蒂固的觀念。在這種偏執中,不是壞孩子,而只是成績不好的孩子,可能受到的委屈最多,被埋沒的也最多。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有一個劇情觸動了擁有老師與媽媽雙重身份的我。
  • 為什麼任何人都羨慕方一凡?和他人相比,方一凡具有什麼優勢
    只要季楊楊和自己有不同意見看法的時候,他就認為自己的孩子被劉錚帶壞了。那麼當時他又去哪了?雖然他也有無奈,他也想打拼自己的事業,然而孩子的成長他卻忽視了。豪車照片出現後就讓父子間的矛盾完全爆發了,季勝利只想著別影響自己就行,他始終沒考慮季楊楊是怎麼想的。居然連當天究竟出了什麼事都沒有問。季楊楊有所不滿也是因為自己這麼多年來父親一直沒考慮過自己的感受。
  • 你才是壞孩子,你們全家都是壞孩子
    前兩天,我正好看到有一集裡孩子學校裡組織了一場暢談會,家長和孩子背對背坐著,真誠交流說心裡話。其中有一個場景,全劇裡那個善良、熱情但成績差最「不務正業」的叫方一凡的孩子,在暢談會裡跟自己的媽媽說:「媽,你以後別對我那麼兇了,我不是個壞孩子,我只是個學習不好的孩子。」
  • 我遇見了周奇,想give(給)他一個大大的hug(擁抱)
    我還依稀記得那張臉,些許的稚嫩卻又充滿著希冀,他叫周奇。我多想在你的身旁,哪怕一夜的時光。——《心臟》靈氣 X 周奇靈氣,尤其凸顯在影視劇裡,這也是長久以來,最貼切的一個形容詞。無論是在2012年的《走進比愛情更深邃的地方》,還是三年之後的《羋月傳》。他的眼裡是靈動是清澈,聽到觀眾們點評他的演技,「好機靈的一個孩子」「可惜戲份太少」。
  • 《天衣無縫》方一凡結局是什麼 方一凡真實身份揭秘
    【《天衣無縫》方一凡結局是什麼 方一凡真實身份揭秘】電視劇天衣無縫裡面的方一凡真的是太美了,估計好多人都被這個演員給圈粉了,來看看天衣無縫方一凡喜歡誰 ?  天衣無縫方一凡結局是什麼真實身份揭秘:  方一凡結局前往南方開始了自己的新任務。
  • 別和壞孩子玩?你的偏見,正毀掉孩子的一生
    晚餐時,孩子講到結交了一個新朋友,聊得特投緣。 朋友問:「成績咋樣?」 孩子支支吾吾:「那個,不太好……」 朋友臉色一變:「給你講過要和成績好的孩子玩,不和壞孩子玩,你忘記了?以後不許一起玩!」 「我不吃了!」孩子把碗一推,就回房間了。
  • 喬英子——我那麼努力的奔跑,就是想要逃離父母!
    在丁一跳樓之後,大家就已經發現喬英子有問題了,就連方一凡都說了,她該不會想自殺吧,可見英子的表現是有多明顯了,只是母親宋倩卻一直沒有直視這個問題,以為孩子所有的叛逆都是因為沒有上南大,而自己不讓她上南大是為她好,殊不知英子是對人生已經絕望了,對於未來毫無盼頭,甚至難過的想死…… 殊不知,「為你好」,這幾個字就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尊重,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
  • 我們總說不讓孩子跟壞孩子交往:孩子的壞,有什麼標準?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聽話懂事,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就對孩子嚴格要求,希望孩子認真學習、培養興趣,並且還要和成績優異的同學做朋友,遠離那些「壞孩子」。那麼,究竟能不能和「壞孩子」做朋友呢?
  • 《小歡喜2》原班人馬,看英子方一凡上演「南京愛情故事」
    據悉,《小歡喜2》已確定原班人馬回歸,本來以為《小》系列就三部就結束了,沒想到還是給了我們一個驚喜,這個售後真的是太到位了。在第一季的最後,方一凡和英子都考到了南京。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陶子對季楊楊有一種莫名的情愫,當一個成績很好的女生被這個學校的風雲人物吸引時,
  • 小歡喜:方一凡喜歡陶子卻把溫柔都給了英子。英子喜歡的人是他?
    在劇情的開頭,方一凡就非常清楚的表示了他喜歡的女生是女神黃芷陶,也就是陶子。可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方一凡喜歡的其實是英子,只是他自己不清楚而已。英子不開心時他害怕英子出事,一直陪著她,還給她「愛的抱抱」;英子離家出走時他能打開英子的電腦;他許願時的願望是英子能夠開心。方一凡借喜歡陶子之名卻把溫柔都給英子。那英子最喜歡的人是誰呢?
