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音量都控制不了的人,控制不了人生

2021-02-23 濰坊學生資助

前幾天,高鐵上,坐我後座的熊小孩一直用狂大聲放動畫,整個車廂都為之側目,我忍無可忍,強壓著怒火,默默拿出耳機,很好語氣的跟他說:耳機借你用好不好?他媽卻一把把我推開:小孩戴耳機傷耳朵你不曉!

生活中這樣吵到他人的事情也並不少見。

看電影時旁邊的人大聲地討論劇情,坐地鐵或公交時有人開著公放在補追《都挺好》,還有人走在路上刷抖音,一邊刷還一邊大笑。不僅顯得自己沒素質,還非常討人厭。

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

的確如此,每個人在公眾場合都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大聲說話影響別人,有的人壓低聲音小聲說話。小事方能見真章,不要小看你的音量,不知不覺間它已經暴露了你的層次。

 1 

音量可以看清一個人的樣子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當我們在公眾場合留意到一個陌生人時,總會先聽到他的聲音。低聲說話的人,顯得溫和有禮;而大聲說話的人,吵吵鬧鬧,影響到別人卻不自知。

平時遇到一個陌生人,我們可能會先靠對方的衣著打扮來作為第一印象。

但其實,有些人穿得衣冠整齊,一開口的音量卻暴露了自己:不顧他人大聲嚷嚷,顯得粗魯不堪;而有意識地溫柔軟聲,會讓人感到禮貌。

心理學上,有一個叫私人空間效應。

我們的身體周圍有一定的空間,對待越陌生的人這樣的空間就越大,當他們越過空間的邊緣時,我們會感覺自己被冒犯。

其實,不止身體有私人空間,聲音也會有私人空間。那些電影院裡的討論,走在路上的突然大叫,還有坐地鐵時公放音樂,其實就是入侵了我們的私人空間,本來輕鬆地走在街頭,卻聽到這樣的聲響,渾身不自在。

一個有禮貌的人,是不會入侵別人的私人空間的,不管是身體,還是聲音。

所以有時候,單單聽到音量就足以讓你判斷一個人的樣子。

 2 

音量代表了你的自我控制

之前看《聲臨其境》這個綜藝時,看著各位嘉賓用自己的聲音給經典電影重新配音,感覺很有趣。

其中周一圍非常圈粉。上一秒配的是《董存瑞》,大聲吼叫為了新中國。下一秒配的卻是《梅蘭芳》,吊著嗓子小聲說話,剛張開口,就非常驚豔。

嗓門大小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聲音洪亮,也有的人溫聲細氣,這個改變不了,但音量的大小我們卻可以控制。

我見過平時小聲說話的女生大聲呼喝送錯餐的外賣員,也見過大大咧咧說話大聲的漢子低聲向行人問路。我一直覺得,能降低音量說話的人,都是嚴於律己的人。

講話時最好自覺的降低音量,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的確是啊,連自己音量都控制不了的人,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

 3 

壓低聲音,從現在開始

是什麼讓國人在幾十年後,自己在餐桌前將說話的音量降低了下來?

答案是文明,隨著教育發展,越來越多人變得更文明,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從而不影響他人。

根據我的觀察,有幾種情況人們特別喜歡抬高音量。

靠實力獲得認同,而不是音量

當一個人心虛的時候,他總會抬高音量來虛張聲勢。

中國有句老話,實墨無聲空墨響,滿瓶不動半瓶搖。

意思是裝滿了墨水的瓶子不會發出聲音,只有空空的瓶子才會發出搖晃的響聲。

生活中正是這樣,只有外強中乾的人,才會靠大聲說話來裝腔作勢。

其實,作為真正有實力的人,根本不需要抬高音量來獲得認同,我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實力,靠自己的道理來讓別人信服。

與其大聲責罵,不如溫和待人!

憤怒的時候,有些人會破口大罵。

之前網上有一句話很火:「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

很多人評論說現在的年輕人不行,經不起責罵。但其實換位思考,誰都有自尊,不會願意被人大呼大喝。

若是對方真的做錯,在開口責罵之前,不如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用溫和的語氣來告訴對方是哪裡做錯了。

