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華人導演西徵好萊塢巔峰之作!

2021-01-09 一角兒碟片鋪

好萊塢星光大道,上面有2000多顆追敬名人姓名的星形獎章,「星星」代表著對娛樂產業,有傑出成就的人的永恆紀念。

黃柳霜,是第一位留星的華人,之後李小龍、成龍、劉玉玲也相繼在上面留星,這可以說也是一個很高的榮譽了。

香港著名導演吳宇森,是第一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面,留下手印的華人導演。如果你對他不熟悉,那麼你也一定看過,或者聽說過這部由張國榮、周潤發和狄龍主演的電影《英雄本色》,這部電影就是吳宇森導演執導拍攝的。

1997年6月27日,一部電影在美國上映,口碑、票房一路飆升。這就是由吳宇森執導,尼古拉斯·凱奇、約翰·特拉沃塔、瓊·艾倫、亞歷桑德羅·尼沃拉等主演的電影:《變臉》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5分,有三十多萬人評價,好於97%動作片、95%犯罪片。上映後便獲得了當月票房冠軍,全年北美票房1.12億美元,全球票房高達2.45億美元,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尼古拉斯·凱奇,飾演者一位無惡不作的恐怖分子,在刺殺FBI的高級探員肖恩·亞瑟(約翰·特拉沃爾塔飾)的時候,卻把他的獨生子給誤殺了,從此他便發誓要抓到尼古拉斯·凱奇。

在線人的密告下,亞瑟終於有機會親自逮捕他到案,趁著凱奇與他弟弟搭機逃亡之前將他們繩之以法,一番槍戰之後,凱奇也因為負傷過重而昏迷不醒……

以為一切都結束了的亞瑟,卻從凱奇弟弟的口中得知,凱奇在被捕之前已經將威力強大的毒氣炸彈,放在了某個人潮眾多的公共場合。而無論警方如何逼問,凱奇的弟弟一直寧死都不願說出炸彈地點。

亞瑟的長官提出透過高科技的整容手術,讓亞瑟與凱奇的容貌對換,再讓假扮成凱奇的亞瑟進入監獄中,讓他的弟弟以為哥哥「復活」了,並趁機說出炸彈地點。

這項「變臉」計劃被列為FBI的高度機密,只有主事的醫師與三位FBI長官知情。一切都順利進行,假扮的凱奇也混入監獄之中。然而原本昏迷中的尼古拉斯凱奇卻突然清醒過來,他決定將計就計,第一步準備先殺掉,從事此項任務的醫師與知情的FBI探員們……

無論是尼古拉斯凱奇還是約翰特拉沃爾塔,他們在電影中都分別扮演了警察和恐怖分子的角色。從剛開始變臉的時候,兩人還有點生疏,接著便慢慢掌握。

正義的「亞瑟」跟一群歹徒坐在一起吸起藥來,神情癲狂如真正的恐怖分子。而邪惡的「凱奇」則化身為「正義的朋友」,解除了前幾日自己親自埋下的炸彈,成為了城市的英雄……

這是一部絲毫不怕劇透的好電影,因為無論怎麼說,都說不出它的「味道」。吳宇森導演把經典港風與西方文化相結合,把暴力美學發揮到了極致,造就了這部巔峰之作,也當之無愧的獲得了,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金環獎!