  • 過於真實的家庭劇,他們都是為了孩子,但無意中又害了孩子
    方圓(黃磊飾演)和童文潔(海清飾演)在劇裡是一對非常恩愛的夫妻,他們在家裡的相處方式也非常好,所以方一凡(周奇飾演)的情商非常高,他能敏銳的察覺出別人的心情,儘管方一凡的成績不算非常好,但是他的性格非常讓人喜歡。
  • 《虎媽貓爸》趙薇為了孩子換房子,讓孩子遠離「壞孩子」有多難
    曾經火爆一時的電視劇《虎媽貓爸》裡有一個情節,趙薇扮演的虎媽畢勝男因為女兒的一番話,堅持要將家裡的小別墅換成每平米九萬的天價學區房,因為她女兒說:嘟嘟姐姐告訴我好孩子不塗指甲油,要好好學習,還說以後要多吃青菜不挑食。虎媽內心很感慨,刁蠻任性的小公主竟然在好孩子的影響下變得這麼乖巧懂事,為了能上好學校,交到好的朋友,這房子必須要換!
  • 方一凡和喬英子被誤認為早戀後,方圓和喬衛東反應不同,這才真實
    最近重溫這部劇時才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編劇對早戀和性教育這些話題有著新的看法,只能說明國產劇在進步。故事發展到方一凡和喬英子的「房子」擁抱包裝成烏龍,讓觀眾在高興之時將教育內容看完了,可以說編劇真的是煞費苦心了。
  • 好成績不一定是好孩子,好品質才是好孩子的標準
    現在許多家長都習慣以孩子的成績來判定孩子是否優秀,可成績優秀的孩子就一定是優秀的孩子嗎?其實孩子的成績好壞或者才藝的多少不應該成為判定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而很多家長卻把這些看得比較重,認為成績好才是好孩子,讓原本可以成為好孩子的變成了壞孩子。
  • 《隱蔽的角落》中的「好孩子」與「壞孩子」之嚴良篇
    從親子教育的角度,《隱秘的角落》中的嚴良更值得研究,我之前專門講過《隱秘的角落》裡「一心想做好孩子」的朱朝陽,這次就再從《隱秘的角落》裡「並不是個壞孩子」的嚴良身上,來討論一下親子教育的有關話題。相比而言,「好孩子」朱朝陽的眼神經常游離躲閃。朱朝陽明哲保身,而嚴良則並不計較個人得失,願意擔當,在得知普普弟弟重病需要30萬元治療費用時,挺身而出,帶著普普從福利院出走,來找父親和父親當年的朋友求助。而他之所以這麼做,只是因為普普在他剛進福利院萬念俱灰的時候,主動和他聊天,幫他撐過了那段最黑暗的日子。
  • 哈維爾·多蘭,一個曾經想要殺死母親的壞孩子
    他真切的拍出、演出了這一切,也正因為如此,他被冠上為#自大狂、#壞孩子 等標籤。這個標籤一直持續至今。31歲的多蘭仍然是毀譽參半。當我以為他今後會走向文青公知、LGBT人群代言人,他卻說,「我從來沒有,我只是在拍攝愛」。今日 大水花 帶你揭秘哈維爾·多蘭,這個壞孩子背後的故事。
  • 吳宗憲:我不是一個好丈夫,但我是一個好爸爸
    但可惜吳宗憲打小就不是學習的料,雖然天資聰穎,活潑機智,但是學業成績卻始終是一塌糊塗。 感情方面,1990年吳宗憲就已經結婚成家,和妻子張葳葳後來還有了四個孩子,只是隨著自己在圈內小有名氣,吳宗憲的風流本性也漸漸顯露出來,在外直接隱瞞自己的婚史,堂而皇之的去追求別的異性
  • 我們都錯了,它不是一個壞孩子,這4個理由,讓你愛上比特犬
    我們都錯了,它不是一個壞孩子,這4個理由,讓你愛上比特犬說到猛犬,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比特犬,因為在這種犬的身上,經常發生一些襲擊路人
  • 譚哥:我也曾是一個成績不好的差等生|星耀故事
    然而,譚哥曾經也是一個成績不好的「差等生」。從小學開始,譚哥就不喜歡學習。因為家在農村,譚哥從小就要幫家裡做農活,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田埂上,不是在幫家裡幹活就是瘋玩。高二才開竅似乎有點晚,但幸好學校的老師都很樂意去幫助每一個願意學習的孩子,而譚哥在經歷了一個月毫無效果的無序學習之後,終於意識到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小縣城的學校對於學習沒有太多方法論的認知和總結,想要取得好成績,默認的方式都會選擇硬背默寫和大量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