在公共場合,應該禮貌地小聲說話

很多人在公共場合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音量過大,給人一種不禮貌的印象。

成年人應該注意保持安靜,如大聲說話,在餐廳和飯館會顯得很粗魯,在自助咖啡廳會顯得沒禮貌。

平常說話時,我們應該多點留意周圍的環境,如果有人表現出不滿的神色,那你就要注意自己的音量了。

你不需要那麼聲勢浩大,控制自己的聲音才是最強大的氣場。

大聲嚷嚷總是簡單,但能壓低音量不影響他人,這才是最高級的層次,最基本的修養。

相關焦點

  • 控制鋼琴彈奏音量的10個技巧,趕緊學起來!
    關注 大家都知道,學鋼琴最重要的就是練琴。在練習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會在彈對音和節奏的正確上下功夫,較少有人會關注到鋼琴的力度有沒有彈對(即鋼琴的大小聲)。 如果想要把一首曲子彈得更加好聽,除了最基本的音、拍子及節奏要正確之外,力度(大小聲)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 能控制情緒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後臺有個朋友和熊傾訴,說她與家人的關係一直都很不好,動不動就吵架;最近還因為和客戶發生爭執,造成公司的巨大損失,以至於被開除了.她知道這樣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句話,來自「情緒控制專家」、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肯·林德納。當他還在哈佛念書時就發現,連那些高智商的人,有時候也會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一步一步地親手毀掉了自己,毀掉了原本擁有美好前程的機會」。
  • Bose 消噪耳塞新增觸摸控制音量功能,App 升級即可獲得
    在耳塞上支持觸摸控制音量(滑動控音)功能的 TWS 耳機並不多,此前深圳灣評測的 TicPods 2 Pro、vivo TWS Neo和 OPPO Enco X 均在耳機柄上支持觸摸控制音量。今天,我們發現,在 iOS 版最新的 Bose Music App 中(2.2.0),新增了對於 Bose 無線耳塞的觸摸控制音量功能(原則上,這一功能將很快支持 Android 應用)。Bose 在 App 更新中指出:根據用戶的反饋,我們在 Bose 消噪耳塞和 Bose 無線耳塞上新增了觸摸控制音量功能。
  • AirPods或支持手勢識別以及用按鈕或滾輪控制音量
    蘋果的AirPods或AirPods Pro的語音控制功能並不總是那麼靈敏,其最新公布的研究表明,該公司正在尋求在AirPods上配置更多控制項來解決此問題,包括觸摸感應區域,
  • 無法控制情緒的人,掌控不了人生!
    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人寬厚,自然生活在天堂裡;你若執迷不悟,讓情緒控制自己的內心,你就身在地獄。說真的,一點都不重。比起用全車人的性命做賭注,給衝動者嚴重的處罰絕對有必要。轟動全國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才過去不到1年,15條鮮活的生命因為這樣的衝突付出了血的代價,但乘客與公交車司機發生矛盾的事件卻還是一再發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重罰之下必有畏者。
  • Bose QuietComfort借新版Bose Music App開放滑動音量控制功能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借新版Bose Music App開放滑動音量控制功能後即以令人驚豔的主動降噪表現與舒適的佩戴感獲得好評,不過相較其它競品,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除了降噪功能外的附加設定功能相對較少
  • 控制欲過強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會控制別人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見控制欲過強的人,一般稱這種人為控制狂,他們往往有如下表現:你這麼做是對的,那麼做是錯的,你這麼做是不合群,那麼做是沒特色;經常會說「你這樣做一點都不愛我!」「我不幸福不快樂都是因為你沒做什麼什麼事。」「你沒有怎麼怎麼著,我怎麼能夠開心呢?」
  • iOS 14小技巧:通過控制中心中檢查耳機和環境音量級別
    蘋果在iOS 14中加入了新的功能,當用戶在配合 iPhone 使用耳塞或耳機時,可以通過 「控制中心」 中的 「聽覺」 來檢查耳機音量和環境音量級別,有助於保護聽力。 包括EarPods、AirPods 在內的許多其他有線和無線音頻設備都與 「控制中心」 中的 「聽覺」 兼容。
  • 如何控制放屁的音量?科學怪人們為何研究這些問題
    他幾乎做遍了這個世界上最無聊的研究:怎樣拉屎才能不濺水花?如何控制放屁的音量?怎樣才能把珍珠奶茶杯底的珍珠喝完?拿最後這個問題來說,畢導認真比較了北京較為著名的七家奶茶店的大杯珍珠奶茶,分別統計了奶茶體積與珍珠數量後,他得出了第一個結論:平均而言,一杯珍珠奶茶大概有508毫升奶茶和104個珍珠。
  • 能降低音量說話的人,都是嚴於律己的人
    我上周出差,乘坐高鐵的時候,我很習慣的帶上耳機聽上一小段音樂,但是不一會兒,就傳來一陣陣的動畫聲,伴隨的是孩子的哈哈大笑,旁邊大人倒是樂的清淨,自顧自的玩起了手機,對他們來說,孩子不吵不鬧便是最大的安慰。 但是我實在受不了這樣的聲音,我插著耳機都能清晰的聽到動畫片的對話。
