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金算盤」的最後一班崗
「孩子們,備用金可以來領了!領完記得籤字,不要忘了……」。每天早上七點,武昌站進款室的谷曉梅就開始了她一天的忙碌,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前將不同面額的紙幣進行合理分配,並在接班前發放給班組的每位售票員。她今年就要退休了,12月份就是她的最後一班崗。
作為武昌站售票處的「金算盤」,車站人工窗口、自助售票設備、出站口、車票代售點等進款數據的核對、收繳、列帳等工作,這些都是她的工作範疇。每一條數據、每一張有價票據整理保管都需要她分毫不差。
平日裡一天下來,谷曉梅一般要過手清點並整理各種面額的紙鈔、硬幣和進款等各類財務帳目總計數萬元,填寫和列印上百張單據,每一個帳目、每一組數據,都必須精準精確。
中午12時左右,武昌站人工售票窗口售票員輪崗用餐時,她還要臨時替補在窗口售票;15時,她向各個窗口回收當天備用金;16時,為夜班窗口售票員提供備用金;17時做好向上級上報的各類數據材料……
「幹了一輩子,我對鐵路的確有著深厚的感情。」谷曉梅對青年職工常說。1989年,還不到20歲的谷曉梅進入鐵路系統,是經歷過硬板票、紅色軟紙票、藍色磁介質票、網絡訂票、無紙化的電子火車票「駐站元老」。雖然馬上就退休了,但是谷曉梅依然會和往常一樣提前到崗,為售票窗口準備好「零錢」、核對帳目,並清點收繳客運進款。谷曉梅雖然做著「幕後」工作,但在春運、暑運和小長假客流高峰期間,她依然會上窗口加崗,為旅客解決疑難問題。
每一個休息空當,她都會對著鏡子整理好筆挺的鐵路制服,從內而外,一絲不苟,她始終保持這個習慣。用她的話說,這是「老」鐵路人用30年積累得來的習慣和自豪感。
私下裡,她也總被大家稱作「親愛的梅梅」。「梅梅師傅,《鐵路旅客運輸規程》裡有一條規定我拿捏不準,想請教一下您。」「好!下班後我來給你『開小灶』。」「梅梅,我胃不舒服......」隨即,她立刻打開抽屜兌著熱水衝起了胃藥。有些家在外地的同事,谷師傅總是會邀請他們到自己家裡,為他們做幾道拿手菜,讓外地的同事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他們都還小,我把他們都當成了我的孩子,碰到需要的就幫一把,畢竟離家這麼遠。」
「快退休了,真有些捨不得。」30年、10000多個日夜,谷曉梅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在她即將退休之際,也沒有放鬆對自己的工作要求,堅持按標作業,站好最後一班崗,「工作中有榜樣、成長中有目標、奮鬥中有夥伴」是她對年輕人最大的期許。
來源:王琳娜 楊澤宇 陳俊
原標題:《售票「金算盤」的最後一班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