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第一個冷凍人復活失敗,為何相信人體冷凍術的人卻越來越多?

2021-01-14 我是科學人

古有秦始皇重聘方士遍尋仙山,只為求一口能讓肉體凡胎「長生」的仙藥;今有生命科學擁護者,或投資、或渲染,為那些能讓人遠離生老病死的技術站臺……

看似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更深入了,但人們對「長生不老」的追求,可一點沒變。

20世紀60年代,被後人譽為「人體冷凍之父」的羅伯特·艾廷格出版了一本《永生的前景》。書內書外,他一直在宣揚的一個概念是:死亡只是一個漸進過程,只要身體被凍得足夠快,一定還可以有機會逆轉。

怎麼?壽命不夠冷凍來湊?

如果把這種方法告訴秦始皇,他說不定會想:這聽上去可比「仙藥」靠譜多了!

羅伯特·艾廷格於1976年建立人體冷凍研究所,牆上照片中的人是他的部分「顧客」

把秦始皇冷凍起來,需要幾步?

如果秦始皇選擇接受人體冷凍術,那麼在正式開始手術前,他應該已經被明確告知:並不是每個人都符合人體冷凍術的要求。

首先,即便是身患絕症,這個人的身體狀態也不能太差,否則即便冷凍技術再好,也很難讓他在幾十年後復活;其次,他必須足夠有錢。

這兩個條件,秦始皇當然都滿足。他閉上眼睛躺在床上,想像著幾十年後的世界,進入「臨床死亡」狀態。

一般來說,醫學上判定一個人的死亡標準有3種:腦死亡、臨床死亡和生物學死亡。

臨床死亡狀態下,秦始皇的心跳、呼吸雖然停止,但他的腦電波和整個身體機能還是很活躍的。冷凍團隊就是要利用這種狀態,在5~10分鐘內,一邊降溫,一邊藉助儀器讓他的血液循環和身體器官維持在可以復甦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利用股動脈和頸動脈建立起的雙通路體外循環也建好了。

接上體外循環設備,秦始皇的體溫會迅速降低,他體內的血液也會通過手術和灌流,被全部替換成一種冷凍保護液。這種保護液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他體內的細胞組織不至於在長期低溫環境下凍壞。

用冷凍保護液代替人的血液,模擬影像

全身血液被替換後,人體冷凍術最關鍵的幾個步驟基本也完成了。

接下來,秦始皇只需要在專門的降溫設備下把體溫降到零下196攝氏度,就可以被轉移到足夠大的液氮罐裡,以頭部朝下的姿勢等待下一次喚醒了。

凍還是不凍,仍是個問題

雖然上述的手術過程,是秦始皇的「個人選擇」。但究竟要不要用人體冷凍術,在現實生活裡仍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課題。

人體冷凍術當然不缺擁護者。

1967年,「人體冷凍」剛興起不久,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教授就從中嗅到了一絲生機。久被癌症「折磨」他,希望就此「改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籤下冷凍試驗協議的人。

在他之後,主動選擇「冷凍自己」或「冷凍家人」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些「冷凍人」中,有人體冷凍術創始人羅伯特·艾廷格,有年僅3歲的泰國女孩,有不想放棄自己事業的年輕企業家,也有難以面對家人離去的普通人。

美國隊長就曾在低溫狀態下長期沉睡 | 《美國隊長》劇照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世界上的冷凍人數量已經接近500人。而目前世界上能實施人體冷凍的機構,也由原來的1家,增長到現在的4家——美國的CI、阿爾科,俄羅斯的KrioRus和中國山東的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

但在那些不信人體冷凍術的人眼中,選擇人體冷凍,更多只是出於情感上的考慮,比如無法面對親人的離去等等。而他們,更傾向於用原理和實際案例說話。

部分醫學家認為,人體冷凍和低溫休眠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人體冷凍只能讓人的生命維持在原有的一個狀態,但低溫休眠是有基本代謝參與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讓冷凍人復活無疑是天方夜譚。

那個原定在50年後(也就是2017年)復活的「人體冷凍第一人」——詹姆斯·貝德福沒有如期復活,就是最好的證明。

能不能行,還得再等50年?

遺憾的是,面對客戶的詢問和反對者的質疑,冷凍技術團隊只能給出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能不能成功復活,並治癒冷凍人自身的疾病,只能再等50年。一如50多年前,羅伯特·艾廷格向大眾解釋的那樣。

我們究竟等的是什麼?

