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曼妮職場受挫:我30歲了,還配有夢想嗎?

2020-12-25 清辭碎碎記

我90年出生,今年,剛好30歲。

沒到30歲之前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焦慮,因為感覺到30歲正在臨近,而我離夢想卻越來越遠。

那時候經常聽到一首歌,《最初的夢想》:

「如果驕傲沒被現實大海冷冷拍下,又怎會懂得要多努力,會走得到遠方?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千鈞一髮,又怎會曉得執著的人,擁有隱形翅膀?」

但是,我的遠方又在哪裡呢?我的堅持和執著究竟值得嗎?

現在30歲生日已經過去了一半,焦慮從未減緩,但前方路也能看清了。

1. 30歲的你,還有機會嗎?

最近在追《三十而已》,三名女主中最觸動我的,就是王漫妮。

因為,我覺得在她身上,能找得到自己的影子。

一個小鎮姑娘,家境一般,卻不顧父母反對,毅然決然地離開家鄉,來到國際大都市上海。

因為,她堅信自己與眾不同,堅信自己的一生不會平凡普通地度過。

工作中,她是最努力的那一個。

敢於承擔責任,願意付出時間,也能夠面對困難。

然而,「現實大海」每一次都毫不留情。

同事中,有人給她穿小鞋;眼看升職在即,且被人強調了位置。

更別提那一日高過一日的物價,一月高過一月的房租,這一切都讓她喘不過氣來。

通過努力,她終於從普通職員升職成為了銷售主管。

正巧副店長離職,這個位子理應要落在曼妮頭上。

沒想到,好巧不巧,總部專門派下來的一名副店。

法國的大學剛剛畢業,在總部實習過一年,精通英文法文。

就這樣,把曼妮盼望了近10年的副店長之職搶了過去。

你能說他們給曼妮穿小鞋嗎?並不是。因為總部並不清楚漫妮的情況,只能做出最有利於業績的選擇;

你能說對曼妮不公平嗎?也不是。因為新來的副店長的確非常優秀,對時尚有自己的品味,而且做事果敢。

曼妮說了一句話很現實:

職場,早就不是按年齡論資排輩了,最諷刺的就是我一進到店裡,就看到黛絲和南絲站在一起,店裡最小和最老的兩個人,一個是副店長,一個還是主管,在各自的崗位裡,站了生命的二十年。

是啊,一個學歷高起點高的人,比起一個在老崗位死幹了許多年的人,有太多優勢了。

每一次眼看機會來臨,現實卻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暴擊。

機會,就像在手中的沙子一樣,眼看著抓住了,卻又在不知不覺間溜走。

「學歷、文化、眼界都比你好,做事果敢,學東西比你快,體力還比你好。這才是最氣人,氣自己沒本事呀。

看著那些20歲的人在眼前,是那麼的生機勃勃,是那麼的意氣風發。

多麼想當年的自己,可時間過去,卻發現,當初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遠了。

而自己除了一點閱歷,無論是在體力,精力還是想像力上,都跟不上年輕人到了。

所以,30歲的人,還有機會嗎?

2. 30歲,人生還未過半

其實,漫妮的困惑,我也有,很多朋友也有。

隨著距離30歲的距離越來越近,焦慮感也越來越嚴重。

因為30歲有一個特別的名詞——三十而立。

所有身邊的人都說:你三十歲了,應該成家了,應該立業了,應該有體面的生活了。

但這樣的生活,很少人能夠真正做到。

於是許多人放棄了夢想,開始買房,攢錢,結婚,生娃。

力求最大的穩定,害怕任何的衝勁。

但三十歲,人生還未過半呀。

顧佳說:

「你知道二十歲和三十歲的區別在哪兒嗎?二十歲的時候,一切都是向前看的,沒有什麼不敢拼,也沒有什麼不敢放棄的。

一到三十歲,大家都急著買房子、存金子、生孩子,這些東西都有一個統稱,叫做後路。

咱們現在才三十歲,人生的半場還沒過完呢,你有什麼不敢拼的呀?」

對啊,仔細想想,三十歲並不老。

老的,是我們的「自以為」。

我們自以為,三十歲就要被稱為阿姨,所以不能再拼了;

我們自以為,三十歲就應該追求穩定,所以不敢再冒險了。

算一筆帳,現在中國人的壽命平均76.1歲。

30歲,人生真的還未過半呢。

你甘心,就這樣放棄夢想,讓自己的後半生龜縮在安全的殼中嗎?

