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碼:600704 公司簡稱:物產中大
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1本半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半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半年度報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3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4本半年度報告未經審計。
5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無
二公司基本情況
2.1公司簡介
■
■
2.2公司主要財務數據
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
2.3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 股
■
2.4截止報告期末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前十名優先股股東情況表
□適用 √不適用
2.5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變更情況
□適用 √不適用
2.6未到期及逾期未兌付公司債情況
√適用□不適用
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
反映發行人償債能力的指標:
√適用□不適用
■
關於逾期債項的說明
□適用√不適用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3.1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公司按照「穩增長、促改革、優結構、防風險、提質量」的生產經營方針,堅定不移實施「一體兩翼」發展戰略,深入踐行「流通4.0」,做優做強做大供應鏈集成服務主業,上半年主要經營指標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營業收入1601.18億元,同比增長22.39%;實現利潤總額27.99億元,同比增長18.21%;本期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01億元,同比增長28.14%;淨資產收益率7.74%,同比提高1.49個百分點。
工作亮點主要包括以下八方面:
(一)集成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各成員公司積極踐行「流通4.0」商業模式,加大資源整合、市場開拓、模式創新力度,供應鏈集成服務主業規模、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客戶資源集聚能力不斷提升。目前集團上遊集聚了3千家以上的資源供應商、中遊連接2千家以上的物流與加工服務商、下遊服務3萬家以上的終端企業客戶,其中與15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80多家央企建立了廣泛深入緊密的合作關係。重大工程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全省「四大」建設等戰略機遇,今年新中標杭甬高速複線、廣州軌道交通十三號線等多個重點工程,為近400個工程項目提供鋼筋、鋼板等集成服務,開拓菲律賓、越南和南美等海外市場,第三國鋼材貿易量同比增長25%,全年預計新增廢鋼業務合作量100萬噸以上。持續深耕細分市場,線纜業務今年新中標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杭州亞運場館、廈門地鐵、鄭州地鐵等多個地標項目。市場拓展能力不斷提升。物產中大石油取得浙江省首個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標誌著原油進口業務正式邁開步伐。
(二)平臺經營持續推進。創新實踐 「大平臺、小前端」商業模式,加強對汽車、油氣、化工、物流、橡膠等平臺建設,提供從供應商到終端客戶的優勢集成服務。物產元通協同推進七大平臺建設,車家佳平臺累計註冊用戶63萬,二手車平臺交易量提高183.26%,救援平臺日平均救援1300輛次,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65%,通過構建汽車服務生態平臺,全國汽車經銷商位勢提升至第8位。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與上期所籤署了《共建長三角期現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戰略合作協議》,推進股權結構優化,目前集聚油品化工企業1294家,實現貿易額2550億元。物產化工海寧經編平臺為園區220多家企業提供融資授信、代理採購、風險管理、存貨質押、物流等集成服務。物產物流緊跟客戶需求,圍繞市場集中地、港口中轉地和終端消費地,加大物流網點布局,著力打造綜合物流服務平臺。物產歐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價格波動,不斷深化國際化平臺運營,拓展國內外資源渠道,國際一手資源佔比達到18%,銷售實物量和終端銷量同比分別增長87%和160%。
(三)主業增量穩中有進。在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物產國際引進新團隊聚焦黑色系供應鏈集成服務,進一步增強主業實力。物產融租積極與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建築等深度合作,通過物產工服新投放盾構機4臺,保有量達到43臺。中大期貨開展「期貨+保險」試點項目,其中雲南普洱江城縣天然橡膠試點已通過上海期貨交易所立項評審。中大投資新增社會化資管規模同比增長超50%。
(四)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牢牢把握投資有回報、產品有市場、環境有改善的價值取向,更加重視實業項目投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省特別重大產業項目——中大實業的德清線纜智能製造產業基地累計完成投資超過1億元。物產環能下屬浦江熱電一期工程三爐兩機全部建成投產,桐鄉泰愛斯完成竣工驗收,新嘉愛斯集中供壓縮空氣一階段項目如期推進。物產元通喬司汽車智慧新零售項目啟動,物產環境桐鄉20萬噸汙水處理項目和東陽南馬汙水處理項目如期開工,上海徐涇項目完成提價。
(五)資本運作有新突破。38.15億元再融資方案已於7月16日獲證監會核准批文,集團高管團隊分赴北上廣進行多輪路演,與多家重量級戰略客戶做了深度對接,引戰工作取得了預期成效。持續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舉辦2018年度業績說明會,獲評中證鳳凰行動50指數,入選上證380指數樣本股名單,被評為「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中國卓越IR最佳信披獎」。積極響應「鳳凰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半年新增5家公司完成「二次混改」,全部採用雙層架構的有限合夥企業模式,實現動態調整機制的全覆蓋。
(六)數位化轉型平穩起步。集團推進「數位化轉型年」系列工作,召開數位化研討會,組織開展數位化轉型徵文活動,與阿里雲等多家數位化領軍企業開展了研究洽談。總部各相關部門、各成員公司按照職責分工和業務特點,開展調研論壇、方案設計、技術升級、平臺搭建等系列基礎性工作。集團供應鏈大數據中心建設(一期)項目,已完成業務藍圖梳理、優化方案設計、SAP技術升級第一輪測試等工作。財務公司順利完成金融綜合平臺招標工作。物產化工的智慧供應鏈數位化平臺已完成頂層設計並進入實施階段。集團財務部開展財務共享管理諮詢,通過財務共享進一步整合資源、規範流程、降本增效,推動業財一體化深度融合,更好推動企業轉型。
(七)降本增效成效明顯。一方面,抓住今年市場利率低位的有利時機,主動提升債券發行比例,上半年累計發行各類債券75億元。另一方面,財務公司金融機構優勢逐步凸顯,實現歸集資金集中度90%以上,並通過再貼現、同業拆入、電子票據承兌等運作,不僅提升了整個集團流動性管理,也降低了融資成本。
(八)治理能力持續提升。通過換屆,集團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加強對成員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同時調整優化了集團總部職能設置,新設立「科技與數位化部」,更好適應市場變化和業務轉型需要。
3.2與上一會計期間相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核算方法發生變化的情況、原因及其影響
√適用 □不適用
公司於2019年4月14日召開八屆二十六次董事會、八屆十七次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會計政策變更的議案》。本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財政部修訂後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以及《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根據相關新舊準則銜接規定,對可比期間信息不予調整,首次執行日執行新準則與原準則的差異追溯調整本報告期期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綜合收益。詳見公司於2019年4月15日披露的《關於會計政策變更的公告》。
公司於2019年8月23日召開的九屆二次董事會、九屆二次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會計政策變更的議案》。根據財政部2019年4月30日發布《關於修訂印發2019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9]6號)、5月9日發布《關於印發修訂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財會[2019]8號)、5月16日發布《關於印發修訂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財會[2019]9號)等政策,對公司會計政策作出變更。詳見公司於2019年8月27日披露的《關於會計政策變更的公告》。
3.3報告期內發生重大會計差錯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況、更正金額、原因及其影響。
□適用 √不適用
(責任編輯:DF386)