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極地戀人》天堂與地獄也僅在一線之間

2021-02-08 十個

咖啡曰:北極圈以北,永遠不落的陽光,悲傷愛情在午夜太陽的照耀下我們在一整個輪迴後終於又見到對方,只是,卻以這樣的方式相遇,然後別離。《半生緣》裡曼楨還能對沈世鈞說一句: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我卻只能看著你離去,不能言語。

今晚的電影剪輯極贊,以兩個人不同的視角來詮釋,難得的西班牙好片。

劇情簡介

安娜相遇時都還是孩子,他們的名字是回文(Otto,Ana 無論從哪一邊讀都是一樣的)。他們因為偶然而相遇;人們由於偶然相互聯繫著。這是一個關於生命循環的故事,其中有循環的名字,發生在「循環」的地方(北極圈),在午夜的陽光裡,那裡的一天從不結束。世上也有東西從不結束,比如愛情。


(正文 By 蛛 )

標題:天堂與地獄也僅在一線之間

傳說中的北極圈其實是一條連寬度都沒有的無形的線,踩在線上的你究竟將自己歸屬給哪方的世界?是那個只有白晝的天國,還是每日都會被黑夜奪去光明的俗世呢?

  

想起海貓遊戲中最觸動我的一段話:「這個世界明明有那麼多幸福的碎片,可是你卻只撿那些不幸的碎片……於是漸漸害怕起受傷……只有在確定周圍已沒有一塊不幸的碎片時才敢承認幸福的存在……你實在是一個可憐的孩子。」

  

Otto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孩子,他和Ana即使成年了,靈魂中也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徘徊在童年,兩個缺憾的童年。他們就像一對雙生子,在彼此身上尋找著缺失的父愛和母愛,他們也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即使心脈相通也總是看著不同的風景。


死亡確實是一種最完美的告別方式,它可以將一切汙穢與腐敗隔離在生者的視線之外,所以小Ana失去的永遠是那個完美的父親,而小Otto面對的卻是一個漸行漸遠的背叛者,美好的東西腐敗的過程最令人窒息。人的心實難捉摸,究竟為什麼不再愛了也許Otto的父親也不清楚。Otto問父親存不存在永恆的東西,害怕在溫暖的白晝後面對日落的寒冷,害怕愛情燃盡後死亡的屍臭,害怕流沙在手中消逝的觸覺,所以從不用力去抓住愛。

  

「Otto,勇敢一點,勇敢一點」Ana總是小聲鼓勵著他;「即使你要背離生命,我也堅定地與你同行」,在雪橇上Ana不斷用手臂的力量告訴他。但Otto卻懷疑她在達至終點之前就棄他而去,「跟他們在一起吧,我走啦!」,看似灑脫的告別其實唇齒間的苦味只有Otto自己清楚,這場愛情中誰是勇者誰是懦夫不言而喻。Otto實在太害怕看到自己深愛之人的背影了,所以總是把背影先留給深愛自己的人。其實他又何嘗不是一個為愛而生的人,那個羞怯靦腆卻心如響雷的Otto,那個神態不安卻將紙條牢牢攥在手心的Otto。


是Otto先愛上了Ana,卻是Ana主動吻了他。是Otto先對Ana產生了懵懂的情慾,卻是Ana主動送出了邀請的紙條。即使在羅密歐與朱麗葉初嘗禁果的夜晚,翻窗而入的王子也沒有勇氣叫醒睡美人,反而是睡美人毅然潛入了王子的睡房。

  

這就是他們的故事,一個一直逃跑,一個默默守護。Otto內心永遠還是那個喜歡躲貓貓的小男孩,在床下、在柜子裡、在櫥窗後,逃離母親、逃離父親、逃離Ana、逃離傷害、也逃離愛,而他總是太晚才想起轉身去道歉,他眼中只有「已逝去」的負疚。Ana卻一直在成長著,仿佛應了那句「女孩早熟」的戲言,曾經那個努力在Otto身上尋找父親影子的小女孩,如今已代替Otto的母親守護起膽小的男孩。只要他想回來,她永遠不會將窗戶鎖上,而且她也清楚的知道只有自己才是他的歸途。Ana於「得不到」中仍堅信著越來越清晰的宿命。

  

在Ana跨進極圈後,終於將對母親多年的怨恨卸下留在了彼方的世界,在Ana的淚水中我們看到的是釋懷而不是悲傷,因為她一向不喜歡為悲傷而流下淚水。對於很多凡人,刀槍不入的剛強也許只是為了掩飾脆弱,真正的勇敢是去說出原諒。寬恕傷害過自己的人最需要勇氣,那也是對自己不完美的過去以及自己本身的一種承認。


