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的慈安太后是不是被慈禧暗害的?

2020-12-20 騰訊網

根據清代史書記載慈安太后死於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而且是突然去世的。根據當時官員翁同龢寫的《翁同龢日記》裡面對慈安的去世做了這樣的記載:「這一天,東太后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慈安太后這天是突然出事的,連他本人也沒想到會慈安去世,當時慈安畢竟才45歲,還處於年富力強的時候,但是就是這麼突然。所以歷史上對慈安的死有很多疑雲,下面我將通過幾個方面來談談:

兩宮垂簾聽政劇照

慈安本身的情況

慈安太后出生於1837年,本家是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鹹豐帝的第二任皇后。她在鹹豐二年(1852)二月被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進內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當時才十六歲,比鹹豐皇帝小六歲。她和皇帝在生前沒有子嗣,但卻依靠丈夫鹹豐皇帝的信任和寵愛,由嬪連升四級成為皇后,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可謂是清代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從上面就可以看出鹹豐帝對她是十分喜愛的的,所以把她很早立為皇后。1861年鹹豐帝駕崩後,被尊為母后皇太后,和當時的慈禧皇太后並稱兩宮,一同垂簾聽政。在慈安和慈禧共同聽政的歲月裡,慈安一直是掌握實際大權的,慈禧如果有什麼大事要決定是一定要徵求慈安同意才可以的。

在兩宮垂簾聽政期間,慈安做過的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同年間支持推行的「洋務運動」。實行和推廣「洋務運動」的人是恭親王奕訢,因為他是最喜歡洋人文化的人,但是是他把這一政策推薦推薦給慈安的,並且是得到慈安太后大力支持的。如果說誰才是真正「洋務運動」的功臣,那第一號功臣是:恭親王奕訢;第二號功臣是:慈安;第三號功臣才是是: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李鴻章、丁葆楨這五位大臣。 這場運動之之所以能舉辦成功,最主要是有恭親王奕訢和是慈安太后,這兩人缺一不可,他們合作才能把這一政策給推行下去的。而慈禧即使反對也無效,畢竟慈安才是真正清廷掌權者。

慈禧太后圖

慈安死因

1881年4月8日,一向身體很好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當時年僅四十五歲。由於慈安太后死的很急,死前沒有絲毫徵兆。很多人就懷疑慈安的死是不是和慈禧有關係,因為當時清廷權力的最高決策者就是兩宮太后,而真正掌權的是東宮太后慈安,慈禧所有大事都必須和慈安商量徵得同意才可以。因此慈禧是不是對慈安有成見,想要除之而後快。

表面上看似乎是這樣的,但是其實不然,慈安的突然離世其實早有徵兆,和她自身的身體病情有關。並且後來慈禧所作所為並不像暗害慈安所表現出的樣子。該官員寫的《翁同龢日記》曾記載,慈安太后在同治二年及同治八年得過兩場病。根據對慈安太后病情的描述,慈安太后所得的這兩場病,很有可能就是腦心血管疾病。這個腦心血管疾病是慈安太后的老毛病,慈安太后又發病,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翁同龢對慈安太后用藥的情況也進行了詳細的記載,這些都非常符合腦溢血等急症的表現。慈禧就算想要暗害慈安太后,但並不能讓她得腦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慈安太后圖

另一方面,慈安太后去世後,在史書《德宗實錄》中記載,慈禧並沒有異常表現,慈安的整個安葬過程非常透明,允許王公和大臣們瞻仰慈安太后的遺容,如果慈安是被暗害的,那麼,慈安的遺容肯定是不能給其他看的。

