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浮沉,斷難預料。潮起潮落,誰知明日又是身處何方?尤其是在上個世紀,那個動亂紛擾的世界,多少故事和傳奇。當中,有個人只是普通的國軍軍官,在時代大潮的裹挾下漂泊異鄉,但有個女兒卻家喻戶曉……
這位國軍軍官名叫鄧樞,出生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河北邯鄲。怎奈遭遇橫禍,幼時便父母雙亡,只剩下他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不久,身邊的親人也相繼離世,只剩下鄧樞在這亂世苟活。那年頭,孤苦伶仃一個人又如何能活下去呢?鄧樞選擇了參軍。入伍後的鄧樞十分上進,努力之下最後考入黃埔軍校第14期,並在畢業後任少尉軍官。
當然,不久就爆發了中日戰爭。隨著戰事的推進和軍內的派系鬥爭,惹得蔣介石大為惱火。這樣,戰事結束後,鄧樞就被整軍計劃安排到了臺灣,成為時代大潮下一株浮萍。到了屏東後,國民黨當局給來臺軍屬們造了安置村鎮,幾乎全是竹製家具——因為所有人都不曾打算在此久留。
哪知國軍在大陸一潰千裡,國民黨龜縮臺灣一隅,只剩下了垂死掙扎。大陸人的歸鄉夢破滅了。就在這段灰暗的日子裡,鄧樞養育了四個孩子,分別是三男一女。有了孩子後的生活開銷就更大了,本來就拮据的退伍補償根本無法支持下去。為了避免家裡情況更雪上加霜,鄧樞重操舊業,沿街開了家米店,但還是經常入不敷出,捉襟見肘。平日裡,一家人基本上都是靠粗米和菜粥來過活。然而,就是在這樣窘迫的情況下,幾個平凡的孩子中卻在日後成了一位歌壇巨星!
這位小女兒就是鄧麗君,父母曾喚她作「丫頭」,這也是鄧麗君滿月前的諢名。後來才改名為「麗君」。在那小小的「眷村」裡,雲集萬千來自大陸各地的人們,平日裡悲歌歡笑,都給小鄧麗君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後來,鄧樞的老戰友李成清前來拜訪,聽說鄧麗君天賦過人,聲音甜美,就來勸說讓她加入勞軍的九三康樂隊。幾番權衡之下,鄧麗君於加入了,之後更是樂隊四處慰問演出。等到1963年,鄧麗君偶然間參加了中華電臺的黃梅調歌唱比賽,以一曲《訪英臺》一舉奪魁。
之後的鄧麗君受到了大眾的普遍關注,到了日本和東南亞開拓,更是火得一塌糊塗。甜美純淨的嗓音更是成為一代人的經典回憶,時隔多年,在2010年美國CNN舉辦的「過去五十年聞名全球的五大指標音樂人」選舉中,鄧麗君成為候選20組指標性音樂人之一。
不過,時間來到了1990年5月9日,鄧樞於臺灣去世,終年69歲。不久,鄧麗君因哮喘發作於1995年5月8日在泰國去世,年僅42歲。對這樣的傳奇故事,大家又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