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階梯
來源:恩典在線約稿 作者:陳約翰
主題經文:
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彼後1:5-8
引言:在教會裡,我們發現,許多弟兄姊妹對----信徒屬靈生命成長有個過程----這一屬靈實際,缺乏正確的認識。
會眾之間,對此規律,常常懵懂無知或視而不見;要麼,對他人屬靈生命提出高要求;要麼,不做任何要求。以致教會中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誤解與偏差,幹擾了會眾之間正常的屬靈關係,使部分弟兄姊妹陷入困惑、迷茫或虛假的平安當中。
那,聖經中對「信徒屬靈生命的成長」有無相關論述呢?
今天,我們就來查考主題經文,彼後1:5-8,看看聖經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一、兩種常見的錯誤。
與人身體成長的規律一樣,每個人屬靈生命的成長,也是循序漸進,逐步成長的。一個人不可能一信主,屬靈生命就一下子成熟起來;也不可能信主之後,屬靈生命一直處於某種狀態。
這本是非常淺顯易懂的道理。但在教會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弟兄姊妹並未真正明白和掌握這個道理。
1、隨意論斷他人的信仰。
教會中有些人喜歡隨意論斷別人的信仰,尤其喜歡揪住別人話語或神學認識上的一些偏差,來判定此人是否得救,並以此分門別類,拉幫結派。
教會中,我們當然不否認錯誤神學思想的可怕,也深知任由這些錯誤在教會中蔓延的危害;但有些時候,有些人過於緊張,把弟兄姊妹生命的幼小,當成異端加以排斥,以致傷害到一些弟兄姊妹的情感。這是非常不應該的。
我們舉個例子:有些弟兄姊妹信主後,由於得著神豐富的恩典,於是非常火熱,願意傳福音,願意服侍,到處講見證;當服侍有些果效的時候,也常常會有些驕傲,甚至得意。
有一定屬靈經驗的人當然知道,這樣的火熱與服侍還有不少是在老我和血氣之中。但此時,我們應當本著愛心,保護弟兄姊妹的火熱,然後適時地加以引導,循循善誘;而不是一上來,就劈頭蓋臉予以批評、指責,說他們的服侍是在老我血氣之中,並由此把他們服侍的果效一概否定。
另外,有些弟兄姊妹由於缺乏正確的神學裝備,對極端靈恩派的一些錯誤,無法分辨而火熱跟從,對此,我們也要謹慎應對。因為雖從表面看,這些弟兄姊妹的偏差與異端很像,但實則還是有區別----他們是無心犯罪,而異端是故意犯罪。對此,如果我們不加以分辨,一味地抨擊、打壓,很容易傷害到一些正在追求的弟兄姊妹。
所以,對那些屬靈生命還不成熟,但願意誠實追求的弟兄姊妹,教會應該予以愛惜、保護,而不是揪住他們生命中的問題,大做文章,打消其服侍的積極性。
在屬靈生命幼小或成長的過程中,有一段甚至較長的時間,我們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存在偏差,是很正常的現象,誰又能保證自己的認識完全正確呢?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對所有的錯誤都聽之任之,不採取措施。重點是我們要分辨,看看這些錯誤是由生命不成熟帶來的,還是由異端邪說帶來的。然後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2、信仰一直停留在初始的狀態。
教會中還有一些弟兄姊妹,自從信主之後,屬靈生命就一直處於初信的狀態,只是偶爾聚聚會,讀讀經,不肯也不願來追求生命的長進。他們藉口自己生命幼小,不肯去踐行神的話語,不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不肯追求屬靈生命的長進,不肯為主撇下世界;幻想維持這種初信的屬靈現狀,就可以進入天國。
這是另外一種錯誤。我們要知道,一個健康的屬靈生命必定是不斷成長的;如果一個人屬靈生命一直不成長,只能證明這個生命還處於封凍的狀態。
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狀態,要引起弟兄姊妹足夠的重視;因為如果屬靈生命一直不成長,將不可以進入天國。
不客氣地講,不少教會中都充斥著這種不肯長大的基督徒。對這樣的基督徒,教會要喚醒他們,告訴他們說:
約12:24-25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二、信仰成長的過程。
好,接下來,我們逐節來看看彼後1:5-8的經文,了解信仰追求應該有怎樣的一個過程。
1、信心。
信心,是我們信仰的起步,更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因我們不是憑行律法稱義,而是因信稱義。
教會中,由於大多數會友都是從無神論的背景下轉變過來,我們原本不相信這個世界有神,更談不上去認識和依靠他。
所以,我們屬靈的生命要得以成長,首先就要建立對這位看不見、摸不著之神的信心。我們要相信神的存在,相信神的大能,相信神的慈愛,相信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確為我們死了,洗淨了我們的罪。
來1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說實話,要真正信有神,並非易事,我們要通過不斷地聚會、聽道、讀經、禱告、經歷,讓聖靈在我們裡面動工,我們才能慢慢明白並建立對神的信心。
