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最後一班地鐵上,讀懂了生活……

2021-02-20 上海全接觸

一到深夜,再熱鬧的城市也歸於寧靜,再擁擠的地鐵,也會每個人都有座位。

有人說,地鐵裡看風景,是疲憊一天裡短暫的逃離。每天相同的地鐵裡,有著不同的夜歸人。

李健也在歌裡唱到:十點半的地鐵,終於每個人都有了座位。

這首歌,折射出都市深夜地鐵上模樣。全妹一直覺得,上海地鐵是能夠呈現人生百態的地方。有人疲倦,有人瞌睡,有人笑,有人累。

很多次,全妹坐在末班的地鐵裡,看著很多人拖著疲憊的步伐,心裡是有些許感同身受。

在末班地鐵狹窄、近乎封閉的地鐵車廂裡,每個人都在上演著各式各樣的生活模樣。他們也許是剛結束一天的工作;他們也許是正從外地出差趕回上海;又或者他們剛剛結束和好友的聚會。

我不知道,每個人都面對了怎麼樣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我也不知道,你有沒有坐過魔都的末班地鐵。又或者,你是末班地鐵的常客。

昨晚,全妹在末班地鐵上,讀懂了生活。

01

城市的風很大

孤獨的人總是晚回家

走進地鐵站,走到站臺。這個時候的地鐵站裡,站臺上身影已經是寥寥無幾。每個人都在安靜的等著最後一班回家的地鐵,也許,這也是某一天的另一個你。

列車到來的時候,大家不再慌慌張張,不再你推我擠。而是,不緊不慢地走進末班地鐵裡或者從地鐵走出來。因為,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再趕時間。

走進地鐵車廂,這時候的車廂也不再像白天那邊擁擠。這時候的車廂,載著這座城市每一個夜歸人。

深夜地鐵裡,每個人都是形單影隻,每個人都安靜的坐在屬於自己的座位上低頭玩手機。

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我不是一個人。

02

每個人

都有不為人知的苦楚


生活總是百般模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容易。表面上看起來雲淡風輕,誰又知道你經歷過怎麼樣的苦楚。

這位小哥哥坐在夜班地鐵裡,不知不覺睡著了。也許他是真的困了,也許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累了……到底是什麼樣,我們不得而知,只能說每個人都不容易。

有人說,當你覺得不容易的時候,去醫院走走,你會明白許多道理。全妹想說,當你覺得累的時候,你去坐一次深夜地鐵。你會發現,你不是一個人。

03

這個世界上

總是有人偷偷愛著你

生活像一個巨大的圓球,我們也許曾經遭受痛苦,也許曾忍受離別。但這世界,總會讓你感到溫暖,你永遠都被人愛著,也永遠擁有愛別人的權利。

在地鐵站裡,不管是早高峰還是晚高峰或者末班車,你總能地鐵工作人員的背影。他們有的是安檢人員,有的是執勤人員。

他們,每天都在為每一個人乘客默默地付出著,我們的安全少不了他們。他們也很累,他們也不容易,他們是比我們更晚回家的人。

最後一班車什麼時候下班,他們就什麼時候結束一天的工作。他們在地鐵站裡,看過太多不同的面孔。守著最後一班地鐵,是自己也是生活百態。

城市深夜的地鐵是都市劇的新舞臺。

為生計而勞於奔命的漂泊者,為情感而暗自神傷的失意者,為徒行而輾轉往復的旅人……

電影《天氣預報》裡說,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明白這句話的含義。每個人看起來安人無恙,其實都在強迫自己好好過。每個人都在深夜地鐵裡上演過,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心酸。