業內人士發話:很可能是細胞解凍技術。

科幻電影中的人體冷凍艙

在此之前,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發出一種不讓人體組織「結冰」的冷凍技術,從而儘可能地避免人體在冷凍過程中出現的細胞組織壞死、細胞膜脫落等狀況。這些狀況有可能讓冷凍人解凍後無法甦醒。

但發展到現在,即便是現在通用的「冷凍保護液」,也沒辦法百分百保證一定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2007年,俄羅斯「人體冷凍術」研究小組的一位工程師曾嘗試用一種混合的惰性氣體當作「冷凍保護」介質來進行實驗。雖然僅針對實驗小鼠心臟部位的冷凍、解凍成功了,但當實驗對象變成一整隻冷凍小鼠時,解凍過程中,小鼠體內的血管會出現大量氣泡,同樣影響小鼠甦醒。

那些「冷凍人」的家屬當然也知道「冷凍」帶來的一系列不確定性。但在這種新技術帶來的渺茫希望面前,正如李誕在《奇葩說》探討相關話題時講的那樣:對他們而言,也許相信比知道更重要。

《我是科學人》紀錄片由長安信託特約贊助。

相關焦點

  • 她是中國第一位「冷凍人」,計劃在冰櫃冷凍50年後復活,結局怎樣
    雖然說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會面臨老去、死亡的時刻,但是人有時候總會渴望生命能夠永生,或想活在世上的時間儘可能長一些。以前曾在書中看到過古人為了追求生命的長度,還為此特意想研究出長生不老藥,但我們知道這樣的「神仙藥」是不可能存在的。
  • 中國首例冷凍人零下196℃沉睡3年,計劃在2067年復活,真能復活?
    我國的第一個冷凍人,叫做展文蓮。l冷凍人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叫詹姆斯貝德福德,美國人。他因為身患胃癌,而現在沒有可以治療癌症的方法,所以他決定將自己冷凍起來,等未來醫學攻克癌症後,再將自己解凍並治癒。參與冷凍人這項技術研究的大多是身患絕症的人們,他們或他們的家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但又不願意放棄任何一點生的希望,於是就選擇冷凍起來,期待未來的「復活」。我國第一個冷凍人展文蓮也是如此。
  • 她是中國第一個冷凍人,等待解凍與丈夫團圓,最後她真能復活嗎?
    人體冷凍技術,又稱為人體冷藏學,是一種把人體或動物放在極低溫(通常是零下196度)的情況下保存起來,等到未來醫學進步,使他們解凍後復活以及成功治療,它被稱為「十大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科學技術」。根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300多人加入此項目,他們通常非富即貴。
  • 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第二例冷凍人家屬在現場舉行的告別儀式而據媒體的消息稱,有近200多人諮詢如何成為人體冷凍志願者,其中30人進行了病情評估,可見人體低溫保存的吸引力。
  • 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 日前,《南華早報》的一篇報導說,這家叫做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研究中心,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此類研究機構之一。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計劃50年後復活,不知那時技術能否實現這願望
    ——村上春樹死亡和永生似乎是兩個不能共存的話題,但你相信死亡能帶來永生嗎?人體冷凍技術的發展,讓死亡的終結變成了永生。人體冷凍的想法最早是在尼爾·瓊斯1931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怪奇物語》中提出的。人死後,將屍體以適當的方式快速低溫冷凍,保存到未來一定的時間,等待未來的人將其復活。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女作家展文蓮想在50年後「復活」,實現了嗎?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女作家展文蓮想在50年後「復活」,實現了嗎?古代的人們思想都比較愚昧,為了讓自己的壽命得以延長,實現長生不老,經常用祭品祭祀天地,來保佑自己實現願望。人體冷凍技術首位實驗者所謂的人體冷凍技術,就是在一個人被判定醫學死亡之後,把他的身體完整的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當中,一直等到未來科技足夠發展之後,再將整個人解凍復活,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壽命的延長,以至於達到長生不老。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展文蓮,計劃50年後「復活」,如今現狀如何?
    長生之術或許並非是遙不可及,這不在科學界被稱為生命之冰的人體冷凍技術就號稱是一項可以真正使人類距離長生之術只有一步之遙的技術。所謂人體冷凍,就是在人自然死亡之後將身體用特殊方式放在零下196度的液態氧中然後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等待醫療科技達到一定發展水平知識,再從液態氧中將冰凍的人復活。從而這個人也就可以重新開啟人生。
  • 人體冷凍:是起死回生的永生希望,還是被商業包裝的葬禮?
    人體冷凍:這個技術被稱作永生暫停術,科學的發展需要時間,很多問題也許在百年後會不再存在,如果能在生命中按下暫停鍵,那無疑會給人帶來更多的希望的機遇。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將一個人以極低的溫度保存,並期待未來能夠爭取復活的實驗叫做「人體冷凍技術」。從此,生命按下暫停鍵,等待未來某一天的喚醒。理論上來說,如果人的細胞並沒有徹底的受損,那個人或許可以在未來被復活。
  • 細胞冷凍|冷凍人即將被解凍,復活是否成為可能?