相關焦點

  • 華裔導演究竟是華人之光,還是好萊塢的產物?
    ,包含中國籍和外籍,統稱華裔導演)01 初代憑藉真才實幹闖蕩好萊塢好萊塢一度是世界電影市場的核心地帶,華人形象登上世界電影舞臺的歷史也可以從他們進入好萊塢開始。更為準確地說,早期達到好萊塢的更多是華人,演員如上世紀20年代的黃柳霜、上世紀60年代的李小龍等,相比華人演員,華人導演進入好萊塢的視線要晚一些,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像王穎、吳宇森、李安等華裔導演開啟闖蕩好萊塢的生涯。
  • 吳宇森在好萊塢的巔峰之作,成本8千萬美金,男主是尼古拉斯凱奇
    好萊塢起初不過是一塊洛杉磯郊外的土地,但隨著當時美國影人的湧入,逐漸成為了全球電影的夢工廠。一直以來,好萊塢樂於廣招天下之能士,對世界各國影人大開門戶,這之中也包括華人。提及華人導演,人們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印象便是李安。誠然,如今的他憑藉多部素質過硬的電影立足於好萊塢,但早於他闖入好萊塢的華人導演卻另有其人。
  • 「第一個闖蕩好萊塢的華人導演」吳宇森,是如何跌下神壇的
    但是吳宇森導演雖然名氣高能力強,還是第一個闖蕩好萊塢的華人導演。20年前,因為吳宇森在好萊塢的一部電影,好萊塢10年沒有再用華人導演執導動作影片。,吳宇森有一個更加響亮霸氣的稱號,「第一個闖蕩好萊塢的華人導演」。
  • 「暴力美學」導演的封神之作:電影《變臉》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1993年吳宇森赴好萊塢發展。03《變臉》的故事很有意思:凱奇和約翰貢獻了巔峰演技。他們揣測兩個人物的性格,互相模仿對方。從手勢、姿態到說話的速度頻率都要一致。一切的一切,如此不厭其煩,體現了好萊塢對於暴力美學導演的尊重,而吳宇森不負眾望。1997年6月27日,投資8000萬美元的《變臉》上映,斬獲全球票房2億4500萬美元。
  • 電影《變臉》介紹
    先說結論:《變臉》是吳宇森的巔峰之作,沒有之一。
  • 盤點|漂在好萊塢的華人導演
    ,從1993年香港導演王穎創作的《喜福會》在北美大獲成功之後,好萊塢華人導演的身影越來越多,文化產業評論特整理統計了五名目前活躍在好萊塢電影界的華人導演,從票房、電影類型、執導風格全方位評點那些漂在好萊塢的華人面孔。
  • 吳宇森闖蕩好萊塢十年:《變臉》登上巔峰,《風語者》票房慘敗
    1986年吳宇森執導《英雄本色》走紅,1990年憑藉《喋血雙雄》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屈伏塔:我演戲你為什麼一般只拍兩三遍,導演?這可是好萊塢,不是香港,片比不是問題……吳宇森(有點緊張):因為……你演的得好!所以……屈伏塔:你錯了,我拿了片酬的,片酬是夠我每個鏡頭演一百遍的,你只拍兩三遍,你在浪費製片人的錢……吳宇森突然發現,好萊塢巨星也有不耍大牌的,每一個鏡頭都可以給予不同的表演。
  • 吳宇森的封神之作:電影《變臉》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英雄本色》票房破紀錄,《喋血街頭》金像獎最佳導演。 枯燥。 香港電影圈他已經站到了頂峰,他想要更大的目標——好萊塢。
  • 吳宇森的封神之作:電影《變臉》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英雄本色》票房破紀錄,《喋血街頭》金像獎最佳導演。枯燥。香港電影圈他已經站到了頂峰,他想要更大的目標——好萊塢。定檔前被吳宇森在中間加了一個「/」,變成《FACE/OFF》,翻譯成中文《變臉》。凱奇和約翰貢獻了巔峰演技。他們揣測兩個人物的性格,互相模仿對方。從手勢、姿態到說話的速度頻率都要一致。
  • 吳宇森的好萊塢徵程,他險些拖垮一家大型電影公司
    而且吳宇森是少數真正打入好萊塢的華人導演,他標誌性的「教堂白鴿」或者「暴力美學」,在西方世界大受歡迎,其影響力完全不輸於另一位傑出的華人導演李安。不過相比於李安水平穩定的作品輸出,吳宇森的作品質量則略顯參差不齊。既有驚豔眾生的「傳世經典」,亦有貽笑大方的「超級爛片」。
  • 24年了,它是當之無愧的No.1,好萊塢動作片的巔峰之作