2、德行。
當我們有了一點信心之後,我們就要逐步改變我們的行為,建立好的德行。
因為我們既已相信神的存在,了解神的大能,知道人活著不是為今生,而是為永恆,我們就要聽從神的話語,建立自己的德行,一步步除掉自己身上的惡習。
這就是因信心而有的行為,也可以理解為,用德行來證明自己的信心。
雅2:26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3、知識。
接下來,我們就要擁有屬靈的知識。
屬靈的知識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不可或缺的。現在有些人,由於看到理性的缺陷,或發現有些神學對人的捆綁,就以此反對神學學習,走向神秘主義,甚至提倡反智主義。這些觀點都是非常錯誤的。神從來沒有廢去人的理性,神要人運用祂所賜的理性,去建立和學習屬靈的知識。
無論是對從無神論背景下轉化過來的會友,還是對從小就信主聚會的弟兄姊妹,學習神學知識都是十分必要的。因為神屬靈的知識和人的本能與世界所要教給我們的知識,都相去甚遠,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學習真正屬靈的知識,先是知道,而後理解,再然後慢慢把這些屬靈的知識變成我們的價值觀。
倘若從事世俗的工作都需要學習,從事屬靈的侍奉就更需要學習了。每一個有一定信心和行為的基督徒,都應該積極參加屬靈知識的學習,學習神的話語,了解神的意思。只是,這種學習不一定非得上神學院。
4、節制。
接下來,我們要學習的功課是----節制。
首先,我們要節制自己的各種欲望。以自我為中心的各種欲望,是引發我們犯罪的根源;所以,我們要學會有節制地生活,遠離各種肉體的貪戀。
羅8:6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
其次,我們要節制一些我們認為好的東西。
對於壞的東西,我們不需要節制,而應遠離;人所需節制的,都是自己認為好或重要的東西;包括我們的信仰追求或善行。因為不經意之間,我們就是在為自己做,而不是為主做了。
傳7:16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
就我們所知道的,我們還是不知道。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在神的面前,我們要謙卑,要承認自己的無知,要學會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信仰。
再次,基督徒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控制自己行事的邊界,凡事要有尺度;要甘心為主的緣故放棄自己本可行使的權利。
林前10:24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5、忍耐。
現在要學習的功課,就是忍耐了。
當我們知道一些屬靈的知識,也明白要有所節制的時候,我們屬靈的生命就有了一定的長進了。接下來,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忍耐。
此時,我們可能正在遭遇試煉。試煉中,我們想,或者已經,通過自己天然的能力進行過努力,但,結果卻並不如意;所以,我們要學習忍耐。
我們開始認識自己的無能。我們發現,憑自己的力量,實在不能改變什麼,我們只能仰望、依靠和等候神的恩典了。
羅5:3-5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6、虔敬。
當神帶領我們行過死蔭的幽谷,讓我們在忍耐等候中,看到了祂奇妙的搭救,我們就終於認識並親身經歷到神的慈愛和大能,從此越發堅信神話語的信實,我們就對神自然生發出虔敬之心。
因著這份虔敬之心,我們願意主動按照祂的旨意去行,凡事願意尊主為大,時時以神為中心,敬虔度日。
在患難中,我們也看清了世界和貪愛世界者的結局;因此,我們不再貪戀世界,開始慢慢學習虔敬度日。
約一2:17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7、愛弟兄的心。
當我們在神面前有了虔敬之後,接下來,我們要學的,就是愛周圍的弟兄。
坦率地說,基督信仰中,最難學的就是「愛」了----這也是使徒彼得把「愛」放在最後的原因。因為這種愛是超越自身的愛,是要為別人舍己、捨命的愛。
約一3:16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這種愛,是天上來的愛,如果不以認識神為前提,是絕對不可能有的,它與世俗之愛似乎有一些共同之處,實則有天壤之別。
這是完全包容、完全饒恕、完全順服的愛。這種愛是完全以別人為中心的,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別人的益處。
8、愛眾人的心。
更進一步,使徒彼得說,我們不僅要愛主內的弟兄姊妹,還要去愛那些不信主的人----這是信仰的最高境界,也是愛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有些人所稱的「博愛」。
這種愛,是對全人類的愛,是出於完全體認造物主的感受,從我們的內心深處,生發出對所有受造之物的愛。這種愛帶著深深的憐憫。
