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市場出現「攪局者」:超越李寧特步,它撈走了166億財富

2020-12-27 奔跑的小羅子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不斷增強。在這種情形下,體育用品企業們迎來蓬勃發展的新契機。

早在20世界80年代初,我國體育用品便開始產業化。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製造國家。體育用品行業的蓬勃發展,也讓我國誕生了不少的體育用品巨頭。例如,在國內運動鞋市場,安踏、李寧、特步等都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除了安踏、李寧等國產品牌外,耐克、阿迪達斯等也成為國內運動鞋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日前,媒體對外發布了最新的2019中國時尚零售百強榜單。據悉,上榜的企業總營收達到了7328.40億元,同比增長12.47%。在上榜的多家企業中,與金銀珠寶、運動服裝服飾、大眾休閒鞋服相關的企業排名頗為靠前。例如,周大福珠寶以600億元的營業收入繼續位列該榜單榜首的位置。

在上榜的多家運動鞋企業中,除了阿迪達斯、耐克、安踏、李寧、特步等企業外,我們還可以看見一個新面孔,它就是斯凱奇(中國)。據悉,在過去的一年裡,斯凱奇在中國市場實現了166億元的營收,超越了李寧、特步等國產運動品牌。

早在1992年,斯凱奇便誕生在美國加州。在美國市場經過多年的行業深耕,斯凱奇成為僅次於耐克的第2大鞋類品牌,更是被《FOOTWEAR PLUS》雜誌評為「2015年PLUS獎(卓越設計與銷售)」。雖然斯凱奇已經在美國存在了數十個年頭,但是直到2007年,這個鞋類巨頭才進入中國市場,與耐克、阿迪達斯等運動鞋品牌相比,晚了不少。但是,在進入中國市場後,斯凱奇便快速站穩腳跟並不斷拓展自己的市場份額。換言之,進入中國市場雖晚,但是斯凱奇還是在中國運動鞋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堪稱國內運動鞋市場的「攪局者」。

作為中國鞋類市場的新入局者,斯凱奇為何可以快速成長?

有人曾將斯凱奇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於市場的準確把握。隨著時代的推移,運動休閒鞋成為年輕人群偏愛的對象,斯凱奇緊緊抓住這一點,為贏得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是堅持電子商務策略。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在國內的市場不斷擴大,通過不斷拓展線上渠道,從而實現更多的銷售業績。此外,從唐嫣、李易峰、吳尊,到樂華七子等,斯凱奇一直緊跟娛樂熱點。通過利用名人效應,斯凱奇逐漸將自己暴露在更多人群面前。

運動鞋市場出現「攪局者」:超越李寧特步,它撈走了166億財富。作為一家外資品牌,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斯凱奇不可忽視的重要一部分。隨著國內運動品牌的強勢崛起,在不久的將來,斯凱奇又會有著怎樣的表現?也許,時間會告訴我們最為明確的答案。

