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這幾個穴位可消除「蘿蔔腿」

2020-12-27 艾蓬軒大夫

受到疫情的影響,原來很多計劃的活動大多數人都沒有完成,十一假期的到來,人們陸續走出了房屋,在這個萬物收穫的季節擁抱自然。

對於很多愛美的女性朋友而言,經過長時間的居家舒適生活,體重與生活的舒適成正比,很多朋友向小編反應減肥控制身材過程中,隨著運動量的增加,小腿越來越粗壯,如蘿蔔一般,這是為什麼呢?又有哪些穴位可以有效緩解「蘿蔔腿」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

「蘿蔔腿」可以主要分成三種

第一種是水腫型,如果按壓小腿肌肉豐厚處,凹陷下去,經過一段時間,才可恢復,且早晚腫的相對嚴重,多為水腫型小腿;

第二種是脂肪型小腿,大多數人的肌肉表面都有一層脂肪覆蓋,擁有這種小腿的人們,多全身都較肥胖,小腿部覆蓋一層的肥肉較鬆軟;

第三種是肌肉型小腿。在小腿後部分布主要分布著兩塊肌肉,分別為比目魚肌與腓腸肌。其中腓腸肌位於皮下,以內側頭和外側頭起自股骨內、外上髁的後面;比目魚肌起自脛、腓骨上端的後面,腓腸肌向下與比目魚肌會合,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的小腿肚,向下續為跟腱,止於跟骨結節,腓腸肌與比目魚肌共3個頭,又稱小腿三頭肌。腓腸肌在外層,決定了腿肚子的大小,比目魚肌在內層,多決定小腿肚的緊緻程度, 「蘿蔔腿」出現的原因主要與腓腸肌的過度使用有關。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蘿蔔腿」多是由於肌肉的粗壯造成的,小腿肚不像大腿、腰部容易囤積脂肪,所以通過縮減脂肪多不能有效的減小小腿的維度,主要通過調整肌肉的形態來改變小腿的粗壯。所以運動前後一定要注意拉伸下肢的肌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增強代謝,促進局部的沉積物代謝出去。經常按摩下肢部這幾個穴位也能緩解」蘿蔔腿「。

第一個穴位

委中穴

委中穴為位於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為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

其深部有膕動脈分布,可為下肢供應血液,經常按摩委中穴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增強下肢的代謝能力,對水腫、脂肪、肌肉型小腿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操作的時候,將兩拇指重疊放在委中穴上,兩拇指一起向下用力按壓10秒鐘,迅速放開,感覺有一股暖流在腿部上下穿行,連續20次。

第二、三個穴位

分別為承筋、承山穴

承筋、承山穴均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

承筋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當委中穴與承山穴連線上,委中下5寸。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為承山穴所處的位置。

兩者均位於小腿三頭肌的表面,共同按摩可以促進小腿三頭肌血液循環加快,排出代謝廢物,操作時每個穴位用力按揉1分鐘,反覆操作三次。

此外在脛骨內側面足太陰脾經的循行路線上,可以將食中二指重疊從下面的三陰交到上方的陰陵泉連線用力按摩,當感覺指下有明顯的阻礙物的時候,可以停下,用力在阻礙物按摩1分鐘,如此次反覆重複30次,不僅可以促進下肢的循環還可以增強整個機體的代謝能力,從整體上調整「蘿蔔腿」。

