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陵:馬蘭站的最後一班崗

2021-02-17 說說文客

說說文客,一個展示原創作品的平臺,一個文學愛好者交流的天地!

投稿郵箱:1191403341@qq.com

馬蘭站的最後一班崗

文 / 張高陵

朗誦 / 張高陵

 

1978年3月,我在馬蘭與星星一起站了最後一班崗

看曦光微微拭亮槍刺,向東方行過軍禮,開始回營……

 

黎明的軍號聲和急促緊迫的腳步聲響起

戰友們開始繼續在警衛團操場列隊操練

一支熟悉的軍歌,一縷大路上的煙塵,一彎下哨時的明月

奏響貯藏在我的記憶中的交響樂……

淡淡的,一吹就破的光亮,如一汪水滴落在黑暗上

慢慢地,慢慢滲洇開來,濡溼著,融化著巨大的夜幕

像橡皮擦修正練習薄上的錯誤,一點點將黑夜擦掉

我在馬蘭站了最後一班崗

 

偉大的軍營具有千篇一律的氣質

監獄的格調,衙門的風度

公園的肅靜與整潔,幼兒園的生活節奏

一種被管束的精神充實著軍營的每個角落

軍營就是軍營,全世界的軍營也都毫無例外的是軍營

而我們,與別的軍營既相同又特殊

警衛團、通信團、汽車團、防化團、工兵團……

我們在戈壁深處、我們在樓蘭古城、我們在博斯騰湖、我們在羅布泊……

我們與馬蘭相伴、我們與紅山相伴、我們與永紅相伴……

胡楊樹給了我們精神、蘑菇雲給了我們力量、馬蘭花給了我們獻身的熱血

我在馬蘭站了最後一班崗

 

無論是士兵還是將軍,都會忘不了入伍的第一夜

鄉情被道路拉長,眷戀為豪情替代

當了兵,眼前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七天七夜的悶罐車像有意安排的懸念

突然間,南疆、大漠、戈壁、立著雄關的瀚海……

展現在我們面前

讓我們試一試自已的臂力、氣魄

試一試我們的意志、韌性、機智、胸懷

給我們一個人生的沙場,目的就是:勝利!

或者不再失敗……

我在馬蘭站了最後一班崗

 

今天我與我的許多戰友都脫去了軍裝

見面不是握手仍還是軍禮

馬蘭悄然融進了我們的血液

馬蘭在我們的雙腿上留下了一種幹練、果斷的步伐

馬蘭在我們的瞳孔裡留下了時刻準備著的警覺

馬蘭在我們的一生中永遠留一幅出擊著的雕像

挺起槍刺般的脊骨,寧折不彎,是意志的鋼鐵

我怎麼也忘不了在馬蘭站的最後一班崗

 

註:馬蘭,即馬蘭基地,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核試驗訓練基地,是中國上世紀60年代核試驗的研究中心之一,最早代號為永紅0673部隊,後改為永紅8023部隊,再後改為永紅89800 部隊,中國核武器的搖籃,曾經在地圖上無法找到的神秘地方。馬蘭基地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有較多軍事遺蹟,是「兩彈」研發的軍事紀念地。2011年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紅色旅遊項目第二批經典名錄。

【作者簡介】張高陵,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政黨政治、國家非傳統安全、社會工作和社會組織。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執行副會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國人才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理事,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一帶一路」產業合作智庫專家委員,中國工業報社特聘專家。曾參與清華大學「一帶一路」背景下政府與企業(商會)發展課程開發。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出版有大量近現代史類著作,並有部分作品改編成電影文學劇本搬上了影幕。主要作品有《徐向前兵團徵戰記》、《希特勒親歷記》、《再生之獄—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長徵》(上、中、下)、《艾森豪親歷記》、《第一野戰軍》、《橫空出世》、《南昌起義的元勳們》、《金三角揭秘》、《大決戰》、《西南大剿匪》、《傳世金言》、《中共領導人與中國現代化》、《記憶·臺灣·啟示——臺海往事和臺灣「二·二八」事件》、《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工作》、《責任與情懷——中國當代社會若干問題聚焦》等。《中共領導人與中國現代化》被選入中國共產黨黨建百科全書。