相關焦點

  • 超越安踏李寧,一年狂賣370億,斯凱奇「攪局」中國運動鞋市場
    2016年一度超過Adidas,成為美國排名第二的運動鞋品牌,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52.2億美元(約合370億人民幣),遠超安踏李寧。今年疫情衝擊之下,線下實體行業陷入低谷,幾乎所有實體商業經營都受到明顯衝擊。
  • 稱霸馬拉松市場,18億收購國際品牌,特步能否成為第二個安踏?
    ;8月1日,特步又完成了對蓋世威(K-Swiss)和帕拉丁(Palladium)兩個國際品牌總價2.6億美元(約合18億人民幣)的全球收購。 特步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創立品牌之前,它只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名為三興公司的代工廠,為國際知名品牌貼牌生產各種款式的運動鞋,從中賺取微薄的利潤。
  • 中國運動鞋品牌排名:特步第三,安踏第二,第一當之無愧
    中國運動鞋品牌排名:特步第三,安踏第二,第一當之無愧。現在很多人都比較注重自己的身體,喜歡早晨或者晚上出去跑步,而這個時候就需要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像美國有耐克、德國有阿迪達斯,那我們的自主品牌有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中國運動鞋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5年市場規模或...
    ,佔全球運動鞋及休閒鞋市場的20%。  2013-2019年,中國本土代表性運動鞋品牌市佔率呈波動上升趨勢,2019年CR4(安踏、李寧、特步、三六一度)達到30.7%,體現了中國本土運動鞋品牌高度集中、強者愈強的趨勢。
  • 「特步們」的「近火」與「遠憂」
    截至11月16日,安踏的總市值是2897.97億港元,李寧是1085億港元,而特步則只有79億港元,被前兩者甩開了一大截。  如今,特步新增「特不服」商標,究竟是為了避免被其他企業搶註,亦或是準備藉此推出一條全新的品牌線呢?
  • 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
    品牌的提升拉動銷售的強勁增長,營業額迅速從2千多萬突破了2個億。早在2009年,安踏高調收購國際知名時尚運動品牌—FILA在中華區的商標權和運營業務,並定位在高端市場,逐步佔領國內各大高端百貨商場渠道,這是安踏實踐多品牌運營戰略、打造多品牌運營集團的第一步。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達斯、特步、李寧、FILA、舒華、361度
    近日,這可以預期的裁員進程似乎出現了加速。據俄勒岡人報報導,耐克在整個夏季解僱了100多名副總裁,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分析師Sam Poser在10月5日給投資者的報告中寫到,重組完成後,耐克的勞動力將減少7%-10%。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Puma、李寧、斯凱奇、亞瑟士、特步、三夫戶外
    據介紹,此次以安踏專業科研能力為技術核心,以咕咚過億用戶數據為研發起點,重磅推出了全新A-troon 「創」跑鞋平臺,將在未來三年內與跑者共創6雙真正適合併專屬於中國跑者的誠意之作。李寧聯名情色機器人空山基  衛衣被炒到5000+!?  早前日本潮流男神窪冢洋介上身了一件李寧聯乘空山基的衛衣,引起大批潮流愛好者關注,這張駕馭圖的曝光也側面證實著李寧與空山基的合作系列到來。隨後,由日本知名模特,時尚女神三吉彩花演繹李寧 x空山基官方型錄,二者聯名的消息正式官宣。
  • 品牌資訊:阿迪、安踏、斯凱奇、李寧、安德瑪、特步、匹克、喬丹體育
    adidas 預計,第四季度經營利潤介於1~2億歐元。adidas 執行長 Kasper Rorsted 在電話會議上指出,當前集團暫時關閉了全球8%的門店,其中歐洲市場已經關閉了40%的門店。11月10日,adidas 股價下跌幅度一度高達6.7%,後反彈至281.9歐元/股收盤,當日跌幅為5.6%。
  • FN 產業|中國運動鞋產業數據分析及預測
