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爺進門,小雞斷魂」,這句話有何含義?做丈母娘的心裡都懂

2020-12-23 南書房

引言

在民間經常流傳著一些有趣的俗語,讓人們的交流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雖說這些民間俗語很多都是難登大雅之堂,但它們卻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假設沒有這些俗語,那我們的語言可能就少了很多趣味,到處都是大白話,或者是留存於古籍中之乎者也的文字。

當然,歷史是無法假設的,同時也告訴我們,這些俗語無論是在什麼年代裡,都不會磨滅。其中,有一句這樣的俗語,可能大家都聽說過,那就是「姑爺進門,小雞斷魂」

01

很多沒有聽過這句話的人可能感到有點莫名其妙。因為,姑爺怎麼可能和小雞有關係呢?不應該是「殺雞匠進門,小雞斷魂」嗎?顯然不合理。但俗語的一大特點,就是聽上去有點荒唐,但實際上絕對是有理可尋,那就讓我們具體來探討一下這句話的內涵。

首先,很多人可能對姑爺這個詞就有點陌生。其實,姑爺就是我們常說的女婿,這個詞現在很多地方已經不用了。女婿這個詞,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了。但是,姑爺可能從字面上不太好理解。其實,這裡的姑,不是姑姑的含義,而是指姑娘。

因為古代的丫環們通常將自己家長大了的小姐叫做姑娘,而他的丈夫,自然是稱作姑爺了。為什麼不說是女婿呢?在古代,女婿是只有長輩才可以叫的,要是平輩或是說晚輩直言女婿的話,是一種很不禮貌的叫法。現代人普遍不在乎這些尊卑,導致了姑爺這個詞用得越來越少,反倒是女婿這個以前用的不太多的詞語,現如今大行其道。

為什麼有姑爺進門一說呢?這裡的進門,肯定不是指進自己家的門了,而是說進老丈人的門。古代男性娶妻一般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娶妻前會遭到娘家人的各種反對的刁難,一般的姑爺都是咬著牙才把女兒娶到手,所以結婚後一般都不會進丈人家的門。而且對於娘家人來說,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一般情況下不會回來。都說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所以,客人也是如此,越不常來的客人,越是顯得十分尊貴。由此可見,姑爺確實是貴客了。

02

在我國,雞肉可能是最受各地歡迎的招牌菜了。四川有辣子雞,重慶有缽缽雞,福建有肚包雞,新疆有大盤雞,山東有黃燜雞,江西有三杯雞,北京有宮保雞,廣東有白斬雞,東北有小雞燉蘑菇……總而言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雞來招待貴客,若是招待客人的宴席裡面沒有雞的話,都顯得很冷清。而小雞又是雞肉中最鮮美的那個,一般孕婦才有資格享用。小雞無論是煲湯,還是煸炒,還是清蒸,都是很不錯的。

所以說,面對像姑爺這樣的貴客,必然是有小雞作為原料準備一頓大餐的。這也就是姑爺進門,小雞斷魂的原因了。只要姑爺進了娘家的門,那必然就會有小雞命喪黃泉,被姑爺享用了。當然了,也不是只有小雞會斷魂,家裡面只要是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食物原料,都會被做好了擺上桌的。

現在之所以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個俗語,原因就是現代人待客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樣自己動手做了,而是直接將尊貴的客人拉到豪華餐廳裡大吃一頓。雖說這種方式相較於之前,排場更大,對主人來說也更加方便,但意境必然不是那麼濃鬱了。而且由於飯店的口味很單一,肯定是沒有自己製作的那麼好吃了。

結語

知道具體來歷之後,大家對於這句話必然已經消除了之前的困惑。當然,這句話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有道理是其次,更關鍵的是,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關係。就沒有說女兒進門,小雞斷魂的。還是有著對於古代婦女不重視的因素在其中。古代,由於女子沒有什麼勞動力,所以在各個方面都會受到歧視,這個問題已經是壓迫了廣大女性幾千年,直到新文化運動之後,才有了改變。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女性徹底翻身做主,所以不平等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少了。所以說,這句話也可以改了,只要是貴客,不分男女,都該小雞斷魂。

