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東南亞國家之所以非要在南海問題上與中方糾纏不休,主要原因就在於,南海豐富的油氣資源實在無法抗拒,而菲律賓就是這其中跳的「最歡」的國家之一。直到特立獨行的現任總統杜特爾特上臺後,菲律賓在這方面的「努力」才逐步消停。
但就在10月15日,一則讓人震驚的消息從菲律賓傳來:菲律賓能源部在當天對外宣布,杜特爾特正式籤署命令,取消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的油氣勘探禁令。
杜特爾特
據介紹,這次解除禁令的首批三個項目,即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的SC 59、SC 72項目,以及PXP 能源集體則運營SC 75項目均全部位於馬蘭帕亞氣田,此地位於菲律賓巴拉望島以西約80公裡處,是中菲海上爭議焦點地區之一。
實際上早在2001年這個馬蘭帕亞油氣田就已經投產,還是當時菲律賓最大的工業項目,開採出的天然氣足以滿足呂宋島一半的電力需求,菲律賓政府更是能每年獲得十幾億美元的特許開採權費,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
馬蘭帕亞油氣田
到2013年,當時親美反華的阿基諾政府向國際仲裁庭提出訴訟,要求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菲律賓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權利作出仲裁,由此將中菲南海主權之爭正式引爆。但結果菲律賓方面偷雞不成蝕把米,在中方的強大壓力下,該油氣田被迫於2014年暫停一切勘探活動至今。
馬蘭帕亞油氣田
至於此次重啟的原因,菲律賓方面稱,這是因為經過近20年的開採,現有的油氣井已經瀕臨枯竭,若到2022年再不投產新的油氣井,那麼整個馬蘭帕亞油氣田就將宣告徹底停產,而這顯然是菲律賓方面根本無法承受的損失。在2020年底之前重啟油氣勘探項目,已經是菲律賓方面的最後「死線」。
毫無疑問,菲方的這種行為就是在侵犯中國的南海主權,但有意思的是,菲方在相關公告中卻強調,解除該禁令的決定是「基於誠意,並充分考慮到菲律賓和中國、以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相關方之間正在進行的協商」而做出的。
在第二天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也表示,中菲兩國已經就相關油氣資源開發問題達成共識,並已建立了相關磋商機制,我方「希望並相信雙方會相向而行,推動共同開發不斷取得積極進展。」
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那麼在這種當口,中國為何選擇對菲律賓的勘探開採「以德報怨」呢?
開頭已經說過,這些東南亞小國之所以在相關問題上與中國糾纏不休,就是因為看上了油氣資源的經濟誘惑,而這與「主權爭議」其實是可以分開處理的。只要他們不在主權問題上有非分之想,那麼中國完全不介意與這些小國一起共享南海油氣資源,這也是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一直主張的基本處置原則「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由來。
美菲聯合軍演
事實上,菲律賓早在2018年就已經與中方商討共同開發事宜,此次重啟的三個勘探項目中至少有一個是與中國的共同開發項目,換句話說,如果此次勘探得以順利進行,那麼這將是南海歷史上第一次將「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付諸實踐。
而這毫無疑問將給周邊各國起到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中國自然要全力支持。
中菲南海問題磋商會議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南海乃至亞太形勢的地緣政治大背景。
不久前的10月6日,美澳印日四國外長齊聚日本東京召開了一個「四方安全對話會議」,期間就正式確定要在中國周邊構建一個亞洲版北約,以此將美國籌劃了好幾年的「亞太反華包圍圈」付諸實踐。
在美國人的計劃中,與中國存在南海爭議的東協諸國無疑將是相當關鍵的一環,菲律賓等國必將成為美方積極拉攏的對象。這種情況下,若中國還是堅持不允許菲方進行任何油氣開發,那顯然只會讓菲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徹底投向美國的懷抱。
四國會議截圖
而反過來,若能及時給菲律賓讓一些紅利,給菲國內的對華友好派足夠的支持,那麼對中國打破美國這張「反華包圍網」必將起到相當積極的作用。
總而言之,處理南海問題並非就是一根筋的「認死理」,「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具體問題上靈活多變」,這才是在美國帶頭掀起新一輪反華惡潮的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捍衛自身主權和合法權益最正確的處置方式。而如今這次與菲方在油氣勘探重啟上的合作,無疑是一個相當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