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代天王,粵語歌曲的祖師爺,至今無人超越!

2021-02-15 娛樂大小事

說起天王巨星,很多人都會想到劉德華 張學友等四大天王。當今流行的鹿天王,不是小編的菜。小編只寫80 90年代的天王和歌曲,不喜歡的小夥伴可以繞道了。小編今天要寫的是香港流行樂壇的「扛把子」,粵語歌曲的祖師爺。四大天王在他面前也只能是小學生,他就是——許冠傑。

 70年代的香港 粵語歌曲就是非主流

70年代之前,粵語歌曲在香港人的眼中就是「非主流」,甚至給他們貼上低俗的標籤。當時香港人最愛聽的就是英文歌曲和來自臺灣的「國語歌曲」(臺灣永遠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70年代的香港人,大多是戰亂後去香港的大陸名人和巨商,他們非常來到陌生的地方,迫切需要」被社會認同「,而」文化認同「就是關鍵。他們無論在電影和音樂上面,大都以」國語「為時髦,粵語歌曲根本沒有市場。

時也 命也 運也

70年代之後,粵語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1950以後出生的新一代香港人,他們沒有經歷過戰亂,大陸的文化認同在他們身上沒有那麼強烈,而他們日常使用的粵語,對於他們來說聽起來才最為親切。他們需要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粵語漸漸的成為文化戰線上的主流語言,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973年的電影票房冠軍——《七十二家房客》粵語,他代表著粵語時代的來臨。就在電影上映的第二年,許冠傑成為樂壇的新星,他的時代來臨了!

1974年。許冠傑推出專輯《The Morning After》,一天就售出一千多張。同年又推出專輯《鬼馬雙星》,總銷量達到15萬張,許冠傑的歌曲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社會的人情冷暖融進自己的歌曲之中,用最樸實的方法打動了香港人的心,獲得了香港人的認同,《鬼馬雙星》也是第一首在英國BBC電臺以及香港電臺英文臺播放的中文歌曲 。可見當時的影響力之大。

許冠傑的代表作

《浪子心聲》 (詞:許冠傑 黎彼得 曲:許冠傑)

《半斤八兩》 (詞曲 :許冠傑)

《滄海一聲笑》(詞曲:黃霑)

《沉默是金》(詞:許冠傑 曲:張國榮)

《天才白痴夢》(詞曲:許冠傑)

《鬼馬雙星》 (詞曲:許冠傑)

《阿郎戀曲》(詞:許冠傑 曲:羅大佑)同時也是電影《阿郎的故事》主題曲。

許冠傑的經典真是太多了,小編最喜歡許冠傑和張國榮合唱的《沉默是金》,還有《天才白痴夢》。除了曲調好聽以外,歌詞也充滿了人生哲理,非常值得品味。許冠傑一生獲獎無數,金曲獎 金針獎等。1992年,許冠傑退出歌壇,在香港紅館開了41場「告別演唱會」,同時也打破了香港歌手在紅館開演唱會的場次記錄。

時勢造英雄 ?還是英雄造時勢?

由於許冠傑對於粵語歌曲的巨大貢獻,人們都尊他為粵語歌曲的「祖師爺」。是許冠傑讓粵語歌曲開始流行起來。這當然有他的社會背景(前面講過),但是為什麼會是許冠傑。要知道當時的羅文 譚詠麟 林子祥都在唱英文歌和國語歌,後來粵語歌曲開始流行,他們也跟著唱粵語歌。小編一直有個疑問,如果沒有許冠傑,粵語歌曲在香港能否成為主流?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香港樂壇地位最高的5位男歌手,張國榮第四,第一讓人心服口服!

香港樂壇10大靈魂歌手,張國榮僅排第六,第1名無人不服!

香港樂壇的大佬,他們貢獻巨大,林子祥上榜,四大天王裡只有他!

