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底有啥區別?三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2021-01-08 清水無塵

文/清水無塵

01

蒙田說:老年有這麼多缺陷和愚蠢,又這麼容易受人恥笑。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收穫,不過是家人的仁慈和愛,統領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

對於老人尤其是農村老人來說,最幸福的晚年大概就是兒孫繞膝,雞犬相聞,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坐在一起吃一頓飯了。

然而現實是,很多老人養大了兒子,帶大了孫子,然後兒孫們有出息了,自己卻只能回到農村。有老伴的還好,有老伴陪著。沒老伴的,可能只能養一條狗陪著自己了。

那麼對於老人來說,帶孫子和不帶孫子,晚年到底有什麼不同呢?為此清水採訪了三位老人,聽聽他們怎麼說。

當事人:丁奶奶 65歲 孫女是我的小棉襖

丁奶奶是我們一個村上的,她養大了2個兒子2個女兒,然而她的兒女對她真心不算孝順。

丁奶奶的大兒子,腿有點殘疾,掙錢能力也很一般,找對象的時候很艱難。後來還是30多歲的時候,別人才給他介紹了一個寡婦。

那個寡婦可不是什麼善茬,經常把丁奶奶罵得狗血淋頭,而丁奶奶為了兒子有一個家,總是一忍再忍,經常挨罵甚至挨打。

後來,丁奶奶家又娶了小兒媳,同樣也是個狠角色。哪怕丁奶奶盡心極力的幫兩個兒媳婦帶孩子,做家務,出錢出力還挨罵,仍然沒能得到2個兒媳婦的一聲感謝。

不過這幾年,丁奶奶的日子過得還不錯,這倒不是因為丁奶奶享了兒女的福,而是老人家享了小孫女的福。

話說丁奶奶的小孫女,前幾年大學畢業就結婚了,婆家是做生意的,條件特別好。現在丁奶奶的小孫女可護著丁奶奶了,吃的喝的,都挑最好的買給丁奶奶,而不是買給自己爹媽。

甚至丁奶奶的2個兒媳婦,都不敢再欺負丁奶奶了。因為丁奶奶的小孫女早說了,誰要是跟我奶奶過不去,就是跟我丁琪過不去。

當事人:王奶奶 65歲 帶了20年孫子,可沒白疼

王奶奶只有一個兒子,但他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出門打工了,一年到頭也就過年的時候回來那麼兩三天。

說起來,王奶奶也是個苦命人,是個寡婦,很早的時候她老伴就去世了。後來王奶奶的兒子娶了一個外地女人回來,不過那女的真心太懶了,把孩子生下來還不到1個月,就出去打工了。

這麼多年,王奶奶的兒子兒媳婦沒有出一分錢撫養費,都是王奶奶靠著自己種田,再加上撿破爛養活這個小孫子的。

值得欣慰的是,王奶奶家這個小孫子,真的懂事得讓人心疼。我到現在都記得,王奶奶家的小孫子,早在幾歲的時候,就知道幫王奶奶做飯,洗衣服了。

而且王奶奶的這個孫子,完全不用大人操心他的學習問題,他都是每天放學,自己主動搬個小板凳去門口寫作業的。

有時村裡人看著祖孫2個可憐,就會盛一點好吃的給他們。結果小孫子總是一塊都捨不得吃,都讓給王奶奶吃了。

前幾年,王奶奶這個小孫子靠著村裡人的資助,上了大學,現在每到放假的時候都會回來看望王奶奶,給老人家買點好吃的。對於這個小孫子,王奶奶覺得自己再苦再累都值得,因為小孫子實在太暖心了。

當事人:高奶奶 66歲 以前重男輕女,現在後悔了

高奶奶有1個兒子1個女兒,在農村裡也算是有福氣的那種老人了。

不過高奶奶的名聲並不好,她自己年輕的時候受過婆婆的氣,就總是想拿捏自己的兒媳婦。

後來高奶奶的兒媳婦連著生了2個女孩,這可把高奶奶氣壞了,經常當著村裡人的面,指桑罵槐說兒媳婦「佔著茅坑不拉屎」。當然,高奶奶對2個小孫女也不好,小的時候就找各種藉口不帶孫女,而給她女兒帶孩子(她女兒生了男孩)。

現在高奶奶老了,她一手帶大的外孫幾乎不來看她。而高奶奶自己的2個小孫女,也因為高奶奶以前的刻薄,跟高奶奶並不親近。

有一次,高奶奶和村裡人說起自己的兒媳婦和孫女,言談中還是挺後悔的。或許老人家自己心裡也明白,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不是一天變涼的。

清水結語:很多人都說老人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這話從字面意思上確實沒錯。但我們畢竟不能拿這話當真理,因為人與人之間,到底講究的是一個情分,講究的是一個你來我往。

蔡康永說:

「人與人之間是有一個情感帳戶的,每次讓對方開心,存款就多一點,每次讓對方難過,存款就少一些。不要一味地從當中提領,任性地覺得,你的錢永遠揮霍不完,不是的,存款變成零的時候,就是對方離開的時候。」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點點滴滴都是情分,情分重了,關係就親了,位置就覺得重要了。奶奶帶了孫子和不帶孫子,區別大概就在這裡。

