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一提到司馬相如,人們更多聯想到他華美瑰麗開創先河的辭賦文學、灑脫不羈浪漫傳奇的愛情故事,但客觀地講,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時代英雄。所謂英雄,就是指那些才能勇武過人之人。英雄有兩種,一種是造時勢的英雄,一種是時勢造就的英雄。造時勢的英雄推動了英雄時代的誕生。縱觀中國歷史,漢武帝就是這樣一位締造時勢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大智慧為當時社會精英、時代英雄們打造了一個可以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的舞臺,並和這些英雄們一同締造了一個群賢畢至、文武鼎盛的「英雄時代」;而司馬相如則是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造就的時代英雄。
漢武帝在位時期,由於他的勵精圖治、知人善用,湧現出一大批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賢才俊傑,漢王朝迎來了接續文景之治之後,最強盛的時代!在政治方面,他任用主父偃頒布「推恩令」,削藩平亂,鞏固和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經濟方面,任用桑弘羊實行鹽鐵官營,鑄造五銖錢,改革經濟制度,鞏固政權的統一。在軍事方面,他任用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拓寬了疆域,徹底解決了邊患,為漢帝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外交方面,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最終鑿通了絲綢之路;任用司馬相如等人經略西南夷、南越、閩越地區,拓展了東南、西南、東北疆域,鞏固、強化了邊疆軍事防務,推進了東南、西南、東北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在意識形態上,採納董仲舒建議,將儒家思想確立為主流統治思想,統一了國家意識形態,維護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從此奠定了儒學千百年來中國社會思想基礎地位。班固對此評價道:「漢之得人,於茲為盛,.是以興造功業,制度遺文,後世莫及。」
在這樣偉大的時代,抓住機遇脫穎而出,是那時一切有抱負的青年人的共同心願。司馬相如就是這樣一位青年。《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在年少時就有很高的理想抱負,跟現在很多熱血青年一樣,他也有自己的「偶像」,甚至因為仰慕偶像而改名,他的偶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藺相如。為此,他勤奮苦讀、刻苦鑽研,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斷地儲備能量,終成一代文章大家。班固對此評價道:「及司馬相如遊宦京師諸侯,以文辭顯於世。」
但是,像所有英雄所必然經歷的一樣,他不是一開始就為人所重用!所謂「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未遇到漢武帝之前,司馬相如也曾經歷過懷才不遇的失意和落寞,空有一番抱負而無可以施展的舞臺。漢景帝末年,司馬相如遊學京師,擔任武騎常侍,他最擅長文,但是由於漢景帝不喜歡辭賦,所以他滿懷文採卻沒有得到賞識,他藉口生病辭掉了官職,和眾多遊士一起跟隨梁孝王旅居梁國。不難想像,這樣一群熱血青年在一起,激揚文字,自然也感染了司馬相如,他把自己的弘大抱負轉變為創作靈感,寫出了他的第一篇代表作《子虛賦》,這篇傾注了他才華與理想的賦既奠定了他作為賦聖的地位,也奠定了得到漢武帝賞識的基礎!一位時代英雄即將在未來冉冉升起!
但梁孝王死後,這群青年失去了庇護,再沒有像梁孝王那樣熱愛文學的達官貴人出現,他們懷揣滿腹才華卻無人賞識,空有遠大抱負卻無舞臺展示,很多人因此失望甚至心灰意冷的度過餘生。司馬相如跟大家一樣,進取之路再次受阻,懷著鬱郁不得志的心情,不得不離開梁國回到成都,返鄉貧居。但相如卻依然心存微光,沒有因此而消沉,在應臨邛令邀請前往參加卓王孫、程鄭的宴會上,他的學識、作派都展現出獨特的氣質和風骨,這次際遇相如初顯遊說才華,便「一坐盡傾」,也是因為他的才華,讓臨邛才女聽琴知音,選擇與他終身相伴,他們私奔回成都,一起面對家徒四壁的現實。而在當時社會,私奔違背禮法,卓王孫一氣之下斷了他們的生活來源,更是讓司馬相如和卓文君,過慣安逸生活的貴胄公子和富家千金,生活突然轉入困頓,甚至跌入低谷,為了生存,不得不自謀生路,返回臨邛,變賣掉僅有的值錢之物——車馬,開了一家酒鋪,文君當壚酤酒,相如身穿犢鼻褲「與保庸雜作」,這些都是在當時很丟人現眼的,甚至他的的嶽父卓王孫都以此為恥,不願出門,可想而知,這位因《子虛賦》聲名遠播的才子,受到多少世俗庸人的白眼嘲弄。但因為心中有弘大抱負的光芒照耀,他並不為俗世所動,深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如遒勁的青松,面對逆境的風霜雨雪,默默積蓄能量等待東風的到來。而這一等就是十年,這十年是他積蓄能量,厚積薄發的十年!這十年是他不改初心,修麟磨爪的十年!這十年是他臥薪嘗膽,蓄勢待發的十年!這十年的蟄伏磨礪,終將他這塊精鐵錘鍊成了一把國之利器!
