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餐飲面孔】——仔皇煲創始人薛國巍
薛國巍,何許人也?他是少有的雜家和企業家雙向開花的人,兩種身份,在平行世界裡互不相擾,卻相得益彰。
他是保持知識多元化涉獵,對所有新鮮事物始終保有好奇心的雜家;是全國煲仔飯頭部品牌仔皇煲的創始人,是要打造一個讓世界尊敬的中國餐飲品牌的踐行者。他也是常保創意與新奇點子的餐飲鬼才,業內人稱薛布斯。
01 星空少年
薛國巍,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國字臉,「巍峨」的身高。
他身高180cm+,長方臉膛,乾淨利索的髮型,略帶英氣的粗眉。一雙睫毛很黑的眼睛,雖不算大,卻是藏鋒臥銳,流露出一種智慧的神採。筆挺的身板,簡單的襯衣搭配牛仔褲,給人一種軍人特有的氣質,莊重而冷靜。
故事還要從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說起,全國掀起了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新高潮。1966年,薛國巍的父母積極響應知識青年到農場,從北京奔赴北大荒,他們帶去了城市的先進文化,也給北大荒建設帶去朝氣與力量。
1976年,薛國巍出生在「棒打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那片神奇的北大荒。
清脆的起床號劃破黎明的天空,在樹林間迴響,喚醒了被厚厚大雪覆蓋的連隊,刺骨的寒風中夾雜著從屋頂刮落的積雪,迎來一個個寒冷的早晨。薛國巍的童年,就在這樣一片白山黑水的地方,雖寒冷,但也鍛鍊了他堅韌的性格和吃苦精神。
對於一個孩子,家風家教的影響可以說是深入骨髓。母親是位老師,喜歡看書買書,家裡最多的東西就是書。父親作為外科大夫,在連隊裡基本承擔下了全科大夫的職責,甚至還當過接生大夫。父母為人正直,也教育孩子要正直、誠實、堅韌、節儉.......
從小在父母的薰陶下,薛國巍愛上了閱讀,從認識字的時候就開始閱讀文學名著,百科全書,甚至連父親擺在書架上的醫藥類書籍,他也有涉獵。書讀多了,讓他明白搭建多學科思維體系的重要意義,在面臨具體問題時,全面、多學科地去分析,以免受思維局限性的影響。
讀書有套路,學習亦然。學校學習的時候,薛國巍很聰明,雖平日跟夥伴們一起嬉鬧玩耍,但該寫的作業從未落下,有自己的節奏和章法,學習成績也從未耽誤。
不僅如此,他從小就喜歡探索,喜歡躺在草垛上遙望星空,尋找北鬥七星的位置。面對浩瀚宇宙和這個奇妙的世界,他的思緒經常飄到地球之外的星空。當年,他自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問號少年」——善於思索和提問。
後來薛國巍去北京姥姥家上了3年小學,那時男孩們在胡同兒裡玩跳皮筋兒,扇洋畫兒,夾沙包,挑冰棍棍兒,逮蛐蛐.......崇文區的老北京胡同兒裡,盛夏的白天挺熱,大家都在院子裡陰涼地兒搖蒲扇,時間一分一秒流過,北京人的特性也融於他血脈之中。
之後,他再次回到父母身邊上了一年半小學。在東北那片人人能侃,詼諧幽默的地方,幽默感就像水匯進水裡一樣稀鬆平常。從他整個人生長河來看,雖未在東北生活多久,但那份幽默逗趣卻印在了他骨子裡,與人對話,思路清奇、思維敏捷。
薛國巍的童年一直輾轉東北和北京兩地之間,直到小學五年級下學期,他才再次回到北京上學,奔波的童年生活算是告一段落。
無論環境怎麼變化,他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從未改變。他的好奇心旺盛,對於人生擁有無限的追求,他渴望學習,正是這樣不斷創新的品質,讓他對於世界探索的欲望越發強烈,也造就了薛國巍不一樣的人生。
父母更希望他能好好讀書,將來考個重點大學。但他卻已經決定,早點到社會去歷練。於是不顧父母反對,毅然選擇了放棄考高。
02 老家肉餅
1995年,19歲的薛國巍從北京外事服務職業高中畢業了。
畢業季,有人感嘆「劍未配妥,出門已是江湖。」但他卻興致勃勃的投入到第一份工作——和平賓館,時間不長,僅三個月。
「找到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渴望,驅使他做了很多嘗試,換過一些不同的工作。
直到1997年,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他去了一家韓國皮具公司,從銷售員做起。他在這裡完成了職業初始化,從儀表儀容到專業技能,以及協調工作的能力,都得到了系統性的鍛鍊。一年左右,他晉升到銷售科長,工資也高於同齡人許多。
23歲的你在做什麼?薛國巍已經憑藉工作賺取了人生的第一小桶金。事業順風順水,學業也不曾落下,他在工作之餘,也修完電大廣告藝術專業的成人本科。
