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建設智慧城市,海信何以成為重要力量?

2020-12-27 界面新聞

海信近來動作頻頻。

5月底,海信公布了一項深度混改方案,其旗下子公司海信電子控股將公開掛牌、增資擴股,如計劃順利,該公司將轉為非國有控股企業。這意味著海信的進一步市場化、靈活化。

近日,海信又面向青島政府提出了「倍增計劃」——幫助青島建設「智慧新生活之城」,並在2025年實現營收翻倍,破3000億元。

這一系列操作,似乎和人們最熟知的海信家電業務並不一樣。它究竟是怎樣一家公司?

51年的創新基因

海信的前身「青島無線電二廠」於1969年成立,在職工僅10餘人、沒資金沒技術的情況下,通過生產半導體收音機開始了製造之路。

成立後的第二年,這家小工廠就通過學習與借鑑組裝出了黑白電視機,到改革開放初期,又與其他三家製造企業一起組成了「青島電視機總廠」,90年代正式更名「海信」。彼時,海信就建立起了在電視業務上的優勢。

2014年,海信推出了自主研發的ULED電視與雷射電視。ULED(Ultra LED)超畫質電視應用了新型背光技術,在色彩飽和度、對比度等畫質觀看體驗上均不輸OLED。從2015年起,海信發力於大屏護眼的雷射電視,畫質上實現了從單色到三色的突破,尺寸上覆蓋了75-150吋。柔性屏的浪潮中海信也沒有落下腳步,2020年初海信便在美國發布了捲曲屏雷射電視,還探索出首創的屏幕發聲技術。

此外,海信還有全球首臺疊屏電視、6 路通話社交電視、雙屏電視等等創新產品。

在核心技術方面,很少人知道,海信在十幾年前就把握了自主「芯」。其在2005年發布中國首顆自主彩電晶片——信芯,又在2015年和2019年推出信芯二代和信芯三代。2019年,海信宣布將聯合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斥資5億元,共同開發面向智能電視的SoC和AI晶片。

不僅是在自身齊全的家電業務方面有各類創新,海信還從傳統家電產品,轉型至「智慧家庭」概念。在打得火熱的AI+IoT領域,海信提出了「一個系統+一個大腦+多個終端」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Hi-Home,能夠將家中的智能終端如電視、洗衣機、鏡子,乃至於門鎖互聯互通,打造智慧廚房、智慧客廳、智能衛浴、智能門廳等多個智慧家庭生活場景。

截止到2019年,海信電視機已經連續16年中國第一,全球出貨量第四;海信冰箱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二,出口額全球第三;海信接入網光模塊產品連續9年全球第一;智能醫療CAS(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年智慧產業建設經驗

再看回本次的「倍增計劃」,事實上,海信幫助青島建設智慧城市並非從零開始突破。

談起智慧城市建設,可能華為、阿里、騰訊等更為人熟知,很少人知道海信已在此深耕20年,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技術積累。

早在2000年,海信就造出了智能交通信號調度系統。目前,海信在智能交通的市佔率連續9年都是第一,其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已進入了147個城市,其中包括39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中的36個。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帆比賽在青島開展,海信的智慧交通項目在當時一戰成名,打敗西門子、泰科等國際品牌,在同等技術能力下,為國家節省了三分之二建設資金。2019年,海信還在貴陽建成了全國首個5G智慧街區。

除智慧交通外,智慧醫療也是海信的重點發力方向。海信憑藉自身在圖像顯示方面的技術儲備,推出了CAS(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和SID(外科智能顯示系統),打破了該類系列產品完全由外國企業壟斷的局面。在此之後,海信在輔助醫療方面還有多項突破,有數位化手術室、醫用顯示器、醫護終端等多個產品。就在疫情期間,海信醫療還搭建了感染病房遠程會診系統,幫助醫患的遠程問診,在山東省內50多家醫院啟用。

有了底層應用支持,海信要從智慧家庭開始,智慧的觸角延伸到社區、城市,形成全場景和全生態的智慧新生活。

應用先從示範區開始,目前,海信已與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密切協作,形成了5G+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區「頭雁工程」方案,包括了車路協同示範區、公交無人駕駛示範區等,主示範區共覆蓋了15種業態。

海信提出的「雲腦」架構,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應急、智慧建築、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多個領域都有應用。不僅能支撐海信自主建設的業務,在智慧旅遊、智慧政務等多個方面,還能與合作夥伴共享數據和業務算法。

新一線城市青島有何智慧前景?

