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搞怪/毒雞湯...咖啡品牌都是怎麼做廣告的?

2021-03-04 數英DIGITALING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至後臺申請授權


每個人都有與咖啡相關聯的生活場景 —— 

一早醒來,聞到咖啡香才算真正被喚醒;
上班前,喝了咖啡才覺幹勁十足;
獨自辦公看書看電影,也要配一杯享受時光;
周末約上好友,當然也不能少了咖啡...

很大程度上,咖啡是感性的文化層次上的消費。而文化屬性有天然融入生活的優勢,所以呢,喝咖啡順理成章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就好像,你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總喝星巴克,在品牌傳播的認知和社會氛圍襯託下,它和生活聯繫在一起也是 make sense。

這樣的話,現在咖啡品牌都是怎麼做廣告的呢?

抱著好奇,看了不少廣告後發現:講故事、還原咖啡生活場景、倡導咖啡生活,創造情緒共鳴...或許就是這般神奇的浸入式魔力,為觀眾創造出一杯咖啡帶來的想像空間,成為連結消費者情感的有力裝備。

接下來,逐一和大家分享這些好看的咖啡廣告。

咖啡文案,它們看起來好像很懂生活。

很多人說,現在都沒有人在有耐心讀長文案啦。大家都在趕時間,希望文字越少越好。

然而,對於擁有文化屬性的咖啡而言,不管再長的文案,好像你也願意靜下來洗耳恭聽。就好像臺灣奧美為《左岸咖啡館》創作的一系列經典文案,運用了年代、人物、情節為讀者創造了一個個身臨其境,頗具回味的咖啡館場景。

在左岸咖啡館品牌創立時將其定位為一家「法國塞納-馬恩省河左岸的一間文人匯集的咖啡館」,有人讚許將品牌塑造成平臺的想法進行傳播很內涵討巧;而有些人也表示不能完全苟同虛化層面的定位。

因此,左岸咖啡館成了品牌界的少數派,打破千篇一律 —— 既然咖啡館本身就是個有故事的地方,那就充分發揮它的文化屬性。

《下雨喝一下午咖啡》

臺灣奧美經典文案:《左岸咖啡館》系列

聊賴的午後,
我獨自走在蒙巴那斯道上,
突然下起雨來,
隨手招了一輛計程車,
滿頭白髮的司機問了三次,
「要去哪?」
我才回過神。
「到……」
沒有預期要去哪的我,
一時也說不出目的地。

司機從後照鏡中看著我說,

「躲雨?」
我笑著沒回答。
雨越下越大,
司機將車停在咖啡館前要我下車,
笑著說,
「去喝杯咖啡吧!」
他揮手示意我不必掏錢了!
來不及說謝謝,
計程車已回到車隊中。

走進冷清的咖啡館,
四名侍者圍坐一桌閒聊著,
看到我後立刻起身,
異口同聲的說「躲雨」? 
我笑著不知該如何回答,
午後一場意外的雨,
讓我一下午見識了,
五個會「讀心術」的人,
喝了一下午的咖啡。

《水杯與咖啡杯,距離五英寸》

那位在咖啡館門口,
就可以將帽子 ,
穩穩的擲在衣帽架上的中年人。 
選定座位前,
兩度逡巡各個角落, 
最後還是停在靠窗的位置。

不過,
並沒有立刻坐下。
先是調整桌椅 ,
然後將糖罐移到桌角,
才緩緩入座。
和我上一回見到的相同:
他把水杯與咖啡杯挪過來,
移過去,
試了幾次,
才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安排。
普通人喝兩杯咖啡的時間, 
他只喝了一口
每喝一口,
又復重同樣的動作;

調整水杯與咖啡杯的距離,
他的舉動勾起服務生的好奇。
於是問:「你在...做什麼?」
他好象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不停的移動水杯與咖啡杯 ,
「我……」起了話頭又陷入沉思。
一陣長長的靜默後,
「我在...」
他指著自己,
認真的說著:
「我在喝一杯咖啡!」

在較為傳統的文案時代,好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沉澱,愈發值得再度拿起揣摩。少了當下的浮誇與功利,更多的是文案表達的純粹力量和內涵。

有人說,老牌咖啡館適合慢慢講故事,對於想打出差異玩出花樣的品牌而言,趣味完全可以加碼在文案風格上,尤其是雞湯類文案。

來自臺灣的咖啡品牌 DyDo 同樣也是故事性文案,但不同的是 DyDo 將產品特性融入文案,字裡行間構築了生活小哲學,朗朗上口,記憶性更強,傳播度更高,能夠引起更年輕消費者的共鳴。

DyDo 咖啡 — 空白篇

當腦袋變成白的,就把黑的,倒進肚子裡。

在開會時常翻白眼吐白沫的人,
應該會影響考績吧?