3. 鋪好後路,不如走好前路

很多人將30歲當成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

30歲之前即使是20歲的尾巴,我們依舊能說自己是年輕的。

即使到了20歲的最後一刻,我們還能說,自己是有希望的,有希望實現那些夢想的。

但很多人,都是在30歲才去實現夢想。

因為他們「不怕折騰」。

比如顧佳,當初和丈夫達成協議,做階段性的全職太太。

當兒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她決定要重新開啟自己的人生,而且要比之前更好。

她用一個包包打入了太太圈,然後一步一步開始謀劃。

開了一家甜品店獲取最新一手的信息,與於太太打好關係為丈夫的公司拉過來訂單。

當聽說一個茶廠轉讓消息的時候,決定馬上入手,為家庭將路鋪實。

很多人都不理解她,包括她的丈夫都覺得她「太物質」、「瞎折騰」。

唯有她自己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她說:「人不擔心後路的唯一方式,就是要把前路走長。」

前段時間,和許久不見的朋友聊天,感觸良多。

她之前和我一起開瑜伽館,後來因為一些原因,瑜伽館被迫轉讓,我們也各奔東西。

我選擇在生過孩子之後,找到企業的穩定工作謀生;而她想要闖一闖,做自己的生意。

她選擇了做兒童教育,從零基礎開始做,學習教育學,學習營養學,學習心理學。

一開始走得也很艱難,到處找合作商,到處找客戶。

而我,就在穩定的辦公室裡拿著穩定的公司,不必費心其他事情。

我當時問她:「都30了,值得嗎?」

她說:「不試一試,怎麼知道?我不甘心於辦公室裡平靜是生活呀,而且我自己也有孩子,特別想將更好的教育理念傳播出去。」

現在兩年已過,她已經積累了一大群客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她距離夢想也越來越近。

起點相同,中局卻不同,就是因為我沒她能「折騰」。

4. 30歲的你,夢想是最大的財富

還在20歲的時候,看過北大的一個宣傳片《星空日記》。

當聽到「如果夢想是一件衣服,那天文系就是我穿不起的牌子」時,那時候微微一笑,因為覺得一切都有可能。

所以30歲的人,應該放棄夢想嗎?

每到這個時候,我總會想到那句話:

「如果人只能活一次,那就讓夢想比現實高那麼一點吧。」

因為,人生短短數十載。

放棄了夢想,真的,不甘心。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的曼妮:滬漂的人設過於高級,現實中的我們更加苦逼
    就算你失業了,你還能回父母家,我呢。今天失業,沒工作,第二天就可能沒地方住了。我剛開始跟人合租,難道我奮鬥了8年,又要重新跟人合租嗎?人生能有幾個8年呢? 顧佳勸她整理好情緒,再重新開始。她特別痛苦的說,那是要有終點,才有起點啊。可我呢? 顧佳說,30歲了,真的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是啊。
  • 《三十而已》大結局,曼妮出國,曉芹懷孕,顧佳沒離婚
    大佬給了曼妮一份「追債」的工作,經過一通猛如虎的操作曼妮圓滿完成試用,還得到大佬的賞識,想給曼妮夢寐以求的店長或者銷售主管的位置。默默的吐槽一句:曼妮你是跟自己的經驗有仇嗎?在電視劇的最後,還交代了曼妮的兩任前男友。
  • 電視劇《三十而已》被摑掌了都沒有還手的曼妮,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首先不管是誰的錯都應該立馬甩回去,其次王曼妮真的很冤枉,因為她只是被小三,梁正賢一而再,再而三的明確地說明了自己是單身,而且曼妮還通過調查和試探,得到的結果他是單身。但是曼妮沒有還回去,這是為什麼呢?,讓自己的工作不保,因為當時曼妮的心裡還沒有辭職的打算,還是想忍一下,保留住自己的工作。
  • 《三十而已》熱播終於完結,主角曼妮仿佛映照了我們這些打拼的設計師
    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普通設計師感嘆著,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我現在夾在中間,困惑不已。 隨著《三十而已》完結,整個劇,每個主角的生活都讓我們找到了代入點。 但最能讓大家感同身受的大概是汪曼妮了吧。
  •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看《三十而已》,30+職場姐姐真的拼!
    如果說《乘風破浪的姐姐》是30+女藝人的常態,那《三十而已》則是大多數30+女性的日常。電視劇《三十而已》主要以王曼妮(江疏影飾)顧佳(童瑤飾)曉芹(毛曉彤飾)三個30+女性在大上海打拼的生活工作日常,反映了現代女性認真工作為了能被上級認可被大上海接納
  • 《三十而已》梁正賢正牌女友現身,曼妮慘被打臉,曼妮官配登場
    《三十而已》王漫妮一開始給人的印象是一個目的性和執行力都十分強的人。所以她能在一眾銷售裡面成為銷售主管。即將30歲的她其實還不能在上海穩定下來。其實梁正賢是個不婚主義者,他給不了曼妮任何的保障,但是曼妮喜歡他,所以當梁正賢說出他是不婚主義者的時候,她只是不開心,甚至在慢慢的嘗試去接受兩個人的交往狀態。
  • 《三十而已》曼妮被小三,知道後仍不退出,所謂的底線呢?
    《三十而已》曼妮被小三,知道後仍不退出,所謂的底線呢?最近新播出的都市劇《三十而已》頗受觀眾喜愛,這部劇講述了曼妮、顧佳、鍾曉芹三位三十左右女人的日常生活。顧佳是一位完美的全職太太,曼妮是一位高級銷售,鍾曉芹是一位普通工作者,三個人社會地位不同,三人的生活也不同。
  • 江疏影,三十而已曼妮的情感,是很多女孩都不會做的選擇題
    最近被《三十而已》裡的王曼妮打擊到。女生該怎樣選擇才是對的,她有的選嗎?三十而已劇照 侵刪王曼妮是第三者麼,如果不是為什麼退出,如果這也算,那她錯在哪裡?三十而已劇照 侵刪七姐倒是覺得,曼妮太固執,太高傲,她能遇見海王其實就是她不安平凡製造的意外,這就是她人生中的一課吧
  • 《三十而已》沒有兩個三十歲可以拿來作對比
    30+不可以還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嗎,不可以還沒有實現經濟獨立嗎,不可以就想找個人嫁了有依靠嗎,不可以從沒出過遠門沒見過世面嗎,不可以還不太會打扮自己嗎,或許,這不過是那部分已經「成功」了的女性換一個話術吊打平凡人罷了。曾經那份偷懶但也人畜無害的負罪感,如今似乎成了能被定義的「30+不應該活成這樣」。
  • 《三十而已》曼妮申請調職香港,梁正賢大驚失色,海王真面目
    《三十而已》曼妮申請調職香港,梁正賢大驚失色,海王真面目在《三十而已》中顧佳的生活似乎太過理想化了,太過優秀不貼合大家生活實際,反而王漫妮更能引起觀眾共鳴,一個人單獨來到大城市打拼,背井離鄉。到了年紀被家裡人催婚,被家人催回家,很多背井離鄉的人基本上都經歷過這些。
  • 《三十而已》:30歲的顧佳工作生活一手抓,30歲的她卻是個黃臉婆
