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乘風破浪的姐姐》是我從一開始就覺得定位很奇怪的節目。三十歲往上的姐姐成團,我真的不知道要成個什麼團。
畢竟大部分姐姐的職業都是演員,也都有各自的工作安排,直接作為限定團成天唱歌跳舞實在太不切實際了。後來聽說浪姐的售後是成團參加《花兒與少年》,就更覺得奇怪了,如果真的去旅行節目的話何必大費周章幾個月苦練唱歌跳舞?這其中的關聯是什麼?
但不論怎麼彆扭,節目一開播姐姐的表現十分亮眼是真的,沒有一個姐姐聽話,累了就發脾氣,想喝牛奶了直接吆喝,比什麼都不敢說乖乖坐著的臉生的少男少女有趣多了。如果說哪個節目真的重新定義了女團,當時的浪姐是最有這個可能性的。
現在節目播完八期,評論的風向不再是「姐姐們太有趣了」,「公演太炸了」,反而變成了「不想看這個明星了」,「公演舞臺也就這樣」……節目剛過半觀眾評價就迅速走低,這不是一個好節目的常態,但對於《乘風破浪的姐姐》來說好像也算是意料之中。
目前在我看來節目最大的問題在於,姐姐的魅力展現不出來了。浪姐的節目形式說到底還是《Produce 101》的形式,重點在於養成。少男少女一開始來到節目裡一定是實力不夠,性格不明顯的,但幾期節目下來,努力也好有趣也罷,人設逐漸立起來,形象就更具體。
觀眾會在這種養成裡逐漸看見越來越多的魅力,永遠不知道之後會有什麼驚喜,但浪姐不是這樣的。
一開始的合宿內容其實很吸引人,姐姐們的相處模式是很真實也很自由的,但說到底大家對很多姐姐已經有了一定了解,如果這檔節目想要長久有趣,可能還是要讓姐姐們展現出不同的魅力,人設上要深入挖掘或反轉,完成另一種形式的養成。
寧靜的故事線是合格的,她雖然一直以來都是口嫌體直的個性,但幾乎每一次寧靜選歌都很出人意料,挑戰性很大,然後完成度也很好,無論從人物形象上還是從公演舞臺來看,她都是很驚豔的。
張含韻也一樣,這檔節目裡聽見的有關最多的張含韻的評論大概就是「張含韻不是從前那個酸酸甜甜了」,上一次公演的非洲舞表演一嗓子喊出來真的有了野女人的樣子。因為沒有人期待她可以跳的好,但她做好了,所以格外的亮眼。
其他人……說實話可能是因為姐姐的野心並沒有那麼大,所以最後能夠營造的反轉很少。以往養成類綜藝中習以為常的搶C位,突破自己,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都像蜻蜓點水一般。
像張雨綺,她是漂亮的張揚的,但在四次公演以前她也是這樣的。她說沒有實力站在高位是羞愧的,但張雨綺並沒有實力上極大的進步。
姐姐們的狀態真的很放鬆。當隊長?不當不當不想當。
搶C位?沒那麼重要就這樣吧。
野心有時候是讓人突破自己的動力,競爭氛圍濃鬱的地方也容易出驚喜。《乘風破浪的姐姐》對大多數姐姐來說可能是一次奇妙的經歷,是交朋友的機會,但不是一個想贏的地方。雖然大家嘴上都說想贏,但並沒有作出額外的努力去贏。
有名氣有人氣的姐姐不需要爭,沒人氣的姐姐不敢表達。
排名中遊的姐姐們通常很佛,很少爭取。
第三次公演李斯丹妮觀眾喜愛度倒數第二,她說小李不服,然後寫說唱詞熬了通宵。但對於觀眾來說,李斯丹妮仍然是說rap的李斯丹妮,沒有其他的驚喜之處。
不可否認的,每個姐姐都成長了,也付出了很多,但從一公到四公姐姐的實力應該是遞升的狀態,很可惜,二公直到現在仍然是所有公演的巔峰。
但這可能不是姐姐的錯。王麗坤淘汰的時候,PD問她,你之前說不知道女團的定義是什麼,現在知道了嗎?王麗坤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還是沒太想清楚破齡女團到底要幹嘛。
如果姐姐們都不知道成為女團到底為什麼,那麼就沒有拼的動力。《三十而已》王漫妮決定離開上海回老家,顧佳勸她拼一拼,王漫妮說,我得知道終點在哪才知道怎麼努力。《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是一樣的。
一開始來參加這個節目是為了挑戰自己,迎著成團綜藝的風口起飛,展現自己。但之後這檔節目越來越像是流量的競爭。不被刻板印象定義,但要被觀眾投票定義,於是所有人都儘量避開選慢歌。
吃過歌劇的虧以後,《花樣年華》這一組從一開始練習到最後公演都很喪。
新的四公又搞出親友團拉票的名堂,寧靜說這其實就是搞流量,都是么蛾子。但這些么蛾子漸漸成了在浪姐舞臺上留下的籌碼。
那麼浪姐想要真正展現的女性魅力是什麼?是三十歲無懼風雨,還是三十歲仍然受制於流量無法翻身?還是三十歲想要重新定義女團,最後被觀眾投票按頭承認Kpop是唯一制勝法寶?
我所期待的比拼要比目前的比拼公平很多。每次公演應該是分主題的——第一期慢歌,第二期快歌,第三期舞蹈,第四期rap,第五期歌劇,第六期宅舞……
大家對歌曲的喜好度不同,但至少類型相同。每個人都有擅長的和不擅長的,能嘗試的都嘗試一遍,才算所有人都走出舒適圈,每個人也都有了創造奇蹟的機會。
目前的比賽不是被Kpop的女團形式框住,而是賽制決定只有Kpop能出彩。最後的結果就是,誰分到好歌誰贏面就大,但觀眾看的應該是人而不是歌。
一個越來越迷失方向的浪姐,當然沒法留住觀眾。
我還記得二公的時候我幾乎是從開始哭到了最後,每一個姐姐都在閃光,不用媒體評審多說一個字也能感受到姐姐們的生命力,如今姐姐們還是閃閃發光的她們,可浪姐這個舞臺卻不夠閃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