    回到運動鞋品牌方面,運動鞋服頭部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2019年運動鞋服領域CR5達到72.8%(2018年這一數據則為69%),依數據推測在未來將有極大可能繼續提升。這其中,國內龍頭企業安踏集團和李寧集團市佔率分別達到16.4%及6.3%,而國內市場中 NIKE 和 ADIDAS 超過50%的流水則由頭部渠道商滔博和寶勝兩家零售商貢獻。
  • 特步,為何打不破「萬年老三」魔咒?
    但這些被特步官方矢口否認。這幾年特步動作頻頻,意圖跟上李寧、安踏的腳步,然而國潮和多品牌戰略兩手都抓的它,兩手都不夠硬,這次抄襲騙稿嫌疑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運動品牌的變遷下其自身的焦慮。此前,特步聯合英國設計師品牌「荷蘭屋」亮相2020倫敦時裝周。
  • 男子穿特步鞋相親被拒,特步真的「低端」嗎?
    安踏領跑優勢明顯,但是,在對比了2015年的財報後,我們發現,淨利增幅最大的卻是李寧。2015年,李寧的淨利還只有0.14億元,卻在2016年飆升到了6.43億元,而特步和361°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與361°和特步不同,李寧和安踏依然保持著門店數的增長,截至2016年13月31日,李寧特許經銷商4829家,增長4.6%,直營店1611家,增長6.3%;安踏(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則從8489家增長到了8860家,增幅4.37%
  • 特步20.4億收購全球知名軍靴品牌帕拉丁等五個高端運動品牌
    (合稱「衣戀集團」)訂立股份收購協議,特步將以現金作價2.6億美元(約人民幣17.5億元),收購擁有K-Swiss(蓋世威),Palladium(帕拉丁)及Supra等品牌的最終持有人—E-LandFootwearUSAHoldingsInc.的全部已發行股份。這項收購將由內部資金撥付,預計將於2019年7月底前完成。
  • 來自美國的「醜」鞋斯凱奇,備受國人歡迎,去年在華撈走166億
    有這麼一款鞋,明明很多人說它的外形「醜」,但卻偏偏賣得很火,它就是斯凱奇。前不久,斯凱奇蟬聯Drapers最佳女鞋品牌獎項,要知道這可是全球鞋履行業最具權威的獎項之一,這足以證明的該品牌的實力。資料顯示,斯凱奇(SKECHERS)創辦於1992年。
  • 早報| 140億,Supreme被Vans母公司收購
    消息傳出後,Capri集團周一股價應聲大漲8.26%至27美元,目前市值約為40億美元。 Asics第三季度收入大跌逾13% 但在歐洲市場獲得增長 在截至9月底的三個月內,Asics銷售額同比大跌13.3%至2482億日元,營業利潤大跌74.1%至32.79億日元。
  • 告別adidas阿迪達斯,林書豪為「特步」運動鞋代言,為國貨加油
    告別adidas阿迪達斯,林書豪為「特步」運動鞋代言,為國貨加油!特步運動鞋憑著搶眼顏值外觀,紮實工藝水平,超高的性價比,深受運動鞋愛好者喜歡。今夏特步更是推出接地氣的「輕便運動鞋」,價格只需「99元」,讓利消費者,上架當月更是銷出「10萬雙」以上的好成績。【文末可購買】特步輕便運動鞋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 |安踏|運動品牌|李寧...
    入選的十大國產品牌依次是李寧、安踏、361、特步、匹克、喬丹、鴻星爾克、泰山、紅雙喜、雙魚。專賣店數量上也是驟減,雙星在輝煌時,全國有5000多家專門店,而現在幾乎看不到雙星的專賣店,回力則更少。  曾經和回力、紅星等紅極一時的國產運動品牌,已經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這些國產體育品牌到底去哪兒了,為什麼現在看不見他們的身影?
  • 從晉江幫的草根到市值遠超李寧,安踏做對了什麼?
    而丁水波和兩位結拜兄弟合夥搭建的造鞋窩棚,也已經成為晉江幫中的旅遊鞋「外銷之王」,並在2001年改名為特步。 那時,國產運動品牌的目標都是超越阿迪、耐克,甚至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有耐克就有匹克,有銳步就有特步,「喬丹體育」的出現,更是將這種野心最大化釋放。
  • 「明星加持」疊加「政策引導」,特步能實現蛻變嗎?
    謝霆鋒2016年買入的股份不知後續如何處置,從2020年10月特步的這份公告來看,謝霆鋒目前並未持股。參考上次十分雷同的交易,這一次謝霆鋒的購股交易比較像一次營銷事件。這不,公告一出,特步第二個交易日(2020年10月12日)股價即飆漲17.53%,收報2.95港元,市值74.32億港元,最高漲至2.98港元(漲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