    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和電視劇《三十而已》爆火,很多人看著熱血沸騰,這些姐姐們才是無數女人夢想的樣子呀!這群姐姐們,各個又美又颯,如果每個女生在30歲都能又美又有事業,還怕個啥的中年危機? 做不到《乘風破浪的姐姐》,總可以成為《三十而已》的三個姐姐吧? 雖說顧佳是最完美人設,但是王漫妮和鍾曉芹也不錯啊!畢竟她們都事業穩定! 王漫妮是奢侈品店銷售主管,月薪+提成,也算是一個滬漂的中層白領了。
  • 《三十而已》大結局,編劇大結局產爭議,顧佳曉芹曼妮結局如何?
    近日,熱播劇《三十而已》火爆整個影視圈,對於三十歲這一階段,許多人群有不一樣的定義,那麼在劇中的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三十歲的這一過程中,都過著不一樣的生活,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拼搏,觀眾看的更是熱血沸騰,恐婚族的出現,撕綠茶的出現,這劇已經做到成功之處了,如果說《三十而已》這部熱播劇有什麼缺陷,一定是欠下大家一個期望中的大結局了。
  • 《三十而已》渣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清本性,30歲女人浪,男人苦
    楊曼妮職場打拼八年30歲不婚,甩掉沒法滿足她虛榮心的前男友(好男1號),前男友沒少送她禮物送她真心,但她不懂珍惜,現實生活中也有這麼痴心的前男友麼?別做夢了。現實生活中凡是給了彩禮、給了禮物,認為男女平等的,分手時,都會討要禮物和彩禮的甚至引發爭吵,除非這個前男友像海王一樣有錢,願意捨棄沉沒成本。
  • 《三十而已》我不僅看到了成年世界的真相,還看到了30歲的自己
    如果說童話故事裡公主嫁王子是理想主義最終的&34;,那《三十而已》則是赤裸裸的把三十歲女人面對的生活展露無遺。這個社會上從來不缺對女性年齡的爭議與歧視,前幾年曝光的職場女性生育問題被迫辭職,還有一些公司在招聘要求上直接標明:只招30歲以下的女性…甚至去相親,都要被說&34;…這些操作屬實看得我一臉問號,令人窒息,怎麼就30歲的女人&34;已經是潛規則了嗎?
  • 《三十而已》大結局,原來這三條真相最扎心,30歲之前你應該要懂
    三個女主的結局,不算太好可也不是太差的,他們雖然在30歲遇上了人生中的另一個階段,但是都很好的接住了30著個坎,三十而立在他們中足足體現了,在大結局當中三位女主,都與其初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30歲,面臨這事業和情感的重擊,但是她卻毫不猶豫地選擇出國留學進行深造,獨自綻放美麗。
  • 30歲後活出自己:獨立女性的穿搭典範
    它的細膩與成功在於對三十歲女性成長史的討論和對現實生活的寫實。三十而已的大火也順帶讓今年夏天掀起了一股「三十歲獨立女性」的風潮,劇中三位性格迥異、命運不同的女性成為了溫婉、獨立、自信的代名詞。不僅如此,劇裡面的穿搭也一度成為了熱點潮流,30歲的女人如何更美麗?
  • 《30而已》裡,那個讓顧家眼紅嫉妒的梁正賢,曼妮怎麼追到的
    文/吉祥最近一直在看《30而已》,畢竟大火的電視劇必定有大火的理由,我當然也不例外想看一看。,差點斷送了王曼妮的職場生涯,給出有力證據的是物業管理公司的鐘曉芹,她為王曼妮和在場的所有人提供了私兌積分的監控錄像,發現是曼妮同事幹的。
  • 《三十而已》「既想要,又想要」的曼妮們,如何完成自我的實現
    電視劇《三十而已》滬漂8年的王漫妮是一名奢侈品櫃姐,她努力打拼,心高氣傲,過著「精緻窮」的生活,想在上海紮根!想過更好生活,去看更廣闊的世界!這種夢想與現實的落差,讓他的內心總有一顆不認命的心。這是一個人的天性,就像火種一樣,燒到你無法安生!即使有時,那你以為它滅了,它又會悄悄復燃!她對物質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當她遇到了溫柔多金的梁正賢,以為終於遇到了符合自己需求的心上人。
  • 《三十而已》的職場生活真的沒眼看
    在我眼中,《三十而已》所表現的職場生活,有些脫離現實,三觀不正,會給一些現實中的職場女性帶來錯誤的引導 比如王漫妮這個角色,奢侈品銷售,資深的「精緻窮」,工作到30歲還是月光族,遊輪升個艙還得刷信用卡。在公司也算資深員工了,行業裡幹了十年八年,也取得過一些成績......可就是和晉升無緣。後來辭職回老家,遇到大城市工作還是小地方生活的抉擇問題,這點上,倒是與許多職場人遇到的問題一致。
  • 三十而已:王曼妮為什麼會被「三」?她真的沒有錯嗎?
    三十而已,一個節點,回顧前半生,展望未來。30歲,我們在職場,沒有了剛畢業生的勇敢,也沒有40歲高層的地位。家裡還可能有孩子,家裡公司一堆事要處理。在這個年紀,會發現原生家庭特別重要,基本雙方父母是什麼樣人,你們就會成為什麼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