所以綜上所述,光緒年間的慈安太后並不是被慈禧暗害的,而是死於突然的疾病。

相關焦點

  • 慈禧害死慈安太后的四大秘聞
    慈安太后是正宮娘娘,是後宮的一把手,位於慈禧太后之前。
  • 「兩宮垂簾」時,跋扈的慈禧是否壓制了正統太后慈安?
    封建時代,中國最後一個長期控制政權的威權統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是同治、光緒年間清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如果算上前面與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統治清王朝長達四十七年,後期幾乎是權勢燻天,當然,慈禧本人並不是大權獨攬,光緒皇帝後來也能行使一些權力,但只要是忤逆了慈禧太后,那帝黨便會一觸即潰,正如同在後期戊戌變法時一樣。
  • 慈安太后的手段不亞於慈禧
    隨後,他又交給慈安一枚「御賞」印,八位顧命大臣發布的任何政令,都要蓋上「御賞」印才能有效。由此可見,在鹹豐皇帝心裡,慈安佔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鹹豐皇帝駕崩後,原本沒有政治野心的慈安,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她不得不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國家政務。然而,朝臣們很快就發現,慈安太后的政治頭腦和韜略,同樣不容小覷。  年幼的同治皇帝即位後,慈安和慈禧開始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政治生涯。
  • 清末最尊貴的太后慈安真的是被心狠手辣的慈禧毒死的嗎?
    慈安(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即孝貞顯皇后,鈕鈷祿氏,滿洲鑲黃旗人,鹹豐帝的第二任皇后。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在清朝晚期,作為兩宮皇太后之一的東宮太后慈安有著與西宮太后慈禧一樣舉足輕重的地位。
  • 慈禧太后將麗妃做成「人彘」?麗妃活得比慈安太后都長壽
    等到鹹豐皇帝一死,慈禧就效仿當年呂后對戚夫人,將麗妃砍去手腳,養在一個酒罈子裡,做成「人彘」,讓她不能再跳舞,並且還讓人好好地養著她,要她活著受罪。麗妃是什麼人?慈禧和她有什麼深仇大恨?慈禧這麼做,為什麼慈安太后都不來管管?
  • 慈安:比慈禧更為厲害的角色
    後又言:『大阿哥幼衝,當典學,安可無付託者?』帝閉目沉吟良久,徐驚寐曰:『得之矣。』急用倭仁。時倭仁被放新疆,為葉爾羌幫辦大臣。帝崩,即日發急遞召之回京,命授讀東宮。文祥領軍機,密加倚任。穆宗即位,尊后為慈安,號曰東太后;尊生母為慈禧,號曰西太后。慈安賢明,慈禧警敏饒機智,兩宮同心一德。文祥又引用李棠階而結歡恭親王奕訢,故同治初年之政罔有缺失。慈安崩後數年始更變大臣,又二年始興園工。」
  • 慈禧的領導:一把手慈安
    鈕祜祿氏即為後來兩宮並尊的東太后慈安。如果鈕祜祿氏本為嫡福晉,做皇后非由恩愛而是由於父母指派,那麼還可以說鹹豐最看中慈禧風採。但實際上,慈安與慈禧同時選秀,當年便定下了排名順序。只是因為同治帝尚幼,所以「同道堂」由慈禧掌管。同治八年,慈安接到丁寶楨奏報,慈禧所寵愛太監安德海擅自出宮,慈安當機立斷命令丁寶楨就地處決。慈禧也不敢有所怨言。
  • 慈安太后有多厲害?主政清朝二十年,連慈禧都要讓她三分
    在一般國人的印象中,慈禧太后是鹹豐皇帝之後的清朝話事人,歷經同治、光緒兩朝,主政清朝長達半個世紀。但事實上慈禧太后的執政時間並沒有那麼長,至少在鹹豐駕崩後的二十年裡,慈禧還不是清朝的一把手。因為在她前面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東太后慈安。在慈禧的生命中,慈安算是少有能夠壓她一頭的人。
  • 【後宮探秘】慈安:比慈禧更為厲害的角色
    穆宗即位,尊后為慈安,號曰東太后;尊生母為慈禧,號曰西太后。慈安賢明,慈禧警敏饒機智,兩宮同心一德。文祥又引用李棠階而結歡恭親王奕,故同治初年之政罔有缺失。慈安崩後數年始更變大臣,又二年始興園工。」股肱之臣,太子之師,都是政局的基石。慈安一言,即抓住核心,切中要害,其政治頭腦和政治韜略崢嶸畢現。
  • 慈安: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 原創
    但是由於鹹豐帝的早逝,鹹豐的八大顧命大臣專擅而傲慢,甚至不按鹹豐帝規定的,詔旨需要兩宮太后共同蓋「御賞」和「同道堂」章印才有效。在他們眼裡,兩宮太后已經形同擺設。於是,慈安和慈禧聯合奕訢,發動了一場你死我活的「辛酉政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了以再遠、端華、肅順為首的八大臣集團,從而拉開了兩宮垂簾的序幕。
  • 原來慈安太后是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的女人
    她就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教儀天佑聖顯皇后。而她更為後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東宮太后,同治皇帝親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可能是由於慈禧太后在晚清政局中太過於突出,她的城府深沉、獨斷專橫使得後人在提到慈安這位東宮娘娘時,往往會認為她是一個懦弱、迂腐的深宮婦人,委曲求全於慈禧之下。
