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名篇線上看!盛小雲將帶來蘇州評彈之美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叩開藝術之門,品賞蘇州古韻評彈之音。本周日(11月29日)下午2:00,由蘇州評彈世家、評彈領軍人物、國家一級演員盛小雲帶來的「藝往情深——小雲說書蘇州評彈之美」 將在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劇院開演。屆時,引力播客戶端將進行同步直播。

本次活動由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文化館承辦。演出活動將由盛小雲通過講授、演繹等形式,給觀眾帶來一場高水準、高質量的評彈演出。作為蘇州評彈的領軍人物,盛小雲出身評彈世家,擅說《啼笑因緣》《遊龍傳》等長篇;代表作有中篇彈詞《大腳皇后》《雷雨》《繡神》和彈詞開篇《鶯鶯拜月》《姑蘇水巷》《楓橋夜泊》等。她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風格特色,曾獲全國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對象等榮譽。

自2016年起,市公共文化中心就推出了「藝往情深——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藝術普及演出」的系列品牌活動,旨在通過「講、演、面授」等藝術傳播形式,將高雅藝術、非遺、民俗文化等優秀藝術舞臺類作品帶到市民身邊,讓市民零距離感受藝術之美。今年10月,該品牌活動開篇演出「藝往情深——吉他專場彈起六弦琴」亮相,獲得廣大群眾的歡迎,現場400多個座位不僅很快被預約一空,線上直播觀看也達到20多萬人次。

相關焦點

  • 【ALAC研修】我院特聘導師盛小雲講蘇州評彈《雷雨》
    盛小雲在講座中盛小雲首先給學員們介紹了蘇州評彈。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語方言徒口講說表演的漢族曲藝說書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及江、浙、滬一帶,四百年來名家輩出,歷久彌新,長盛不衰。蘇州評彈有說有唱,大體可分三種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單檔,兩人的雙檔,三人的三個檔。演員均自彈自唱,伴奏樂器為小三弦和琵琶。
  • 《不曾遺忘的符號》蘇州評彈與搖滾重臨西湖
    搖滾樂隊痛仰來到杭州,與被譽為「評彈皇后」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盛小雲合作,結合蘇州評彈《白蛇傳·斷橋相會》選段,全新演繹其代表作《西湖》,完成了一次古今對話。  評彈與搖滾因西湖結緣  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蘇州方言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
  • 聽小雲說書,賞評彈之美
    盛小雲在現場講述、展示蘇州評彈。記者 張健攝「藝往情深」藝術普及演出贏得贊聲一片本報訊(記者 姜鋒)叩開藝術之門,品賞評彈之音。昨天下午,藝往情深——小雲說書·蘇「州評彈之美」在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劇院開演,著名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盛小雲現場講述、展示蘇州評彈之美,贏得贊聲一片。本次活動還通過引力播App進行直播,近20萬名觀眾線上同步感受蘇州評彈的魅力。本次活動由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文化館承辦,姑蘇文化名家盛小雲工作室協辦。
  • 兩會問吧|文化傳承與創新,蘇州評彈大師來與你聊一聊
    「網友的提問我都很認真地看了,抽了中午吃飯時間給大家趕緊回復,不能讓網友等得心急。」昨天,交匯點「兩會問吧」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蘇州評彈學校副校長盛小雲作客,她一來就引來了眾多網友的熱烈提問。傳統文化怎麼傳承,傳統文化在中考中如何體現……盛小雲委員第一時間與網友進行互動。