奶奶親手帶大的孫子,哪怕兒子兒媳婦有時犯了糊塗,不記得奶奶的恩情了,但那個被奶奶帶大的孫子孫女多半是記得的。

而那些重男輕女或者找藉口不帶孫子孫女的奶奶,雖然看起來省了很多事情,但那份祖孫之間的親情,多半也是淡薄的。所謂誰帶大的跟誰親,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相關焦點

  • 「上班式帶娃」很普遍,白天照顧孫子晚上回家,多少老人日常工作
    每天陳奶奶都會早起去兒子家「打卡」,白天由她照顧孫子,給孫子準備午飯和晚飯,哄孫子睡午覺,陪孫子玩,到了晚上等兒子和兒媳回家以後,陳奶奶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自己家。有很多老人和陳奶奶相似,他們或者在白天照顧孫子孫女或者接送孫子孫女到幼兒園,直到孩子爸媽回家,將孩子交到他們的手中,然後在會自己的家。
  • 孫子「親」還是外孫「親」,2個老人說出答案,值得思考
    故事1:我家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現在兒媳和女兒差不多同時懷孕。兒媳家裡條件好,是獨生女,從小是親家寵著長大的。後來兒媳生了孩子,親家比我們還要開心,跟我們家爭著帶孩子。正好當時我女兒也生了,女兒嫁的不太好,女婿還有一個哥哥,女兒的婆婆一直在大嫂家帶孩子,所以走不開。沒辦法,我就把孫子給親家帶,自己跑去給女兒帶外孫。
  • 老人帶孩子,到底是天倫之樂還是天倫之累?終於有人發聲了……
    在不少年輕父母看來,讓老人幫忙帶孩子,既減輕了他們的生活負擔,又能讓老人享受到帶孫子的樂趣。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因為帶孩子而引發的各種家庭紛爭。那麼,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孩子呢,這到底是天倫之「樂」,還是天倫之「累」呢?終於有人發聲了,老人們對此事的態度。
  • 「打卡式帶孫子」你了解嗎?公婆不和子女一起住,還樂意幫帶孩子
    因此,便衍生出了一個問題,沒有時間帶孩子,於是,帶孩子這項任務,便落到了老人們的身上,老人們也願意幫忙帶孩子,為子女減輕一些負擔。 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夫妻,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於是,近年來,便流行了起來一種「打卡式帶孫子」的方式,老人和年輕夫妻,都挺滿意這種情況。
  • 60歲奶奶帶5歲孫子去相親,七旬老人見到她育兒方式,果斷離去
    文/優優育兒樂園說真的,現在的兒女在結婚後和父母同住的不多。如果老兩口都身體硬朗,手裡有些閒錢,還可以溜溜彎兒、喝喝茶……生活還算愜意。苦的是那些兒女都不在身邊的單身老人。一人獨居,如果不打開電視機,家裡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實在是孤單寂寞冷。
  • 我不想帶孫子,現在孫子進幼兒園,兒媳婦也沒去上班,怎麼辦?
    作為長輩,你不要過多介入兒子兒媳的生活,特別是婆媳矛盾,千古以來家庭矛盾第一位。兒子兒媳怎麼做是他們的事。心疼兒子不是光靠嘴說的,若是真的心疼兒子就更應該把兒媳婦當作自家的姑娘去看待,你想讓兒媳上班減輕兒子負擔,那麼你就應該主動去承擔起接送孫子,照顧孫子的責任,兒媳婦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去工作,兒子也會減輕負擔。首先,你的孫子出生後,估計你是怕麻煩,不願意帶孫子。也許你想要讓你的兒媳嘗下做母親的辛苦滋味而不願幫她帶。不管出於哪種原因,這都是你的自由,強迫不得。
  • 奶奶抱著孫子從樓上跳下,老人起訴讓兒子一家搬走,莫再隱形啃老
    看到這樣的新聞,讓我想到現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由老人在照顧孩子,而孩子父母卻忙於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不少老人不僅出力還要出錢 ,孩子帶不好還要被埋怨 ,老年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有一些老人因為照顧孫子輩患上了抑鬱症。我曾經見過一位老人,為四個孩子前後帶了八個孫子孫女 ,高峰時,同時帶了4個在身邊,老人的壓力難以想像。
  • 老人和小孫子|中英文故事
    故事內容:(中英文)The Old Man and His Grandson老人和小孫子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他年紀大了,聽力和視力都不好。他腿腳不靈便,雙手顫顫巍巍的,飯也吃得很少。老人的兒子和兒媳婦兒覺得他是個累贅。所以,把老人趕到爐子後面角落裡吃飯。They gave him very little to eat.
  • 「帶孫子不出錢不出力,不用你養老!」一位63歲高情商老人不贊同