我想Ana最終的死對她實乃極致的幸福,得不到的愛人終於尋到,於死亡的瞬間永遠蠟封住了完美的圓。而Otto的生命從來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去,當他終於鼓起勇氣轉身時,卻永失了最終的歸途。那一刻兩人的眼睛映照出彼此,卻是天堂與地獄的落差!Ana慢慢擴大的瞳孔圈住Otto的面容,我想她的瞳孔之中才是真正沒有黑夜的北極圈,她的故事一定終結於房間裡那個擁抱。而Otto的圓卻永遠缺了終點,人間那個傳說中的天國只空餘一張白椅一座空屋,於慘澹的日光中佇立。其實天堂與地獄又何嘗不在一線之間,一路踏著北極圈踽踽獨行的Otto,明明只需原地轉個方向即可尋得夢中的天國,幸福的方法其實也只在一念之間。

  

我深深理解Otto,因為自己也有著和他相似的童年,也一如他一般逃避著愛,實則逃避著在愛中可能變得醜態百出的軟弱。但是我的眼淚卻都流給了Ana,愛情中真正的贏者並不是得到更多愛的那個,而是去努力付出真心的那個,付出並不可恥,因為「神在求愛的人那裡,不在被愛的人那裡。」

(完)

十個shigeten)每晚十點推送:一篇影評,一篇美文,一組美圖,每晚入睡前用上十分鐘讀到最美內容.是由半杯咖啡維護.


投稿

關於電影,關於美文,關於美圖都可以給十個投稿,沒有任何限制和主題,只要求原創.十個勵志打造一個為所有用戶提供發表自己文字的平臺.


