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人耳聽覺等響曲線!

2021-02-12 聲振之家

來源:朗德科技公眾號(ID:landtop-tech)

當用同樣的力氣講話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女性的聲音要比男性的響?而在我們聽音樂的時候,為什麼需要用均衡器去調節不同頻率的能量分布,以獲得不同場景下的最佳聽音效果?接下來跟大家聊聊我們人耳對不同頻率聲音的響應。

當外界聲振動傳入人耳內,人們在主觀感覺上形成聽覺上聲音強弱的概念。人們習慣於地用「響」與「不響」來描述聲波的強度,但這一描述與聲波的強度又不完全等同。人耳對聲波響度的感覺還與聲波的頻率有關,即使相同聲壓級但頻率不同的聲音,人耳聽起來會不一樣響。例如,同樣是60dB的兩種聲音,但一個聲音的頻率為100Hz,而另一個聲音為1000Hz,人耳聽起來1000Hz的聲音要比100Hz的聲音響。要使頻率為100Hz的聲音聽起來和頻率為1000Hz、聲壓級為60dB的聲音同樣響,則其聲壓級要達到67dB。

為了定量地確定聲音的輕或響的程度,通常採用響度級這一參量。當某一頻率的純音和1000Hz的純音聽起來同樣響時,這時1000Hz純音的聲壓級就定義為該待定聲音的響度級。響度級的符號為Ln,單位為方 (phon)。例如,1000Hz的純音的響度級等於其聲壓級,對於其他頻率的聲音,通過調節1000Hz的純音的聲壓級,使它和待定純音聽起來一樣響,這時,1000Hz的純音的聲壓級就等於該待定聲音的響度級。對各個頻率的聲音作這樣的聽音比較,得出達到同樣響度級時頻率與聲壓級的關係曲線,這就是我們人耳的聽覺等響曲線。

圖1 ISO226-2003中給出的等響曲線

對於等響曲線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Kingsbury[1]的工作,他首次完成了單耳聽覺條件下的等響曲線的測量。首次雙耳聽音和相對自由場條件下的完整的等響曲線由Fletcher 和Munson[2]在1933年給出,而其中的40phon的曲線成為至今仍廣泛使用的A聲級計權曲線的基礎。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依據Robinson和Dadson[3]在1956年完成曲線指定了等響曲線的推薦標準ISO R226-1961,但該標準一直到1987年才成為ISO的正式標準。可就在ISO標準曲線正式頒布的當年,Fastl和Zwicker[4]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後來有更多的研究者證實了其存在的更多差異。在日本東北大學Suzuki教授的主導下,對等響曲線進行了進一步細緻的測量研究,並修訂了ISO  226標準[5],這就是我們前面給出的ISO 226-2003標準的等響曲線。

從等響曲線圖中我們發現,人耳對高頻的聲音更加敏感,同樣聲壓級下的高頻聲音響度級比低頻的高。一般女性發聲的高頻成分較多,而男性發聲的低頻成分相對較多,這就是在同樣力氣講話時(聲壓級相同),女性的聲音聽上去更加響的原因。

圖2 新舊等響曲線的對比

等響曲線在音頻信號處理、電聲器件設計以及心理聲學和音樂聲學等領域,乃至於主觀聲品質評價和聲設計中有著重要價值和廣泛應用。對於聽音設備和環境或者對聽覺產生主觀感受的設備,為了獲得良好的聽覺享受或者形成愉悅的聽覺感知,需要考慮到人耳的聽覺等響曲線和聽覺主觀反應特徵進行聲設計。

國內開展的針對中國人群的等響曲線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人群的等響曲線和ISO 226公布的等響曲線存在一定的差異[6],主要表現在中國人群在低頻以及高頻端的敏感性要強於西方人的測試結果。

圖3 中國人群等響曲線測試結果和國外的對比

參考文獻:

[1] B. A. Kingsbury. A Direct Comparison of the Loudness of Pure Tones. Phys. Rev. 29, 588 - 600 (1927)

[2] H. Fletcher, W. A. Munson. Loudness, its 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J. Acoust. Soc. Am. 5, 82-108 (1933).

[3] D. W. Robinson, R. S. Dadson. A re-determination of the equal-loudness relations for pure tones. Br. J. Appl. Phys. 7, 166-181 (1956).

[4] H. Fastl, and E. Zwicker. Lautstärkepegel bei 400 Hz; Psychoakustische Messung und Berechnung nach ISO532B. Fortschritte der Akustik, DAGA '87, 189-193 (1987).

[5] Y. Suzuki, H. Takeshima. Equal-loudness-level contours for pure tones. J. Acoust. Soc. Am. 116(2), 918-933 (2004).