但受1998年金融危機影響,韓國總部資金鍊斷裂,導致中國的業務大規模收縮,直至最終退出中國市場。薛國巍這份最長的打工生涯結束於1999年。
年輕就是做不完的美夢和奮鬥不止的青春,薛國巍自己當老闆的想法日漸濃烈。無意中發現,減肥中心每天聚集大量顧客,看上去很掙錢。從宣傳上來看,通過機器產生電波刺激脂肪蠕動,不運動不節食,人躺著都能瘦。
一臺儀器8千塊錢,想要加盟一家減肥中心,只需要買幾臺儀器,租個鋪子,不需要什麼技術就能當老闆,躺賺躺贏。薛國巍經過簡單的觀察,選擇了加盟。年輕氣盛的他拿出全部的積蓄,加上找親戚借的錢,投資了近40萬,薛國巍入「坑」了。
理想尚未綻放,便被無情的打回原形。
「為什麼考察的時候,店裡人來人往,自己開店卻生意慘澹?」後來他知道自己中了快招公司的套兒,人來人往的表象之下是一個又一個的託兒,而通過電波減肥的方法,更是天方夜譚。減肥中心的商業模式也不在於開創品牌,而在於把機器以高價賣給加盟商,謀取利益。
第一次創業,生猛而慘烈,最終以血本無歸,負債纍纍收場。
倔強的年輕人不服輸也不信邪,經歷這番波折之後,他開始深刻反省自己,花了3個月時間自我調整。
24歲之前,薛國巍從沒想過以後會從事餐飲行業。
2000年,他發現樓下有一家老家肉餅生意不錯,想要試試看。24歲的他吸取第一次創業失敗的教訓,考察格外用心,對各個門店不同時間段的營業情況進行蹲點考察,發現其他門店生意都很好。那時老家肉餅還沒有開放加盟,他硬是周旋了半年之久,說服了對方,成為第一個加盟商。
第一家門店選址花費了半年時間,最終選在朝陽路的甘露園,歷盡艱辛,2000年12月28日,第一家店正式開業。開業僅三個多月,就收回了投資,7年7家門店,他也收穫到人生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大桶金。
人們總喜歡看逆襲,翻盤,奇蹟,仿佛這種故事隱藏著人生秘籍,一經學習後,假以時日成大器者必然是自己。而那些隱匿於故事背後的堅守,澄澈卻少有人提及。
正如薛國巍的餐飲創業,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逆襲。但是,外人不曾看見他帶領團隊創新菜品、優化服務的紮實的底層業務。更看不見他頻頻到麥當勞店裡只為研究其動線及模式,甚至很多人都會被他的專業度折服,誤以為他曾任職於麥當勞。
2007年與老家肉餅合約到期的同時,他內心的一個品牌夢,也悄悄萌芽壯大了。薛國巍今後的人生也和餐飲結下了不解之緣。
03 仔皇煲
老家肉餅的七年經營中,薛國巍和他的團隊做了許多創新,不斷地對菜品和服務進行優化。紮實的底層業務和多門店的管理經驗,也成為支撐他創立新品牌的基石。
2007年第一家一品三笑開在萬達廣場,一品三笑涵蓋了老家肉餅主要經營的肉餅、包子、餛飩,以餡餅類為主的產品,也把米飯、小吃加入進去。2011年該品牌已經擴張到25家門店,並且走上高速發展之路。但薛國巍由於個人原因從一品三笑離開,曾經打下的江山,他沒帶走一磚一瓦。
曼德拉曾說:人性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於永不墜落,而是墜落後總能再度升起。
從山峰跌落谷底,並沒有打倒薛國巍的心。雖猜不透命運的安排,但有一個信念在他心裡落下了一顆種子:命運就算曲折離奇,人生路上能打敗自己的,只能是他自己。
一次次絕地逢生,一次次觸底反彈。他把這次經歷當作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繼續向內認知,向外行走,也沒有被任何一種模式所固化,隨時選擇重新出發。
薛國巍偶然想起曾經在一品三笑研製過煲仔飯,那時由於種種原因,不得已半路夭折。煲仔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底蘊,在兩廣地區有悠久歷史,深受大眾喜愛。但在傳統的茶餐廳裡,煲仔飯只是其中一個品類,並沒有出現以煲仔飯為單品的品牌,他看到了這一市場前景。
成功的人懂得去選擇目標,集中精力。
薛國巍認為,餐飲行業需要發現和選擇有品類而無品牌的領域深入挖掘,才有可能成就市場藍海。2011年11月萌生做煲仔飯品類的想法之後,他立馬買了去廣州的票,由於時間匆忙沒買到座位,一路從北京站到了廣州,跨越 2000多公裡。
到達廣州之後,他馬不停蹄地找到了當年在一品三笑研製煲仔飯的師傅,跟他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計劃,成功邀請對方出山一起共創事業。隨即,他開始深入了解煲仔飯和粵式風情,包括製作煲仔飯專業的工具設備以及到廣州西關採風,了解老廣州文化,為確定店面的視覺風格做充分調研。