    同樣婉拒拍攝這部電影的還有執導過奧斯卡大片《壯志凌雲》的導演。這件事讓公司老闆很不開心,搞什麼啊,劇本重新改。他們在一個31歲導演麥可·貝的帶領下,拍攝了《勇闖奪命島》。它是好萊塢動作片的巔峰之作。那麼《勇闖奪命島》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 豆瓣8.5分《變臉》丨吳宇森的好萊塢代表作:暴力美學與哲學思考
    在電影文化裡,提到「暴力美學」四個字,很多人會想到昆汀·塔倫蒂諾(代表作《殺死比爾》),北野武(代表作《花火》)以及吳宇森。吳宇森,香港導演,也是世界級別的中國導演。1986年,由他擔任導演,徐克擔任監製的警匪動作片《英雄本色》橫空出世。這部電影,上映後不僅以3465萬港幣的票房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還囊括金馬金像多個重量級大獎。
  • 拍《碟中諜2》和《變臉》的那個導演再出山,新片依舊是雙雄對決燃炸天
    中國電影人闖蕩好萊塢的成功者寥寥,作為導演在好萊塢立足更屬不易。在為數不多的好萊塢中國導演中,李安和吳宇森無疑是其中的翹楚。 李安憑藉《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三奪奧斯卡,已然躋身好萊塢A級導演之列,更成為了中國人的驕傲。
  • 9部尼古拉斯·凱奇電影,哪一部才是真正的巔峰之作?
    有些遺憾的是,《戰爭之王》的沒有進軍頒獎季,票房以撲街告終。這給了其他電影成為「凱奇最佳」的機會。凱奇封帝之作。體驗式的表演激發出了凱奇帝王級的演技,一個集窮困、失意、墮落、寂寞、虛無於一身的角色,被他生生注入了靈魂。導演邁克·菲吉斯也功不可沒,畢竟他才是整部電影的主導者。
  • 24年了,它是無數影迷心中的No.1,好萊塢動作片的巔峰之作
    它是好萊塢動作片的巔峰之作。那麼《勇闖奪命島》究竟有什麼魅力呢?02這是一部純爺們的「情感」動作片,它製造了極為複雜的人物情感。此後他出演了《空中監獄》、《變臉》,全部票房大賣。03當擁有了一流演員、一流劇本,又拿到了7500萬美元投資之後,一切都交給了導演麥可·貝。1996年的麥可貝·只有31歲。這是他執導的第二部好萊塢大片,上一部還是兩年前的《絕地戰警》。
  • 華人的好萊塢百年旋渦
    放眼過去的一個世紀,華人演員之於好萊塢,大概就像電影《伊莎貝拉》裡的那句臺詞說的—「不是人家看不起你,是看不到你」。事實上,把這句話放在華人移民身上同樣適用。華人演員在好萊塢的遭遇,本質上就是華人移民生存處境的一個縮影。
  • 電影《變臉》:華人執導的國際經典
    《變臉》這部電影真的是好看到讓我語無倫次。
  • 「人設崩塌」的帕西諾,憑藉巔峰之作,捍衛了好萊塢影帝的地位
    阿爾帕西諾的巔峰之作,被授予奧斯卡電影終身成就獎好萊塢有兩位「過氣」的巨星,他們的演技堪稱教科書,從未出演過任何爛片,參演的電影作品通常都是各大電影節及權威獎項的常客,他們被稱為美國的「古惑仔」。「小弟」是戲王之王的羅伯特·德尼羅,當今美國影壇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演員,位於影史十大表演藝術家榜首。
  • 成龍好萊塢巔峰作,票房大賣3439萬美元,但這是他最後的輝煌
    曾幾何時華語藝人都以進軍好萊塢為榮,但隨著國內市場的崛起,很多明星都專心在內地發展了。如今的國內影壇可比好萊塢舒服多了,賺錢帶不動就是天價片酬,很多好萊塢明星都是望塵莫及。不過如果能打開國際市場那也是很好的,這樣可以輸出我們的電影文化。
  • 華人演員好萊塢百年漂泊記
    作為同時期在好萊塢掀起「功夫狂潮」的兩位功夫巨星,觀眾在電影中看到成龍、李連杰巔峰對決的願望,在《功夫之王》中得到了滿足。2008年,成龍、李連杰的首次合作成為這部好萊塢電影的最大噱頭。 2005年,正處於事業黃金期的章子怡,在國內的一片爭議聲中,再次來到好萊塢,主演了史匹柏導演的《藝伎回憶錄》,電影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日本著名藝伎小百合的風塵一生。章子怡也以此片入圍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這也是華人演員首次入圍該獎項。一夜之間,章子怡成了西方人熟悉的,為數不多的華人女明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