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電商的價格戰

2021-01-09 網易科技

美國電商其實不太打價格戰。一方面是美國網購市場已經較為成熟,用戶的選擇更為理性,商家也更重視投入產出比,而不僅僅是銷量(高速增長的紅利期已過,虧本營銷也不能帶來高速增長);另外品牌商對於渠道的控制也比較嚴,不會讓電商任意而為。

網易科技專欄作家 張琳

在美國,商家需要品牌商授權才可以銷售,品牌商一但拒絕合作,B2C們會很難受。接下來解讀美國商家營銷的幾大途徑。

黑色星期五的秘密

提到在美國淘便宜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五(每年的感恩節-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同一時間所有商家線下線上同時特價促銷,聚集了大量的人氣,並且在此期間所有商家都是盈利的,注意美國的大促不僅是賺人氣,同時也是盈利的,實現了商家和品牌商的共贏。

感恩節定在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日,從銷售時間上看,服裝正好經歷秋冬換季,而數碼商品也剛好處於新舊款的交替階段,恰好是大促的最佳時間,之後則和聖誕、新年遙相呼應,形成連續一個月的銷售高峰。

但縱觀國內促銷,「雙十一」剛開始只有淘寶在做,後來其他商家跟進更多是為了狙擊淘寶,不想其一家獨美。再就是五彩繽紛的京東「618」,蘇寧的「418」,聚美甚至為了狙擊樂蜂網將店慶日都更改了,還有易迅,蘇寧易購等等的各種時間的店慶日,各自為政,其他商家跟進也是無奈的選擇。最終的戰果竟然是商家高調宣布,「我們活動期間很自豪的虧損了幾個億云云。」競爭無底線,每周一小促,每月一大促,價格卻是提高原價再深度折扣(和平時售價基本沒區別),欺騙消費者的方式花樣繁多,消費者對降價促銷的關注也越來越冷淡。

開春清倉無底線

美國的黑色星期五主要是對於夏秋的清倉,而到了春季,美國所有的主流B2C和品牌官網又會進行一輪以鞋服為主的秋冬清倉。在時間點上,黑色星期五晚於國內秋季清倉,這個和美國節日構成有關。但在春季清倉中,國內外的時間相差無幾。這個時間都會上春季新品,玩命甩去年庫存。

但與國內不同的是,美國對於清庫存的力度甚大於國內。其一,美國鞋服本身的定價相對國內更為合理,類似於Tommy、Polo、Timberland這個檔次的鞋子100-150刀(折合人民幣700-1000元),襯衫50-70刀(折合人民幣350-450元),換季時會先以50% OFF出售,此時相對尺碼齊全,且商品處於合理的低價。大約3-4周後,很多品牌會以折上折或者直降的方式,將商品整體價格拉至75% OFF(除了少數高端品牌,絕大部分品牌幾乎都以這種形式促銷)。兩輪折扣下來,基本把尾貨清光。而在這兩輪中,很多人都可以買到高性價比的便宜貨。而對於國內的鞋服類電商,其清貨力度顯然不及,尤其是對於一些中高端品牌。

Coupon券和郵件營銷

美國的企業喜歡用Coupon,這被國內用戶俗稱為胖券,也就是國內用戶說的優惠代碼。

美國的胖券的種類很多,有品類的胖券,有適用於全站的,也有EDM獨享的,當然也有facebook這種SNS用戶獨有的。用戶有了胖券,結帳時一輸入,可以享受到折扣、免運費、買贈等優惠。

美國人把發券做成一種常規促銷,只要看網站促銷,收取EDM都會能看到折扣代碼。美國的用戶細分度不是很高,所以這種形式就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而中國由於網際網路普及度不同,網購人群側次不齊,競爭激烈,所以這種通用胖券無法體現其價值。中國電商網站更多使用的是針對每個人的優惠券代碼,以吸引新用戶,定位細分人群。

這裡介紹一個用過EDM+coupon做營銷很成功的網站STP(Sierra Trading Post的縮寫)。它是美國以銷售折扣服飾為主的網站。其商品被國內網友譽為白菜價首選。該網站號稱SAVE 35%-70%,所有優惠需要你訂閱郵件,每隔一段時間會給你發專有優惠連結,其中就有你的專有優惠碼(可以給3人使用)。所以如果要想真正買到白菜價的商品,用戶必須進行郵件訂閱,無論是優惠連結還是優惠代碼都只在郵件中出現,正常登陸網站用戶完全看不到。所以STP的用戶粘性很高,郵件打開率和轉化率也極高。