所以只要是醒著的人就能得到賞識,
真的也是沒辦法的事。
光是維持清醒就真的不簡單了,
如果要再讓老闆做出
「哇賽,連這種事你也想得到啊」的表情
可就更難了。

但是說不定你只要把DyDo
醇黑咖啡裝進肚子,
就好像腦袋也被灌進墨水,
然後就保持清醒
等外太空飛來一支筆就好了。

DyDo 咖啡 — 面試篇

面對主考官,拿出笑容前,先拿鐵。

笑真的是老天非常沒有邏輯的發明,
只需要把嘴角往臉頰上輕輕一提,
如果又加上俊俏美麗的臉,
簡直就是武器了。

所以在面試的時候,
千萬要記得用盡擠出鮮奶的力氣,
擠出一張」我錄取了」的笑臉來,
或者面試前,
先喝一瓶也是用擠出來的鮮乳
調製成的DyDo拿鐵咖啡。

這樣子的話,
我想你的笑會變得更濃,
對方的心防應該也會被你
炸出一個很大的洞吧,
真是不可思議。

同樣是灌了一碗職場雞湯的 KFC 咖啡,以#不冒泡,沒機會# 簡單直接的口號,與畢業生和職場新人進行了傳播溝通。

KFC《咖啡職場圖鑑》,#不冒泡,沒機會#

畢業前幻想了無數種成功的未來,
工作後發現過好現在才是正解。

沒事冒個泡,
萬一被看上了呢?

就算只有上班的命,
也要有一顆上天的心。

除了勵志雞湯,還有不按套路出牌的「毒雞湯」咖啡文案。此類文案適合網際網路傳播,亦可稱為「段子式文案」,抖機靈的神轉折讓人過目難忘,也更符合目前網際網路社交環境下年輕人的傳播喜好,適合社會焦慮人群服用。(《看完UCC咖啡的這波毒雞湯,感覺整個人神清氣爽》)

UCC 咖啡文案

每當你下定決心要存錢的時候,
身邊就會有人要你對自己好一點。

沒有人能讓你放棄夢想,
你自己想想就會放棄了。

如果每個人都懂你在想什麼,
那你是一個多平凡的人啊。

一切順利就覺得自己真行,
遇到麻煩事就怪水星逆行。

隔著屏幕,用一杯咖啡「治癒」你。

咖啡與生活密不可分,如果要說咖啡廣告做的好,那麼它們一定懂得如何引發共情,且擅長用內容安撫人心 —— 觸達心靈的情感、文藝小確幸、亦或是苦悶吐槽,無釐頭幽默...看起來都很不錯。

而在咖啡廣告中,臺灣地區以極具辨識度的文藝調性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更不要說有些幸運的品牌還有桂綸鎂這樣的代言人。

City Cafe 是 7-11 旗下的便利店咖啡品牌,從 2007 年至今,桂綸鎂和 CITY CAFE 已經一起走過了十個年頭。品牌廣告語由最初的「整個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館」變為「在城市,探索城事」。在桂綸鎂的代言加持下,每年的咖啡廣告也是創作出了鮮明的風格。

2017 年 City Cafe 「一分鐘探索影展 城市之間」


《2017 City Cafe 一分鐘探索影展 》

建立在「一分鐘探索影展」的主題上,從生活的不同角度出發,通過桂綸鎂的專業演技,將廣告中的生活角色演繹得鮮活起來,探討我們與生活相處的種種,是個值得反覆回味的咖啡廣告。

看完去年的展,City Cafe 今年出了一本夏日特刊,專為你緩解夏日煩悶時的各種不適。「當夏天太熱太有事,只要一杯冷靜就能無畏」,明快的畫風加上特別的拍攝手法,調味雜誌風格的生動文案,將夏天裡每個人都可能有的小心思「吐槽」得細膩有趣,讓人不禁一笑。

2018 CITY CAFE X SUMMER ISSUE 

《2018 CITY CAFE X SUMMER ISSUE》 

同樣為了安撫生活中的苦悶和小確喪,麥肯臺灣在 2017 年初為臺灣全家店內咖啡產品 Let's Cafe 所做的戰役「美好生活的 100 種線索」(光聽主題就已經覺得美好了),每則平均不到 20 秒的短視頻,將享用咖啡的輕鬆時刻提升為與內心自我的對話和小互動。從官方宣傳的文案來看 —— 