十年之後,漢武帝讀到《子虛賦》當即就被文章中恢弘壯麗的盛世景象所吸引,這就是他心中擘畫的大漢王朝,這就是他想要的盛世氣象!他驚嘆「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在得知這是司馬相如的作品後,漢武帝大為震驚,立即召見了他。經過十年沉澱,此時的司馬相如學識修養又更進一步,他認為此賦格局太小不值得看,當場以賦抒懷,借《上林賦》刻畫出他心中的一代明君:氣勢充溢、信心十足、勤政愛民、胸有溝壑、計深謀遠,在他的治理下國家富庶、國力強盛,但他也懂得享受生活,雖奢侈但不廢政務:「於是歷吉日以齋戒,襲朝衣,乘法駕,建華旗,鳴玉鸞,遊乎《六藝》之囿,騖乎仁義之塗,覽觀《春秋》之林,射《狸首》,兼《騶虞》,弋玄鶴,建幹戚,載雲䍐,揜群《雅》,悲《伐檀》,樂樂胥,修容乎《禮》園,翱翔乎《書》圃,述《易》道,放怪獸,登明堂,坐清廟,恣群臣,奏得失,四海之內,靡不受獲。於斯之時,天下大說,向風而聽,隨流而化,喟然興道而遷義,刑錯而不用。德隆乎三皇,功羨於五帝。」這正是漢武帝想要實現的統一、強大、富庶的太平盛世,是他心中構想的大漢帝國,而他就是讓這一切變為現實的明君帝皇。從16歲即位起,這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疆域遼闊的漢帝國構想,一個包括南海與西域的戰略大布局,解人難得,精通辭賦的司馬相如,如桀驁於世的良駒遇到了賞識他的伯樂,漢武帝看到了他辭賦中的對強盛帝國的憧憬、輔助明君實現霸業的期盼,他們是君臣,更是知己!
當時,為徹底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對漢朝的長期威脅,漢武帝在厲兵秣馬加緊備戰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外交活動,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聯繫飽受匈奴侵害的小國,為打敗匈奴尋找助力。此外,為確保戰爭來臨之時不會腹背受敵,他也在思考如何妥善解決四川西部、南部和雲南、貴州一帶居住的少數民族地區等西南夷地區問題。由於秦末漢初的戰亂以及對匈奴的戰事影響,漢初對西南夷地區的行政管理出現空白,成為一片未知區域,這對於即將計劃與匈奴開戰的漢武帝來說,無異於一個巨大的充滿未知的變數,他要將這個變數轉化為有利於漢王朝對匈奴作戰的穩定助力。根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同意了唐蒙上書徵夜郎之兵以制越的請求,派他從巴蜀地區開鑿南夷道以通夜郎。唐蒙為了完成項艱巨工程,沿用治兵策略,依靠嚴刑酷法強徵勞役來推動重大工程的完成,在徵調巴蜀二郡的吏卒一千人後,還擅自多徵水路運輸人員萬餘人,並以軍法處死了部族的頭領,引起巴蜀百姓的驚恐、抗拒和衝突,完全不利於漢武帝通「西南夷」為穩定的構想,甚至還危及西漢在巴蜀地區的統治。在此情形下,漢武帝啟用了司馬相如這個熟悉巴蜀和「西南夷」情況,理解其戰略意圖,且在巴蜀民眾中享有崇高威望和號召力的「知己」,「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相如臨危受命,寫下了《喻巴蜀檄》。整篇檄文先頌揚了漢武帝的功績,然後進一步闡釋了政府通「西南夷"政策,安撫巴蜀民眾,解釋那些嚴刑苛法的過激政策"皆非陛下之意也",並開導巴蜀民眾要像守邊將士一樣報效國家,地方「三老」要多教導民眾認識通「西南夷」的正確性,支持漢武帝開通西南夷的主張。由於檄文的安撫和訓誡,危機由此成功化解,唐蒙得到了巴蜀民眾的支持,成功開通到夜郎的南夷道。受到南夷道開通的鼓舞,漢武帝決定開通西夷道,但唐蒙顯然沒有從開通南夷的經歷吸取教訓,還用同樣的方法再次徵發巴郡、蜀郡、廣漢郡的士卒數萬人開通西夷道,但這次歷時兩年之久,耗資巨大,人員傷亡慘重,道路卻沒修成,以致遭到巴蜀民眾與丞相公孫弘的反對,西夷道開通受阻,而此時邛、笮等部族首領聽說南夷與漢交往之後得到豐厚賞賜,因此也想與漢朝建立關係,請求稱臣置吏。在此情形下,漢武帝考慮調整策略,再次向他的知己司馬相如徵求意見,相如從地理交通和歷史沿革兩個方面,對此事進行了客觀分析。這番中肯客觀的分析打動了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他再次派司馬相如持節出使西夷。為了消除反對與質疑,為出使「造勢」,司馬相如寫下《難蜀父老》,以問答的形式,詳細闡明了開通西南夷的重要意義,並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支持對西南夷地區的開發,最終他成功了——「司馬長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內臣。除邊關,關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為徼,通零關道,橋孫水以通邛、都。還報天子,天子大說。」