此外,該網站還有類似於邀請下線的機制,如果你是新帳戶且從未購買過,已購買過的用戶可以給你發邀請連結,你會得到30-10優惠代碼。

線下coupon的精準營銷

除了線上的coupon,一般諸如去線下連鎖超市購買商品,如Target,BabiesRus,StopShop等等,你每次結帳後會根據你所購買的商品品類,自動給你相關商品的店內Coupon。例如去Target購買了嬰兒用品,結帳之後印表機自動給出奶粉的優惠券,可以立即購買使用,亦可下次購買使用。BabiesRus則會每次結帳之後,給你一定期限內的8折優惠券,並同時給你已購買商品的相關滿減優惠券。

在線上我們了解的是亞馬遜會針對你訪問過的商品,再次登錄時進行主動推送,而線下這種對已購買的相關商品的優惠券推送,效果則更好。

美國還有一個國內不同的地方,其優惠券是可以線上線下通用的。不少用戶會在網上下載折扣券,帶到線下店鋪去購買,可以享受到同樣的優惠。遇到好心的售貨員,還會提醒你,今天有什麼優惠,有什麼活動,甚至會突然主動拿出優惠券給你。

品牌官網獨立路線:

美國純電商品牌較少,大多電商都有著自己的實體店或者來自傳統企業的轉型,而且美國很多著名品牌的官網都具有直接進行銷售的功能(系統和用戶體驗不遜色於綜合電商)。

電子商務在美國的普及度遠遠高於中國,其傳統企業的電商體系也早已建立。2012年美國電子商務銷售排行中亞馬遜、史泰博、蘋果佔據前三,傳統企業電商就佔據兩席;Netfix、Macy『s和Walmart作為三家排名提升最多企業,傳統企業再度佔據兩席。在前十五排名中,超過一半來自傳統品牌和零售商。

而且這些電商很多時候是其品牌最大的在線銷售渠道。蘋果和戴爾的官網就不必說了,單獨算銷售額都能排在美國電商的前二十。諸如Timberland和POLO等服裝品牌,其官網的銷量也不遜色於亞馬遜。這不僅得利於其線上線下的互動——下線會為線上做推廣,推動其線上銷售,同時在一些大型節日的和清倉的時候,往往會比渠道商打出更低的折扣,這一點的殺傷力也足夠強。

此外,美國的品牌官網還承擔著銷售限量款和定製款的功能。尤其是後者,在美國非常成熟。Nike、New Blance等網站都有著自定義配色和材質鞋款,而且其定製的價格和標準版的零售價無二,更重要的是你在其它電商網站無法找到。

打通中美電商的導購網站

最後講一個新商機。在國內存在著大量的代購,這裡有淘寶的,有個人通過轉運公司的。但必定在國內,絕大部分人不知道在美國買什麼便宜。於是一些推薦國外買什麼值得,國外什麼電商又在做什麼活動的網站就誕生了。

目前國內最有名的網購推薦平臺(國內外的電商都推薦)為「什麼值得買」,其在全球網站排名2000多,每天UV有50W。網易旗下的惠惠網,經過幾次調整,目前也變成了這個定位。另外,誕生於美國的「北美省錢快報」,在新浪微博的粉絲量已經超過100W。這些通過人工篩選推薦主流B2C超值商品的網站,正在成為一些網民網購的首選。雖然他們目前只是通過加CPS引流吃返點。但以快速用戶增長看,今後不排除成為一種新的網購力量,也將為眾多電商公司所重視。

