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扎了不少人的心,結局「顧佳扇小三林有有巴掌」也爽翻了不少人。除去情愛的討論外,職業方面的內容還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
在我眼中,《三十而已》所表現的職場生活,有些脫離現實,三觀不正,會給一些現實中的職場女性帶來錯誤的引導,「就是一部披著現實奮鬥皮的爽劇」。
比如王漫妮這個角色,奢侈品銷售,資深的「精緻窮」,工作到30歲還是月光族,遊輪升個艙還得刷信用卡。在公司也算資深員工了,行業裡幹了十年八年,也取得過一些成績......可就是和晉升無緣。後來辭職回老家,遇到大城市工作還是小地方生活的抉擇問題,這點上,倒是與許多職場人遇到的問題一致。
但也就是這樣的角色,有帥氣海王送車、送車位;有逆襲成功的前男友默默守候;有小鎮官員親睞有加就想跟她結婚;有貴人老闆送助攻……整個劇情傳遞著:女生無須優秀,女生不必攢錢,用消費「提升」自己之後,自然會有男性來追著喊著要給我錢、給我事業、送我出國讀書。
拜託,大城市裡有顏值、有身材、有能力、又優秀的女生真的太、多、了,為什麼電視劇裡仍然要讓她們把時間花在付出和反思上,卻做不到為自己而活?生活都得靠自己不是嗎?
但不管怎麼說吧,《三十而已》反覆強調的30歲焦慮,30歲的職場焦慮問題,還是扎進了觀眾的心裡。
王漫妮8年銷售經驗卻無緣升職
資深不是資本
我們可以看到,工作8年的王漫妮拿過的銷售冠軍,是因為正好一個中年婦女定製了百萬珠寶,王漫妮沒有像其他同事那樣對她置之不理,而是按照正常流程接待了她。又正好這個婦女遭遇婚姻變故,覺得應該對自己好一點,便有了這個大單。這樣看來,王漫妮的專業能力幾乎就是僥倖。
再者,當銷售的這8年,王漫妮既沒有提升自己的學歷,也沒有精進自己的語言能力,更沒有對奢侈品行業進行深入鑽研和了解,也不曾去研究富人的心態和消費習慣……試問,這樣的員工,你會給她晉升嗎?
「是否給該員工晉升」,老闆們思考的是以下幾個問題:
一,這個人的專業能力是否存在問題?
二,是否對公司的政策與規定心存不滿,也就是價值觀相不相匹配?
三,是否具備相應的格局和視野?
而這些,王漫妮都不OK。
雙商在線的全職太太顧佳
職場與生活真的能完美平衡?
雙商超高的顧佳本可以叱吒職場,卻選擇回歸家庭當起了全職太太。隨著劇情推移,人氣也越來越高,一度引發了「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的討論。
顧佳能做到從身邊的閨蜜、司機、辦公室同事,到衣食父母的客戶、幫兒子搞定入學的校董王太太、幫公司搞定生意的於太太,她都能找準對方軟肋,做到閨蜜的本分,得到有用的信息,達成自己的目標。做事穩妥、情商超高、聰明說話。可謂是:「知世故而不世故,自律清醒三觀正」。
結果畫風一轉,努力奮鬥,就能找到有錢有能力的好老公;兼顧事業,保持身材,照顧家庭,太拼了,老公還是會出軌,迎來30歲的人生危機?而原本應該討論的:女性獨立和女性回家這場持久的拉鋸戰,卻逐漸消失在了公眾輿論場當中。
要我說,現實中根本不存在這樣的爽劇大女主,事業和家庭不可能完美兼顧;現實中的女性並不都是為了追求愛情,等待把自己奉獻出去,或者被某個人拯救。
「便利貼女孩」鍾曉芹職場老好人的死循環
鍾曉芹則是典型的職場「老好人」形象。本地獨生女,家境小康,不愁吃穿,可能是很多女生羨慕的類型,既不用憂慮現在,也不用過多擔心將來。在生活中,她是個沒什麼野心的「乖乖女」;在職場裡,她是人人都能使喚的「便利貼」女孩。
這個角色倒稍微有點兒貼近生活,她不懂拒絕,善良但沒有鋒芒,讓她在同事當中顯得特別合群,事實上,這是職場生存的大忌。工作了這麼多年的她,依然做著職場新人的事情:幫忙衝咖啡,拿傳真,收快遞,成了一個只會做表格的基層員工,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成為公司裡的邊緣人。
一個職場「老好人」的升職空間能有多少?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遲遲沒有升職,就是因為自身競爭力不足。而別人不是比你我優秀一點點,是我們比別人差太多。像鍾曉芹這樣下去,只會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什麼活兒都落在你頭上;只會讓領導產生誤判,導致工作負荷遠遠超出實際承受能力。這兩種情況,都分外糟糕。
最後,我想說,《三十而已》確實就是「30而已」,不是30歲有任何什麼問題。三位女主角所遭遇到的任何問題,並不是因為30歲,所以出現的問題。如何正確面對30歲,就是不把它當做是個問題,職業、生活、工作、情愛都好。
今日互動
在職場裡,你像《三十而已》中的哪個人?
在評論區裡留言說一說吧~
文章來源: 網易免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