  • 盛小雲:李安導演心中完美的「王佳芝」
    盛小雲本姓陳,原名陳紅衛。父親陳瑞安是上海青浦人,蘇州彈詞演員。母親盛玉影是浙江平湖人,也是蘇州彈詞演員。盛小雲帶來了一本珍貴的相冊。開篇,就是她在蘇州拍下的百日照。那個年代,許多優秀的傳統藝術都被禁演,評彈也被稱為「靡靡之音」而受到重創,許多著名評彈藝人也從臺前走到了「幕後」: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蔣月泉、姚蔭梅、張鑑庭被派去看大門,當時有人戲稱,上海評彈團的門是最值錢的;蘇州評彈團的薛小飛、王月香,可能因為「中氣足」,被派到蘇州燈泡廠吹燈泡;盛小雲的父母當然也沒逃過這一劫,他們被下放到蘇北射陽農村,帶著剛滿10個月的盛小雲。
  • 崑曲、蘇州評彈跨界說唱搖滾 網易雲音樂打造「國粹潮音」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盛小雲認為,酒香也怕巷子深,要為年輕人量身定做一些作品,走近他們。在評論區,這次大膽的破壁創新,讓蘇州評彈在年輕網友中「出圈」。盛小雲一直希望與流行音樂等潮流元素合作,而這次合作能夠藉助痛仰樂隊的粉絲影響力,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聽到蘇州評彈。此前播出的《夢回牡丹亭》中,90後青年崑曲演員劉煜與說唱歌手GAI周延在蘇州園林完成跨界合作。
  • 滬蘇評彈名家雲集,原創新作還原評彈宗師蔣月泉一生
    自去年《尋找·蔣月泉》評彈專場演出獲得強烈反響後,紀念一代評彈宗師蔣月泉先生百年誕辰的系列活動仍將在今年延續。以蔣月泉藝術人生為基礎、追溯大師生平足跡,將其生平故事和「蔣調」經典作品結合起來的原創中篇評彈《蔣月泉》將於11月11日-16日在上海大劇院中劇場上演。
  • 當非洲女孩遇上蘇州評彈,原來藝術真的無國界!
    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至今已有400餘年歷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戲劇學大師俞大綱先生將之譽為「中國最美的聲音」。受語言條件的限制,評彈一直很難走出「吳語區」,始終徘徊在蘇州上海一帶。書場觀眾席上坐著的,也大多都是花甲老人,年輕人寥寥無幾。現在蘇州的小孩,連蘇州話都快要不會說,更不用提欣賞評彈了。
  • 蘇州評彈,中國最美的聲音
    評彈之美語言表演之美:精雅細膩評彈有的是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有的是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娓娓動聽的軟語,好似唱入了心坎,每每回味,滋味萬千。  彈詞腔調之美:流派紛呈 彈詞是一個很大的概念,除了蘇州彈詞外,還有四明南詞、長沙彈詞、廣東木魚書等地方彈詞。而就狹義的蘇州彈詞來說,南不出浙江嘉興,西不過常州,北不越常熟,東也超不過上海松江。
  • 網易雲音樂《不曾遺忘的符號》第二期:痛仰樂隊聯袂「評彈皇后」
    搖滾樂隊痛仰來到杭州,與被譽為「評彈皇后」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盛小雲合作,結合蘇州評彈《白蛇傳·斷橋相會》選段,全新演繹其代表作《西湖》,完成了一次古今對話。圖:盛小雲與痛仰樂隊交流蘇州評彈歷史他們泛舟湖面,與盛小雲探討曲藝與音樂的共通之處。在盛小雲的示範下,痛仰還試著學習了蘇州彈詞《楓橋夜泊》的腔調。「我覺得像我們這一代,傳統的東西聽得很少,就慢慢形成了鴻溝。」
  • 聽盛小雲用「最美的聲音」唱《幸福蘇州人》
    (圖源:《蘇州新聞》)             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盛小雲在創意評彈節目《幸福蘇州人》之中,攜手年輕的說唱藝人李天奇跨界融合,玩起了時下流行的說唱,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說唱跨界融合
  • 當法國人遇到蘇州評彈
    七裡山塘景物新,秋高氣爽盡無塵……去年10月底,巴黎中國曲藝節10周年紀念展演的競賽單元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上演,由上海評彈團青年演員陸嘉瑋、解燕表演的蘇州評彈大師蔣月泉和朱慧珍先生創作的經典彈詞《白蛇·賞中秋》,因唱腔優美、表演得當,贏得法國評委的青睞,獲得盧浮金獎。
