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湯婆婆的原型是誰嗎?這得先聊聊美劇《獵魔人》和配套遊戲《巫師》,因為獵魔人世界裡也有湯婆婆的原型。
《獵魔人》講述了一名獨居的獵魔人,靠獵殺妖怪賺取賞金。劇裡的妖怪看著都眼生,什麼人臉蜘蛛怪啦、吸血妖鳥啦……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經妖怪。
我一直都以為是編劇腦洞大,後來才知道,哦,這是由波蘭小說改編的,大量借鑑了波蘭、俄羅斯等斯拉夫神話。
東歐民族複雜,並且斯拉夫神話原始又樸素,早期要靠口耳相傳,沒有體系,怪不得不熟。
不過硬聊還是能聊幾種的。
《巫師》系列遊戲中,沼澤深處住著神秘的「林中夫人」。她們是女巫三姐妹,精通黑魔法,控制周邊村民,讓他們定期供上童男童女。
這幾個女巫角色,來自波蘭、俄羅斯民間傳說裡的「巴巴雅嘎」。
巴巴雅嘎是住在森林深處的邪惡巫婆,相貌醜陋,坐騎是一個會飛的石臼:坐在臼中,想往哪兒飛,就往哪兒敲。
巴巴雅嘎住的小木屋是活的,窗子是眼睛,門是牙齒,房子底部還長著雞爪。
她只需要念幾句咒語,「雞爪小屋」就能自己走。
巫婆專治熊孩子,傳說兒童在森林迷路,就會被巴巴雅嘎拐走,變成她的盤中餐。波蘭、俄羅斯的小朋友如果太調皮,家長就會嚇唬他:「再不聽話,巴巴雅嘎就來吃你啦!」(我懷疑,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被嚇大的)
巴巴雅嘎可以說是斯拉夫神話裡的明星,在好萊塢大片中都當過boss。
這到這你肯定就猜到了,《千與千尋》中的湯婆婆,就是日本版的巴巴雅嘎。
據說,巴巴雅嘎和湯婆婆一樣,也會用食物引誘路人,用鳥作為分身。
而在《哈爾的移動城堡》裡,那座能走能飛的城堡,也長著四根「機械雞爪」。
在《巫師3》裡,有一位「血腥男爵」酒後家暴,致使妻子流產,結果被死嬰化成的惡靈鬧得家宅不寧。揭開真相後,玩家有兩種選擇,一是直接消滅惡靈,二是讓惡靈轉變為佑護家人的「家事妖精」。
「家事妖精」的設定,就是典型的東歐特色。在斯拉夫民間傳說裡,家族祖先會變成一種身材矮小、像小老頭一樣的精靈「多莫沃伊」。
咦,等一下,有點眼熟,這難道不是《西遊記》裡的「土地公公」?
傳說中,「多莫沃伊」還會隱身,人類的凡胎肉眼甭想見到真身,只能憑藉空房間裡的腳步聲,或是家裡的東西突然改變位置來判斷。
在俄羅斯人看來,家事妖精才是房屋真正的主人。他們總是躲在陰暗角落,注視著人類「住戶」的言行。
如果住戶乾淨整潔,言行得體,他就庇護他們,為之消災避禍;如果碰上懶散的住戶,他就會大半夜摔碎碗碟,或是故意踩踏地板製造噪音。
東歐民間會在門口或灶臺擺多莫沃伊的木雕,用來提醒自己注意言行。
傳說還有一個女版家事妖精「奇奇摩拉」,跟多莫沃伊經常被說成老兩口。她就長得比較怪了,「鳥面鳥足」的,住在火爐背後或地窖裡。
奇奇摩拉和多莫沃伊有很多相似之處:她會根據住戶的品行區別對待;她也可以隱身,得靠突然出現的長串溼腳印,才知道她剛走過。
美劇《獵魔人》中,主角傑洛特首次露面時,在沼澤地手刃的「人臉蜘蛛怪」也叫奇奇摩拉。不過它只是借用了名字,和「女版家事妖精」沒什麼關係。
現實中,Kikimora是蜘蛛家族的一個屬名,這類蜘蛛正是生活在俄羅斯、芬蘭等地的沼澤裡,這應該是劇中「人臉蜘蛛怪」的原型。
遊戲中,傑洛特調查礦工失蹤事件,認出是另一種妖怪「吸血妖鳥」在作祟。
按獵魔人系列的設定,吸血妖鳥尖嘴猴腮、面貌猙獰。它們本是人類女性,受詛咒變成惡魔,夜襲路人食其血肉。
歐洲許多地方都有吸血妖鳥(Striga或Strzyga)的傳說,源頭能追溯到古希臘。
希臘神話中有個女人被宙斯懲罰,變成貓頭鷹,稱為「思瑞克斯」(Strix),她在夜晚會發出悽厲的哭聲,被看作戰爭來臨的兇兆。
現在Strix也是林鴞屬的學名,鴞形目Strigiformes也由此衍生而來。
到古羅馬時代,思瑞克斯成了「吸血的貓頭鷹」,並一路北傳,演繹出不同的版本:有的說它能化身飛蟲,夜間吸食嬰兒血液;有的說它源自墳墓裡爬出的死人,靠吸血補充活力,除了變貓頭鷹,還能變狼、狗、貓。
東歐波蘭的版本,則認為它白天是女人樣貌,晚上就變成貓頭鷹吸人血。《獵魔人》中的吸血妖鳥就是根據波蘭版本設定的,也呼應最早的希臘神話中「吸血妖鳥由女人受詛咒變成」。
中世紀以來,有些歐洲教堂屋頂會蹲著一種名為「斯特裡戈伊」的有翼怪物雕像,它是吸血妖鳥在西歐的分支。
這樣是為了直觀地「教化」不識字的教徒,如果道德敗壞,化身惡魔,末日審判將在劫難逃。
到了15~17世紀,天主教曾在歐洲展開「獵巫行動」,除了各類巫師巫婆,吸血妖鳥也在黑名單上。
當時的標準是,長有兩個心臟、兩個靈魂或兩副牙齒的人,就是吸血妖鳥!一般人肯定不長這樣,但當時還真有不少「異端」人士被認作吸血妖鳥,被用酷刑處死。
到18世紀末,吸血妖鳥的傳說在英國、德國等地也流行起來,並逐漸分成兩支:一支保持「吸血貓頭鷹」設定,另一支與蝙蝠結合,也就是vampire的那一類吸血鬼。
總之,吸血妖鳥基本保持著它的吸血本性,威震四方。有一種植物獨腳金,因為寄生在其他植物根部吸取汁液,被稱作「植物界的吸血妖鳥」,它的拉丁屬名就是Striga。
《巫師3》的終極反派,是一群被稱作「狂獵」的幽靈騎士。他們身披骨骼盔甲,手持閃電長劍,騎骷髏戰馬,在暗夜裡殺人擄掠。
日耳曼和斯拉夫神話裡都有「狂獵」:他們是一隊幽靈獵手,會在嚴冬的滿月之夜,騎馬從天空中疾馳而過,進行「靈魂追逐」。
中世紀還真的有很多「狂獵出行目擊事件」的記載,被擄之人或是一下子移動到十幾裡地之外,或是肉身在原地,靈魂卻被帶走……
其實,古代歐洲各地都能找到狂獵的民間記錄,文字記載最早能追溯到11世紀。這些傳說中,狂獵都會夜行和逐獵,但「種族」並不固定,可能是幽靈、精靈、仙女、復活的死人……
這就給了影視很大的演繹空間,除「獵魔人」系列,《魔戒》的戒靈、《權力的遊戲》的夜王,原型都是狂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