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龍說,自己身體裡有著一個老靈魂。第一張專輯《日光•雨中》,便是整張專輯翻唱了李泰祥的作品,向大師致敬。7月3日,他的第三張專輯《沙礫》在臺灣舉行首發會,由李子恆操刀製作。專輯的同名歌曲《沙礫》請來了陳小霞譜曲,那沉沉的音符響起,時光便是自動後退好多年。緊接著,陳永龍便將與野火樂集的隊伍一起來到內地,進行他們的「走江湖」音樂節巡演。7月24日晚上8點將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迎來他們的廣州站。
在陳永龍身上,你會看到歌手與生活這兩個頻道,可以切換得如此自然。平日裡,他穿著T恤騎著機車,和很多原住民歌手一樣曬得黝黑,穿梭在臺北街頭。「走江湖」音樂節第一次舉辦時,是內地的民謠歌手們到臺灣。陳永龍作為野火樂集的工作人員,也跟著忙前忙後,訂火車票、買盒飯、列印歌詞……可一到臺上,他醇厚的嗓音唱起,燈光打在他輪廓分明的臉上,像是自帶光芒。
和他提到,前陣子臺灣的「民歌40」演唱會,看到他作為年輕一輩的歌手代表上臺,與那些民歌手們一起唱民歌時代的歌曲。他一下子對於「年輕一輩」這四個字怔住了,然後解釋,「你說年輕歌手?其實我和民歌年紀差不多,我也快要四十歲了。像徐佳瑩、韋禮安他們才比較年輕。那些民歌,對我來說,就是我的兒歌呀。我那天也和大家一樣,在現場聽著齊豫的聲音,聽著陳明韶的聲音,聽著楊耀東的聲音……這些都是我孩童時期的回憶。」
從《日光•雨中》翻唱李泰祥開始,陳永龍便被賦予了一層身份的定義,便是民歌的傳唱者。「很多人都說我好像是有一個老靈魂。所以,我對於舊的東西似乎很容易敏感,容易掉進去那個畫面。也是因為我是歌手,所以對於音樂的畫面又比一般人的想像更多一些。唱民歌這件事情,有著種種的機緣,等於讓我重新去感受這些歌曲舊時的美好。我會用自己現在的聲音和狀態去挑戰,看怎麼能唱出我陳永龍自己的口氣。」
最近陳永龍一邊忙著新專輯,一邊忙著「走江湖」臨行前的開會排練。「其實我開會時特別嚴肅,我想得比較多,會拿到會議上說。當然,要是看到有些朋友在玩手機,我還會去念他們。」但能夠唱到陳小霞譜曲、自己的老闆熊儒賢作詞、李子恆操刀製作的《沙礫》,陳永龍特別興奮,「因為陳小霞是我多年的偶像!她還非常認真地來錄音棚教我怎麼唱,一字一句地教。我拿到新歌,就像是收到一個全新的禮物。會去反覆熟悉,直到某一句歌打動到我。我就會知道怎麼去唱。在聽到《沙礫》,陳小霞老師自彈自唱的Demo時,那句『親密或陌生,不是一百就是零』這句歌詞,真的會崩哭。這是一個痛失至愛的真實故事。」
陳永龍《一條日光大道》MV
今年的臺灣樂壇,最受矚目的大事件非「民歌40」紀念演出莫屬。作為臺灣民歌的新生代實力團體,野火樂集的每一位也都是在民歌的影響之下成長,整個團隊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為「民歌40」布下特展,代表性歌手陳永龍也參加了此次「民歌40」的三場大型演出。於是,對於「民歌40」的紀念式,也將被他們放入到此次「走江湖」的演出環節中。這將是歌手、樂手們「民歌返調」的單元,他們將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繹,讓民歌返回民歌最初的地方,簡單到四個和弦就能流唱到現在,回到創作的初衷。為的是讓內地不能親臨「民歌40」現場的民歌愛好者們,能感受到那個時代最自然流動的部分。
對於歌迷們,每一次這來自於臺灣的「走江湖」,像是對於臺灣原生態音樂最生動的課堂。野火團隊最大的特色是幾位歌手的原住民身份,他們或成長於鄉間,或成長於城市,但都自覺地回到部落中,向長輩學習傳統歌謠,並嘗試用母語創作演唱,其中《阿美族捕魚歌》《太巴塱之歌》等曲目在內地也已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他們的現場,你就能夠感覺到原住民歌手與流行歌手們的不一樣,他們是熱情的,非常自然就像自己族群們平時那樣,在臺上就會載歌載舞起來。像來自阿美族的歌手荻部絲,每一次唱起《阿美族捕魚歌》,都會在臺上教臺下的聽眾們如何用最簡單的動作邊跳舞邊唱這首歌。現場立刻就會變得非常歡騰,簡直就要POGO起來。 「走江湖」也被賦予了兩岸文化的對流互動。在歌手陳永龍的回憶中,特別動人的一次,就是在臺上與周雲蓬一起唱起《雨夜花》,他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和一位中國大陸的歌手一起唱這首臺灣歌謠。還有一次則是在南京,歌手們在臺上唱著《美麗島》,臺下那些年輕的學生們居然每一句都能跟著一起唱。
在臺灣的時候,大家開玩笑說,在大陸做巡演太辛苦,就算巡演兩個月,還沒法把整個中國大陸演完一半。可是在中國臺灣,一個星期就能把可以演的城市都巡演完了。這一次的「走江湖音樂節」將歷經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廈門等城市,演出呈現也將嘗試音樂廳、黑匣子劇場、live house和露天舞臺等不同形態。正如野火樂集的負責人熊儒賢女士所言「生活的江湖,路遙且險,我嚮往自己成為一個音樂發光體,而那些經歷過的酸、甜、苦、辣,都將是我生命中一首首的主打歌。」
*本文節選自微信公眾號「在別處」 作者:黃佳詩 圖為廣州大劇院另配
馬幫樂隊---融合了南方原生態山歌、彩調、桂柳腔、搖滾、雷鬼、Ska等元素,形成獨特的南派世界音樂。在西南莽莽群山中,馬幫樂隊展現出獨特的原生態音樂魅力。
馬幫樂隊的成員精通各種奇特而美妙的中西樂器,在演出中運用大量的民間樂器和民族和聲,主唱阿鋼的唱腔極富衝擊力,粗獷的鼓點,嘹亮的嗩吶,高亢硬朗的男聲,成為馬幫樂隊獨特的聽覺標識,瞬間便能將聽眾帶往神秘莫測的西南莽莽群山和原始叢林,一窺民族文化的究竟。
演出時間:2015年7月24日(周五) 20:00
演出票價:150(學生票120,需憑學生證在廣州大劇院票務中心現場購票,全場不設座位)回復「野火樂集」或點擊「閱讀全文」,了解演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