相關焦點

  • 蘿蔔腿怎麼變細變直
    蘿蔔腿是指那些腳和脖子很細,但小腿肚很大,與腿的形狀不成比例,一個簡單的解釋是,小腿是比較粗,腿不均勻。蘿蔔腿都很尷尬,不管穿什麼衣服都容易面對的尷尬暴露出來! 那麼蘿蔔腿怎麼變細變直?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蘿蔔腿變瘦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穴位】常按這幾個穴位等於吃鈣片,養骨養顏、耳聰目明!
    【按摩方式】在家裡可以用指切法(用指甲掐穴位,一掐一松,力度不要太大,以舒服為宜)按摩穴位,從三陰交開始,按照先按扶正穴,再按配穴的順序按摩。養骨穴之配穴1、太衝穴位於腳背大腳趾、二腳趾結合的凹陷處。太衝穴是肝經上的穴位,肝主筋。
  • 中醫治療牙齒腫痛有絕招 按這幾個穴位疼痛立減
    導致上火的原因大致有風火外襲、胃火上攻、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等,既然是「火」引起的,可以常按牙齒附近的幾個穴位,以通經活血、清熱瀉火,達到治療牙痛的目的。這幾個養生穴位分別是頰車、下關、合谷、內庭、二間。
  • 「蘿蔔腿」分3種,消除方法各不同,堅持做絕對變美!
    「蘿蔔腿」有有3種,消除方法各不同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康復治療中心 孔得宇 「蘿蔔腿」是指那些腳脖子很細「蘿蔔腿」通常分為肌肉型、脂肪型、水腫型3種類型。3種「蘿蔔腿」的成因各不相同,想要消除不美觀的「蘿蔔腿」,還得從形成原因上入手。 肌肉型「蘿蔔腿」——糾正走路姿勢,少穿高跟鞋 肌肉型是主要的「蘿蔔腿」類型,表現為小腿肚很硬,幾乎捏不出任何贅肉,通常發生在運動量較大者身上。
  • 教你按這幾個穴位,除夕守歲熬夜後,不傷身!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穴位,最適合補救熬夜的朋友了。其實熬夜對肝臟的傷害是最大的!因為肝臟是我們身體裡唯一的解毒器官,平常吃進嘴裡的食物,肝臟要把有毒的部分全部留下來,進行解毒、分解,再排除體外。而晚上是肝臟集中精力的「工作時間」,我們在這個時候不休息,反而大肆吃喝,讓肝臟完全超負荷。
  • 胃不好怎麼辦,經常按這幾個穴位,或可幫助你按出好胃
    2.按摩胃腸點一般在空腹的時候,或者是吃飯後過了一會才感到胃部不適,這就說明胃部胃酸過多。胃腸點——位於手掌一側,手腕上方凹陷處的穴位。腦膜區——位於手背一側,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區域的穴位。可以用發針來按摩這兩個穴位,這樣會更具功效。按摩刺激這兩個穴位,這裡我們要注意如果按摩不到位的話,反而會有副作用的,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疼痛感即可。
  • 蘿蔔腿瘦腿有哪些方法呢?
    那麼,蘿蔔腿瘦腿有哪些方法呢? 腿粗的問題是很多女性朋友都會遇到的情況,如果腿型不雅,是非常影響個人顏值的,所以很多人都會追尋一定的瘦腿方法。不同的腿型瘦腿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嘗試不同的方式也能獲得不同的效果。那麼,蘿蔔腿瘦腿有哪些方法呢?蘿蔔腿是指小腿有些水腫或肌肉型小腿導致的腿粗問題,會使雙腿看上去像蘿蔔一樣。
  • 冬天,多按身上這幾個健康開關!
    冬天,多按身上這幾個健康開關!長輩常說:你這樣老了要得老寒腿的!但年輕人生龍活虎,才不放在心上。但「寒從腳下起」這個說法確實有一定道理。腳是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人內臟關係密切,立冬時節足部受涼,可能會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冬天養生,足部保暖至關重要!按摩穴位也可以強身健體哦。
  • 腳痛應該按什麼穴位
    大家都會有一些絞痛的,這樣的現象的產生,交通也可能會使我們當地當中的一些疾病的信號,幫助我們的身體有個非常健康的狀態的一個預警信號,那麼對於腳痛這種疾病來說,我們應該按什麼樣的穴位來進行有效的改善呢? 1、腳痛應該按什麼穴位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走一段路後會發現腳部疼痛,回家就脫掉鞋捏捏腳,可有效緩解腳部疼痛。
  • 身上這兩個地方是痔瘡的「命穴」,每天常按輕鬆趕走肛門小肉球
    老中醫就說了,痔瘡有兩大「死穴」,每天常按輕鬆就能趕走煩人的痔瘡小肉球! 1、便秘、痔瘡不驚慌,常按長強你最強! 長強穴非常好找,它位於尾骨尖下方的凹陷中,《靈樞·經脈》中指出,長強穴是治療便秘、痔瘡的首選穴位,按摩或針灸這個穴位,可達到通腸道、消便血、止痔痛的功效,可以說是痔瘡的致命死穴!
