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果你仔細觀察,其實地鐵上擁擠了太多的故事。
前幾天看到大M早晨六點半在朋友圈分享他坐地鐵的心急,剛開始看到的時候,想想還很好玩,「就連坐地鐵都能坐出感情來了啊」。
芸芸眾生,千姿百態。佝僂昏睡,眼神疲憊,倚身陪伴,匆忙追趕……
地鐵上的你們,神態都是如此的相似。
隨著車廂的門有節奏的呼吸,一張張相似卻不相同的面孔湧進,尾隨溜進來的,還有身份信息和生活故事的尾巴。
「我在地下世界的族群裡,悄悄打探著眾生相。」
前段時間看到「深圳都市報」推出一期「你坐過深圳的最後一班地鐵嗎?」
20多個年輕人用手機隨手拍下的圖片,記錄下來的恰是人生中最為寶貴的時刻。佝僂昏睡,眼神疲憊,倚身陪伴,匆忙追趕……
「深圳客」的團隊用鏡頭記錄下晚上11點地鐵上的你和我。王致遠是主要策劃人之一,在他看來,這條集合了二十餘張圖片的文章,之所以能夠引發深圳人集體感懷,就像一位網友的評論所言,
「突然看哭了,太多的感情在地鐵上」。
不管是北京、上海、深圳抑或是我最熟悉的廣州,大多人通往事業和生活的第一個載體就是地鐵。
趕地鐵的日子總是如此難以忘記,「在最後的幾分鐘衝進地鐵,每次只要衝進那扇門,才會有一點點安全感,才會心安。」
因為學校交通不是特別便利,每次周末放假回家回校都是一種折磨,直接從2號線首端坐到末端。
從嘉禾望崗的地鐵,因為偏遠,多數人都要坐一會兒,從換乘站下。在路上,我一般只戴耳機不玩手機,為了在漫長無聊的車程中給自己找點樂趣,我會靜靜觀察地鐵上形形色色的人,觀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根據坐地鐵的經驗,我想和你分享,「如何在廣州地鐵2號線迅速佔座」。
判斷心得如下。
在換乘站昌崗或者公園前站,當他忽然看了看站牌、摘掉耳機、掏出地鐵卡或者睡著的人忽然起來……
又或者,當某人盯了門一眼、喚醒懷中的寶貝、扶了扶眼鏡……
很有意思,長時間坐地鐵用來打發時間再好不過。出現這些情景時,你應該迅速走到他身旁。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觀察哪些是你的「競爭對手」或者「可以發生偶遇的對象」。
周末早上,和朋友相約逛書店,於是我早早就起床去趕地鐵,耳機裡正好播放著宋冬野的《地鐵鑽出地面的時候》。
「陽光從窗口照進來點著了車廂的角落,身邊的男人閉上眼享受著最後一刻的睡眠。」
我在想。
周末的地鐵上,那個媽媽背著吉他包,四五歲的兒子睡眼朦朧啃著早餐,他們應該是去上培訓班。
那個拖著菜籃的奶奶 ,是不是起早買菜給工作勞碌的兒子兒媳婦煮個周末早飯,讓他們賴會兒床。
有人說,地鐵像一位朋友,與你相伴、相依,記錄著在廣州奮鬥的日日夜夜。地鐵正在成為一個城市都市化的象徵,在為我們提供便利,改變生活的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故事。
白襯衫西褲的職業男、腳踩高跟的年輕女白領、背雙肩包的眼鏡it男、穿著時髦的捲髮太太……
我們都在生活裡習慣了匆匆而過的身影,也習慣了在關門聲中日復一日的追趕。
前幾天我們編輯部討論選題的時候,說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我們每天都坐著同一班地鐵上下班,有個人,我幾乎每天都能在地鐵上看到。」編輯頑主發起話題。
「在這個顏值擔當的世界,我們都低著頭刷著手機,而她卻捧著書看得如痴如醉。怎麼可能記不住她。」
「上下班高峰時的地鐵車廂與沙丁魚罐頭非常相似,每天上下班同一班地鐵,我普遍不認人,而是認鞋。看鞋,就知道那哥們來了。我們下站地點相同,有時候還能補補眠,睜開眼,還能瞥見哥們的鞋,我心就淡定了。」
「踏進車廂,甚至只是走近了地鐵站,一個大眾藝術的動態展覽館就呈現出來了,這個展館裡陳列的可能是奮鬥和希望,也可能沮喪和頹敗,所有可能的最真實的狀態。」
談及追蹤記錄深夜地鐵群像的一個初衷,王致遠說,或許這是一種回歸,對每個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最真實的還原。
文/小桂
插圖/來源網絡
裡是全宇宙最有趣的年輕人根據地
每天一個年輕有趣的故事
看見千萬種不一樣的生活
歡迎和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投稿郵箱:tougao@qidian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