忙碌的生活,錯過了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忽略了許多美好的場景。
然而,美好的線索無所不在,放慢腳步,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美好。

臺灣全家 Let's Cafe:#美好的100種線索

販賣生活方式的咖啡在日常點滴中抓人心,可以讓你眼前一亮,也可以給予如沐春風的心情。有趣的是,這次主題同時也向消費者徵集了 100 條美好線索,內容產出溫馨有愛,讓 UGC 講故事,進一步培養了情感聯繫。

在冬日的美好線索後,2017 年夏天全家咖啡推出新品酷繽沙,同樣由麥肯臺灣打造了三支臺味十足又很「有梗」的廣告片。進入夏天的「流汗結界」,面對酷暑驕陽咖啡能讓你在炎炎烈日依舊保持淡定——

臺灣全家 Let's Cafe — 夏天就是要酷繽沙

《臺灣全家「有梗」廣告:夏天有一種熱,是媽媽覺得你會冷》

便利店的咖啡品牌如此用心在做廣告,那麼傳統的咖啡飲料品牌呢?

相信看了臺灣左岸咖啡館的文案後,你一定好奇那它們的 TVC 都是怎麼拍的。2017 年,左岸咖啡館為更換產品新包裝邀請 ADK 臺灣聯手羅景壬導演共同完成影片《法國人說》三部曲,貫徹了品牌多年來以「法式」為核心進行傳播, 將法國文人那些關於「愛」的絮語展開成三個短小的故事。

不說產品,只講故事,這廣告分明就是某個浪漫電影中恰好發生的一幕。據了解,為了達到電影級的精緻效果、也為了讓觀眾感受沉浸式的廣告體驗,羅導在拍攝時特別選用底片以保留電影畫面的質感,從濾鏡色彩,畫質,取景、手法、人物神態動作、甚至是一首契合心境的背景音樂等,每個細節都做到環環相扣,因此才讓整部廣告很耐看,如同你在品嘗一杯濃鬱的咖啡。

當然,也有些咖啡廣告是認真想讓你提神的。

去年肯德基推出現磨冰咖啡,圍繞「冷」出發,邀請薛之謙為冰咖啡拍攝了廣告,片中薛之謙所演繹的冷笑話,確實令人感覺冷颼颼....

肯德基《人生是個冷笑話。》

同樣有些冷冷調的,還有今年四月麥當勞海外為 McCafé 推出新品冰龜瑪奇朵而發布的三支簡單幽默的廣告短片。

可以說是非常生動地演繹了「當我喝咖啡時,請不要打擾」的忘我時刻,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淡定,所形成的奇妙靜默反而讓大家對新品產生了更多期待,真有這麼好喝嗎?你不信?那買杯嘗嘗吧。

麥當勞《Nothing Comes before Coffee》


最後,說了那麼久的咖啡,怎麼能少了星爸爸。也許是國內知名度和線下實體店優勢,星巴克中國的傳播重點似乎更多放在新品推廣和產品革新。從季節限定咖啡產品,到今年推出會錄音的星禮卡,以及每年傳播一番的星巴克月餅...為了打造星式「網紅產品」,微博和微信成了星爸爸青睞的傳播陣地。

天貓小黑盒×星巴克:會錄音的星禮卡


除了中國特有的社會化傳播國情,星巴克美國在本土的玩法上則更有趣新鮮,一高興起來就連載個動畫片,讓你來追劇。

星巴克系列動畫《1st & Main》於 2016 年正式上映,一言不合做動畫的星巴克找來了《辛普森一家》的三位編劇 John Frink、Joel H.Cohen 和 Rob LaZebnik,製作了這部每集時長 60 到 90 秒的畫風可(gu)愛(guai)小短片。目前,《1st & Main》動畫已連載完畢,在 YouTube 上單集點擊量平均高達 30 萬次。

星巴克迷你動畫短劇《1st & Main》



在星巴克的咖啡場景中,都在發生些什麼?帶著好奇,《1st & Main》可愛動畫演繹出了老主顧和星巴克咖啡師們的日常,大家在星巴克有自己的空間和生活,並且在這裡找到了舒適的契合點,就好像是消費者與這個品牌間接所產生的奇妙關聯。

看了這麼多咖啡廣告,不難發現,咖啡品牌正在讓消費者成為品牌故事中追劇的人。每年的系列廣告、主題傳播、或是產品更新等,品牌講故事的做法無外乎是讓大家感受到品牌的新鮮感和對生活的新認知,就好像不論第一季第二季的情節總有亮點可循。