文章的最後,對於「姑爺進門,小雞斷魂」這句俗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文|南書房|生活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東北人為什麼喜歡吃小雞燉榛蘑?
    東北有句俗話說:「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掉魂」。說的是新姑爺第一次到丈母娘家,丈母娘一定要用小雞燉榛蘑來招待的,形容這道菜的隆重。過去的時候,姑爺進門,為什麼偏要殺小雞?因為我是屬雞的,一提殺雞就急眼。為什麼不殺豬?為什麼不殺羊?為什麼不殺狗?我真的為小雞鳴不平。
  • 俗語「脹死的女婿,飢餓死姑爺」是什麼意思?你一定感同身受
    比如老王對鄰居介紹說:「這是我家的女婿」,在古代,老王絕不會對鄰居說「這是我家的姑爺」。鄰居對旁人可以介紹說「這是老王家的姑爺」,表示對老王和其女婿的一種尊重。對於這一點,現代人有點兒不太講究,有時會亂用「女婿」和「姑爺」這兩個詞。
  • 小雞燉蘑菇的最正宗東北做法,肉嫩湯濃營養滋補,關鍵在這一步!
    小雞燉蘑菇的最正宗東北做法,肉嫩湯濃營養滋補,關鍵在這一步!要說到東北燉菜裡最著名的菜,那你必定會想到小雞燉蘑菇,是的,小雞燉蘑菇和豬肉燉粉條佔了東北燉菜的半壁江山,小雞燉蘑菇與豬肉燉粉條同時位列最出名東北菜榜首,東北有句話說:姑爺進門,小雞斷魂。
  • 一家三個女兒都結婚了,丈母娘想試試三個姑爺誰孝順……
    0:2:一家三個女兒,都結婚了。丈母娘想試試三個姑爺誰孝順!帶大姑爺來到後院水池邊,聊天,假裝不小心掉水裡了,大姑爺趕緊跳進去救人。丈母娘感動,給買了輛現代!帶二姑爺來到水池,又假裝掉水裡,二姑爺也跳水裡救出來了!丈母娘高興的,給買了輛帕薩特!帶三姑爺來到水池,又掉水裡了。三姑爺害怕了,不會遊泳,這咋辦?丈母娘活活淹死了……老丈人給買了輛奔馳!
  • 俗語「脹死的女婿,飢餓死姑爺」這是什麼意思?
    而姑爺的稱呼,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說法,屬於不同的輩分,不能混稱。1、姑爺的不同稱法姑爺,漢語解釋為姑父。爺,漢語的本義指父親或父親輩男子。古代我國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稱父親為爺。2、「脹死的女婿,飢餓死姑爺」的意思通過上一節的分析,我們從俗語「脹死的女婿,飢餓死姑爺」中的字面上可看出,「女婿」和「姑爺」在句中的意思就不是同一輩人,不是父輩姑父,就是祖輩姑佬爺,不然這句俗語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 《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話多的廉姑爺,現實中是奧運開幕式導演
    ,只有這部一直留在心裡,就好像有什麼魔力一樣。廉姑爺的心態很好,一直安慰妻子,說兩個人相愛就足夠幸福了,有沒有孩子都無所謂,好在後來收養了健兒,廉姑爺和妻子對孩子視如己出。,連老丈人丈母娘都說:廉姑爺有一顆綢緞般的心。
  • 劉能媳婦摟趙玉田猛親,直言丈母娘稀罕姑爺
    說到《鄉村愛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即使沒有看過這部劇,也知道裡面一些比較有名的梗,比如亞洲舞王"尼古拉斯趙四"、謝騰飛的"他扒拉我"等等,都曾火遍網絡。近日,吳雲飛工作室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一段他和師姐孫立榮聚餐的視頻,並配文稱丈母娘稀罕姑爺,親媽吃醋。
  •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對小雞的高禮節就是把他變成人美味
    90後一代都聽說過許多的周杰倫和《七裡香》,這首歌旋律優美,歌詞優美。大家都認為歌名《七裡香》是一種花,但實際上臺灣七裡香的意思並不那麼文藝,而臺灣中的七裡香就是「烤雞屁股」。相信很多人都很震驚,畢竟怎麼會想到周天王歌就是以這樣一種食物命名的!
  • 今天姑爺節,別回娘家啦!
