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太司令部迎來新司令,飛行五千多小時,航母起降1150次

2020-12-19 體感天下

五角大樓近期宣布,白宮已經提名約翰·隆格·阿奎利諾(John 「Lung」 Aquilino)海軍上將出任美國印太司令部下一任司令,正在等待參議院的最終批准。眾所周知,阿奎利諾是一名職業飛行員,目前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在2018年5月執掌太平洋艦隊之前,還曾經擔任過美國第五艦隊司令等多個大機關領導職務。

約翰·阿奎利諾將接替的前任司令官菲爾·戴維森(Phil Davidson)海軍上將於2018年出任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當時美軍剛剛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以示對印度洋海域戰略地位的重視。

在職責定位上,印度太平洋司令部負責監督美國在整個亞洲和印度洋地區的軍事力量,把美國的軍事觸角從太平洋向西延伸。另外,美國海軍還計劃在該地區組建美國第一艦隊,用以進一步增強軍事實力,從而對抗中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影響力。

具體到約翰·阿奎利諾本人,他是紐約亨廷頓人,1984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隨後,他參加了飛行訓練,畢業於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TOPGUN),1986年8月獲得了飛行翼章。他曾在多個戰鬥機中隊服役,駕駛過F-14A/B「雄貓」和F/A-18C/E/F「大黃蜂」戰鬥機,包括第142「幽靈騎士」戰鬥機中隊(VF-142)和VF-41「黑色Aces」中隊。

在第2「航母打擊群」(CSG)時,他擔任了世界著名的第2航母空中聯隊VF-11「紅色開膛手」中隊長,參加過「拒絕飛行」、「蓄意武力」、「南方觀察」、「高貴之鷹」、「持久自由」和「伊拉克自由」等美軍海外軍事行動。

阿奎利諾擔任過VF-43挑戰者中隊指揮官,作為模擬紅軍的飛行教員,駕駛過A-4、F-5和F-16N戰鬥機。他還擔任過大西洋打擊武器和戰術學校的作戰軍官,海軍作戰部副部長的旗艦助手,國防部長的立法事務辦公室武器系統和高級開發特別助理,大西洋艦隊海軍航空兵司令的空軍聯隊準備和訓練部主任,美國艦隊司令部司令官的執行助理。

阿奎利諾的將官時代也非常輝煌,擔任過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戰略和政策總監(J5),聯合參謀部聯合部隊協調(J31)副主任;美國太平洋艦隊(N04)海上作戰部(CSG-2)聯合參謀長,美國海軍作戰部負責作戰、計劃和戰略的副部長(N3/N5),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聯合海上部隊、美國第五艦隊司令。阿奎利諾於2018年5月17日出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是自1941年2月珍珠港艦隊總部成立以來的第36位司令官。

阿奎利諾獲得過海軍優異服役十字勳章、國防高級服役勳章、功勳軍團勳章;銅星勳章、國防功績服役勳章、功績服役勳章;航空勳章、海軍和陸戰隊嘉獎勳章、海軍和陸戰隊成就勳章;聯合功績部隊集體嘉獎、海軍部隊集體嘉獎、海軍功績部隊集體嘉獎;國內服役勳章、軍隊遠徵勳章、西南亞服役勳章;阿富汗戰功勳章、伊拉克戰功勳章、全球反恐戰遠徵勳章;全球反恐戰服役勳章、軍隊服役勳章、海軍海上服役部署勳表;北約勳章、海軍步槍射擊專家勳表、海軍手槍射擊專家勳表。

阿奎利諾曾在聯合部隊參謀學院進修,完成了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國家和國際安全管理教育課程。阿奎利諾有權佩戴海軍飛行技能章,他的勳表架下方還佩戴有海軍海上指揮資質章,別看這一枚證章像鈕扣一樣小巧,但是他的前任菲爾·戴維森並沒有佩戴。另外,他的軍旅生涯一共累積了5100多個飛行小時,在航母上起降1150次,是一名傑出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相關焦點