投稿郵箱 shigeten@qq.com

相關焦點

  • 《電影天堂》一線之際的地獄與天堂
    清末民初時期,讀書文人皆不重氣節,急功好利,凡事盡為一己之私;劇中敘述一段人鬼奇戀,點出讀書之所以為用,非只是加官晉碌,進而達經世濟民之實;劇中之劇情,弦外之意頗深,耐人尋味…… 《地獄天堂》沿襲了《六朝怪談》中的鬼魅故事,鏡中與鏡外,天堂與地獄。
  • 在天堂和地獄之間——韓國電影《釜山行》
    兩個年輕高中生無疑還很稚嫩,生活擔當與愛情,但對變成喪屍的同學不忍下手,對戀人的不離不棄,無疑給了觀眾以希望。 鬍子男和男主角與親人的生死離別,讓人動容,人世之所以成為人間,就因為有了像他們那樣的勇敢的人吧。 最值得一提的是胖子常委,他先是領導群眾拒絕了逃生小隊,後又將自己的下屬,殘存的人,救他的人一一殺死,如果變成喪屍意味著死亡的話。
  • 《地獄神探》一部豪華的戒菸廣告,康斯坦汀遊走天堂和地獄之間
    2005年有基努·裡維斯主演的這部《地獄神探》,橫空出世。它改編自DC漫畫宇宙中的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又被許多DC影迷稱為渣康,由於其非常喜歡做出超乎常人行為,但有時為了達到目標不擇手段,就連魔鬼他都騙,大家對他是又愛又恨。
  • 做了個夢,天堂是個圖書館,地獄是個五星級酒店,神往!
    有地獄嗎?精靈:在我這裡沒有,在你那裡或許有,或許沒有。在我這裡沒有,因為天堂和地獄都歸結於無。在你那裡或許有,或許沒有,因為一切都是在一念之間。但我還是希望有一個價值觀的判斷,有天堂,有地獄,這樣對人類是有意義的。還有,你這樣問,其實我清楚在你的思想意識裡,已經有了定見。不管這定見出自哪裡。只要對人有益,都是成立的。我:不好意思。我冒昧了。天堂和地獄,是哲學裡的存在?
  • 天堂之門與地獄之火
    大家知道,我們被造是超越時間 是永恆的,我們與上帝之間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聖經上說,我們是照著上帝的形象創造的,我們有選擇的能力,但我們犯罪時就與慈愛的上帝隔絕了。下面請觀賞戲劇,《天堂之門與地獄之火》這部戲見證了上帝如何通過他兒子耶穌拯救人類,恢復人與上帝的關係! 劇情:「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
  • 天堂和地獄
    一次,一位慕道朋友把我叫到一旁,困惑地問道:「基督教多數時候講神的愛,可有時又講天堂、地獄。  可喜的是,《聖經》中有明確的關於生命不死、死後有審判的教導。「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舊約中有不少見證生命不死的記載。新約中,耶穌則多次談到永存的生命、審判之日、天上的獎賞和地獄的刑罰。有人統計過,耶穌所講的三十六個比喻中,就有三分之一是與將來神的審判有關的。當然,死後有生命的最有力的證據乃是耶穌被釘死後第三天從死裡復活。
  • 上覺下海法師:天堂地獄一念間
    恩師法語在順境中警惕自己,在逆境中把握自己,
  • 從天堂到地獄,再從地獄回到天堂
    一塊布匹帶來的幸福,這是我做不到的,我需要更多的理由,複雜的,儘量複雜的理由,才能夠讓我們多一份歡喜——我們對於歡喜的條件,很苛刻,摩根,在給我上課! 我們有多少的懊惱、煩惱,是來自於彼此的要求、強求呢?每一個人,手捧著自己的道理,企圖去統一和壓制他人!
  • 穿梭於天堂與地獄之間
    晚上只要睡三四個小時,第二天起來依然精神抖擻。人變得易暴易怒、易喜易優,情緒波動起伏很大,常常會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和他人僵持起來,完全不顧形象。還有,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他變得異常的自負,非常的愛吹噓,會常常在他人面前誇耀自己有多優秀,說自己有很多女孩子追,說自己滿腹經綸、才高八鬥,說自己視金錢如糞土等等,然後就整天興奮無比。
  • 《北京人在紐約》 置於天堂地獄之間 只在一念
    人生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就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而帶著夢想有著美好追求的人,究竟是去的天堂或是地獄,無人知曉,無人能說清。王起明和郭燕也清楚的意識到,他們之間沒有謊言,沒有出軌,他們之間的感情也發生了質變。從王起明剪掉他那一頭文藝青年的長髮,郭燕在北京城裡所認識的那個意氣風發的王起明已經不復存在了。站在郭燕面前的是一個按了重啟鍵的美國式的中年男子。從那一刻起,他只是一個為了生存在美國底層努力向上的小人物。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當我害怕時,我就在想,這不真好是個修行的機會嗎?我在恐懼什麼呢?它會把我怎麼樣呢?當我真正面對它的時候發現其實沒有什麼可以恐懼的。以前是在害怕、逃避,現在轉念變成面對、對治,產生的結果截然不同。後來發現很多恐懼都是大腦自我編制的故事罷了 。」在全國智慧棧群內有人問到這個問題:「請問七哥和師父們,如何理解『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 星雲法師:佛教的宇宙觀(二)天堂與地獄
    因為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認為人死後不是上生天堂,便是墮入地獄,天堂與地獄介乎人道的上下,一個代表享樂,一個代表受苦,這就是一般人對天堂與地獄的認識。 然而,以佛法來講,人死後不一定就上生天堂或墮入地獄,天堂與地獄只是十法界中的其中二界,上生天堂有上生天堂的條件因緣,墮入地獄有墮入地獄的業力道理,二者各有其不可混淆錯亂的因緣果報。
  • 《守望者:罪惡迷途》:左手天堂,右手地獄,善惡本是一念之間
    生死,善惡,愛恨皆在一念間,往東四十裡,有個地方叫孟樓,如果他最初在分岔路口就選擇這個方向就好了。這部電影對人性的拷問到達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滿分。在很多分叉路口,或許就是左手天堂,右手地獄的選擇,而善惡本是一念之間。
  • 天堂與地獄
    無論身處天堂還是地獄,都由你自己來決定。這簡直就是天堂嘛!」    然後,他向這裡的負責人問道:「這裡真的是地獄嗎?我實在難以想像地獄居然會是這樣好!」負責人說:「沒錯,這裡就是地獄!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才能坦然地面對世間的各種誘惑,辨別出真正的善與惡,看得清真正的天堂與地獄。
  • 90平二手房地獄到天堂震撼改造 僅花四萬(圖)
    90平二手房地獄到天堂震撼改造 僅花四萬(圖) 房天下綜合整理   2011-08-18 14:52 [摘要]
  • 婚姻,你帶給女人的是「天堂」還是「地獄」?
    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所以,「天堂」與「地獄」只在人的內心裏面。婚姻,本是人類對於愛情最美好的詮釋,也是人類給於愛情最完美的歸屬,可就是這個最終的歸屬,卻成了很多女人一生都無法逃脫的惡夢,「天堂」與「地獄」有時真是一牆之隔。
  • 天堂——現實存在,地獄——你的夢
    當你知道了天堂在何處,地獄在何處,你該知道如何生活了吧?而你還需要知道,你一生來就處在天堂,是什麼把你拉向地獄的?——夢!夢是把人由天堂拉向地獄的力量,來小心這個魔!夢是一隻飛離真實存在的樹丫,把你帶往地獄的惡鷹,小心被它迷惑。夢由一顆迷惑而狂動不安的心生起,來注意到這樣一顆心,不要自己把自己帶離天堂、帶入地獄。天堂在哪裡?現實存在的脊背上;地獄在何處?
  • 論天堂與地獄
    我說:」信耶穌上天堂,不信耶穌是要下地獄的。」 想不到該司機給我的回答說:」先生!我不必因不信耶穌才下地獄,我現在就活在地獄裡了。」 從這句話就觸動我重新深思天堂與地獄的問題。我們傳統對天堂與地獄的想法是好像天堂與地獄是在某個地方或是一個居所。其實,時間與空間、物質與形體是不足描述天堂與地獄的境界。
  • 韓國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
    曾經有人跟我說韓國是天堂,有錢活的比國內更瀟灑。
  • 美國是天堂,還是地獄?
    ,或者說是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然而,在新冠疫情面前,美國的表現,不像天堂,更像是地獄,至少是老年人的地獄。 且不說,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在應對疫情方面是否得力、是否盡責?只說美國這抗疫的初衷,就令人難以接受和認可。 疫情暴發以來,白宮一開始就宣揚兩個重要的觀點。一是經濟危機致死的人數將遠超過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