據IDC的預測,到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將達到1894.6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389.2億美元。

在內地城市中,2019年在智慧城市相關支出投入最多的仍是北上深廣,但分析師也認為,受到技術、政策、政府組織架構變動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後的智慧城市新建設熱潮將從一線城市向下發展。

最明顯的例子是杭州和長沙。杭州藉助阿里的優勢,2016年就開始試點城市大腦,如今,在城市生活的智能性上,杭州這個新一線城市絲毫不亞於北京上海。而長沙則是將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提升到戰略高度,吸納了多個先進科技企業的資源。

可以看出,政府搭臺,企業發揮技術優勢,雙方合作共贏是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絕佳路徑。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大量的人力、整合城市資源與產業生態,這個任務放到已在青島紮根51年的海信身上,可以說是最佳選擇。

在最新發布的2020年15個新一線城市名單中,山東僅有青島一個城市入選,無疑是走在發展前列。但細看會發現,青島當地的知名企業網際網路基因較少,仍以製造業為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海信的倍增計劃提出要自己拿地、建創新基地,匯聚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才。打通了智慧產業,才能給城市帶來新活力。

海信規劃出「一基地兩中心」創新生態體系,一基地,指海信慧灣新基建產業創新基地;兩中心,指海信利用視頻技術上打造行業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以及圍繞人工智慧各類關鍵技術打造的智慧雲腦製造業創新中心。要實現上下遊企業資源聚集和協同發展,為青島智慧城市與高技術產業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5年,海信目標是在青島聚集相關關鍵人才2000人以上,生態企業15家以上,生態企業產值超過300億元,還要為青島帶來3600億元產業集群。

一榮共榮,有了城市層面的生態繁榮,海信自身的營收翻倍至3000億目標便是順理成章。

而到落地應用層面,屆時青島從點向面推廣,將海信的技術能力應用至城市、交通、公共安全、教育、醫療等各行各業,構建AI+城市。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表示:「對於青島來說,海信不只是一家企業,海信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決定著青島城市產業的發展方向。企業和城市本來就是互相成就,全市上下必須站在這個層面上理解,全力支持海信的發展。」