相關焦點

  • 香港一代天王級歌手,一首經典歌曲被眾人翻唱,至今無人能超越
    香港一代天王級歌手,一首經典歌曲被眾人翻唱,至今無人能超越眾所周知,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可以說是人才輩出的一個年代,在那個年代誕生了很多巨星,他們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經典代表,像張國榮、張學友、黃家駒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曾在香港也是天王級別的歌手,他的名字叫陳百強。
  • 歌神張學友10大經典粵語歌曲,你聽過哪些?這首至今無人超越
    張學友不僅被稱為「歌神」,而且在「四大天王」中被大家公認唱功最好,他的經典歌曲數不勝數,比如《吻別》、《一千個傷心的理由》、《心如刀割》等。雖然他的很多國語歌曲名氣大過粵語,但對於真正喜愛張學友的人來說,學友最經典的歌曲非粵語歌莫屬。
  • 他是香港第一代歌神,流行音樂祖師爺,還揭開了粵語歌的序幕
    張學友是歌神不假,其實他是香港歌壇的第二代歌神。在香港人心中,唯一的歌神並不是張學友,而是許冠傑!這個名字今天聽來,可能許多90後會感覺十分陌生,但許冠傑卻是那個年代華語流行樂壇的一面旗幟,一直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粵語歌鼻祖」。許冠傑以唱出小市民的心聲見稱,他的音樂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香港社會的人文精神。
  • 後粵語歌曲時代的香港獨立音樂
    在開始之前我們可以先聽聽香港70年代的粵語歌,首先聽70年代許冠傑的作品,他可算是第一代粵語歌人。 大家能夠聽懂講什麼嗎?內容大概是說香港70年代的社會問題,這首歌主要是講述70年代普通市民經常面對的制水問題,當時香港不斷修建水塘,但是當夏天雨季時,一周有一兩天是須要制水。
  • 粵語歌曲,曾經的光輝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
    特別是珠江臺的《麥王爭霸》,希望從廣東樂壇出發,結合香港樂壇,推廣和振興粵語歌曲,這個節目實際上是借鑑《中國好聲音》,前幾季,有新鮮感,從香港、廣東、澳門,甚至國外招到一些選手,請到香港一些制詞作曲人,雖然音效、畫面等整體質量比不上《中國好聲音》,但是整個節目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往後幾季,因為唱粵語歌的人才凋零,招不到好的選手,而且畢竟是小電視臺,資金跟不上,質量是嚴重下降,後來,邀請了某張姓歌手的原因
  • 林子祥:香港公認的「鐵肺」,唱功至今扔未有人能超越!
    說起林子祥,我想上了年紀的粉絲們都不會陌生,在粵語歌壇其地位及影響力,他認第二應該沒人敢認第一。天生具有一副極具衝擊力和爆破力的嗓音,高音可以到極限曾去到 D5 或 C5 (比中央C 高八度)。對於他這樣的高音,很多歌手選擇用假音去處理,有些高音雖然能到,對比林子祥也會顯得尖細單調。粵語歌對小編來說很難,光粵語這門語言就把我難住了,更別說唱粵語歌曲。
  • 香港四大天王傳唱度最高的國語歌曲
    四大天王這一稱呼是香港「演唱會教父」張耀榮最先提出的。 1990年代初以張學友、劉德華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斬露頭角,香港樂壇迎來新時代。 緊接著黎明的火速走紅,將同屬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聲勢壓下,取而代之。
  • 人物誌;香港第一代歌神許冠傑
    ,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對粵語歌的推廣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他是香港樂壇自作自唱的先驅,也是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開個唱的第一人。1976年許冠傑憑藉「賣到要搶」的經典大碟《半斤八兩》讓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獲得「歌神」稱號。許冠傑是如何成為香港第一代歌神的呢?
  • 粵語歌曲的未來在哪?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歌壇繁榮的時代,湧現了譚詠麟,張國榮,黃家駒,張學友等許多優秀的音樂人,那時粵語歌曲普通香港電影一樣,風靡整個亞洲,而歌神張學友則是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一位。說道歌神稱號的來源,和四大天王一樣,一開始歌神的提法是香港娛樂圈提出來的,目的為了更好地為歌手藝人帶來人氣。