    對於人體冷凍計劃,相信很多人的認識都是停留在科幻電影或者書籍裡,而在現實裡,第一例人體冷凍計劃發生於1967年:73歲的心理學家詹姆斯
  • 50年過去,全球首例冷凍人現在怎麼樣了
    而人來對於死而復生的追求,最早已經能追溯到埃及木乃伊了。在埃及人看來,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永生的第一步。所以早在那個時候,他們就開始製作木乃伊,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想要永葆生命。而現代人類追求的死而復生的起源其實來源於1931年,科幻小說《奇異故事》裡的一個描述,一個叫詹姆斯的人去世後,遺體發射到太空進而通過寒冷和真空環境讓身體一直保存下來,幾百萬年後,人類滅絕了,外星人來到地球發現了這個冰凍的屍體,於是把他的頭顱移植到機械人身上,詹姆斯得以復活並永生。
  • 中國第一位冷凍人,重慶市兒童文學作家,計劃在2065年復活
    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科幻小說《三體》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劉慈欣憑藉這部作品,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是亞洲獲得這個獎項的第1人。《三體》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這本雜誌上連載,後來結集出版。其情節跌宕起伏,想像力豐富,為我們打開了科幻的大門,令人大呼過癮。
  •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龍的存在?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在地球上,生物種群繁多,但是有一種生物如今也是我們難以解釋的,那就是「龍是否存在」,對於龍是否存在的問題,討論的時間可以說已經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而如今不知道為什麼,為何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龍的存在
  • 中國第一個冷凍人,只有頭部保存完整,能在2065年復活嗎?
    秦始皇一生追求長生不老,到康熙再向天借五百年,幾乎所有人都渴望重生乃至長生不老。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人把長壽的希望寄托在未來,在中國第一個被冷凍的人類中,只有她的頭顱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期待在未來50年後復活,但在2065年真的能復活嗎?
  • 中國第一位女冷凍人,盼望甦醒後和丈夫重聚,如今怎麼樣了?
    文/行走天涯中國第一位女冷凍人,盼望甦醒後和丈夫重聚,如今怎麼樣了?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是來自於美國的詹姆斯貝德福德先生,他是一位非常有錢的富豪,可惜他患上了癌症,並且將在不久之後就要離開人世了。但是詹姆斯先生並不想就這樣離開,於是他和冷凍公司籤訂了協議,將自己的身體冷凍起來,便計劃在50年後復活。而如今距離復活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詹姆斯先生醒了嗎?
  • 美國富豪被冷凍50年,本該3年前復活,現狀令人無比揪心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冷凍人的出現,關於冷凍人的理論設想是通過高科技把人冷凍起來,到一定時間經過特定的方法復活,那麼這個人就能夠穿越時間,但是這個猜想也僅僅存在於猜想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有一位富豪叫做詹姆斯,他非常相信冷凍人的理論,於是讓醫學專家將自己冷凍起來,並計劃在五十年後復活,但是到了期限後沒想到卻出現了問題。
  • 我國首位冷凍人杜虹,僅有頭部被完好保存,計劃在2065年復活
    而她自小愛學習,長大後是一位老師,閱歷自然不差,所以教書之餘,她一邊進行了寫作,並在這一方面得到了認可,且在一些讀者的喜愛下,名氣越來越大。不幸的是,她患了癌症。臨死前她想採取冷凍技術保存身體,希望有朝一日科技發達時,能夠被復活,也是我國第一個嘗試冷凍技術的人。
  • 中國第一位女冷凍人,希望復活後與丈夫重聚,她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我國的經濟越來越發達,國人享受生活方方面面的便利越來越容易。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在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質了,我們除了要有個健康的體魄以外,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學習增長知識,今天小編統計了資料來和大家聊聊中國第一位女冷凍人,希望復活後與丈夫重聚,她現在怎麼樣了?
  • 人體冷凍技術大突破,再活500年不用向天借?
    在她之前,截止去年底,全球已經有300多位被醫學上判定為死亡的人,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中。最早的一位踐行者,整整追溯到50年前。只是,至今還沒有冷凍人復活的先例。2015年5月,年僅47歲的展文蓮被確診為左肺上葉肺癌晚期並多發淋巴結及右腎上腺轉移。2017年3月,按照展文蓮的意願,家人帶她前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東院區臨終關懷病房。
  • -196℃「冷凍」頭部,花了75萬…揭秘人體冷凍除了錢,還有啥問題
    建立多年,原本只有700多粉絲的「冷凍啟示錄」公眾號,在幾天之間增加了近2000關注。不僅如此,他們建立的「人體冷凍復活交流」QQ群也多了近百人申請,與公眾號無門檻的關注不同,入群者需要回答一個問題——「你對人體冷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