長按識別  關注平臺

相關焦點

  • 售票「金算盤」的最後一班崗
    售票「金算盤」的最後一班崗 2020-12-26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團婦專班堅守扶貧戰線 站好最後一班崗
    脫貧攻堅|團婦專班堅守扶貧戰線 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0-12-03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鐵路人工售票員谷曉梅,站好最後一班崗
    12月份即將迎來她的最後一班崗。作為武漢車站武昌站售票處的「金算盤」,車站人工窗口、自助售票設備、出站口、車票代售點等進款數據的核對、收繳、列帳等工作,這些都是她的工作範疇。谷曉梅雖然做著「幕後」工作,但在春運、暑運和小長假客流高峰期間,她依然會上窗口加崗,為旅客解決疑難問題。隨著電子客票的推廣使用,旅客可以不掏現金就能方便購票。但是仍然需要為一些不習慣使用網際網路購票的重點旅客提供服務。這,也就是谷曉梅所在工作崗位的特殊意義。「快退休了,真有些捨不得。」
  • 楊常青:堅守初心,站好最後一班崗
    1月15日,是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甘洛工作小組組長,甘洛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楊常青在甘洛任職的最後一天,這一天,他帶著對甘洛人民的厚愛,帶著對聯繫點的牽掛,堅守最後一班崗,深入蓼坪鄉開展慰問走訪活動,為困難群眾、優扶對象、退役軍人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帶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
  • 初心不改,站好最後一班崗!
    歲月如歌青春褪去光華鐫刻出絲絲白髮和條條皺紋時代更替誓言歷久彌新銘刻著交替更新的軍警色彩初心不改忠誠堅守本色猶在站好最後一班崗春節節假日值班,呂炳洋主動要求和大家一起值班,「春節期間大家都非常辛苦,作為老同志,我一定要站好退休前最後的每一班崗!」2021年2月15日,他最後一次穿上警務督察裝備,和同事一起趕往各派出所、警務站,嚴格督察巡邏防控、規範執法、內部管理等方面的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當場糾正不規範問題,同時利用視頻調度系統對派出所值班備勤、警容風紀等情況進行網上輪巡。
  • 人普專欄|徐亞明:恪盡職守站好最後一班崗
    點 擊 藍 字徐亞明:恪盡職守站好最後一班崗「我們這個普查成果是一個普查辦的全體人員一起工作所得的,他們比我們更辛苦。」縣統計局總統計師徐亞明一直在強調,現在樅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成果」是普查辦所有成員的辛勞所得。
  • 崔成有:站好最後一班崗 為職業生涯畫上句號
    東北網2月21日訊(姜文逸 記者 葛金鑫)2月19日,對虎林市公安交警大隊東方紅中隊中隊長崔成有而言,是意義非凡的一天,這是他疫情防控工作的第24天,是他60周歲生日,也是他站完最後一班崗將正式退休的日子。
  • 【警察故事】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警察故事】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0-12-22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資深」乘警站好春運最後一班崗 願天下無賊
    「資深」乘警站好春運最後一班崗 願天下無賊 2018-02-05 14:40: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老警陳穎: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老警陳穎: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0-12-21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和收費站:全力以赴站好最後一班崗
    太和收費站每天要迎來送往成千上萬輛汽車。如今,即將面臨撤銷,雖難說再見,但鑑於聯網收費是發展需要,太和站也將全力配合,站好最後一班崗。   提高效率保安全全省率先實行計重收費和全程監控   隨著收費公路的發展,超載超限運輸現象也隨之出現,載貨類汽車的嚴重超載超限運輸危害交通安全,汙染環境,同時造成公路路面的嚴重損害,影響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 「花樣爺爺」——讓我再站一班崗