[6] 毛東興,王勇. 中國人群純音等響曲線的初步研究. 聲學技術, 2007年第2期。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支持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相關焦點

  • 人耳的掩蔽效應解析及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
    人耳掩蔽效應中聲強與頻率的關係圖,圖片來源:百度知道人耳的掩蔽效應 一個較弱的聲音(被掩蔽音)的聽覺感受被另一個較強的聲音(掩蔽音)影響的現象稱為人耳的「掩蔽效應」。被掩蔽音單獨存在時的聽閾分貝值,或者說在安靜環境中能被人耳聽到的純音的最小值稱為絕對聞閾。實驗表明,3kHz-5kHz絕對聞閾值最小,即人耳對它的微弱聲音最敏感;而在低頻和高頻區絕對聞閾值要大得多。在800Hz--1500Hz範圍內聞閾隨頻率變化最不顯著,即在這個範圍內語言可儲度最高。
  • 如何通過運動改善耳鳴耳響?
    看的出來媽媽是擔心自己也會像姥姥那樣耳鳴耳響。    這也引起了我的足夠重視,於是就為耳鳴耳響的問題專門創編了這套運動健康操。    當時針對耳鳴耳響問題,給媽媽制定了5天的運動方案。    耳鳴耳響運動健康操創編完成後,在進行不同年齡群體,間歇性耳鳴群體,患有多年耳鳴群體的實證調研過程中發現,耳鳴耳響的問題已不再是60歲以上人群的專屬。
  • 什麼是哈曼曲線(Harman Target Curve)
    首先,哈曼曲線有兩種,一種是房間曲線,一種是耳機曲線。先說房間曲線。在之前的關於音箱頻響曲線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過。對於消聲室內頻響曲線平直的音箱,在日常聽音的房間內的穩態曲線應該是一個從低頻到高頻緩降的曲線。
  • 專業更專注 圓先天聾兒重回有聲世界夢 ——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聽覺...
    精於手術更重於術後調機  作為國內聽覺植入領域知名專家,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聽覺植入中心主任徐磊告訴記者,「想讓孩子重建聽力,僅有精湛的手術是不夠的,術後的調機與言語康復訓練也是關鍵所在,有一部分患兒耳蝸發育畸形,需要精湛的手術加上規範的個性化的術後調試才能真正發揮人工耳蝸的作用,讓患兒聽力達到正常水平。」
  • 一條曲線如何判斷聲音?大白話聊聊最近很火的哈曼曲線
    在一個聽音室裡,音響播放能讓麥克風測試到平直曲線的測試信號,然後把麥克風放進人工頭,由於人耳對聲音的改變及軀幹反射等,測試曲線會有變化。最典型是在2-5kHz左右會有共振加強。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這個「改變」,我打個比方。正常說話,和對個管子說話,聲音是不是會改變?同理,耳朵也會改變聲音。
  • 但耳鳴或是身體在「拉響警報」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焦粵龍介紹,耳鳴是指在沒有外界聲源或電刺激存在的情況下,患者自覺耳內或顱內有聲音的一種主觀症狀,是一種內在聲音的感知,而不是外界存在的聲源。許多人都曾有過耳鳴的經歷,多為一過性的耳鳴,但少數患者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 什麼是「聽覺過敏」?
    昨天,她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被診斷為「聲音過敏」。聽力專家曹永茂教授稱,類似患者在門診並不鮮見,隱藏的壓力是造成聲音過敏的罪魁禍首。40歲的王女士是一家外資公司項目部主管,3個月前公司接了一個大單,每天訂貨出貨忙個不停,2個手機此起彼伏,一天至少近百個電話。1個月後,王女士發現掛了電話很久耳邊還是嗡嗡作響。
  • 扁桃體發炎膿腫危害挺大 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詳解扁桃體化膿
    患者診斷丨黎姑娘 / 扁桃體周圍膿腫扁桃體發炎膿腫危害挺大 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詳解扁桃體化膿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的治療方案丨扁周膿腫切開引流術
  • 聲帶小結怎麼出現的 瀋陽民生耳鼻喉醫院詳解治療聲帶小結
    正確用嗓很重要  瀋陽民生耳鼻喉醫院專家提示說,生活中有些人稍微用一下嗓子後會出現嘶啞充血,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在用嗓子時沒有充分調動其它共鳴腔,而只是單一的刺激聲帶的作用。這樣易造成聲帶磨損,出現局部組織水腫。
  • 警惕喉癌的幾個早期症狀 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詳解喉癌
