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列強入侵非洲,動物也受罪,非洲唯一獨有的熊科動物因此滅絕

2020-12-24 騰訊網

人的良心要求人去幫助一切能夠幫助的有生之物,並免於去傷害任何生命;除非人能遵從這種良知,人就不能說是有道德的。這句話希望你也能理解,話不多說,趕快準備好你們的「小板凳」一起來聽課吧!

阿特拉斯棕熊是非洲唯一獨有的熊科動物。因此熊主要棲息於阿特拉斯山脈,故而得名:阿特拉斯棕熊。阿特拉斯棕熊於1870年滅絕。阿特拉斯棕熊體型較小,體長只有1.5米,體重也僅僅重100公斤,和棕熊界的「大哥」阿拉斯加棕熊相比,阿特拉斯棕熊就是個矮子。阿特拉斯棕熊雖小,但體型健壯且結實。

通常,阿特拉斯棕熊不會主動攻擊人,但是帶著仔熊的母熊或是受傷的熊會變得異常兇猛。它在每年的6月份交配,雌雄在一起只相處3個星期即分手。小熊剛出生時未睜眼,無毛,無牙齒,體重不足450克。幼熊要在母熊的照料下生活兩年才能離開。

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列強入侵非洲,他們不僅欺壓了百姓更是隨處掠奪自然資源和各種物產,這其中就包括了阿特拉斯棕熊,列強們那個時候更本不知道可持續發展該怎麼寫,他們把老的,小的,雌的,公的見到了的都捕殺了,把棕熊們的皮和肉當做自己致富之路,一條鮮血淋漓布滿了死靈的路。

最初一隻阿特拉斯棕熊在1870年於摩洛哥北部被射殺,全部物種已滅盡。

本篇的原創文章就到這結束了,最後再送大家一句話—— 春天的鳥鳴,夏天的蛙叫,秋天的蟬噪,冬天的雞啼。可愛的動物為我們奏響一年四季的歡歌。所以讓我們一起保護動物!