而這些與生活緊密相連的亮點,則是每個品牌對生活的理解和價值觀。到後來,你選擇什麼樣的咖啡品牌,更可能因為認同品牌價值觀和倡導的生活理念而,相較口感,精神共鳴在此刻似乎來得更重要了。

數英原創內容

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 否則視為抄襲

點擊【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文章、優秀項目、業界招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美妝廣告不賣護膚品「賣雞湯」?
    他們賣的其實是精神圓滿、更美好的生活和希望。
  • 轉發能賺錢廣告或違法 「毒雞湯文」為何仍有市場
    轉發能賺錢廣告或違法 「毒雞湯文」為何仍有市場 原標題:   調查動機  雞湯文,是一些所謂勵志、情感類文章的統稱。其實,此類文章最早被稱作「心靈雞湯」,其中倒真有一些思考人生、勵志的文章。
  • 桂綸鎂&CITY CAFE:如何讓你的廣告秀出文藝範?
    面對職場中的種種挑戰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出發還是不出發也這是每一個職場人都會面對的問題這支桂綸鎂拍的CITY CAFE最新咖啡廣告再次用桂綸鎂和咖啡的故事事實上CITY CAFE的廣告一直很洞察職場人的心理而從2007年和品牌結緣後桂綸鎂就一直是City Cafe的代言人她的身份也從文藝青年灑脫轉變成一個職場人
  • 腦洞清奇的毒毒毒毒毒雞湯廣告,劇情一百八十度大反轉!
    彥祖喵今天給你們分享一個腦洞清奇的日式毒雞湯廣告
  • 《大學生來了》裡大張偉段子升級,毒雞湯句句戳心!
    不僅有事沒事給網友來碗心靈毒雞湯,還和薛之謙並稱:「南薛北張」。看看大老師這些年參加的綜藝節目,數量之多簡直令人震驚!好好當一個歌手不好嗎!從2013年湖南衛視的《百變大咖秀》開始,大張偉一發不可收拾的開啟了綜藝鬼畜模式。
  • 咖啡雞湯
    好一個四兩撥千斤。單從藝術審美角度來看,周立波這個觀點挺無聊的,雅俗既是一對冤家,也要共生,不然怎麼能透出你周立波的雅呢。事實上,隨著周先生的走紅,你發現他連自己鄙視的大蒜都不如。中國的文藝發展,常常糾結於雅與俗、藝術與商業這兩個無稽鳥的層面上,並且截然對立,都是往極端走,這是一個藝術最低端層面的糾結。這個問題說起來沒完了,本文按下不表,我想說的是咖啡。
  • 毒雞湯不分男女卻分人,你能分辨心靈雞湯與毒雞湯的好與壞
    以前吧,我總覺得毒雞湯是針對女性設計的,男孩不會中槍 所以不存在男性毒雞湯,後來我發現是我的思維方式過於固化,男性毒雞湯一直在侵蝕著我們的思想。毒雞湯歸根結底就是一種指向性的行為準則和思想暗示,如果說女性毒雞湯是在提倡女性~享受權利,不盡義務,變得自私,雙標,拜金,脫離自我約束不斷索取卻很少付出。
  • CITY CAFE不僅做咖啡,還做品牌「公開課」
    品牌slogan升級,溝通重點從「全城隨時隨地可以享用咖啡」,變為「享受咖啡的同時,要與消費者做一些美好的城市探索」。這一升級改變,恰好詮釋了品牌健康成長的兩個重要發展階段。桂綸鎂早年在「左岸咖啡館」廣告中出演女主,自帶咖啡文藝氣息。2007年拍完《不能說在秘密》大火後,她被CITY CAFE籤下合作至今,與品牌一起走過了十多個年頭,中間沒有換過代言人。可以說桂綸鎂多年長青的人物形象,已成為CITY CAFE 至關重要的品牌資產。▼
  • 來,幹了這碗「毒雞湯」!
    近幾年,「心靈雞湯」一詞似乎帶上了越來越多的貶義色彩,「毒雞湯」段子和表情包異軍突起。很多人笑稱,看完這些「神轉折」的句子,感覺整個人都豁然開朗了,似乎這些才是人生的「硬道理」。憑藉簡短的話風和抖機靈的勁頭,年輕人青睞的「毒雞湯」,已經與朋友圈裡父母那輩熱衷轉發的「暖湯」分庭抗禮。
  • 左岸咖啡最新廣告,文案依舊撩人
    有沒有這樣一個咖啡品牌我們雖然從沒品嘗過它的味道但卻能時常品嘗到它的文案甚至可以說
  • 毒雞湯女王:「王默默」,毒雞湯的危害,你不得不知!