我們愛,不是因為這些世人可愛,或者他們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而是由於我們完全體會他們的感受,完全接納他們;但一想到,因著罪,他們已與神隔絕,並將承受永遠的刑罰,我們的心裡就憂傷,就願意犧牲自己,去憐憫他們,呵護他們,只求他們能夠心意迴轉,與父神和好。
當我們用這樣的眼光去看待周遭每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就真的如主耶穌一樣,願意為每一個人捨命了。此時,我們的生命,也就得到了完全的升華。
三、環節說明。
對於以上八個環節,我們還有三點需要說明:
1、關注點的轉化。
不能否認,每個人的信仰都是從關注自身得救開始的。當我們開始接觸信仰,知道有天堂、地獄之後,我們首先關注的,是自己如何得救,這無可厚非,也不是什麼錯誤。
所以,信仰的前五步,我們的關注點都是在自己身上,都是在自身的修為當中,我們不斷地煉淨自己,不斷求神帶領我們過聖潔的生活。
但從第六點開始,我們的目光開始轉向神了。我們開始認識到,神才是一切權柄、聖潔、榮耀的源頭,我們知道靠自己不行,我們開始注重自己與神的關係,並願意凡事遵照祂的旨意而行。
而到了第七和第八步,我們的目光開始轉向他人。當我們明白和享受到神的愛之後,我們就開始用神的愛去愛弟兄姊妹和周圍的每一個靈魂了。
我們注意到,神所定規的法則,是帶領人一步步從自我轉向神,再由神轉向他人。不得不說,神真是奇妙的神。祂所定的步驟是何等地合理和有智慧。
以自我為中心,是人類所有罪的根源,但會眾們如何明白、理解並去除這個罪根呢?許多人在這方面做了極多的嘗試與研究,但感謝神,回到聖經當中,神給了我們最智慧的方法。
有些個人或宗派一開始就教導初信者不要以自我為中心,不要人意血氣,不要為自己做,而要為主做,但初信者無法明白這裡面的奧秘,搞得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
而有些教會一開始就要求弟兄姊妹去追求愛,但愛來愛去,許多人還是在人意血氣當中,因為他還不明白神的愛,是怎樣的一種愛。
感謝神賜個我們這八個步驟,這方法既不難懂,又容易操作;既不著痕跡,又不牽強附會。真是感謝神的智慧!
2、並非完全獨立分開。
當然,我們也不是說,每個人的信仰追求都是嚴格按照這八步來走,像學生上學一樣,一個年級一個年級地上。
客觀地說,信仰追求的過程要遠比我們所講的複雜得多,有些時候,是一課一課地上;有些時候,是許多功課一起上,並沒有明確的界限。
但總體而言,屬靈生命的成長還是符合這些階梯的。
3、循環交叉。
以上的八步並非一次學完,終身受用。這些步驟或功課,有時是循環進行,不斷加深;有時又彼此交叉,互相配搭。總之,神的目的是讓我們不斷更深明白每個功課的屬靈涵義。。
比如,當我們初步完成了愛的操練,可能又會重新回到信心的功課。但此時,神所操練的,是我們更深、更廣、更大的信心。
四、信仰成長的動力。
最後,我們要來看看,促使我們進行信仰追求的動力。
1、錯誤的動力。
為了得到屬世的名利;為了得到屬靈的恩賜和權柄,想得人的榮耀,或得著天國。
弟兄姊妹,我們要知道,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使我們去天國。我們得救,完全是神的恩典,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做成的,我們要放棄憑行為稱義的潛意識。
我們之所以追求屬靈生命的長進,絕不是因為我們這樣做,就能得著天國。否則,我們將變得十分功利,並容易被邪靈引誘。
2、神的拯救。
我們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完全是因為神先拯救了我們。正如使徒彼得所說:
彼後1:3-4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份。
所以,使徒彼得的邏輯是,既然神拯救了我們,所以,我們要努力回應神給我們的愛。
彼後1:5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殷勤。
結論:說以上八步是我們進入天堂的階梯,並不為過。
我們應當熟練掌握並運用這些階梯,在自身追求,或牧養別人時,能抓住不同階梯的側重點,使自己和他人的屬靈生命都能良性成長。
惟願每個弟兄姊妹都能按照聖經的教導,造就自己,造就他人。阿們!
假如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並分享給朋友,一個小小的舉動,帶來無限的祝福)
【001】關於微牧之歌
【002】關於「愛在神州」以及「禱告影片」
【003】關於「內在醫治釋放系列」
【004】支持我們
【005】猶太節期
---------------
友情鏈接
以薩迦恩典傳媒 (公眾號:jesusgrace77)
大衛鑰匙音樂事工(公眾號:Davidkeys155)
新造人啟示(公眾號:xinzaoren)
以色列的彌賽亞事工(公眾號:messiahofisrael_min)
捷沃芮營銷 (公眾號:jwarriors12M)
10元
「愛在神州」需要您的支持
你的每月認獻十元,是支持我們走禱及影片拍攝的力量,
也歡迎你用禱告加入愛在神州的事工上。
支付寶認獻帳號:19280571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