  • 慈安——她才是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
    但是由於鹹豐帝的早逝,鹹豐的八大顧命大臣專擅而傲慢,甚至不按鹹豐帝規定的需要兩宮太后共同蓋「御賞」和「同道堂」章印才有效的詔旨也不願照辦,在他們眼裡,兩宮太后已經形同擺設。於是,慈安和慈禧聯合奕訢,發動了一場你死我活的「辛酉政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了以再遠、端華、肅順為首的八大臣集團,從而拉開了兩宮垂簾的序幕。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的女人
    她就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教儀天佑聖顯皇后。而她更為後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東宮太后,同治皇帝親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可能是由於慈禧太后在晚清政局中太過於突出,她的城府深沉、獨斷專橫使得後人在提到慈安這位東宮娘娘時,往往會認為她是一個懦弱、迂腐的深宮婦人,委曲求全於慈禧之下。
  • 慈安皇后是慈禧害的嗎?
    鹹豐皇帝雖然把最後的決定權交給了慈安和慈禧,但八位獻身於此的大臣並沒有真正看待這兩個女人的家庭。所有的政治事務和部長們的紀念館都不能讓他們看到。此時,慈安與慈禧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慈禧勸說慈安與奕訢親王一起撤換八位大臣。從此,兩位太后獲得了實權,打開了兩宮聽政的局面。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一個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
    歷史風雲變幻,搖搖欲墜、江河日下的清政府卻在一個醉心權力的女人手中淪為布偶,「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苟延殘喘半個世紀。「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婦孺皆知,但卻極少有人知曉在那簾帳之後,還有一個與慈禧共同執政的女人。甚至可以說,這個女子才是當時真正的最高統治者。
  • 還原真實的慈安太后,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真正改變大清歷史的女人
    她就是——孝貞慈安裕慶和教儀天佑聖顯皇后。而她更為後人所熟知的身份就是與慈禧共同垂簾聽政的東宮太后,同治皇帝親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可能是由於慈禧太后在晚清政局中太過於突出,她的城府深沉、獨斷專橫使得後人在提到慈安這位東宮娘娘時,往往會認為她是一個懦弱、迂腐的深宮婦人,委曲求全於慈禧之下。
  • 撞見慈禧偷歡,還是權力爭鬥的祭品?還原慈安太后暴斃的真相
    導語:一直好端端的慈安太后暴崩歸天,重病纏身的西太后卻神奇康復,隨後登上獨裁寶座。慈安太后到底是怎麼死的?是不是慈禧太后所害?我在上一篇《身體康健卻暴斃歸天,聰明過人的慈安太后,為何未能逃過死亡之劫?》
  • 慈安是比慈禧更厲害的狠角色
    慈禧非常強橫和囂張,給自己安上了一個史上最長的皇后封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可惜,裡面沒有一個「貞」字!而這個字,是屬於人家慈安的,慈禧永遠也別想了。二、坐穩後位慈安出生高貴的鈕祜祿氏,上三旗之首的滿洲鑲黃旗人,16歲時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在短短4個月的時間,連跳數級,成功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 慈安太后是清朝歷史上最被忽視的女性政治家
    縱觀清朝歷史,最著名的太后莫過於慈禧,她實際掌權統治國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幾乎同一時期,還存在著另一位太后,地位雖比她高,名氣卻沒有她大,這位太后就是慈安。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慈安,竭力還原她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 慈禧太后從來不敢提一個人,談到她就臉色大變!究竟是何方神聖?
    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宮內發生了一件大事:皇太后慈安暴死宮中。慈安之死,當時宮中王公大臣深感意外,如今依然是個披著層層神秘色彩的難解之謎。據說她是被慈禧太后給毒死的,也有的說她是自殺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