  • 【腔調丨現場】盛小雲老師教你說正宗蘇州話
    今天下午,在蘇州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會場裡,近百位蘇城的孩子和家長們興高採烈地參加了由蘇州市婦聯攜手姑蘇文化名家盛小雲工作室、蘇州廣電腔調戲曲工作室共同帶來的「小雲說書」吳語親子夏令營首期活動!腔調戲曲工作也通過「看蘇州APP」全程直播現場實況,讓更多人體會到蘇州話的美妙~~~
  • 這兩天火爆B站的蘇州評彈「翻唱」,蘇州人聽後只想打人
    最近,B站上有一段關於蘇州評彈改編的視頻火了上傳僅僅兩天播放量已經達到了19.2萬視頻只有3分多鐘但彈幕數卻達到了網友們炸了:請不要再這樣弘揚傳統曲藝了很多人看完視頻跑到微博上吐槽「中午吃個飯被噁心哭了」
  • 蘇州評彈名段《賞中秋》
    文\江蘇石油  黃卿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就是指的蘇州。前段時間電視劇《都挺好》又讓蘇州火了一把。包括同德裡、平江路再一次成為網紅打卡地。劇中多次出現的蘇州評彈,讓這個古老而現代的城市更加充滿歷史文化氣息,雅的周正。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採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
  • 漢服、交響樂、評彈……蘇州「博物館奇妙夜」感受時空跨越
    「今天舉行的『絲博之夜——共鑑華裾之美』主題活動共分為傳統服飾秀、傳統禮儀互動展示及特色體驗3個部分。」蘇州絲綢博物館館長魏保信告訴記者,為了這次走秀,他們共準備了33套服飾,最後一套宋錦皇后翟衣是絲博重要藏品,由宋錦大師錢小萍親手創製。絲博還以皇后翟衣為原型設計了紙質翟衣,讓遊客可以感受親手製作皇后翟衣的樂趣。
  • 酥到骨子裡的10首蘇州評彈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用來形容蘇杭的美麗繁榮,典故出自宋·范成大《吳郡志》:「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在蘇州評彈歌曲中,《蘇州好風光》也展現了蘇杭的魅力。評彈曲牌《大九連環》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蘇州傳統民歌,演唱內容為蘇州十二月花季和風俗民情,委婉動聽,地方味道很濃。不過,因曲式大而長,一首唱完需要近十分鐘,不適合在會議上表演。
  • 《蔣月泉》11月亮相藝術節 用藝術還原評彈宗師一生
    圖片說明:評彈《蔣月泉》演出定妝照  為紀念評彈一代宗師蔣月泉先生的百年誕辰而舉辦的系列活動,自去年《尋找·蔣月泉》評彈專場演出獲得強烈反響後,並未就此鳴金收兵。將大師生平故事和「蔣調」經典作品結合起來的原創中篇評彈《蔣月泉》將於11月11日-16日在上海大劇院中劇場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江南韻·上海情」板塊重頭戲,這部原創作品將和滬劇《敦煌女兒》、古詩詞演唱會《詩魂詞魄》一同,展現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魅力。
  • 評彈團新劇本欲唱遍無錫景
    &nbsp&nbsp&nbsp&nbsp「想像一下在不久後,坐在運河遊船上,岸邊戲臺傳來清脆優美的弦聲,吳儂軟語吟唱著無錫美景,將是多美的一幅畫面。」近日,無錫評彈原創劇本《永遠的太湖美》首稿完成,以此為基礎的江南無錫景評彈音樂會也進入籌備階段。
  • 經典電影音樂禮讚偉大祖國 蘇州元素亮出城市文化名片
    音樂會上,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吳偉東、盛小雲以一曲《梅竹頌》驚豔全場,經典的旋律帶著觀眾重溫了電影《梅花巾》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梅花巾》講述了蘇州評彈藝人郭月庭一家因受惡霸丘龍迫害而家破人亡,父女分離,多年後,蘇州解放,一家三口終於團聚的故事。評彈音樂《梅竹頌》是其插曲之一,由蘇州評彈開篇《梅竹》改編,弦索丁冬,樂音婉轉,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