海信將自己的命運與青島緊緊聯繫在一起,這是海信的機會與未來,也是青島的機會與未來。

相關焦點

  • 264項政務「智能辦」青島完成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中期評估
    青島新聞網12月21日訊(記者 劉倩倩)12月17日至18日,青島市大數據局組織召開青島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中期評估會議。來自淄博、煙臺、濰坊、威海、壽光等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大數據主管部門負責人,專家、市民代表和媒體代表組成評估組,通過現場考察、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等形式,對青島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開展中期評估。據評估,青島市已實現264個政務服務事項「智能辦」,市本級94項業務「秒批」辦,慧民生、慧興業領域成果豐碩。
  • 青島發布重點產業(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人才需求目錄
    為加快創業城市建設,促進產才深度融合發展,推動青島市重點產業人才集聚,日前,青島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信局聯合發布《青島市重點產業(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人才需求目錄》。《目錄》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產業生態領域,共發布20個職位大類,70個重點細分職位。
  • 陳佳:5G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移動力量
    在峰會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解決方案專家陳佳以《5G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移動力量》為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解決方案專家陳佳以《5G時代,智慧城市建設的移動力量》為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全媒體報導組 攝5G時代加速到來,開啟了「萬物互聯的世界」,智慧城市建設按下「加速鍵」。
  • 涉足直接「零售」,全球首家海信會員體驗店——海信品質之家在青島...
    2019年,這塊青島市寸土寸金的地方,生長出海信學校和海信探索中心,一個傳授知識,一個啟蒙科學。如今已分別成為青島的時尚新地標和青島最火的民辦學校。時光變幻,如今這裡又有了新故事。海信過往得到了超過1億老用戶的支持,但我們卻不十分清楚他們是誰,在哪裡?更沒有與老用戶成為朋友。在海信集團賈少謙總裁的親自發起下,海信今年初啟動了用戶關懷行動,提出了「讓一次購買,成為終身守候」會員運營價值主張。然而如何體現出海信的溫暖守候呢?
  • 建設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
    從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    在最初幾年的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發現智慧城市建設主要是政府、運營商和大企業在努力,而且還是在面向具體的行業和具體的應用,導致數據不能共享、信息煙囪和信息孤島依然存在,市民對智慧城市沒有體驗感。
  • 重慶新大正進軍山東青島設合資公司建智慧城市
    6月23日晚間,A股物業上市第二股——重慶新大正(002968)宣布,擬與山東青島融源影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青島融源)設立合資公司,就青島市李滄區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及運營管理進行深入合作,開啟上市物業公司與地方國企的合作共贏模式。
  • 青春之島 創業之城 逐夢圓夢在青島系列報導①丨「群象」起舞
    在「新基建」浪潮下,海爾集團將工業網際網路看做是「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激活傳統產業、搶佔新產業制高點,提出了《四年5000億,再造一個新海爾》的規劃;海信集團進一步提速包括智能交通在內的智慧城市建設,提出《青島智慧城市與高技術產業登頂計劃》發展規劃,通過這一5年3000億的倍增計劃試圖抓住風口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 趙雷調研智慧城市建設
    趙雷調研智慧城市建設 2020-10-16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年數智化背後,千億海信的B面
    ,海信從十年前開啟智能化轉型,如今涉及醫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多個B端業務,它早已不是大眾認知中的海信。在近十年的轉型過程中,除了眾人了解的家電之外,海信也在創造新的產業,如商用空調、智能交通、光通信等行業隱形冠軍。這類TO  B產業與大部分人的生活關聯度不太密切,但其實卻處於非常關鍵的位置。具體來說,智慧城市是現在比較關注的話題,經歷了20多年的實踐,海信的智慧城市應用在中國近150個城市得到應用。在醫療板塊,海信也已經布局了很長時間。
  • 從滿足冷暖到5G智慧,「好空氣」是海信中央空調不變的初心
    9月18日,以「Find·智慧好空氣,第四代中央空調來了」為主題的海信中央空調全國巴士巡展活動在海信中央空調黃島三期工廠正式啟動,一輛搭載海信5G全健康中央空調的巴士已經整裝待發。
  • 兩會好聲音|讓更多創業者成為青島「城市合伙人」!代表委員圍繞...
    市人大代表、青島修和堂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全隨著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強化對定點機構的服務管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成為一個重要課題。經前期調研,冷全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於政府部門招才引智的決心和舉措,黃千文坦言力度確實很大,但是來自市民的全員「雙招」力量動員卻不夠。「人才鏈的打造既要有城市制度體系層面的建設,也要有全員參與的行動,每一個街道、社區、團體以及每一位市民,都是青島的代言人,都是青島廣納英才的通道,都傳遞著青島『海納百川』『求賢若渴』的城市胸懷和聲音。」
  • 青島城市記憶:延安路大轉盤,曾經的老臺東地標
    現在矗立其上的是連接島城東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海信立交橋。上世紀30年代中葉,青島的交通規劃中建設通往市外的交通要道有4條。其中的天門路,從登州路開始修建,計劃通到張村,道路規劃有30米寬,是當時青島最寬的道路。可惜的是,當道路修建至南仲家窪時,盧溝橋事變爆發,工程被迫中斷。日本佔領青島之後,將天門路改稱興亞路,建國後又改名為延安路。
  • 解碼青島海信學校2020招生政策 關於公民同招的疑問這裡有答案
    5月29日,青島海信學校發布2020年招生簡章,作為島城民辦教育的新秀和標杆,海信學校2020年的招生事宜備受關注,與海信學校有關的公民同招政策更是牽動了萬千家長的心。為了幫家長解憂,助學生選擇,本報記者與海信學校副校長王永祥面對面,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一一解答。
  • 工業網際網路賦能 青島建設智慧能源大腦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8日訊  12月28日,由青島市發改委和海爾集團聯合主辦的青島市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推進會在青島舉行
  • 東南亞國家智慧城市建設,日本何成最大贏家?
    文 |鄭偉彬近日,越南中心城市峴港確認其2018-2025年智慧城市發展計劃得到批准,其項目不僅將向基於技術的城市管理過渡,同時還將成為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根據規劃,該計劃將最終在2030年完成。除了峴港外,不久前,越南河內北部佔地272公頃的智慧城市開發工作也正式開始。
  • 「青島造、趣生活」一個由青島品牌演繹的城市故事
    「品牌之都、工匠之城」為主題的品牌推廣活動自3月份在央視上線以來,僅央視推廣覆蓋人群已超過1億人次,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在全國掀起了「青島製造」的浪潮。「青島造趣生活」創意主題概念視頻是「品牌之都、工匠之城」第二階段的重要活動單元,視頻以第一人稱視角跑酷主題呈現,將青島的人文情懷和青島代表品牌場景化生活聯合,穿梭各個青島地標,呈現青島品牌產品,打造城市名片。
  • 青島市長孟凡利懇請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懇請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近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懇請支持青島下一步發展。其中第一條就是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這意味著,青島將經略海洋、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的使命與擔當,高調曝光在鎂光燈下。
  • 未來城市 全球智慧---智慧城市發展論壇暨智能礦山建設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董事長王敬民致辭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董事長王敬民在致辭中表示,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閃淳昌著重介紹了安全智慧城市建設的要素,並提出建設思路和頂層設計,提倡底線思維,傳承民族生存智慧,同心同力為共建安全韌性城市攜手奮進,加強減災防災意識,提高智慧防控能力。
  • 山東青島:「1+5+N」數字賦能多領域發展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樣板
    平臺思維,打造數字經濟產業生態藉助頭部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引領示範,山東青島以生態思維提升產業集聚「濃度」,逐漸集聚起產業資源優質力量
  • 擦亮「品質高尚」這塊牌 全球首家海信會員體驗店青島開業
    海信集團中國區營銷總部副總裁馬寶龍表示,2021年海信將布局60家品質之家會員店和智慧生活館,構築「品質之家會員店-智慧生活館-專賣店-專營店」的終端零售矩陣,擴大消費者的全觸點。目前,海信是國內少有的橫跨黑電白電領域,且各領域、各檔次都有強勢品牌的平臺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