以上是為本人對於美國網購營銷方式的一些見聞。不少是從個人的感受出發,如果偏頗還請各位讀者指正。 本人郵箱:linzhang@outlook.com

作者簡介:張琳,目前在美攻讀MBA,原電商行業從業者,對電子商務、供應鏈和網際網路保持著強烈的研究興趣。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拼多多沒有價格戰
    2018年的夏天,拼多多在美國上市, 這個時間段前後,各大電商平臺都已經意識到了拼多多的威脅。由於拼多多「砍一刀」的特點突出,各方紛紛上馬了自己的社交電商,社區團購一時間層出不窮。到現在,基本上各家的社交電商項目還是一眾「半死不活」的狀態,而社區團購倒閉、合併的新聞幾乎沒有斷過(疫情階段有一定利好)。
  • 快遞價格戰兇猛 加盟商叫苦不迭
    在李善良看來,電商件本身利潤稀薄,對價格異常敏感。如果快遞發貨價單件下降1角-2角,對那些每天發貨上萬件的大客戶來說,成本就直接降低了1000-2000元,這就成了他們多出來的淨利潤。對於同行低價搶客戶的行為,李善良告訴記者:「我們也只能降價才能留住客戶。電商件的收件價這幾年一直在降。
  • 英國電商風雲:Sainsbury花14億英鎊收購Argos,與亞馬遜掀起價格戰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英國超市Sainsbury's和亞馬遜的正面交鋒,將改變英國購物文化,並掀起新一輪價格戰 這一舉動將在英國電商市場引發新一輪價格戰,讓消費者在日常開支方面節省更多。 隨著兩大巨頭交鋒的進一步擴大,將逐漸改變英國的購物文化,促使人們從高街轉向手機和電腦。 同時,人們也關注著Tesco和 Asda這類已經有大量網購服務的企業,會採取什麼舉措回應。
  • 價格戰蔓延至蘇寧國美實體店 稱線上線下同價
    電商價格戰的戰火由線上蔓延至線下。  「戰火燒到線下是好事」  此前,蘇寧電器對電腦通信產品實行線上線下同價,傳統家電並未納入線上線下同價範圍。  昨日蘇寧電器宣布,除了電腦和通信類產品,北京地區的傳統家電暢銷品牌型號也將實行線上線下同價。  「戰火已經從線上燃燒至線下了。」
  • 有人說電商在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發展不起來,事實果真如此?
    很多人都說電商在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發展不起來,實際上並不是,只是他們的電商普及率以及發展規模沒有中國大而已,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電商沒有發展。我們來看一下真實的數據就知道。2019年中國電商零售總額達到10.6萬億元,人均網購消費大概是1115美元左右。
  • iPhone 12直降千元 蘋果發起價格戰 國產手機如何應對?
    早在年初的時候,筆者曾預言,在iPhone 11降價拉升了銷量後,蘋果今年還會發起價格戰。現在看來,蘋果的這場價格戰來得有點早。據多位網友稱,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頻道,iPhone 12和mini兩款手機直降1000元。考慮到雙11和雙12促銷已經過去,直降1000元的促銷可謂是很殘暴。
  • 為什麼電商在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發展不起來呢?
    要說電商為什麼在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發展不起來,首先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  電商這個東西在美國早就發展起來了,EBay亞馬遜,大家應該不陌生吧?  通過逛這個美國的大電商,發現變形金剛G1玩具在中美之間存在巨大的差價,中國的變形金剛玩具存在巨大的價格泡沫,於是我果斷出手,通過將自己手頭的玩具,數位相機抵押給網友,湊齊了5000多塊錢,從美國弄回來了42個變形金剛玩具,賺了幾千塊錢,在那個時候,淘寶還只是個小弟弟,國內的老大是易趣。
  • iPhone 12直降千元 蘋果發起價格戰,國產手機如何應對?
    iPhone 12直降千元 蘋果發起價格戰,國產手機如何應對?@賈敬華早在年初的時候,筆者曾預言,在iPhone 11降價拉升了銷量後,蘋果今年還會發起價格戰。現在看來,蘋果的這場價格戰來得有點早。
  • 電商價格戰愈演愈烈 一周本本降價排行(全文)_惠普 g4-2047TX...
    本周,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關注的焦點無疑不落在由京東牽頭的電商價格戰上,而為了達到更具影響力的傳播效果,京東商城和蘇寧易購的帶頭人不惜在微博上爆發口水戰,都宣稱自己旗下的大家電產品都將是最低的。
  • 京東物流赴港上市傳聞背後:快遞企業密集屯糧、價格戰加劇
    圖片來源:Unsplash 11月24日,據路透旗下IFR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稱,京東已著手準備明年讓京東物流在海外上市,該業務的估值在400億美元左右,地點可能會選擇中國香港或美國