  • 被天王毀掉的香港樂壇
    ▲郭天王下凡時光無情,體面難求,與香港四大天王一起墜落的除了一眾港星,還有香港的黃金時代,然而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時代發展進程,我們會發現,正是天王「謀殺」了香港樂壇。▲70年代香港這時年輕一代人的本土意識不斷高漲,國語歌與英文歌不再能滿足他們的口味,粵語歌曲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 粵語為何成為中國第一大方言?為何只有粵語有流行文化?
    獨特的地理位置讓粵語走向世界 除去"元朝"和"清朝"的外族入侵外,粵語一直都是漢人使用的正統語言,正是因為嶺南地處偏遠,相對中原貧窮,無人青睞,也因此粵語在兩廣之地"偏安一隅",一直繁榮穩定地發展著。
  • 講座 後粵語流行曲時代的香港音樂
    事實上,60至70年代也是第一代香港新生代的誕生。如果我們探討青年文化,那時也可以算是第一代青年文化的誕生。例如,在70年代,「油脂飛」是一種當年較前衛的表現。除了衣著外,「夾Band」熱也伴隨西方流行文化的傳入而成為趨勢。
  • 香港樂壇裡譚詠麟真的被後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要不然,他在香港歌壇的「校長」名號,豈不白白被喊了30年!
  • KTV點歌率前5的粵語歌曲,四大天王還是沒有一首上榜
    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前兩天出了一期整理了近十年在KTV點歌率前三的勵志歌曲居然沒有一首是四大天王的,今天再出一期驚呆小夥伴排行榜,同樣是KTV點歌率前五的粵語歌曲,居然也沒有一首是四大天王的,都知道四大天王的歌曲以粵語歌為主,但前5居然沒有一首他們的歌?
  • 香港十大殿堂男歌手排名:譚詠麟與歌神爭第一,劉德華名次墊底!
    粵語流行歌壇發展至今,湧現出了無數知名的優秀歌手,尤其優質男歌手。給這些粵語男歌手排名並非一件難事,但排名卻是一件仁者見智的事情,下面就從歌壇認可程度和對粵語歌起到的推動作用等方面進行一個大致的排名。第一名毫無疑問地要頒給許冠傑。
  • 「四大天王」與「譚張爭霸」前,歌壇哪些歌手屬一線當紅明星?
    眾所周知,歌壇「四大天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90年代全面上位,直到至今還是人氣高漲。而在「四大天王」之前,歌壇最有名的就是「譚張爭霸」了,那時候的歌壇,除了男歌手譚詠麟,張國榮和陳百強之外,還有女歌手梅豔芳,徐小鳳,葉倩文,林憶蓮等人,幾乎紅透了亞洲華語歌壇,使得粵語歌真正雄霸一方,風光一時無二。那時候的粵語流行音樂正屬於成熟期,他們那一代當紅明星就是最大功臣,許多代表作非常值得收藏和欣賞,直到至今一樣這麼受歡迎!
  • 香港文化粵語流行歌曲
    香港文化粵語流行歌曲 粵語歌指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所帶動的一股潮流,其後蓬勃發展的粵語流行歌曲
  • 粵語歌曲與香港音樂的興衰
    20世紀50年代粵語之歌香港的人口並不多,但1949年,大量移民湧入香港,人口激增至250萬。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廣東農村居民,而且廣東人們也談論粵語,這導致了香港在20世紀50年代初非常流行的音樂。粵劇最早的部分是歌唱,通常要兩三個小時。
  • 難以超越的7首經典粵語歌曲,90後們都愛聽!
    我國香港和臺灣的流行音樂發展非常迅速,基本和國際流行趨勢同步,尤其是香港,因為當局不幹擾音樂的創作,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歌手和歌曲,不僅風靡內地,而且受到日本、韓國等地歌迷的崇拜;內地、臺灣、香港地區以及全球其它地區的華人流行音樂不斷交流,開始出現互相融合、匯聚的趨勢,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港臺、海外各大流行音樂榜單的發布和編制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大陸市場。
  • 十大經典粵語歌曲
    十大經典粵語歌曲今天就讓我們來借著這十首經典的粵語歌曲來回味一下往日時光。愛一首歌,常常是因為某句歌詞,某句唱腔,但真正動人的不是那句歌詞,那句唱腔,而是在你生命中那些關於這首歌的故事。每一首經典老歌都是一段心情記憶的回放,讓我們一起用心聆聽逝去的那些時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