人世百態,總有百般滋味。成年人的生活就是如此,雖然大家心裡都苦,但是白天裡都波瀾不驚照常嬉笑怒罵,深夜裡是不知多少次的疲憊和哭泣。


成年人不輕易在別人面前叫苦,因為,生活漸漸地讓我們學會了隱藏,隱藏心裡的不安,隱藏生活裡的苦。


朋友圈裡的生活總是看起來美麗,但並沒有誰活得特別容易。有些情緒,只能偷偷消化。有些眼淚,也只能偷偷抹去。

只是,希望我們可以不再是末班地鐵夜歸人。

忘掉工作艱辛和奔波的壓力

給自己來一個悠閒的假期吧~

崑山這家雅高旗下酒店值得刷!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圖片:由上海全接觸原創發布

▌編輯:全妹

▌內容:由上海全接觸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

七夕,傳說中的DR求婚鑽戒偷偷在你的快遞裡塞了一份驚喜禮物!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電影錄音剪輯《最後一班地鐵》(方明解說 )
    20多年後的1980年,特呂弗又拍出了《最後一班地鐵》這部成為當時最令人矚目的法國影片,既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又在藝術創作上獲得法國電影界的崇高榮譽,幾乎囊括了當年愷撒獎的全部項目。這種獲獎情況,在電影界是罕見的。     特呂弗作品的特點,是細膩、恬淡而富於人情味,因此,他被認為是法國文學中人道主義傳統的最好的繼承者。
  • 電影錄音剪輯《最後一班地鐵》(方明解說 完整版)
    20多年後的1980年,特呂弗又拍出了《最後一班地鐵》這部成為當時最令人矚目的法國影片,既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又在藝術創作上獲得法國電影界的崇高榮譽,幾乎囊括了當年愷撒獎的全部項目。這種獲獎情況,在電影界是罕見的。     特呂弗作品的特點,是細膩、恬淡而富於人情味,因此,他被認為是法國文學中人道主義傳統的最好的繼承者。
  • 法國經典電影《最後一班地鐵》原聲集
    1980年上映的法國經典電影《最後一班地鐵 Le dernier métro》是由弗朗索瓦·特呂弗執導,凱薩琳·德納芙,傑拉爾·德帕迪約、Heinz Bennent等聯袂主演的愛情電影。《最後一班地鐵》原聲插曲由法國作曲家 Georges Delerue (佐治·狄奈許)打造,一共 12 首曲目,配合電影氛圍,或肅穆,歡快,或緊張刺激,或充滿懸疑,聽著旋律心情也隨著劇情起伏。值得閉目聆聽,感受其中奧妙!
  • 譯製片:法國電影《最後一班地鐵(1980)》高清
    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語言: 法語 / 德語上映日期: 1980-09-17片長: 131分鐘又名: 最後地下鐵 / The Last Metro   劇情簡介:  二戰中德國佔領下的巴黎,劇作家、導演兼劇院管理人的猶太人盧卡斯•斯坦納(海因茨•本南特 Heinz Bennent
  • 時差|中國上海:地鐵上的人們,地面上的生活
    上海楊浦公園裡自帶麥克風唱歌起舞的老人們。這組照片裡沒有地鐵上的人,但有普通人和地鐵外的生活。(本文圖片均拍攝於2019年12月,上海)屏幕上提示離下一班輕軌進站還有3分鐘14秒。上海的12月,露天的軌道交通站臺上還有些冷颼颼的。距離上一次從倫敦回上海已兩年有餘,我的記憶還停留在七號線在建。我決定好好利用候車的這幾分鐘,突擊熟悉牆上的上海軌道交通圖。看了一眼腕錶上的時間,離和朋友約的時間還有半個小時,我思索:「如果坐13號線,我就不用3號線再轉2號線,以每站3分鐘來計算,我不但不會遲到,還會早到5分鐘。」
  • 《最後一班地鐵》:一部政治性的電影,但是表現出愛情至上的基調
    《最後一班地鐵》:三人行的圓滿謝幕特呂弗說,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他想達成長久以來的三個夢想:將攝影機帶到劇場後臺,營造淪陷期的氣氛,還有讓凱薩琳·德納芙演一個負責任的女人(她在《密西西比美人魚》中演過一個騙婚的蛇蠍美人)——其實他在本片中還達成了第四個夢想,那就是讓三人行這個愛情烏託邦圓滿一次
  • 我在地鐵上找到了(小小說)
    就在這種環境下,在不知不覺間,我好像在漸漸變得和他們一樣:我上車不再言語,不在微笑……我能察覺到我的變化,但卻無力做出改變。我被那一列地鐵同化了!直到那一天,那個平常的一天……世界上沒有任何大事發生:沒有什麼總統換屆,沒有什麼世界大戰。在這個和昨天一樣轉著的世界上,唯一不同的,便是我休了一天年假。
  • 你是不是也會在地鐵上觀察別人?
    佝僂昏睡,眼神疲憊,倚身陪伴,匆忙追趕…… 地鐵上的你們,神態都是如此的相似。 隨著車廂的門有節奏的呼吸,一張張相似卻不相同的面孔湧進,尾隨溜進來的,還有身份信息和生活故事的尾巴。 「我在地下世界的族群裡,悄悄打探著眾生相。」
  • 20多年前的上海地鐵,竟然有點「古老」了!|美好生活博物志
