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尖外科中心用上「青島科技」!青大附院與海信聯合研發的醫療...

2020-12-24 瀟湘晨報

被汽車攔腰軋過的孩子能救活嗎?這樣揪心的問題,居然有奇蹟般的答案。而這樣的奇蹟,得益於新技術與智能化在指導精準醫療和手術運用上帶來的極大進步。近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董蒨教授領銜的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聯合研發的高端醫療設備,創新打造以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為核心引擎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登上了世界最高的醫學科技舞臺。

美國外科中心引入青島技術2020年9月15日(美國中部時間)上午10點,位於美國芝加哥的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外科創新與培訓中心——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在線上舉行開幕儀式,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山東省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主任、青島大學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研究院院長董蒨教授受邀參加。該實驗室作為全球最頂尖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培訓中心,其承擔著國際前沿臨床手術機器人的科研創新以及外科手術人才的培訓。

董蒨教授領銜的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合作開發的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HisenseCAS)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 (Hisense SID)備受該中心負責人PierCristoforoGiulianotti青睞,並被引進至這一世界一流的培訓中心,與全球最頂尖的達文西外科手術機器人一起成為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提供精準的三維重建,達文西機器人與海信三維重建結合應用,能使主刀醫生更準確把握操作距離、辨認解剖結構,從而提升手術精確度。

海信CAS系統為何會受到國外頂級醫學專業團隊的青睞?董蒨告訴記者,早在2017年,他就曾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外科大會上演講,介紹CAS的臨床應用等技術,2019年,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共同研發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和數位化手術室產品,就受到了全球矚目。 「該產品延伸到肝臟外科手術導航的研究內容,是外科手術導航非常前沿的研究方向,通過術前三維重建和達文西機器人進行深度融合開發,是未來臨床外科手術發展的重要趨勢。 」董蒨說道。

董蒨教授及團隊參加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線上開幕儀式

一臺手術引發技術創新海信CAS系統的研發源自於2013年董蒨做完一臺手術後的一個突如其來的想法。

2013年,董蒨遇到了一臺令他刻骨銘心永生難忘的手術。「一名4歲的小女孩被一輛麵包車碾軋腹部,肝臟破裂,生命危在旦夕。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孩子的腹腔大量積血,一開腹血液直接噴射到了天花板上,而術前常規的CT檢查根本無法全面展示孩子的傷情,甚至看不出具體損傷部位。 」作為當時的主刀醫生,董蒨只能試探性地進行手術,而整個手術中每操作一步都會遇到新的問題,「如果在手術前我對這個孩子的所有情況了如指掌的話,就不會在手術臺上如此狼狽艱難。 」

雖然經過整整6個多小時的手術,董蒨把年幼的孩子從死神手裡搶了回來,但是手術過後,董蒨卻格外迫切地想要研究一種方法,在手術前就可以精準地做出手術設計、規劃、導航,定位肝臟、血管和病灶,讓手術的每一個步驟盡在醫生掌控之中。

就這樣,從2013年到2015年,經過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兩年多的聯合研發,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SID)誕生了,兩項技術屬於國際首創。將近千張原始的二維CT圖像自動轉換成三維圖像,建立虛擬立體的「數字肝臟」,讓醫生在術前觀察病變與血管、臟器的關係,從而為確定最佳手術方案「精準導航」。而且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只需要對著屏幕揮揮手,就可以利用手勢操控數字肝臟旋轉,從不同角度查看患者的臟器情況,判斷手術操作路徑。

董蒨教授及團隊參加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線上開幕儀式

6年後再次與死神賽跑 2019年,董蒨再次從死神手中搶回了一個孩子。一名4歲男童被越野車軋過腹部,肝臟嚴重損傷。

「這名孩子的情況與2013年那個女童幾乎一模一樣。 6年前我很崩潰,6年後我在手術臺上胸有成竹。 」據董蒨介紹,這次手術中,利用CAS和SID兩項最新技術,他只用了15分鐘即成功進行了患者肝臟三維重建。在精準的手術規劃後,他信心百倍地拿起手術刀,一開腹就直奔主題:肝左葉切除、血管修補、肝臟修補……因為傷情盡在掌握,醫生們不再緊張困惑狼狽,搶救效果明顯提高,而孩子安然度過危機。整個手術過程不到兩個小時就成功完成,男孩的術後非常好。