相關焦點

  • 史上唯一一種能與非洲雄獅「壞男孩聯盟」叫板的鬣狗科動物
    在非洲大草原上,敢於獅子叫板的動物不多,而鬣狗應該是最出名的了,鬣狗與獅子的衝突頻發,但是,大都是多隻鬣狗圍攻落單的母獅。由於近些年一些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的頻頻上映,讓人們對鬣狗有了深層次的了解。因此,在現存的鬣狗科動物中,它們都沒有與「壞男孩聯盟」叫板的實力。那麼,史上有沒有出現一種鬣狗科動物能與「壞男孩聯盟」抗衡的呢?
  • 地球十大最可能被復活的遠古滅絕動物,有你認識的嗎?
    我們說過基因是每一個生物的獨有,通過基因複製,我們可以繁衍出跟之前的生物本體不一樣的生物,但是基因的保存要講究一定的相似條件和環境,地球上被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很多生物學家都想藉助科技通過基因複製復活以下的遠古神獸,而且概率也會是非常的大,我們現在一起看看都有哪幾種生物。
  • 盛產寵物貓的歐洲,野生貓科動物僅存4種,體型最大的不足10隻
    目前陸地上最成功的三大食肉動物就是貓科、犬科、熊科。其中只有貓科動物是純食肉的,犬科和熊科為了適應環境而擁有了消化植物的腸胃功能,食性偏雜食,但仍不影響它們食肉動物的歸類。熊科中的大熊貓和眼鏡熊素食比例高達95-99%,即使是北極熊,在夏季也會食用部分海藻和漿果。所有的犬科都是雜食性的,歐洲的狼會偷吃葡萄,美洲的狼會偷吃西瓜,家養的狗會偷吃大白菜。
  • 只有在非洲出沒的十大神奇動物
    要數動物最多最全的地方,非洲大陸絕對是寶藏。在非洲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我們熟悉的,也有我們沒見過,甚至沒聽過的。今天小布就帶你認識十種神奇動物,只有在非洲才會看到哦。雖然我們對鴕鳥已經足夠熟悉了,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非洲是鴕鳥唯一的老家,現今野生的鴕鳥,僅在非洲大陸出沒。
  • 探尋你不知道的滅絕動物1——渡渡鳥
    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渡渡鳥於1681年滅絕。2016年8月,世界保存最完整渡渡鳥骨拍賣值440萬 。
  • 它是長頸鹿唯一尚未滅絕的近親,被稱為「非洲獨角獸」
    非洲剛果有一種相當神秘又奇特的動物「Okapi」( 狓),其長相非常獨特,甚至被人們認為是存在於童話故事中,杜撰出來的動物,也被稱為「非洲獨角獸」。 近日,一隻在倫敦動物園名叫「Oni」的非洲獨角獸懷了第二胎,工作人員都相當期待非洲獨角獸寶寶的到來。
  • 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 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
    非洲動物大遷徙這種震撼場面相信大家基本都是在網上或者是電視上看到的,但是光看視頻是無法感受,這種震撼成都肯定要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因此有不少遊客就會為了欣賞到這一場景前往,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這些都要知道,下面那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豪豬回憶錄》:非洲大陸的動物寓言|書評
    這是一隻豪豬的故事,但讀著讀著,我們就會明白,馬邦庫寫的實際上是非洲。他筆下的動物敘事,可能會讓熟悉西方文學的讀者首先聯想到伊索或拉封丹的動物寓言。確實,在這個故事裡,馬邦庫讓動物成為了敘事的主體,並且具有人一樣的性格屬性。但不要忘記,動物附體的基本故事設定來自於非洲民間傳說,「說故事」的形式也來自非洲悠久的口頭文學傳統。
  • 全球10大最可能復活的滅絕動物
    3萬多年前,隨著冰川遍布整個歐洲大陸,尼安德特人滅絕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草圖有望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德國科學家表示,真正實現這一人種的復活還需要兩年時間。由於相近的DNA結果,尼安德特人最理想的「代孕媽媽」就是我們現代人。
  • 非洲動物大遷徙,奏響狂野交響曲
    >在《動物世界》頻道中令人難忘的經典畫面,這個夏天,到非洲看動物大遷徙,聽大自然狂野的交響曲,觀賞那原始美妙的生命舞曲,留下一生難忘的回憶。▲5月中後期,隨著旱季來臨,動物向塞倫蓋蒂的西北面遷徙,追趕青草和水源。▲6月是動物哺乳期,幾十萬角馬在遷徙路上降生。
  • 細數三種已經滅絕的動物,最近的一種在137年前消失,太可惜了
    原本,藍馬羚在非洲大陸上生存良好,直到歐洲殖民者的到來。17世紀,歐洲殖民者在入侵了非洲大陸後,便開始大面積開墾荒地變為農田。因此,藍馬羚的生存空間便遭到了嚴重的威脅。此外,殖民者覺得藍馬羚身上的皮毛很是難得,因此便展開了大規模的獵殺。科學家估計,在1799年到1800年之間,世界上最後一隻藍馬羚消失在地球上。如今,我們再也不會見到藍馬羚的身影。
  • 下一個被人類滅絕的動物可能就是它!
    獅子最早一直生活在非洲,大約在2.1萬年前獅子才開始走出非洲。在過去幾十年來,非洲中、西部的獅子數量大幅減少,為了維持獅子種群的生存和發展,人們決定對獅子進行人工保護。人們將野生動物保護起來,通過人工繁殖來保護非洲的野生動物。前來的遊客可以餵食與小獅子一起散步,一起拍照。看起來和諧美好的表象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 動物滅絕前留下的照片:圖2是新疆虎,圖7皮質堅硬被製成戰甲
    本文來源於 歷史舊影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上這個從體型上看有點近似狼族,但是身上的花紋又很像虎紋的動物是袋狼。它們是近代食肉有袋動物中體型最大的。類似於袋鼠,他們也在袋中放上幼崽,使其發育成長。1980年4月,世界上僅存的一頭裡海虎孤獨去世,宣告種族滅絕。圖中長著斑紋的驢子是非洲斑驢。他們有著類似斑馬的斑紋,長相上也有幾分相像。非洲斑驢肉質鮮美,這也導致了人類的瘋狂捕殺。獵殺斑驢,在非洲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活動,但是傳統的捕獵方式對種族影響不大。後來,西方人來到這片土地,開始用列強捕殺。這導致了斑驢數量的大幅銳減。1883年,最後一隻非洲斑驢在荷蘭動物園中去世,宣告滅絕。
  • 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走出非洲假說,指出了所有現代人的祖先都來自於非洲,它們在大約數十萬年前從非洲開始,向著全球各個地方擴散,入侵; 每到一個地方它們就在那裡紮根定居,適應當地的環境,徵服自然,並且以自己更加先進的技術、文化取代了當地的古人種。
  • 非洲坦尚尼亞,狂野非洲人也有柔情,來這裡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
    非洲坦尚尼亞,狂野非洲人也有柔情,來這裡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大家好,我是愛旅遊、愛探險、愛生活的小編。相信很多小夥伴聽到非洲第一印象就是「髒,亂,窮,狂野」。其實等你真正來過這裡後,你會發現原來非洲並不都髒亂,也並不都窮,那裡的人民在狂野外表之下也有著最柔情的一面。今天就讓酸酸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非洲的坦尚尼亞,來這裡看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感受這裡所謂狂野人們之外的柔情。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在去非洲之前都有這個疑問,看動物大遷徙,應該去坦尚尼亞,還是去肯亞呢?我想說,如果只想看角馬動物遷徙的話,這兩個國家都是可以的。
  • 幾近滅絕的非洲寄生蟲病在越南重現,2020恐怖災難清單加一?
    上個星期,越南的醫生對外發出了一個令很多人感到迷惑又擔憂的警告:一個越南當地居民感染了幾乎滅絕的幾內亞龍線蟲。 國際幾內亞龍線蟲專家還在嘗試進一步確認這一病例,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問題就大了——目前僅存於非洲並由於人類的控制已經瀕臨滅絕的幾內亞龍線蟲,是如何漂洋過海到達數千英裡外的另一國家的?
  • 《非洲的動物上班族》社畜情景喜劇
    當季披著動物皮講人性故事的動畫,除了一部青春校園動物群像劇:《BEASTARS/動物狂想曲》之外,還有一部講述生活在日式職場裡的動物上班族們的社畜情景喜劇:《非洲的動物上班族》「社畜」這個詞大家早已不陌生,從字面意義上看也很好理解,是「會社」
  • 趁大學最後的假期,我去非洲保護野生動物
    文|中南屋 Luisa幼時喜歡和父母一起看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伴隨著趙忠祥富有磁性的聲音,屏幕上往往是馳騁在非洲大草原的各種動物。看久了之後,對非洲有了一種莫名的嚮往,總想著長大以後要去非洲大陸看看,觀察那些神奇的動物,體驗神秘的風情。
  • 為什麼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碰?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有一種蝸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經成功地成為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入侵物種」,它就是非洲大蝸牛。那麼,非洲大蝸牛到底是種怎樣的生物呢?網上流傳的非洲大蝸牛不能摸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今天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