  • 美軍更換最大作戰司令部指揮官:有實戰經驗,飛行時間5100小時
    Aquilino)擔任印太司令部(INDOPACOM)司令。首任印太司令部(原太平洋司令部PACOM)司令菲爾·戴維森上將(Adm.Phil Davidson)即將退役。 印太司令部(INDOPACOM)是美軍最大的作戰司令部,也是川普在首個任期內的重要軍事遺產:將原太平洋司令部(PACOM)的職責延伸至印度洋,轄區從美國西海岸擴大到印度洋、南北到達南北極,轄區覆蓋地球表面積的51%。 首任司令菲爾·戴維森上將曾表示:「在美國國防戰略中,對美國5個重大威脅中,有4個在印太司令部轄區。」
  • 美國或迎來首位女性航空母艦艦長 累計飛行時間超3000小時
    艾米·鮑恩施密特生於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1994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1996年加入美國海軍航空兵HSL-45直升機中隊擔任飛行員,駐紮DD-973「約翰楊」號飛彈驅逐艦,期間部署到阿拉伯海參加戰備任務。之後再次以HSM-70直升機中隊長駐紮CV-77「布希」號航空母艦參加中東反恐戰爭。累計飛行時間超過3000小時。
  • 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在航母上起降的
    作為資深的「母艦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對於自己的別稱,類似於日本海軍驅逐艦長的「水雷屋」),山本少佐駕駛零戰度過了最初的艦載機飛行員生涯,有著相當多的航母起降經驗,並經歷了奇襲珍珠港、印度洋作戰、珊瑚海海戰等諸多重要戰役,於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前線的空戰中負傷後回到本土,駕駛「紫電改」參與了本土防空戰,最終倖存到了戰後。本文摘錄編譯自他的回憶文章:《零戰是這樣在航母上起降的》,僅供讀者參考。
  • 英國海軍2艘新航母2020年能作戰,百年航母大國打個盹又醒了
    11月進行的第二階段海上測試(DT-2)中,F-35B在艦上進行了多達202次起降測試,其中包括187次垂直著陸,15次短距起降,在空中測試時間超過了75小時,其中54小時是在攜帶武器的情況下進行的。 圖片:F-35B首次在女王號起飛今年10月,伊莉莎白女王號進行了首次F-35B上艦測試的第一階段(DT-1)測試,F-35B在總共38次的飛行測試中,該測試小組進行了98次短距滑躍起飛,96次垂直著艦和2次短距著艦,在
  • 在航母上起降C-130運輸機,除了美國再沒有其他國家有這項技術
    航母已經成為了海軍實力的象徵,航母剛問世的時候,是為了個戰機提供一個起降平臺,但是因為甲板的面積有限,沒有辦法滿足戰機起降的需求。隨著科技和工業水平的提高,航母的性能得到進一步完善,慢慢成為了一個合格的「移動機場」,為戰機提供起降平臺,但是也只能滿足體積比較小的戰機,因為甲板的面積無法和陸地機場相比。
  • 印軍高層公開內訌,核動力航母大而無用?海軍司令:短視必將後悔
    海軍日印軍迎來好消息?12月4日,是印度一年一度的海軍日,2019年的這一天印度海軍在孟買舉行各類活動慶祝海軍日。這個日子對於新德裡全體而言都是一個昭示野心、威懾對手的好時機。無獨有偶,《印度教徒報》網站在今年的12月4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司令說,「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可能在2022年至2023年入列》的報導,據稱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司令預測,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可能在2022年至2023年入列印度海軍。
  • F-35B前傳:制海艦與愚蠢的美國垂直起降戰鬥機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海軍就試圖研發能從小型航母起飛的垂直起降戰鬥機,但在F-35B出現之前,這方面的努力無一成功。 作為1970-1974年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艾爾默·朱姆沃爾特海軍上將無疑是美國海軍史上最富爭議的軍官之一,他提出了一些在海軍中引起了很大阻力的想法,其中之一就是建造更小更便宜的航空母艦,也就是所謂的「制海艦」(Sea Control Ship),該艦將只配備垂直起降飛機。
  • 新民環球丨美國擴充海軍要「犧牲」大型航母?
    2016年6月,美國將「分布式殺傷」概念提升為海軍作戰部隊概念,核心含義是:以構建小型編隊為目標,以強化水面、水下、空中反艦能力建設為重點,最終實現海上力量使用方式由集中(如航母編隊)向集中和分散相結合轉變,從而擴大在全球重要海區的存在與控制範圍。另一方面,「印太戰略」對美國海軍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
  • 時隔1年半美軍再次向印太派出B2隱身轟炸機 部署至印度洋中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美國《空軍時報》8月12日報導,美國空軍的3架B-2「幽靈」轟炸機於8月12日被部署到了位於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這是美國空軍轟炸機特遣隊的一次遠航部署任務。美國太平洋空軍在一份簡報中說,來自密蘇裡州懷特曼空軍基地509轟炸機聯隊的多架B-2轟炸機,在經過29個小時的飛行後於8月12日飛抵了位於迪戈加西亞島的美國海軍機場。
  • 罕見,美國首位航母女艦長誕生,竟然沒有飛過艦載戰鬥機
