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通往成功的階梯?—— 「持久的學習力」。我們終身離不開學習!青少年時期學習不同的課程,為自己立足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初入職場,學習職場技能,才能勝任本職工作;管理團隊需要學習領導力,激發和賦能成員產生更好的績效。持續學習,使自己遠離舒適圈,主動引領職場與人生的變革,立於不敗之地。
當下的職場人,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是人人都會喊的口號,但是冤枉錢花了不少,買了各種平臺的「充電」課,提升了什麼卻一點都想不出。如何在眼花繚亂的「學習」中真正的吸收營養,並獲得系統的職場規劃呢?帶著這個疑惑,小編採訪了「階梯學社」創始人Annie Feng (馮媛), 一起聽聽她的經驗分享。
小編:作為一名資深外企人力資源領導者, 您創建「階梯學社」的初衷是什麼?
Annie:這個可能要追述到我的中學時代。中學班主任王老師可以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導師, 她不僅是一名專業能力強的老師,更是一位富有愛心,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的老師。 那段時間我的母親在國外工作,無法陪伴在我身邊,青春期懵懂的我有很多迷茫,是王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愛和指引,讓我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長和學習。在我出國讀大學時她送了我一本當時很珍貴的帶香味的筆記本,上面寫著祝我永遠快樂的成長。這一切引導了我的擇業傾向 - 成為一名像她一樣優秀的老師,給予學生們足夠的愛與個性支持的老師。 進入職場後,非常幸運,我的每一位上司都是我人生中很好的導師,除了給我工作上的指導,也給了我很多人生的諫言,由於我在不同的國家工作的原因,獲得了多元化的視角和經驗,這些都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當我開始專注職場人才發展與學習的方向後,無論是企業中層幹部的培養,還是企業管培生項目,我從我們的學員裡常常看到當年我自己的影子——職場的迷茫,原生家庭對擇業和生活的影響,情商溝通,專業的發展,等等。因此,我和階梯學社的導師團隊們希望「階梯學社」可以陪伴職場年輕人清掃迷茫,拓寬視角,夯實職場技能,一路腳踏實地的邁上更高的階梯。
小編:Annie, 階梯學社的導師團隊是怎樣的一群人?
Annie: 階梯學社的導師團隊是來自不同行業的資深高管老師。有曾經和我共事過的老師,還有從實習生開始就和我共事的新生力量。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初衷就是可以協助階梯青年們(學員)繞開職場雷區,快速定位自己,打造屬於自己的個性職場品牌,穩步發展。
「不說教」,是我們導師天團的共同認知,哈哈。 分享建議,個性互動是導師們最大的特色。通俗易懂,不講高深的學術概念,用詼諧幽默的方式讓學員能聽懂,這是階梯學社導師引以為傲的教學功底;滿滿接地氣的乾貨,豐富的工具包和解決方法幫助學員快速上手;理論和案例結合,NO標準答案,只講解決思路。
舉個例子:如果你問導師「在職場和老闆吵架怎麼辦」,我們不會告訴你1,2,3的處理方式,但是會引導你用「情商」的技巧去思考這件事,處理這件事。另外我們還會分享和生活情趣相關的話題,例如自拍的技術,茶藝,旅行等等。我們想告訴大家人生不單只有職場,還需要有快樂的生活。
小編:職場教育已經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紅海,您看到了什麼別人沒看到的東西?
Annie: 確實當今時代職場教育已經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但學者的很多痛點仍然沒有被解決。比如我花了45分鐘聽了非常厲害的理論,課後我想運用在自己工作中,卻發現無從下手,而這個概念我花5分鐘在百度上也可以搜索到。我們「階梯學社」最大的特色就是教給大家實用的,可落地的乾貨,讓學員學了就能運用到職場生涯中的。我們傳授的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個標準答案。
小編:這個理念聽上去非常棒,所以在課程設計方面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Annie:在課程設計方面,我們有專家課堂,還特別做了在線輔導板塊,設計中會把幫助吸收的步驟和技巧用在課程裡,老師授課會一步步把方案給到學員,學員用模板,做演練,完成課堂概念的可落地性。課程中我們通過頭腦風暴、討論、演練等方式,引領學員共同去開發去思考當下熱門的職場話題,需要怎麼做,如何做,模擬真實場景形成他們的處事概念和思維方式,為未來職場中做準備。落地的關鍵還是要讓他們在場景的模板下吸收,理解,從而在行為上仿效。
小編:您剛剛提到」為未來職場做準備」,所以我們的學員是學生嗎?
Annie:嗯,也不全然,我們的學員主要有三類人:大四的職前學生,初入職場的小白,以及職場經理級別管理者。 階梯學社目前設定「職前學院,職場必修,精英管理,成長選修」四個模塊,協助階梯青年們成長。
假設25歲左右畢業找工作,到60歲退休,那麼「階梯青年」的職場生涯將近40年。在近40年中,選擇在每一個職業階段做什麼工作,就相當於選擇將什麼工作安排在哪一段時間。
職業通道時間軸(圖源:吳靜《職業通道》)
而根據所處的職業階段,所需要的綜合能力和基本素質也是有所不同的。大部分職場成功人士的職業發展有規律可循,可分為職場起步期、職場升騰期和職場轉型期三個階段。
創造價值的職業通道S曲線(圖源:吳靜《職業通道》)
在每個階段,職場人要面對的目標不同,要做出的關鍵努力也不同。因此,跟隨前輩學習經驗,學習設定清晰的職場發展目標,學習匹配職場不同階段的能力是助力發展的核心能力。
小編:Annie, 那作為「職場前輩」, 在您的職業閱歷中,您覺得哪些職場經驗是值得職場年輕人借鑑的?
Annie:我覺得持久學習力非常重要,持久學習的能力可以幫助你獲得與時俱進的知識,方能更清晰的鑑別和決策。 另外技不壓身,我是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但我對市場營銷很感興趣,工作之餘就學習相關的內容,沒想到對於現在創業特別有幫助。
其次,人生要有目標,養成定製三年計劃的習慣,有了目標就可以不斷去調整自己往這個目標前進的步伐。最後,我覺得是讓自己具備主動引領變革的能力。「The only thing never change in life is change「 (世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變化」),唯有讓自己持久具備引領變革的綜合能力,這裡也包括了壓力管理的技能,受挫後積極面對和堅持的態度,唯有這樣才能持久的沿著自己設定的目標前行,獲得屬於自己認可的幸福生活。
小編:非常感謝Annie 今天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分享,最後能不能給我們分享一下,疫情後的人力資源市場會有怎樣的趨勢?
Annie:在這個信息轟炸的時代,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角度的信息和焦慮。其實大家不用太過擔心,國內的工作已經逐步回到正軌。今年一些行業,例如旅遊,酒店杭業會有影響;但也有很多行業在疫情中抓住了機遇快速發展。今年整體人力資源市場流動性比較小,30%企業凍結編制,一二線城市延緩面試,所以應聘者需要具備比較強的綜合素質,不僅僅是專業能力,還有自我管理,決策力等等。 今年比較重大的突破出現在了遠程工作方式上,這個工作模式積極的方面是讓企業減少了很多不需要的會議,但是遠程工作如何保證員工對會議指令和中心思想精準的理解與掌握?這就決定了目前的新型工作模式對員工技能要求會增加培訓市場的需求。人力資源培訓市場模塊,會隨著新型工作和溝通方向多元化,大家會更喜歡在線的深度學習。(撰稿人:張思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