這兩次危機的成功化解,充分展現出司馬相如傑出的外交才華、超高的情商和敏銳的政治眼光。作為同事,他積極補臺,沒有直接斥責唐蒙的做法,反而對唐蒙做法進行耐心的解釋,為唐蒙開通南夷道掃清障礙;作為下屬,他讀懂了漢武帝的想法,真正理解了漢武帝對少數民族的不同政治考量以及政治構想,認真解釋傳達漢武帝的旨意,堅定支持和貫徹政府的重大決定,讓巴蜀地區的民眾理解、支持國家政策,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他審時度勢且不盲從,堅定站在有利於國家利益的一方,積極化解社會輿論的劣勢,耐心引導民眾從國家長治久安、邊疆穩定的國家大局考慮,確保了漢朝西南地區的穩定,客觀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他首提並實踐了對西南夷地區「羈縻」政策,諫言漢武帝在西南夷地區效仿秦朝設置郡縣進行治理,妥善處理朝廷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讓這些地區在政治上從屬於中央王朝,經濟上發揮溝通南北的重要作用,確保了社會治理和經濟貿易等的正常運轉,是名副其實的拓邊功臣,南方絲綢之路的開拓者之一。司馬相如終於如他的偶像藺相如一般作為外交家、政治家在英雄輩出的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大漢帝國作出巨大貢獻,成為赫赫有名的時代英雄。「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司馬相如與漢武帝,既是君臣,也是心靈高度契合的摯友,漢武帝兩次啟用「知己」司馬相如化解危局,是對他的信任和肯定。司馬相如不辱使命、成功化解危機,因為「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懼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開通「西南夷"就是「非常之人」要做的「非常之事」,成就的自然是「非常之功」。這更像是對漢武帝「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的呼應、解釋和強有力的回答,他的心中,裝的是幫助漢武帝成就大一統的家國情懷。
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司馬相如才華得到知音的賞識,政治抱負有了得以施展的平臺,何其有幸!漢武帝在實現自己大一統帝國的霸業中,遇到了一位真正理解自己、願意成就漢朝大一統共同奮鬥的好戰友,何其有幸!英雄因時代而凸顯其非凡才華,時代因英雄而更加輝煌。「辭賦之宗」司馬相如不僅在蜀學文學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他更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2020年6月5日,他與常璩、文翁、陳壽等10位歷史名人一起成功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實至名歸,作為天府文化傑出代表之一,他帶給我們的啟示更將歷久彌新、影響深遠。
●投稿內容:家鄉美景、美食、民風民俗、文化歷史、詩歌、方言等內容。
●投稿類型:圖片、視頻、文稿
●投稿要求:所有投稿文章內容需保證原創,如遇版權問題,責任自負
●投稿方式:如果你是老朋友,請聯繫鼎尚中心;如果你是新朋友,請聯繫小姐姐(微信號:13408475967)
投稿一經採納
鼎尚中心送上兩杯咖啡或一壺果茶
(任選一種)
還在等什麼
快快行動起來
領取專屬於自己的福利吧
地址:邛崍市長安大道757號
商會大廈B棟25-27樓
電話:18981982233 1913062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