    全國不少地方都有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但稱「姑爺節」的,咱天津「獨一份」。可以說,姑爺節既能體現出天津人的幽默性格,也是家庭和睦的黏合劑。這一天,天津人的講究很不少! 在此,廣播君倡議,天津姑爺們今天儘量選擇通過手機、網絡視頻給丈母娘、老丈人「雲拜年」,也希望各位丈母娘、老丈人儘可能婉拒姑爺登門拜年!
  • 年俗 | 今兒個「姑爺節」,天津人有這麼多講究!
    大年初二,幽默的天津人創造了一個雅號:姑爺節。這是歲時民俗的當代收穫。新中國提倡男女平等,奶奶家、姥姥家都要拜年也是人之常情,那時沒有「黃金周」長假期,人們不約而同,形成夫妻倆帶著孩子初二回娘家的普遍習慣。民間老話,「姑爺是門前貴客」,「一個姑爺半拉兒」,既講待遇,也講義務和擔當。
  • 民間俗語:「男人無毛貴如金,女人有毛混半街」這句話有何含義?
    民間俗語:「男人無毛貴如金,女人有毛混半街」這句話有何含義?我們的祖先充滿智慧,他們著書立說、創造文明、開疆擴土,為後世子孫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論語》、《史記》、《三字經》等等著作以文字記錄歷史、教化人心。
  • 丈母娘掄巴掌打姑爺,婆婆火速參戰
    這小犢子打了她的寶貝閨女?憑什麼啊?從小到大,自己像老母雞護著小雞一樣,一手指頭都不捨得動她,這才跟他結婚幾天啊,他就打了自己花一樣的閨女?他憑什麼啊?如果他不是北京人,如果她的清秀不是生長在農村,依著清秀的容貌能找一個大菸鬼一樣的他魏一凱嗎?
  • 女友帶我去見丈母娘,進門後,我和丈母娘對視後懵了……
    1今天去坐地鐵,要進地下通道入口的時候,忽然一個50歲左右的老太看著我向我走來,我心裡不由的緊張了,難不成他看出了我命犯桃花?她走到我身前:哥們兒,有火嗎?頓覺我的人生觀變了。2和同事3人行,她在中間走。然後她很牛的說:「有種當老大的感覺。」
  • "劉能老婆"緊摟"趙玉田",猛親三次才撒口,自稱丈母娘疼姑爺
    11月15日,吳雲飛工作室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段《鄉村愛情14》的拍攝花絮,視頻中,"劉能老婆"摟過女婿"趙玉田"親吻對方臉頰,導致 "趙玉田"整個臉都變形,連續親完三次才放開。
  • 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這4句話別藏心裡
    即便兩情相悅的人,也未必能夠心有靈犀。 很多人都對愛情有著錯誤的幻想: 既然TA愛我,TA就應該懂我所想,愛我所愛,甚至買我所需。 實際上,即便是結婚幾十年的中年夫婦,都很難有這種配合。
  • 俗語「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有何含義?老實人值得一看
    俗語「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有何含義?老實人值得一看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廣大的老百姓所創造的。我國樸實勤勞的老百姓,在生活中創造了許多許多有哲理性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是我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老話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究竟有何含義?古人的經驗
    我們在了解這些俗語背後的意義時,總能有不同的體會,比如老話說的:「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究竟有何含義?古人的經驗。大家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有些誤解,第一時間想的可能是男女關係的事情。因為這句話中的字面意思,似乎是說一個男性如果長期處於無性狀態,那麼他會如一塊兒廢鐵一樣,沒有任何的用處,後半句的意思也是說,一個女性長期處於無性的狀態,生活也會一團亂麻。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這是望文生義的結果,這句話是由來已久,追溯到幾百年前,這句話就已經存在,那麼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