  • 胃火按摩什麼穴位 有胃火長按這裡
    內庭穴位於足背,當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取穴時,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2 蹠趾關節前方,第2、第3趾縫間的紋頭處。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 分鐘,共2 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 上牙疼按什麼穴位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並回複數字10了解詳情一、上牙疼按什麼穴位1、如果上齒牙痛,則應指壓「迎香」穴道。「迎香」穴位於鼻翼旁1釐米左右兩處,只手壓就會有疼痛感。二、按摩穴位的禁忌穴位按摩是非常有講究的,這也是中醫傳承下來討說法穴位按摩分為幾種足部按摩,臉部按摩,頭部按摩,還有全身的經絡按摩,不過穴位按摩也是有很多緊急的,大家不要覺得在家裡隨便找幾個穴位就可以按摩了
  • 老中醫教你按六個穴位,心火肝火腎火全都消,不花一分錢
    按揉內關穴,在現代一般常用於輔助治療心絞痛等心臟疾病。少府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手掌的第四第五掌骨間,找到握拳時小指尖處,經常按揉,可以有效緩解心悸、胸痛,發散心火,對於心火旺盛引起的口舌生瘡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經常按揉4個穴位,幫你有效緩解疼痛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幾個中醫穴位,經常按揉這些部位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哦!有助於緩解疼痛的幾個中醫穴位1.內膝眼內膝眼位於人體兩腿的膝關節處,總共有兩個,屈膝,在髕韌帶內側凹陷處就可找到,該穴位有舒筋活絡、緩解下肢關節疼痛、麻木等不適感的作用。按揉方法:按壓的時候,現在膝關節下方墊上薄枕,然後用拇指、食指點揉內膝眼約一分鐘左右即可。
  • 艾灸就能祛溼,這幾個穴位你一定要知道!
    艾灸就能祛溼,這幾個穴位你一定要知道! 當我們人出現各種不適,是因為身體體內的正氣不足,免疫力下降,這才導致外邪入侵身體導致生病。 而溼氣就是一種。 我們常說身體裡溼氣重,可你真正了解過溼氣嗎?
  • 胸悶按什麼穴位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胸悶按什麼穴位1、胸悶按什麼穴位:內關穴手掌朝上,當握拳或手掌上抬時就能看到手掌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這兩條筋中間,腕橫紋上兩寸。按揉內關穴力道要適當,不可太強,以酸脹為佳;以左手拇指螺紋面按右手內關,以右手拇指螺紋面按左手內關,交替進行,平時可以邊走邊按,也可以在工作之餘進行揉按,按揉2—3分鐘就可以了。
  • 那就要常按這個穴位!
    如果是, 那您可以經常按摩這個穴位, 告別口角流涎的尷尬!按揉陰陵泉穴,既可健脾益氣以固津液,又可清瀉脾胃積熱,足可針對病機,讓您告別口角流涎的「小煩惱」! 取穴法: 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以拇指循小腿內側上推,至膝關節下可觸及向內上方彎曲之處,該彎曲旁凹陷處即為陰陵泉)。
  • 初伏按3穴位,健脾祛溼壯陽!
    取穴: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略微用力按壓穴位,以略感疼痛為基準,按住5秒後鬆開,雙手交替互按 3~ 5分鐘。
  • 胸口常刺痛、憋悶是怎麼回事?按揉這些穴位即可緩解胸口不適感
    中醫治療冠心病可根據不同病症表現選取組穴,因本病以心前區疼痛為主症,故治療應當以寬胸理氣,通絡止痛為原則。對於心血瘀阻型心絞痛患者會有胸部刺痛,夜間更甚,或伴有心悸不寧,舌質紫暗的症狀。此時可選擇心俞穴、巨闕穴、羶中穴、膈俞穴、陰郗穴等治療。
  • 可以刺激這幾個穴位
    想必有人經歷過睡著後半夜突然醒來就再也睡不著的情況,這也算得上是失眠的一種表現,總之,凡是對於休息不利的情況,我們都可以稱之為質量差的睡眠。1. 安眠穴這個穴位從名稱就可以看出其作用,顧名思義,安眠穴有寧神鎮靜的作用,能夠起到緩解和調理失眠症狀的功效,此外,安眠穴還能平肝熄風,對於耳鳴、頭痛、健忘、煩躁、心悸等病症也有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