    軌道交通,對上海來說,不僅是締造城市便捷生活的一條紐帶,更是鋪就了詩意上海的一條條「五線譜」。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上海地鐵運營裡程目前已經達到了705公裡,位居世界第一。距離近了,人和人就更緊密了,心靈也更加貼近了,軌道交通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更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 上海地鐵上的讀書人:享受閱讀的人,比想像中多
    ,並將之命名為「最後一本書」(The Last Book)計劃。因為他覺得,紙質書已經瀕危,每個地鐵讀者手中捧著的,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本書。若干年過去,紙質書還活著,地鐵上的閱讀也並未絕跡。北京的出版從業者朱利偉從2018年春節後開始拍攝「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相冊、文章相繼引起不小的反響,人們驚訝地問她:「為何你總能遇到在地鐵讀書的人而我不能?」在我們拍攝上海地鐵上的讀書人之前,也曾有過懷疑:地鐵上還有讀書人嗎?
  • 核冬天最後的曙光——《地鐵2033 歸來》
    然後我的目光就落在了這款2014年8月份發售的《地鐵 歸來》(Metro Redux),這個遊戲收錄了《地鐵2033 歸來》(Metro 2033 Redux)和《地鐵 最後的曙光 歸來》(Metro Last Light Redux),這份遊戲在淘寶某知名遊戲商店被陳列在了PS4遊戲分類最後的一位,並且在我購買之後,遊戲就下架了,問了問店家,就這麼一張。
  • 張高陵:馬蘭站的最後一班崗
    >張高陵朗誦 / 張高陵 1978年3月,我在馬蘭與星星一起站了最後一班崗看曦光微微拭亮槍刺,向東方行過軍禮,開始回營…… ,如一汪水滴落在黑暗上慢慢地,慢慢滲洇開來,濡溼著,融化著巨大的夜幕像橡皮擦修正練習薄上的錯誤,一點點將黑夜擦掉我在馬蘭站了最後一班崗
  • 《終極一班5》上線一天點播破億,主創亮相引爆上海冬日
    1月22日,《終極一班5》看片會在上海舉行,SpeXial Evan(飾演藍斯洛)、 SpeXial 宏正(飾演辜戰)、文雨非(飾演裘球)、蔣蕊澤(飾演太陽)、張皓明(飾演金寶三)5位主創空降活動現場,與粉絲親密互動,更提前送上了新年祝福。見面會上,除了介紹各自的角色,幾位主演也開啟「毒舌」模式,互曝對方的小趣事,引得現場笑聲連連。
  • 上海地鐵卡越來越懂年輕人喜好!
    除了發售,他們還在線上玩起了抽獎:除了微博轉發,人們還可以與上海地鐵中帶有「龍」字的站牌合照參與活動,參與龍珠紀念票抽獎。   地鐵收藏票   其實地鐵收藏票從90年代末就出現了,最早的地鐵收藏票如今看來非常簡陋:比如2002年的收藏VIP卡,上面是一隻電腦椅;而1999年的地鐵預定卡上印著一隻手錶。後來,上海地鐵收藏票更多的也與主旋律、或旅遊相關內容有關,比如上海建築收藏票、兒童作品收藏票、以及恭賀新禧收藏票等等——似乎並沒有考慮到設計審美。
  • 上海一女孩地鐵上 坐炸羽絨服
    上海一女孩地鐵上 #坐炸羽絨服# ,隔壁小夥一身白毛無奈坐遠】上海地鐵9號線,一女孩上地鐵坐下的瞬間,身上羽絨服的一角瞬間炸裂,裡面的毛絮飄灑出來,弄得鄰座男孩渾身都是。本以為男孩會幫忙,結果他卻躲得遠遠的,女孩也尷尬的低下頭吃著手中的食物。視頻傳到網上後,引發了不少熱議。
  • 為什麼北京地鐵叫subway,上海、廣州地鐵卻叫metro?
    北京地鐵叫BeijingSubway,廣州/上海地鐵叫 Guangzhou/ShanghaiMetro, 香港地鐵叫 MTR,而倫敦的叫 underground。the underground世界上第一條地鐵是1863年在英國倫敦建成的,叫做Metropolitan and District Railway(都會區鐵路),但那個時候人們叫地鐵為the underground。
  • 售票「金算盤」的最後一班崗
    售票「金算盤」的最後一班崗 2020-12-26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地鐵女殭屍揭秘
    但是上海地鐵卻一下出現四個女性殭屍,所幸未照成傷亡。上海地鐵殭屍姑娘們太勇敢了,目睹者也得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呀~看著還是有點觸目驚心~最近殭屍橫行了,萬聖節前夜在上海地鐵突然驚現四名美女殭屍「遊蕩」在車廂內,驚悚的打扮,衣服上赫然寫著「畢業血禮」,簡直嚇壞了地鐵內的乘客。公序良俗不可逾越,公共場所呼喚更高個人道德。
  • 「巨無霸漢堡」頂板澆築「我在上海造地鐵:昌邑路站如何施工」
    地鐵大家都知道,都坐過感受過但未必了解它是怎樣建造的超大規模的上海地鐵網絡大家也都知道但未必了解建設施工背後的那些事在上海地鐵的建設工地現場有一支跟蹤拍攝的紀錄片攝製組他們的鏡頭正在紀錄上海地鐵800公裡的超常規建設發展歷程
  • 崔成有:站好最後一班崗 為職業生涯畫上句號
    東北網2月21日訊(姜文逸 記者 葛金鑫)2月19日,對虎林市公安交警大隊東方紅中隊中隊長崔成有而言,是意義非凡的一天,這是他疫情防控工作的第24天,是他60周歲生日,也是他站完最後一班崗將正式退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