    埃米鮑恩施米特,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1994年5月從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畢業,1996年成為一名海軍飛行員,被編入「約翰揚」驅逐艦上的直升機反潛中隊「Light 45」,和她的戰友們一起部署在阿拉伯灣北部,後來通過努力從飛行教官幹到部門主管再幹到幾個直升機中隊的執行官,飛行時數超過3000小時。
  • 美國B-52H轟炸機在雙航母南海巡航時重回關島,絕對不是巧合
    中國航空專家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B-52H重新部署關島和美軍派雙航母在南海展開演習不是一種巧合,是美國赤裸裸的武力展示。7月4日,這種能攜帶巡航飛彈與核炸彈的轟炸機從美國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起飛經過28小時的飛行抵達關島,以展示美國印太司令部對印度太平洋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承諾」。
  • 寡婦製造者,飛行棺材,美國F7U為什麼被稱為最不安全艦載機
    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聞名世界,航母艦載機更是航母戰鬥力的關鍵。介於美國海軍用航母時間較長,經驗非常豐富,他們對艦載機的製造和設計也是無人能出其右。然而美國海軍艦載機設計製造也並非完美無瑕,也有所謂的失敗之作。而這個失敗之作就是F7U噴氣式艦載戰鬥機。
  • 圖解伊莉莎白號航母,英倫雙島設計的七寸在哪裡?
    風洞試驗證明,由風和航母的運動造成的飛行甲板上的空氣擾流,通過2個艦島時會比一個艦島要減少。海上空氣擾流是艦載機飛行操作的障礙,航空母艦設計師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雙艦島使航母擁有更大的飛行甲板面積,因為2個小艦島的所佔空間還沒有單個大艦島多。而且在建造過程中,兩個小艦島也更容易建造,然後運送到羅塞斯安裝在船身上。伊莉莎白女王號前向艦島是在樸茨茅斯所建,艦艉艦島則是在格拉斯哥建造。
  • 山東艦入列1周年,印媒受到強烈刺激,稱印軍準備採購一艘新航母
    據印度《歐亞時報》12月18日報導,隨著中國海軍的戰備水平提高,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已經完成了第三次海試,面對如此狀況,印度也正在考慮購入航母,制定部署計劃以提升海軍的作戰能力。山東艦入列1周年!003與004呼之欲出目前,山東艦航母已完成了為期23天的海試,並返回大連造船廠。根據畫面顯示,在為期23天的試飛中,山東艦奔赴重要海域,強化作戰能力。
  • 中國和英國同時迎來雙航母,未來卻大不同!
    局座在今年的《國之重器》系列中介紹過,正規的起降固定翼艦載機的航母,和直升機航母之間,作戰能力是有明顯區別的。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全世界真正擁有多艘現役正規航母的國家只有美國,而且是十艘以上。所以在日常新聞裡,美式航母佔據絕對主流。從2020年開始,「多航母國家」名單陡然增加,自然值得好好說道一下。
  • 美國三大航母群集結中國家門口,背後有什麼「陰謀」?
    編輯:鰻魚新冠疫情期間美國的軍事行動有了明顯的收斂,尤其是在亞太地區的表現最為明顯,早期該國家為了可以給亞太形成有效的威懾力,直接派遣了多艘航母以及軍艦進入到太平洋地區。而疫情爆發後美軍系統當中確診的人數超過9000多例,如此情況下美國不得不停止所有的海外軍事活動,以此來避免疫情再擴散。疫情緩解美海軍再次出動平靜了一段時間的美海軍,在疫情緩解後似乎有捲土重來的跡象,在此之前太平洋地區當中已經沒有了美航母的存在。
  • 日本擬購無人島供美軍航母艦載機模擬起降訓練
    日本知情人士9日披露,政府打算出資大約160億日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購買鹿兒島縣一座無人島,供美軍駐日部隊做航空母艦艦載機模擬起降訓練。  日美兩國政府2011年選定鹿兒島縣馬毛島作為美軍航母艦載機起降訓練的備選地。
  • 無法成為航母的兩棲攻擊艦:土耳其「阿納多盧」號
    」號屬於一艘兩棲攻擊艦,並非標準的航母,只是相比較其它國家標準的兩棲攻擊艦,「阿納多盧」號採用了一般航母才會採用的滑躍式飛行甲板,這意味著「阿納多盧」號可以起降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就使得「阿納多盧」號擁有了航母的部分功能,外界一些媒體也稱作之為輕型航母。
  • 航母沒造完突發大火,美國扣下艦載機不賣了
    最近這段時間的土耳其海軍有些發愁,只因土耳其海軍未來的希望:唯一一艘國產航母阿納多盧號航母如今似乎指望不上了。這艘原本被土耳其海軍寄予厚望的國產航母禍不單行,還沒造完就突發大火被燒了一通不說,現如今連艦載機都被美國人給扣了、前途未卜。
  • 外媒:印度東部海軍司令稱印國產航母或於三年內服役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印度教徒報》網站12月4日發表了題為《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司令說,「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可能在2022年至2023年入列》的報導稱,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司令阿圖爾·庫馬爾·賈殷說,科欽造船有限公司正在建造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可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