    「花樣爺爺」——讓我再站一班崗 2020-07-0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卡點為家,「黃金拍檔」相約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0年,新冠肺炎突襲,臨近退休的「黃金拍檔」向農場黨委立下錚錚誓言,勢必嚴防死守,在退休之前站好最後一班崗。一隊居民小組緊鄰龍瑞高速公路畹町入口,依山傍水、茂林修竹,風景優美。一隊居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印春貴同志,今年60歲,8月份已退休,擔任支部書記12年,居民小組長王叢富同志,現年58歲,擔任生產隊隊長(現為居民小組組長)37年。
  • 最後一班崗!60歲老民警退休前含淚朝監控攝像頭敬禮
    最後一班崗!今天是我職業生涯最後一班崗,感謝你們多年來對我工作的指導和關心,祝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收到,感謝你這麼多年對指揮中心工作的理解,指揮中心全體同志祝你一切順利,雖然你看不見我,但是我隔著屏幕給你敬個禮,感謝你對公安事業的付出!」
  • 民警王培棟:從警42年 站好最後一班崗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李康 通訊員 龐超「在崗一日,便盡職一天,站好這最後一班崗,不負從警初心。」新警為老民警送上鮮花,陪同老王參加最後一次黨小組會議,重溫入黨誓詞。城內派出所指導員殷豔濤說:繼承就是最好的紀念,在以後的工作中要發揚優良傳統,做到「兩個維護」,能做到不為私心所擾、不為人情所困、不為關系所累、不為利益所惑。民警王培棟表示感謝大家的關心,將在以後的日子裡做到退警不褪色,堅持做到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平凡的崗位 一生的承諾 記老鐵道兵彭有庚的最後一班崗
    彭有庚望著緩緩降下的軍旗,最後一次穿著身上的軍裝,敬了個軍禮。作為一名鐵道兵,他明白這是一次從軍人到工人的蛻變,即便摘掉了紅帽徽和紅領章,他也將永遠奮鬥在中國鐵路建設的第一線。作為一名老鐵道兵,三十九年如一日,彭有庚把自己的人生刻進了遍布中國大地的鐵路網線裡。從業至今,他參與建設了襄渝二線、廈深線、成渝線等多個國家鐵路建設的重點項目。
  • 順和路126弄:解封在即 他們堅守站好最後一班崗
    降為低風險地區前的最後一個白天,順和路126弄小區依然保持著標準的隔離措施。紅色頂棚下,身著防護服的志願者們,在小區大門和外界的隔離區內站好最後一班崗,為內部居民中轉各類物資。外賣櫃前,來自企業的志願者也堅守崗位,擔任外賣小哥和白大褂志願者之間的二傳手。
  • 點讚這個女大學生的擔當 返校前堅持站好社區防疫最後一班崗
    半島記者 徐傑姚嘉雯是雲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7級環境設計班學生,6月2日上午,她收拾妥當行李後,來到社區家門口的防疫點站了最後一班崗。「這是我寒假做過的最有意義的活動,從穿厚厚的冬衣開始到現在的穿裙子,我在這個防疫崗付出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下午要回學校了,心裡很是不舍,我再站最後一次崗,上學後這就是美好的回憶。」姚嘉雯說。姚嘉雯所住的小區位於市北區萍鄉路12號,這裡是個老樓院,沒有物業管理,院內兩座樓居住了近二百戶居民。
  • 老交警朱軍請纓 站好退休前最後一班崗!
    「雖然自己已到了花甲之年,在我申請參加此次參戰防疫工作時,大隊領導問我是否有什麼困難,我說沒什麼困難,自己的身體也還可以的,想趁著退休前的最後一段工作時間,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朱軍告訴記者。「我是一名老黨員,我覺得黨員就是要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險時刻挺得出來,我願意接受最關鍵時期的考驗,再加上離退休只有幾個月了,我想站好自己的最後一班崗。」朱軍告訴記者。
  • 山村郵遞員的「最後一班崗」2020年12月28日
    目前,高峰村村民陸續搬到縣城,住上寬敞的樓房,但哪怕村裡還剩下一人,還有一個包裹,符蓮香依然會奔波在這條鄉間小路上,站好最後一班崗。  一個人,5個村委會,51歲的鄉村郵遞員符蓮香騎著這輛摩託車,在白沙南開鄉崎嶇的山路上往返奔波了10年,將快遞包裹送到鄉間村落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