    60歲的李阿姨晚年生活過得很瀟灑,退休以來,她和老伴旅遊的腳步已經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外出旅遊的時候,不是去老年大學就是去跳廣場舞。李阿姨說:「辛苦了一輩子,總算可以盡情地放鬆放鬆了。」能有這麼自在的晚年生活,李阿姨總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幫兒子帶孫子,她一天孩子也沒帶。為此,李阿姨直接和兒子兒媳說:「帶孫子不要指望我,我既不會出錢,也不會出力。
  • 「上班式帶孫子」成新流行,年輕人不與公婆同住,孩子有人帶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現在的年輕夫妻大多工作忙,根本沒時間帶孩子,因此很多時候帶孩子的任務就落到了長輩身上。不過,老人們辛苦了半輩子,終於退休有了休息的機會,況且身體肯定也大不如前,不能時刻幫看孩子。
  • 照顧孫子累壞老人,老兩口要求小夫妻搬走,這是不考慮日後養老?
    一對老夫妻,直接用訴訟的方式,將自己的兒子、兒媳和孫子「趕出家門」。為什麼要用這麼激烈的手段,而且直接撕破臉皮的做法? 可是,沒幾個月,孫子降生,為了照顧好孫子,兒子兒媳懇求回來和老兩口一起住,這一住,老兩口從此負起照顧孫子和兒子兒媳生活的重擔,不僅包攬全部家務,還要接送孫子,當孫子上幼兒園時,68歲的老兩口已經難以跟上孩子的腳步。
  • 杭州老人國外帶孫子 第一次下飛機差點被罰25萬
    特別是在孫子孫女出生後,老人們要幫忙帶第三代,候鳥式的生活變成了長居,他們不得不放棄國內舒適豐富的晚年生活,面對在國外那種連「電視都看不懂」的巨大精神空虛。寂寞怎麼辦?看病怎麼辦?傳統教育方式行不通了怎麼辦?更讓他(她)們覺得不安和迷茫的問題是,真的老到走不動了的時候,怎麼辦?
  • 孫子外孫都一樣疼,老人給倆孩子發紅包後,現實給了當頭一棒!
    重男輕女這個思想在我國一直存在,雖然現在已是高科技電子資訊時代,但是身邊很多而老人依然會區別對待男孩和女孩,甚至也包括他們的子女,也就是自己的外孫內孫。 孫子,也就是兒子的兒子,一般老人都特別疼愛,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孫子。
  • 父親教訓兒子反被老人收拾,父親質問,老人:你能跟我孫子比?
    當老人看著孫輩出現在自己面前時,那種天生發源於血脈的親切認同感,是和父母發自內心保護子女的衝動並無區別的。2. 老人對子女感情上的寄託老人將子女辛苦養大,子女在膝前陪伴十幾年,但是因為學業、事業一朝離開,就很少再回來了。
  • 58歲老人在小區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
    58歲老人在小區裡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前幾天下雪的時候,早上在小區裡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區廣場上的臺階上崩潰大哭,旁邊還有幾位老人在不停地勸她。老人說:「你們說說,我怎麼那麼命苦。
  • 夫妻恩愛40年為帶孫子3年未見 又要分離帶孫女
    她和老伴結婚43 年,兩人相濡以沫,共同經營一家小賣部,帶大三個子女。
  • 老人幫忙帶孩子,子女要不要給「工資」?社會學教授給出中肯建議
    文|秘籍君 有寶媽留言說,公婆就她老公一個兒子,她生完孩子,想要出去上班,就想讓公婆來帶孫子。結果,公婆帶了兩個月,竟然開口問他們要起了「工資」。這位寶媽很生氣,她說:「一家人,而且公婆就一個兒子,他們帶孫子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 為何老人越來越不願意幫忙帶孩子?很多人不能理解
    所以現在有很多老人都喜歡幫忙帶孩子,但是也有部分老人越來越不願意幫忙帶孩子,都會有一些自身理由拒絕幫忙帶孩子,導致很多人不能理解,認為這是自私的表現。那麼,為何老人越來越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了呢?旅遊時遇見了一個獨自出來玩的阿姨,閒聊中得知,和她一般年紀的都帶孫子或者還在為孩子奮鬥。她自嘲自己比較想的開,事先就說好不給女兒帶孩子,一退休就積極享受自己的人生。
  • 爸媽不在,爺爺陪孫子參加親子活動,網友氣憤:學校太折騰老人了
    更煩躁的是雙職工或留守兒童的家庭,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孩子一直都是年邁的老人帶。昨天略略看到個小視頻,拍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爺爺,陪孫子做親子遊戲。爺爺坐在地墊上,孫子坐在爺爺身上,爺爺雙手撐著地一點一點地向後移步。
  • 「霸氣爺爺」走紅網絡,下雨天帶孫子出門,超豪華雨傘引路人圍觀
    「霸氣爺爺」帶孫子出門,憑一把傘走紅網絡,路人直呼很「過分」有這麼一位「霸氣爺爺」,因為其下雨天帶孫子出門的獨特技術走紅於網絡。這天下著大雨,小男孩在家裡哭鬧著要出門玩,寶爸寶媽哄不好乾脆就不管了,想著晾一會兒,小男孩就會停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