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則關於耶加雪菲的題目,大意是說這個咖啡豆好像很流行。如果說把耶加雪菲稱為「網紅」,我認為是挺恰當的。恰當的是在「紅」字上。
國內飲用單品咖啡是有很多年的年頭了。記得最初,一些咖啡館剛誕生時,就有不少的單品豆。比如巴西,哥倫比亞,曼特寧,雲南,瓜地馬拉。甚至藍山。最常見衝泡這些咖啡豆的手法就是虹吸壺。
但為什麼那時候的這些知名的咖啡豆最後卻被後來居上的耶加雪菲給趕超呢?用八個字概括就是:天時地利,便宜好喝。
1、天時
隨著咖啡從第一波到第三波的發展,進程不過百年。到了國內的發展更集中,好像是從速溶咖啡直接進入精品咖啡的階段,我們對精品咖啡的認識也是一日三秋。加上有一些啟蒙的咖啡書籍的參考,我們對豆種、烘焙方式和口味追求(風味)上也做了比較大的改變。這都是順應著這個時代的腳步。
2、地利
眾所周知,衣索比亞是喀法森林的所在,也是咖啡原生種的起源地。人們對於這片森林裡的咖啡豆有著最悠久的飲用歷史。如今,日曬、水洗的耶加雪菲都給予了喜好精品咖啡的人們更多的選擇,這片非洲土地上種植的咖啡豆都具有很好的地理標識。海拔高度、光照時間、降水情況都讓這裡的咖啡豆具有特別好的地理上的優勢。
3、好喝
每個人對好喝的定義都大不相同。但不可否認,與那些傳統(商業)的咖啡豆相比,耶加雪菲具有比較明顯的風味差別。因為精品咖啡的理念越來越廣為流傳,我們在烘焙的程度上就從原來的中深度烘焙調整為中淺度烘焙,甚至淺度烘焙。以期保留更多來自產地的風味特徵。較大的差異化讓很多剛接觸精品咖啡的愛好者眼前一亮「這和我平時喝到的不太一樣。」「奇怪,我平時喝的都是苦的咖啡,這杯咖啡怎麼是酸的?」相信很多讀者的第一杯精品入門咖啡應該就是水洗的耶加雪菲吧。
4、不貴
一杯好的咖啡,想要快速發展,就要有親民的價格。「水洗耶加雪菲」早年有著「平民藍山」之稱。對於高昂且可遇不可求的藍山咖啡,大家常常帶著仰視的角度,而水洗耶加雪菲則從生豆開始就表現的很「接地氣」。35元一杯的價格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並沒有成為沉重的負擔。
文章來源咖啡世界,轉載旨在知識分享,如涉及到版權保護,請聯繫我們刪除。
咖啡評論微信號:talkcoffee
分享關於咖啡的故事,探尋多姿多彩的咖啡館世界
點擊關鍵詞,獲取感興趣內容
拉花/ 咖啡豆 / 禮儀 / 減肥 / 冰滴 / 奶泡 / 手衝
貓屎咖啡 / 咖啡師 / 90+ / 空腹喝 / 裝逼/ 咖啡比賽
職業解密 / 星巴克·秘密/ 開店·體驗 / 親手弄垮
裝腔指南 / 濃縮·滴濾 / 咖啡膠囊 / 咖啡烘焙 / 咖啡夢想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和更多咖啡師交流,聯繫微信:xiaokak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