董蒨教授及團隊參加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線上開幕儀式

肝臟三維重建只需15分鐘 「利用高科技來挽救這些孩子,是最有意義的科技進步。 」董蒨告訴記者,因為孩子的肝臟腫瘤發病率不高,相較於成人的肝癌,孩子的肝臟腫瘤藥少得多,所以全國做兒童肝臟腫瘤的醫生很少,而且經驗也較少。因為相比其他人體器官,肝臟內血管遍布、錯綜交織,而兒童肝臟相較成人更小,手術難度也成倍上升。現在依託新技術,青大附院的小兒肝膽外科已形成了一個成熟的診療團隊。來自貴州、河北、山西、成都等全國各地的肝膽腫瘤患兒或者嚴重受傷的孩子被救護車轉運到醫院後,都不需要進急診室,先進CT室,之後直接就可以進入手術室,15分鐘內對孩子的肝臟進行三維重建。全部的醫生護士在手術室準備就緒。

董蒨教授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記者了解到,董蒨團隊應用海信CAS和外科智能顯示系統,建立了新一代小兒肝臟腫瘤三維重建手術評估和手術導航體系,利用三維影像重建技術,對於手術路徑進行準確的規劃,既保證了病變部位的準確切除,又保護了正常的組織,實現「精準手術切除」治療。得益於騰訊提供的技術支持和網絡平臺,聯合全國20家大學附屬醫院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人類肝臟資料庫平臺。這一技術有效修正了34%傳統二維評估的手術方案,小兒肝腫瘤可切除率提高了17%,手術時間減少19.44%,出血量降低50.18%,7年間已經搶救了10餘例嚴重肝臟外傷患兒。這套技術也在全國120多家大型的醫院推廣應用,除了小兒肝膽外科,還用於成人肝膽和其他臟器,包括肺和泌尿外科領域。 2020年的1月10日,董蒨團隊憑藉這個自主創新的手術系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來源 |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青大附院供圖