2011年12月份,薛國巍開始進行產品研發並確定基礎的產品線。接著創立煲仔飯品牌,取名「仔皇煲」,「仔」在粵語中意為「小」,「皇」意為「最好」,「煲」即指煲仔飯,「仔皇煲」顧名思義為「小份的最好的煲仔飯」。
第一家仔皇煲店鋪位於三元橋,150平的店鋪,總計投資150萬,整個籌備期只有三個多月,不到四個月時間,如此快速,也源於薛國巍10多年的快餐創業經歷。2012年3月18日正式開業,開業後生意很不錯,最初的擔憂也迎刃而解。
2012年9月份,第二家仔皇煲開業,2013年連續開了四家店,2017年和2018年,隨著資本的注入,開店的進入加速度時期,截止目前,北京門店超50家。
無論是一家店,還是 50家店,這些年仔皇煲的步伐從未停止過。在製作流程、設備工藝上都進行了諸多創新,經過不斷改良,一份煲仔飯從點餐到上桌,只需12分鐘。目前門店已經迭代進入3.0版本,視覺上也更加不斷受到現在年輕人的喜歡。
04 將心注入
薛國巍身上有一種奇妙的力量——說服別人和他在一起的能力。
從2000年創業至今,無論是當年找親戚借錢創業,還是後來白手起家不遠千裡奔赴廣州,邀請研製煲仔飯的師傅跟他一起共創事業,亦或是引進資方注入資金……薛國巍總能將個人魅力轉化為說服力,讓一起共事的人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正如他所言,「不要相信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世上沒有孤獨求敗,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可以被超越的,人必須時刻保持清醒,不斷去學習、創新。
薛國巍本人更好靜,喜歡在書中探索不同的世界。他把所有零散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涉獵各方面的知識,獲取多元化信息開闊眼界,帶領企業積極創新,永葆前進動力。
不僅如此,在他身上能看見一股狠勁兒。所謂的狠勁兒,不是表面的自虐,也不是為了成功不擇手段,而是對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傾盡全力,做到極致。
無論是加盟創業,還是自創品牌,做任何事情他都主張要all in。為做好仔皇煲,他不斷研發炊具,創新菜品、優化服務,將自己逼到極致,在自我撕扯中開出靈感之花。
20年創業生涯,道路起起伏伏,他從不畏懼前行,每次都能在逆境中,觸底反彈,達到新的高度;在浮躁的社會中,他總能很好的自我排解壓力,不焦不躁。
薛國巍的信條,除了逆境中越挫越勇,還有一個是不斷探索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他更像是一個在創業裡求索的異鄉人,一次次攀登跨界,從加盟減肥中心、7年老家肉餅創業,自創品牌一品三笑,重頭再來的仔皇煲。他在不斷探索攀登,也在頓悟不一樣的人生。
八年前,薛國巍發現了煲仔飯這個藍海市場,把一個不成型的品類品牌化。如今他不再只追求發展的速度,而是不斷理念升級,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將心注入,用心對待每個顧客,追求發展質量。
行至很遠,攀至很高時,總會想起最初出發的目的——出發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最終擁有什麼,而是為了給社會帶來什麼價值。
有人說,人活著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活著,解決生存和溫飽,讓家人幸福;第二個層次:體面地活著,追求一定的「名利權」,讓人生體面;第三個層次:詩意地活著,一生都在做有價值的事。
誠然,薛國巍已經活到了第三個層次。對於他來說,一百家、一千家仔皇煲並不是最終目的。與很多餐飲人不同之處在於,他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對品類有貢獻,對社會有價值。
煲仔飯是一個有根的細分品類,它的歷史文化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作為中華傳統美食的一部分,薛國巍認為,仔皇煲不僅停留於當下解決顧客溫飽,更深遠的意義應該是在於傳承價值。
仔皇煲作為煲仔飯品類中的頭部品牌,有責任也有使命,讓中華傳統美食生生不息,將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發揚光大,成為世界飲食文化長河中洶湧的波濤。
採訪 | 李潔
文 | 李潔
編輯 | 李潔
本文版權歸 [餐飲面孔] 所有,欲轉載請聯繫平臺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