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愛電影的人 都關注了
「sharethemovie」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5日,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此項成果。
要知道,作為世界三大頂級科學雜誌之一的「細胞」是多少生物學者們夢寐以求能夠發表文章的地方,可見成功地培育出體細胞克隆猴是一項多麼重大的突破。
而這樣一項神奇的技術也常會被應用到文學藝術作品當中去,今天就給你們推薦幾部關於探討克隆技術的電影。
這部被稱為「顏值最高」的克隆類電影則更多地將重點放在克隆的倫理問題上。
其實在克隆技術誕生之後,很大一部分科學工作者將其運用在醫學治療的研究上。
比如一個人患有心臟病,如果能夠用自身體細胞克隆出心臟器官移植,就能夠極大地避免以往心臟移植帶來的排異反應,從而增加病人的存活可能。
這樣一種設想應用在《逃離克隆島》中,男女主角分別是其母體的克隆體,時刻準備獻出自己鮮活的器官用於治療母體的疾病。
那麼對於這些克隆個體來說,他們是否具有人權?是否具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利?
倫理道德,這也是對於克隆技術的研究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一部《銀翼殺手2049》讓這部30多年前的經典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這部誕生於1982年的科幻電影可以說具有相當的前瞻性,裡面具有哲學意味的思想也讓這部電影成為科幻歷史上的經典。
影片中的複製人嚴格意義上來講和普通的複製人不同。他們雖然在思想和肉體上都與人類完全相同,但他們只有四年的壽命,還要受到人類的奴役和統治。
影片中最惹人深思的是複製人的思想,他們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壞蛋,只是渴望生命,想要生存下去
整部電影僅有一名演員出演,情節卻跌宕起伏,耐人尋味。
一名在月球上從事能源開發的工作人員由於乏味的工作而歸心似箭,但他必須完成與公司籤訂的三年合同才能夠回家。
就在他還有兩周就能回家的時候卻因為發生一場意外從而發現自己其實只是一個克隆體。而僅有三年壽命的複製人在期滿之時就會被銷毀,然後公司將會激活另一個複製人來代替他的工作。
他對於家庭和親人的思念,只是被植入腦海中的記憶,永遠不可能實現。
雖然一個人的月球讓人絕望,好在這部電影有很多溫馨之處,在絕望中挖掘出一絲希望,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作品。
由於深愛死於車禍的兒時玩伴,女主角瑞貝卡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通過克隆和代孕技術,自己生下了這個擁有她所愛男人全部遺傳信息的嬰兒。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兩個人的界限也從母子關係變得漸漸模糊。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在真相揭曉的那一天,兩個人的關係變的異常曖昧
這大概是對克隆倫理性問題進行的最前衛的猜想,也是最大膽的猜想。
技術終究有其禁忌,如何正確的使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正在「sharethemovie小星球」和朋友們討論有趣的話題,
你一起來吧?快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