編輯 | Alice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大附院隆重舉行平度院區開業儀式暨第四屆青島國際醫學高峰論壇
    他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和衛生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全體醫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平度院區正式投入使用,這必將推進青大附院學科布局的優化,形成市南、嶗山、西海岸、市北、平度院區各具特色、優勢互補、「五位一體」的辦院格局,為推動全市醫療水平再上新臺階,實現青島市、山東省人民群眾「病有良醫」,邁出一大步!
  • 青大附院「落子」青島北部高地
    「家門口」迎來百強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助力突破平度攻勢青大附院(平度)的落地是大格局所致,大勢所趨,民心所向。膠東半島城市群的版圖上,平度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距離青島、煙臺、濰坊主城區各100公裡左右,具有純天然區位優勢,是青島全域崛起的咽喉之地。
  • 青島累計派出援鄂醫療隊員306人青大附院醫生秦文將繼續堅守武漢
    派出306人,已返305人截止目前,青島市先後派出五批援鄂醫療隊員,1名院感專家,1名來自青島盈海醫療綜合門診的醫務人員,共計306人奔赴前線。1月25日,青島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來自青島市市立醫院8人奔赴湖北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支援,3月21日返回濟南隔離休整。
  • 青大附院連續6年入選中國醫院「百強」 醫療龍頭或成青島城市競爭...
    青大附院再次榮登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位列第62位;值得一提的是,青大附院同時位列該排行榜進步最快的醫院榜單,排名比去年躍升7位,六年躍升了26位。在不久前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頂級醫院100強」排行榜中,青大附院同樣位列「頂級醫院100強」第50位,從2014的位列71位到本次的50位,連續躍升21個位次。
  • 致敬醫師|青大附院舉行第三屆中國醫師節表彰大會
    2.小兒外科市南病區:重大車禍合併多臟器嚴重外科危重患兒多學科聯合搶救。3.重症醫學科嶗山病區:ECMO顯神威,MDT創奇蹟—多學科協作搶救急性心梗、心跳驟停年輕患者。4.產科西海岸病區:多學科聯合搶救外院轉診難治性產後大出、DIC並多臟器功能衰竭極危重病例成功。
  • 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喬遷新址,臨床妊娠率55%以上國內領先
    據介紹,擁有百年歷史的青大附院,是國內較早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先後開展了人類精子庫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該院於1984年開展深低溫精子冷凍和供精人工授精(AID)術,1985年誕生第一例AID嬰兒,1998年開始夫精人工授精(AIH)及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IVF-ET),1999年誕生青島市第一例試管嬰兒。
  • 青大附院舉行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遷址慶典暨不孕症規範化診療...
    12月12日,青大附院生殖醫學中心成立十周年遷址慶典暨不孕症規範化診療學習班開班儀式在青島府新大廈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子江,市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張華、市南區副區長宋建青及市、區有關部門領導,中華醫學會
  • 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落戶青大附院
    1月9日,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正式落戶青大附院,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理科、康復科等多個科室,減輕了患者就醫環節,大大增強了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此同時,舉辦了中國醫師協會帕金森病中心建設項目暨第十屆山東省帕金森病半島論壇。
  • 致敬|青大附院舉行「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
    、醫療專家代表、部分獲獎護理人員到場參會,醫院廣大職工通過釘釘網觀看直播,共同慶祝「5•12」國際護士節。董蒨指出,醫療質量是醫院發展的重要基本點,護理質量是醫療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院文化底蘊傳承和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希望護理團隊不斷豐富「愛知馨」護理服務品牌的內涵,「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深入到具體的護理工作當中,以高要求、嚴標準對待護理工作,創新實幹,奮力拼搏,為醫院百廿徵程做出青大附院護理人的貢獻。
  • 前沿技術|青大附院海扶刀走在國內前列 實現腫瘤無創治療
    前沿技術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們已見證了外科手術創口一步步縮小的歷程。從開腹手術,到腹腔鏡、胸腔鏡微創手術,再到更為精準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每一次技術和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都聚焦於讓患者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恢復更快。
  • 青島建設智慧城市,海信何以成為重要力量?
    從2015年起,海信發力於大屏護眼的雷射電視,畫質上實現了從單色到三色的突破,尺寸上覆蓋了75-150吋。柔性屏的浪潮中海信也沒有落下腳步,2020年初海信便在美國發布了捲曲屏雷射電視,還探索出首創的屏幕發聲技術。此外,海信還有全球首臺疊屏電視、6 路通話社交電視、雙屏電視等等創新產品。
  • 這裡正集聚全球頂尖生物科技
    這裡正集聚全球頂尖生物科技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8.17 星期一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餘瑞新 通訊員 王夢曦    全國唯一新冠病毒檢測試劑 「
  • 青島兒童健康中心24日開診 青島高端私立診所再添新高地
    半島記者 王愛科24日上午,國藥青島兒童健康中心揭牌儀式暨加入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兒科專科聯盟籤約儀式在嶗山區舉行。青島市人民政府有關領導、青島大學醫學部副部長、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常務副書記姜衛東、青大附院兒科醫學中心主任孫立榮等出席了此次活動。
  • 青大附院魏書珍教授榮獲國家級「兒童保健終身成就獎」
    近日,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主辦的「2020年中國兒童保健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青大附院魏書珍教授獲得2020年度唯一「兒童保健終身成就獎」。來自全國的醫學同仁對魏書珍教授在兒童保健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高度認可,並對青大附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保健科近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 青大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王科:技能過硬是患者受益的最大前提
    一位位慕名而來的患者,一個個帶著最後一線希望來此求醫的家庭,面對他們,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泌尿外科二病區科主任王科教授從無「拒絕」,作為一名醫者,是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王科教授既接下這份重託,便會做好萬分的準備,只為患者的一份安康。
  • 青大附院在青島大學醫學部舉辦的愛國主題朗誦比賽中榮獲冠軍
    青大附院在青島大學醫學部舉辦的愛國主題朗誦比賽中榮獲冠軍 2020-11-06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消融腫瘤無創精準切實解決患者痛點,青大附院海扶刀治療實力助陣
    青大附院打造高水平MDT團隊已治療患者50餘例 85%以上為惡性腫瘤據了解,青大附院引進的海扶治療設備——海扶刀JC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是利用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治療各類實體性良惡性腫瘤的物理治療儀,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再添新院區!
    ;設有國內先進的EICU、ICU、腫瘤放療中心、內鏡診療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康復中心、體檢中心等,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和複雜疑難病人的診療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平度院區配備完善的信息化軟硬體系統,與青大附院全院進行信息化系統全面對接,實現遠程醫療、遠程會診和醫療數據實時共享、互聯互通。
  • 熱點:濱海大道拓寬工程基本完工 青大附院平度院區將正式開診
    1、 今天上午11時許,困擾膠州人數年之久的「斷頭橋」——海爾大道趙家莊公鐵立交橋正式完成重建通車,成功打通了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以下簡稱上合示範區)北向大通道。海爾大道位於膠州市中心區域東側,南接上合示範區,北通北外環路,是連通膠州行政、經濟、物流、生態休閒和交通樞紐等多個功能區的主幹道。趙家莊公鐵立交橋位於海爾大道北端,上跨膠濟鐵路,原橋長97米,全寬22.5米,自2016年因橋體結構受損封閉禁行。通行車輛須繞行臨近其他小路、窄路,經常造成「暗紅色」擁堵,極大影響了通行效率。
  • 青島大學辦學110周年主題論壇開幕,科技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半島記者 孫雅琴10月25日上午,青島大學辦學110周年「文化·發展」主題論壇開幕式暨校史展開展儀式在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博學廳舉行。儀式上,青島大學科技研發中心正式啟用,全球青大人「向母校報到」,點亮「校友地圖」,同時青島大學校史展也正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