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裡迢迢來到董全斌工作室、
親手握著這隻杯子之前,
我無法想像它的美。
▲黃玉牡丹杯
董全斌,
原來在北京,設計師,
公司開得也算風生水起。
不到四十的時候,突然把公司一關,
躲到景德鎮做陶,
這一躲就是幾年光陰,
無聲無息。
董全斌的工作室,遠離陶藝創作核心區,
躲在村裡。
院子不大,也沒什麼花團錦簇紅香綠玉,
就是院子裡一株芭蕉,
屋子裡一個人。
極靜。
這幾年,
從上百種器型釉色,
到幾乎只做杯子、一兩種釉色,
他做作品越來越慢、
越來越少。
這次參展的「變化」系列,歷時13個月,
只有那麼幾隻杯子。
少出門,不交際。
每日只是做陶,有時幾乎整天不說話,
"不會寂寞?"我問,
他說「完全不會。」
其實我每天快樂得很。
拿著一隻小杯子,
琢磨它,
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刻。
我們三人長談,
從相似的創業經歷、聊到人生理想,
聊到宇宙觀、時空問題,
上天入地的幾個小時。
我發現這是一個挺瘋魔的人,
他可能看著窗外芭蕉,或者低頭做陶,
一動不動,
其實心中萬馬奔騰。
關於「變化」
就這樣看著院子裡的野草、花朵……
葉片從頂端開始生發,到下面枯萎消失,
從「聚」到「散」,
一個變化催動著另一個變化、
自然而然。
▲玉釉花影杯
關於「榮枯」
被強烈陽光照射便收攏的邊緣,
逐漸枯萎的蕉葉邊,
於是發現了:
透出皮膚的生命的力量。
▲千瓣口鳳尾杯
關於「圓缺」
蕉葉必然被風撕碎,
不如來欣賞這必然損壞的美。
也許不完美,
才是永恆的、真正的美。
▲黃玉牡丹杯
華麗的語言是蒼白的,
精美的攝影是虛幻的,
握在手中,
你才能明白它的美。
▲聞香杯
攝影:一霖、藝博
更多展覽信息請點擊下方海報圖片
中英日手作茶器聯展
手心的溫度3
時間/1月8日—1月24日
(逢周一閉館)
地點/往常的竹屋
(導航搜索「往常」)
本期出鏡
董全斌
陶藝師,現居景德鎮。
2012年獲得 A 級國際陶藝師資質。
2012-2015年,共做了幾個系列《從一片荷葉開始》,
《九十九隻杯》,《變化》,《大小之間》。
這幾個大系列以互動為元素,發現容積、光線、重心、
唇感、溫度、薄厚等變化對人的影響,
從飲茶的根源思考器物之用。
黃玉牡丹杯 2400元 長按二維碼購買
聞香杯 2400元 長按二維碼購買
鐵胎玉釉蓮瓣碗 3500元 長按二維碼購買
更多展品請至現場觀展
聯合主辦/ 往常&後樸
關注往常公眾號
回復[票]
即可獲電子入場券一張
往常 東方生活美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