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後,氣溫降了不少,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黃集鄉,66歲的崔傳東扛著工具趕往附近村民自建房的工地幹活,崔傳東有點腿腳不便,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今年3月,崔傳東在工地幹活不小心從高處墜落,摔斷腿後落下後遺症,也因為腿傷,加上年事已高,現在工地都不願意僱用崔傳東,村裡的街坊鄰居看他可憐,家裡有自建房屋或者別的雜活都會招呼他一聲。圖為崔傳東在村裡為村民建房。
崔傳東有四個子女,早年家裡經濟條件不好,連吃飯都成問題,崔傳東一邊種地,一邊在工地上做建築工人,養活全家。早年曾經在工地出過意外,左手的三個手指頭被壓斷,只剩下大拇指和無名指,但家裡的條件容不得他停歇一刻。由於家境不好,幾個子女也都是初中畢業後就外出自謀生路,崔傳東好不容易才把他們拉扯大。圖為崔傳東的兒子崔國清和兒媳在照顧小凱浩。
今年66歲的崔傳東本該享受天倫之樂,但自從孫子小凱浩6年前被檢查出腎功能衰竭後,他不得不再次走到工地,6年如一日地幹活掙錢給小凱浩治病,每次領到工資就轉給兒子崔國清。2020的3月疫情剛剛好轉,崔傳東就到工地幹活去了,由於年紀大了再加上手上不便,從高處墜落不小心摔斷了腿,在家裡養了幾個月,這些苦和痛他從來沒有向兒子抱怨過。兒子崔國清說起這些事的時候忍不住潸然淚下。圖為崔傳東在做工。
崔國清是崔傳東的三兒子,初中畢業後外出打工掙錢,在一個電子廠裡上班。2006年經人介紹與妻子相識,次年領證結婚,2008年和2011年,兒子和女兒相繼出世。在大兒子小凱浩上幼兒園後,夫妻倆便長期在外打工掙錢養家,兩個孩子由家裡的老人照顧。可是在小女兒一歲那年,噩夢打碎了他們簡單的幸福。圖為崔國清在安慰兒子。
2012年,崔國清一歲的小女兒不幸患上重病,他與妻子想盡所有辦法,幾個月時間花光了所有積蓄,但還是未能留住女兒生命。此後小凱浩變成了家裡唯一的孩子,一家人便只能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小凱浩的身上,崔國清不求兒子將來有出息,只求他能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長大,未曾想連這小小的願望也成了奢望。圖為病床上的小浩凱。
2014年小凱浩因腰疼、渾身無力前往醫院檢查,被確診患有腎功能衰竭。剛剛從喪女之痛走出來的崔國清一家,得知這個消息後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崔國清說道:「我們已經失去了女兒,不能再失去唯一的兒子了。」但小凱浩的病情惡化得很快,一進醫院就住了50多天,持續30多天高燒不退。圖為媽媽在給小浩凱餵藥。
此後幾年裡,崔國清夫妻帶著小凱浩輾轉於各大醫院治療,醫院成了小凱浩的第二個家。在醫院每天要做血透,最嚴重的時候,只能靠輸血或血小板來維持生命,病危通知書一張接著一張。看著飽受折磨的小凱浩,崔國清卻束手無策,只能陪他度過一個個難熬的夜晚,妻子常常躲在角落默默哭泣。為了省錢給兒子治病,崔國清和妻子也兩年多年沒買過新衣服了,平時穿的都是親戚朋友給的。圖為媽媽在照顧小浩凱。
最讓崔國清難過的是年邁的父親,本來已經到了享清福的年紀,為了掙錢救孫子命,卻還日復一日在工地上做體力活。崔國清說,父親這幾年幫他們四處借錢,操碎了心,他的頭髮是在小凱浩生病之後才開始白的,而每次看到那道白髮蒼蒼的身影,崔國清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父親卻對他說:「我這個老頭子一把年紀了,但是凱浩還小,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們問問醫生,能不能把我的腎給凱浩。」圖為因為疼痛,小浩凱在流淚。
經過悉心治療,小凱浩的病情得到好轉,並於2020年6月底在上海市某醫院進行了腎臟移植,但至今還欠醫院15萬元移植費用,手術後還需一個月康復治療,後期還需要定期複查等,這些錢至今都沒有著落。崔國清一家人本來就沒有什麼積蓄,崔傳東在老家幫別人蓋房子都是按天結算,對孫子治療費來說是杯水車薪。崔傳東想留住孫子,可現在一點辦法都沒有。圖為崔國清在出租房做飯。(圖文/三巧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