    #毒雞湯出賣焦慮便也成為一種營銷手段,例如前些日子曝出有關「咪蒙」事件的消息,而在最近在抖音有一名博主火了,她就是教人們如何在婚姻裡主事的王默默,擁有三百多萬的粉絲量,與其說是火,不如說是被人噴火的,而因此她也有了「毒雞湯女王」的稱號,而在抖音打開她的主頁大多是:「如何在婚姻中……」的視頻,查看視頻點讚的用戶也絕大多數是女性,但這背後卻又只是一一組黑心團夥精心排演的戲而已
  • 毒雞湯祖師爺王爾德語錄
    【觀察者網 肖晟仕/編譯】最近掀起了一陣反雞湯風潮,比如「為了不淪落回萬達當太子爺,王思聰多努力地創業」,還有植入了毒雞湯的飲料瓶、以毒雞湯為賣點的「喪茶」等。其實,早在19世紀,就有一位毒雞湯達人,他就是愛爾蘭作家、詩人、劇作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奧斯卡·王爾德,他留下的毒雞湯語錄,至今聽來仍振聾發聵,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吧。
  • 你是否被短視頻,毒雞湯而誤導呢!
    短視頻毒雞湯 , 是販賣你的焦慮,還有就是講一些沒有意義的什麼感情觀 經濟觀 今天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認真讀完。如今短視頻行業是訊飛突進啊,網絡的信息也各式各樣的 ,相信大家手機都有抖音,快手,QQ看點一系列視頻軟體.
  • 一顆馬鈴薯煲的「毒」雞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曾經的「心靈雞湯」 反其道行之變成了「毒雞湯」IG帳號「Truth Potato 」以馬鈴薯為主角
  • 被毒雞湯洗腦的女人們,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他說這種文章都是用來哄女生的,為了營銷化妝品口紅衣服包包而已,你們就別整天看這些毒雞湯了,整天腦子裡都是毒雞湯,讓我別再讓他看了,實在想讓他看的話就截圖標出重點再發給他。並且說現在的女人愛花錢、愛矯情、還說什麼現在是女權主義,真的是就是被毒雞湯洗腦了吧,一點都不現實。
  • 左岸咖啡新廣告《無目的拾光》,畫面清新,文案治癒……
    廣告以小清新拍攝手法貫穿始終,一個人「慢」下來是所有人的嚮往,面對高頻率生活的工薪一族,能閒下心來,享受一杯咖啡的時間,實屬難得。左岸這次注意到人們的生活健康習慣,推出無加糖拿鐵,也是抓住了健康消費的營銷理念,促進都市人都能從咖啡裡品味到生活的真諦。
  • 2021年江蘇衛視廣告怎麼做?江蘇衛視全新綜藝節目廣告資源
    2021年江蘇衛視廣告怎麼做?江蘇衛視全新綜藝節目廣告資源 9月21日下午,「2021,合荔向未來」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電視資源推介會在南京召開,吸引千餘名客戶代表和媒體同行參加,取得圓滿成功。
  • 砸爛資本家的毒雞湯
    馬雲的毒雞湯如果在二十年前忽悠一下進城務工的小鎮青年,還是有用的,但是現在年輕人誰吃你這一套?馬雲灌雞湯翻車不是一兩次了。2015年,馬雲在韓國一電視節目中談及最後悔的事一度哽咽,他說後悔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陪家人,如果有來生絕對不會這樣了。
  • 《四疊半神話大系》好辣一碗毒雞湯
    突發文藝病的時候,每次能夠自我認可的點,或多或少會落在失意+自大上。突然堅定的認為生活在別處、認為自己高於自己的命運。懦弱、失敗、狹隘、矯揉造作。對行動能力高,賺錢能力強的人深深不屑:「你拿都是下三濫的把戲,惡魔」懦弱的人如是說。看似安貧樂道,實際上根本不知道富裕是什麼,也根本沒有想過實現夢想的滿足感。自己的生活一團糟,但朋友過的不錯。
  • 聊聊《三十而已》的那些毒雞湯
    於是有網友調侃道:這部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不管女人多優秀,男人都還是會出軌的。但事實上卻是,如果我們硬要活成「顧佳」,那最後的結局,很有可能是把自己逼feng,然後什麼也沒做成。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三十而已》的那些毒雞湯,有多少反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