  • 快遞業「價格戰」持續升級
    二級市場熱鬧的背後,是5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大增,創出兩年新高,以及「價格戰」愈演愈烈。深耕快遞業研究15年的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快遞業增速或迎來歷史新低,業績或承壓,但建議投資者不必太在意個股短期的業績波動。困難時期也將加速行業內競爭,在明年6月單價收入迎來拐點之前,快遞行業的「價格戰」或將持續升級。
  • 極兔速遞因價格戰遭快遞企業聯合封殺 韻達對此不予置評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極兔速遞進入中國市場後,以拼多多電商件為基本盤,快速佔領二三線城市市場,「通達系」對其進行封殺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至於選擇在旺季封殺,是希望避免大規模「價格戰」。
  • 快遞價格戰何時迎來終結?
    人民名品 ▍《品牌資訊》快遞價格戰 「雙十一」是電商的狂歡,也是快遞的盛宴。據極兔官網顯示,極兔於2015年8月在印尼成立,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170個大型轉運中心、近15萬名員工,業務已經覆蓋中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及新加坡八個國家,服務全球近20億人口,堪稱東南亞頭部電商快遞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極兔與拼多多關係密切。
  • 價格戰開打:社區生鮮團購誰最便宜?
    可以說,她們幾位微商已經是在通過地推,與周邊提供服務的電商平臺、生鮮小店、連鎖商超發起了團購爭奪戰。 幾個月下來,在深圳很多社區內的多股團購力量進行了價格戰、服務戰和人脈戰,各方的社區團購業務也開始逐漸發生變化——向垂直領域縱深發展了。 微商團購生鮮天然缺冷鏈 「我在八月初已經暫停社區生鮮團購(業務)了。」
  • 如何註冊東南亞跨境電商蝦皮平臺
    隨著國內淘寶平臺將流量資源都往天貓傾斜,普通淘寶賣家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也有不少賣家轉戰拼多多和直播平臺今日頭條,抖音和快手等,只是這些平臺價格戰也越演越烈,於是乎不少賣家將眼光放到了國外電商平臺,下面就東南亞的電商平臺蝦皮平臺怎麼註冊給大家介紹一下。
  • 印度首富發起排燈節價格戰,要與亞馬遜一決高下!
    亞馬遜的大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作為一家由世界首富傑夫·貝佐斯所創立的跨國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不僅在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列前茅,而且還是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2大網際網路公司,在電商界的地位無法撼動。不過,就在近日,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正企圖在電商領域擊敗亞馬遜。
  • 價格戰白熱化 A股四大快遞巨頭7月單票收入跌幅超20%!誰能笑到最後?
    原標題:價格戰白熱化!A股四大快遞巨頭7月單票收入跌幅超20% 摘要 【價格戰白熱化 A股四大快遞巨頭7月單票收入跌幅超20%!誰能笑到最後?】
  • 壹米滴答「闖關」價格戰,能不能打出一個未來?
    來源:物流指聞作者:日曆,原文標題《洞察:快運點燃價格戰,壹米滴答哪來的底氣「大放價」?》;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帳號立場,僅供參考如今,用「南方已定、兵甲充足」形容現在的壹米滴答再合適不過了。在資本的助推下,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通過燒錢打「價格戰」的方式,短時間內迅速起量。然而,在當今經濟下行、資本寒冬的形勢下,即使有資本願意補貼,企業也需要做好防護準備,價格戰需要換種打法,質同量並行。
  • 電商大敗局:庫巴網是如何踏空中國電商紅利的?
    作為早在2002年就成立電商部的國美,時隔18年再次出現大動作,聯合京東、拼多多加碼電商戰略布局,頗有戰國時代「連橫」,蓄勢再戰的味道。不過誰還記得,國美電商的前身,正是國美網上商城和庫巴網。而庫巴網也曾是位列中國一線電商陣營的存在。
  • 吳曉波:直播電商也許是這麼回事
    直播電商無非又增加了一份現場的互動體驗感。04一個風口與三大爭議到我寫這篇專欄的時候,距離第一次遇見秋楓,也僅僅過去了 9 個月。但是,直播電商已經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新零售創新運動。甚至連我自己,也將在 6 月 29 日,開啟我的「新國貨首發」直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