    警惕喉癌的幾個早期症狀 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詳解喉癌 成都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頭頸腫瘤專家說,喉癌的症狀主要有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咳嗽等,但喉癌的症狀與咽喉炎相似,許多患者會把喉癌與咽喉炎混淆,誤將喉癌當喉炎進行治療,非但不能緩解病情
  • 科普 傷耳於無形!85分貝+8小時=聽覺受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的人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有2.5億。而在中國,聽力障礙的殘疾人有2057萬,為各類殘疾之首。或許因為聽力略微減弱並不十分影響生活,人們便忽略了對聽力的保護。
  • 傅修延 | 敘事與聽覺空間的生產
    1 生產視閾下的聽覺空間空間(space)在一般人心目中是視覺的,但盲人感知的空間卻是聽覺和觸覺的,有時甚至是嗅覺的,有的盲人甚至能像蝙蝠和潛艇那樣通過聲波反射來確定自己的方位,因此空間不一定非得訴諸視覺。
  • INCOLOR WISE | 「愛耳護耳,聆聽美好」專題活動
    醫生媽媽運用有趣的謎語、愛耳小遊戲,讓寶貝們知道用耳不當會損害耳朵,並學習日常保護耳朵的方法。寶貝耳鼻喉義診耳朵的治療。小兒期如何防聾。平時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讓孩子戴耳機,電視也不能開得太響,要控制在合適的分貝範圍內;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要輕柔;不要隨便打孩子耳光,這是種非常粗暴的教育方式;別隨便給孩子用藥,在諮詢過醫生後再給孩子用藥;不要亂給孩子掏耳朵,要是孩子耳屎太多的話
  • 詳解語音處理檢測技術中的熱點——端點檢測、降噪和壓縮 | 雷鋒網...
    本次課重點介紹感知編碼,相對於其他的編碼算法,感知編碼基於人耳聽覺的一些特性(心理聲學),去除音頻信號中的冗餘,從而達到音頻壓縮的目的。相對於其他的音頻編碼算法(無損的),在人耳沒有感覺到明顯失真的條件下,可以達到10倍以上的較大壓縮率。首先來介紹感知編碼的心理聲學基礎。音頻壓縮的核心是去除冗餘。
  • 頻率響應與人耳的互動
    就是人耳、人腦本來就不是個平的頻率響應的東西。人類的耳朵、大腦接收聲音頻率是有演化上的意義,這裡就不多加闡述,有興趣可以去查數據閱讀。 所以,如果音響產品、空間做成很平很平,對於聆聽的人來說,理應是會缺少或多一些東西的。 從人耳的對於頻率與音量的反應圖來看,簡單來說,我們人類對於低頻本來就是天生不敏感,對於中高頻是非常敏感。
  • 耳朵老是嗡嗡響,需警惕這種疾病所引起的耳鳴!
    如果你的耳朵經常嗡嗡地響,甚至可能在短時間內一過性地聽不到外界聲音了,要看看是不是耳部疾病在作怪。2、感音性耳鳴它是感覺聲音的內耳,或者在從內耳到大腦的聽覺中樞的通路上出現異常而產生的引起耳鳴的原因。比如中耳炎、耳瘡等,還可能由於勞累,酗酒,抽菸等不良生活習慣打亂了身體正常功能而引起。3、高血壓病導致的耳嗚這種情況的耳鳴是因腦壓升高所致,與其他原因產生的耳嗚疾病(美尼爾氏病等)根本不同。症狀也是不同的。
  • 解析人耳的聽覺奧秘
    那麼為什麼耳塞與音響系統的聽感差距會如此之大,今天筆者就從人耳的結構上為大家深度解答這個問題。人的耳朵主要有四大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耳廓、外耳、中耳、內耳。耳塞與音響系統在聽音時最大的差距是:音響的喇叭是指向性針對整個耳朵結構,而耳塞則是避開了耳廓的結構,直接將聲音在外耳道輸出,因此音響與耳塞產生差距的主要位置應該在於耳廓部分。
  • 什麼人耳的掩蔽效應
    一個較弱的聲音(被掩蔽音)的聽覺感受被另一個較強的聲音(掩蔽音)影響的現象稱為人耳的「掩蔽效應」。實驗表明,3kHz—5kHz絕對聞閾值最小,即人耳對它的微弱聲音最敏感;而在低頻和高頻區絕對聞閾值要大得多。在800Hz--1500Hz範圍內聞閾隨頻率變化最不顯著,即在這個範圍內語言可儲度最高。在掩蔽情況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強度,使人耳能夠聽見時的聞閾稱為掩蔽聞閾(或稱掩蔽門限),被掩蔽弱音必須提高的分貝值稱為掩蔽量(或稱閾移)。
  • 聽覺障礙(聽力損傷)對語言發育的影響
    按我們古人造字的智慧,聰明就是耳 「聰」 目 「明」 。耳(聽覺)、目(視覺)是人類獲取信息最重要的兩個通道。這兩個通道一旦關閉或阻礙,後面的信息處理和反應能力就「英雄無用武之地」,甚至根本就沒有機會發展成熟,自然也就如痴似愚,「不聰明」了。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耳聞不如目見」,人類是視覺主導的動物,為什麼「聰」還排在「明」之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