  • 真正厲害的人,多半都能做到「三控制」,成為人生贏家也就不奇怪
    而那些厲害的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人生贏家,可以說某種程度上和他們的自控能力關係也是很大的。這樣的人物,多半也都做到了「三控制」,如此一來,他們在人們心中有地位、有威望也就不奇怪。那些厲害的人,多半都做到了「三控制」①為人處世時最關鍵時刻,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做情緒的奴僕,不因自己的一時失誤做讓自己後悔並且事後還要想更多辦法,費更多精力去補救的事情。可以說這也是那些厲害人物的獨特之處,他們越是在關鍵的時刻,越懂得控制自己。俗語說喜怒不言於色,這樣不輕易被情緒所左右,也才可以給自己更大的空間和時間去思索應對之策。
  • 新專利顯示未來的AirPods可能會檢測手勢 並具有旋轉式音量控制功能
    最新披露的研究顯示,該公司一直在尋求解決這一問題,在AirPods上放置了更多的控制裝置,既包括觸摸敏感區域,甚至還包括控制音量的滾輪。 "可穿戴式交互音頻設備",是一項只提及耳塞的蘋果專利申請,但每張圖都能辨認出是基本的AirPod。
  • 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層次
    我一直覺得,能降低音量說話的人,都是嚴於律己的人。很認同蔡康永的一句話:講話時最好自覺的降低音量,不光是因為太大聲會吵到別人,而是因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會讓別人很難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的確是啊,連自己音量都控制不了的人,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電影《窈窕淑女》裡面,奧黛麗·赫本扮演的賣花女口音低俗,聲音粗魯。
  • 進擊的巨人:連無垢巨人都控制不了,艾倫真的控制了道路嗎?
    巨人的由來按照這個說法的話,那麼大家會覺得這就和普通的高達沒什麼兩樣,只不過是將鋼板換成了人肉,雖然我們可以這麼認為,但筆者覺得每一個巨人可都是活脫脫的一條命。即使是自動駕駛,他們生前也都是人類。在兩千年前,尤彌爾在絕望之下融合了怪誕蟲,從此世間就誕生了第一個巨人。在此之後,她的三個女兒就分離了她的力量,在後續的發展當中,尤彌爾的力量就分為了九大部分。
  • 為什麼不原諒背叛?不善於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和人生
    除非你不在乎那個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有輕微的不適或小腫塊,也會引起那個傷疤的隱痛。久而久之,小痛會逐漸蔓延成大痛,灼傷心臟,使日子痛苦不堪。這種感覺「疤」沒有傷害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它不再關心這個人了,但是保持這種不關心對方的感覺又有什麼意義呢?表面上看,那些看似離異的關係看起來漠不關心。
  • 廣場舞雖好 但不控制也會給人帶來困擾
    廣場舞雖好 但不控制也會給人帶來困擾時間:2020-08-17 09:5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經歷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或是周末時候閒暇在家的時候,你最喜歡做的是什麼?是跟家人坐下來聊聊天,還是看看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還是選擇睡個昏天黑地?
  • 張雨綺用腳控制鼓的音量,誰注意她襪子的顏色?暴露明星真實素養
    >張雨綺跟其他姐姐們一起在學習地方歌曲的時候發現了樂器是用腳來控制音階的張雨綺用腳控制鼓的音量作為明星,在公眾面前時時刻刻都要保證自己形象的完美,對於這一次張雨綺用腳來控制鼓的音量,很多小夥伴們都覺得張雨綺是非常真實的一個人,能這麼大膽的當眾脫鞋,也不怕有腳臭,看來張雨綺是一個很勇敢的女星。
  • 谷歌Pixel 5音量控制出現Bug:手機音量隨機降低
    據外媒報導,近日有用戶在論壇反映,自己的谷歌Pixel 5手機出現了一個問題,他們在觀看視頻時,手機的音量會隨機降低。用戶已經在谷歌Pixel支持論壇上提出了這個問題,也有其他的用戶表示自己也存在這種情況。
  • 彭于晏:誰能控制好體重,誰就控制了人生
    彭于晏不是一般人。」< 《圓桌講究派》 >彭于晏的肉體成為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儘管如此,人們還是遠遠低估了他控制身體的能力。這次拍《邪不壓正》,有一場裸露的戲,為了讓視覺效果更加出色,姜文要求他嚴格控制飲食,「有氧,脫水,這樣才會震撼。」結果,那場戲拍了足足兩天,彭于晏就兩天不喝水,頂多用水漱漱口。
  • ​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深度好文)
    我們往往被情緒所操控,殊不知,你的情緒裡隱藏著你的人生,預示著你的未來。【微信公號:國學生活】越生氣,說話越傷人孔子曰:「不遷怒 ,不貳過。」但一段關係走向決裂,一段情感面臨破裂,往往就在一句傷人的話中。《荀子·榮辱》中曾提到:「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善意的語言,比布帛還要溫暖;生氣時的惡語,比劍矛還要傷人。生氣時的話語,擁有無比巨大的能量,宛若一把鋒利的匕首刺進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